春秋五霸晉佔四霸:晉文公、晉襄公、晉景公、晉悼公,為什麼三家分晉?

大馬哈魚12


你這個問題倒是耐人尋味啊,據我說知流傳最廣的一種春秋五霸的說法是晉文公,楚莊王,齊桓公,吳王闔閭,越王勾踐當然春秋五霸還有其他說法,比如有人認為宋襄公也是五霸之一,畢竟曾經多次舉行諸侯會盟,所以我認為你的這四霸是假的?快來反駁我

至於為什麼會三家分晉,當然是有深層原因和導火首先來看深層次的原因

1.周實行的分封制

為何這樣說呢?我們都知道周之所以衰落是因為諸侯國過於強大,同樣在各個諸侯國內部,卿大夫的實力也同樣強大,例如齊國的田氏代齊,魯國的三桓之亂,而晉國的卿大夫強大也是這個道理

2.晉獻公屠殺諸公子

晉獻公即為後想要穩固自己的統治,喪心病狂的他,十分的害怕晉國再次上演王子奪權的恐怖故事,於是他便把自己的兄弟們,不管親的近的,遠的,表的殺個乾淨。可是君位沒人搶奪了,可也沒人幫他了

3.卿大夫之間的兼併

本來晉國的卿大夫地盤比較小,好管理,但是到了後來,他們之間的兼併,造就了智,趙魏韓四家大族

直接原因

智氏聯合韓趙兩家攻打魏,結果趙魏卻因害怕智用同樣的手段對付自己而倒戈,同魏家一起滅了智家,後打退晉,魯,齊聯軍,上表周王,完成三家分晉。


王建國xxy


晉國是春秋時期的一個超級大國,其國力非常強盛,後來強大的晉國分裂成了三個國家,史學家也將此事件作為春秋戰國時期的分界線,標誌著春秋時代結束, 戰國時代開始,那為何晉國會分裂呢?其中有很多因素的影響,最主要的是制度問題,那個時候的宗法制度已不適應管理機構的運行,必將被新的制度取代,所有的諸侯國都這樣,不過晉國因為內亂更換了利益集團而已。

首先,三家分晉的根本原因在於分封制,你可以這樣理解,晉國就是一個縮小版的周王朝,因為周王朝地域遼闊,所以採用了分封制度,將土地分封給諸侯,而對於諸侯來說,在自己的疆域之內,又將自己的某些領地分封給一些人,這樣層層分封下去,就形成了天子——諸侯——卿大夫——士這樣的等級制度。

後來,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國跟天子之間的實力發生了變化,周天子名存實亡,被自己所分封的秦國所滅亡。而對於晉國來說,一個道理,將土地分封給卿大夫,這些卿大夫在自己的領地上有自己的兵權、經營權、繼承權,所以長此下去,這個地區的百姓就會忠於卿大夫,而不是忠於晉王,所以導致後來的三家分晉的發生。

除了分封制的制度問題,三家分晉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晉國公室的衰落,對作亂的卿大夫沒有制約的能力,只能束手待斃。


隨緣King


1、回答問題之前,先更正一下春秋五霸的說法,這個我們都可以去網上或歷史書籍上去查閱,我個人傾向以下圖片中的說法。

2、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在秦穆公支持下回到晉國殺晉懷公自立,任用狐偃、先軫、趙衰、賈佗、魏犨等人實行通商寬農、明賢良、賞功勞等政策,作三軍六卿,使晉國國力大增,開始春秋稱霸。

3、晉國一國前後就稱霸數百年之久(公元前632年—公元前597年,公元前589年—公元前506年),在這段時間晉國基本享有領導諸侯之權。在晉文公稱霸之後還經歷晉襄公接霸、晉景公失霸、最後晉悼公獨霸中原。

4、在晉文公建立六卿制度時其實早已經給自己王室埋好了地雷。

春秋晚期,晉國的韓、趙、魏、智、範、中行氏六卿專權。

公元前490年,趙氏擊敗範氏和中行氏。

公元前458年,範氏和中行氏的土地盡為韓、趙、魏、智氏四家瓜分。

公元前453年,韓、趙、魏三家聯合擊敗智氏,平分其地,分別建立韓、趙、魏三個政權。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封三家為侯國,正式承認了他們諸侯的地位。(見《資治通鑑》記載:“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初命晉大夫魏斯、趙籍、韓虔為諸侯……”)

從此歷史進入戰國時代。


小白不太白


前376年,韓、趙、魏廢晉靜公,將晉公室剩餘土地全部瓜分。因此韓、趙、魏三國又被合稱為“三晉”。三家分晉是歷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重大事件。它是中國奴隸社會瓦解,封建社會確定的標誌。

經過春秋時期長期的爭霸戰爭,許多小的諸侯國被大國併吞了。有的國家內部發生了變革,大權漸漸落在幾個大夫手裡。這些大夫原來也是奴隸主貴族,後來他們採用了封建的剝削方式,轉變為地主階級。有的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還用減輕賦稅的辦法,來籠絡人心,這樣,他們的勢力就越來越大了。

晉國後期智家稱霸

一向稱為中原霸主的晉國,到了春秋末期,國君的權力也衰落了,實權由六家大夫把持。他們各有各的地盤和武裝,互相攻打。後來有兩家被打散了,還剩下智家、趙家、韓家、魏家。這四家中,又以智家的勢力最大。

智家的大夫智伯瑤想侵佔其他三家的土地,對三家大夫趙襄子、魏桓子、韓康子說:“晉國本來是中原霸主,後來被吳、越奪去了霸主地位。為了使晉國強大起來,我主張每家都拿出一百里土地和戶口來歸給公家。”

三家大夫都知道智伯瑤存心不良,想以公家的名義來壓他們交出土地。可是三家心不齊,韓康子首先把土地和一萬家戶口割讓給智家;魏桓子不願得罪智伯瑤,也把土地、戶口讓了。

智伯瑤又向趙襄子要土地,趙襄子可不答應,說:“土地是上代留下來的產業,說什麼也不送人。”

智伯瑤氣得火冒三丈,馬上命令韓、魏兩家一起發兵攻打趙家。


公元前455年,智伯瑤自己率領中軍,韓家的軍隊擔任右路,魏家的軍隊擔任左路,三隊人馬直奔趙家。

趙襄子自知寡不敵眾,就帶著趙家兵馬退守晉陽(今山西太原市)。沒有多少日子,智伯瑤率領的三家人馬已經把晉陽城團團圍住。趙襄子吩咐將士們堅決守城,不許交戰。逢到三家兵士攻城的時候,城頭上箭好像飛蝗似的落下來,使三家人馬沒法前進一步。

晉陽城憑著弓箭死守了兩年多。三家兵馬始終沒有能把它攻下來。

智伯瑤大水淹城

有一天,智伯瑤到城外察看地形,看到晉陽城東北的那條晉水,忽然想出了一個主意:晉水繞過晉陽城往下游流去,要是把晉水引到西南邊來,晉陽城不就淹了嗎?他就吩咐兵士在晉水旁邊另外挖一條河,一直通到晉陽,又在上游築起壩,攔住上游的水。

這時候正趕上雨季,水壩上的水滿了。智伯瑤命令兵士在水壩上挖開了個豁口。這樣,大水就直衝晉陽,灌到城裡去了。城裡的房子被淹了,老百姓不得不跑到房頂上去避難,灶頭也被淹沒在水裡,人們不得不把鍋掛起來做飯。可是,晉陽城的老百姓恨透了智伯瑤,寧可淹死,也不肯投降。


智伯瑤約韓康子、魏桓子一起去察看水勢。他指著晉陽城得意地對他們兩人說:“你們看,晉陽不是就快完了嗎?早先我還以為晉水像城牆一樣能攔住敵人,現在才知道大水也能滅掉一個國家呢。”韓康子和魏桓子表面上順從地答應,心裡暗暗吃驚。原來魏家的封邑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韓家的封邑平陽(今山西臨汾縣西南)旁邊各有一條河道。智伯瑤的話正好提醒了他們,晉水既能淹晉陽,說不定哪一天安邑和平陽也會遭到晉陽同樣的命運呢。

晉陽被大水淹了之後,城裡的情況越來越困難了。趙襄子非常著急,對他的門客張孟談說:“民心固然沒變,可是要是水勢再漲起來,全城也就保不住了。”張孟談說:“我看韓家和魏家把土地割讓給智伯瑤,是不會心甘情願的,我想辦法找他們兩家說說去。”當天晚上,趙襄子就派張孟談偷偷地出城,先找到了韓康子,再找到魏桓子,約他們反過來一起攻打智伯瑤。韓、魏兩家正在猶豫,經張孟談一說,自然都同意了。


智伯瑤聰明反被聰明誤

第二天夜裡,過了三更,智伯瑤正在自己的營裡睡著,猛然間聽見一片喊殺的聲音。他連忙從臥榻上爬起來,發現衣裳和被子全溼了,再定睛一看,兵營裡全是水。他開始還以為大概是堤壩決口,大水灌到自己營裡來了,趕緊叫兵士們去搶修。但是不一會,水勢越來越大,把兵營全淹了。智伯瑤正在驚慌不定,一霎時,四面八方響起了戰鼓。趙、韓、魏三家的士兵駕著小船、木筏一齊衝殺過來。智家的兵士,被砍死的和淹死在水裡的不計其數。智伯瑤全軍覆沒,他自己也被三家的人馬逮住殺了。

趙、韓、魏三家滅了智家,不但把智伯瑤侵佔兩家的土地收了回來,連智家的土地也由三家平分。以後,他們又把晉國留下的其他土地也瓜分了。


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打發使者上洛邑去見周威烈王,要求周天子把他們三家封為諸侯。周威烈王想,不承認也沒有用,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就把三家正式封為諸侯。打那以後,韓(都城在今河南禹縣,後遷至今河南新鄭)、趙(都城在今山西太原東南,後遷至今河北邯鄲)、魏(都城在今山西夏縣西北,後遷至今河南開封)都成為中原大國,加上秦、齊、楚、燕四個大國,歷史上稱為“戰國七雄”

以上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三家分晉的原因也都是內部原因,也是歷史的必然性,如果幾個大家族能團結一新,我想他們肯定會成為一代雄國,只可惜他們都想佔據大勢力,被三家分晉也不足為奇了


清鶴唱史


我們讀歷史,常會有驚人的發現。譬如,許多重大事件,總是從一些細微的局部開始的。換句話說,一些最易被人忽視的細節中,往往埋藏著重要的歷史伏筆。

發生於2500年前的晉陽之戰與隨之而來的大事件—三家分晉這二者間,便存在看這種深刻的辯證關係。當然圍繞著這兩樁事件,還有許多背景性故事發生。而公元前497年,趙鞅(趙簡子)避亂來到晉陽城,則可稱之為最早的序曲。有論者曾經指出:

沒有趙鞅來到晉陽城,很難說就有三家分晉,沒有三家分晉,中國社會未必就能很快地轉向封建制,所以晉陽不僅是三家分晉的策源地,還是中國社會制度變革的一個策源地。”

趙簡子生活的年代,已為春秋末期,當時晉公室力量衰微,晉國政權旁落於範、中行、趙、魏、韓、智六卿之手。六卿爭權,趙簡子認為必須有自己的割據地,所以命家臣董安於在自己的食邑建造了晉陽城。到公元前497年,晉國內部矛盾驟然升級。趙氏家族內部、六卿之間以及六卿與晉公室之間以新建的晉陽城為導火索,爆發了—場明爭暗鬥的鬧劇,趙簡子被範、中行氏所逼,帶兵退守晉陽。

事情的原委很簡單。三年前,趙簡子伐衛時,曾獲得衛國進貢的奴隸500家,當時置於邯鄲,交本家人趙午管治。現在晉陽城初建,急需擴充人丁,便欲將500衛貢遷回。趙午本已允諾,但遭到父兄反對。趙簡子—怒之下將趙午囚禁在晉陽,繼而斬殺,由此引發趙午之子趙稷起兵反叛,欲伐趙簡子。趙簡子奏明晉君,然後派出將領圍邯鄲。六卿中的範氏、中行氏因與趙午有姻親關係,但與趙簡子不睦,趁此機會便出兵攻打趙簡子在晉國都絳的官邸。幸好董安於事先得知消息,告之於簡子。趙簡子奔晉陽,範氏、中行氏隨後即至。戰事便在此拉開。

就在晉陽被圍之時晉國六卿中的其他三卿智氏、魏氏和韓氏出於各自的利益權衡,集體出面請晉定公同意出兵攻伐範、中行氏,但首戰失敗。此時的範氏和中行氏利令智昏,竟然公開反叛晉國,結果引來舉國聲討,二氏慘敗,逃往朝歌(今河南淇縣)。這次紛爭以趙簡子的勝利而告結束。

晉陽首戰後,在魏、韓的請求下,趙簡子被晉定公從晉陽召回絳,重新執政,並與諸卿盟於公室。

此後七、八年間,他以晉陽為據點,打敗了範氏、中行氏,逐步掌握了晉國實權。《史記》中說:“趙名晉卿,實專晉權。

董安於確實有大功於趙氏族晉陽城建成後,董安於擔任了晉陽的第一任行政長官,但時間不長。老謀深算的智文子荀躒有意要削弱趙氏勢力,除其左膀右臂,遂把範、中行氏起兵作亂的責任,委過於董安於。為顧全大局,董安於自殺身亡,以此為趙氏換來一段時期的安寧。趙簡子將安於牌位供於趙氏宗祠,以享陪祀。

以此觀之,晉陽城是帶著創制者的鮮血進入史冊的。董安於身後,被推為“晉陽之父卿室傾軋的故事遠遠沒有完結。晉陽城建成四十多年後,剩餘的晉國四卿在這裡展開一場殊死激戰。以此戰為筆始,三家分晉的序幕被拉開了因為見證三家分晉,晉陽城在中國古代史上佔據了舉足輕重的地位。而這僅僅是它的第一個節緩緩運動著的古代,還有許多老故事將在這片土地上逐次上演。

董安於之後,繼任者是尹鐸。此人本來就是董安於的下屬,政洽見解和行事方式繼承於安於又有進步的發揮。他們在政治思想上重視法制又顯然深受儒家仁民愛物觀點的影響,在治理晉陽上,兩人都收到了剛柔相濟的效果。比較而言,董安於嚴於執法,尹鐸則重於恤民。

尹鐸在即將赴任之時,請示趙簡子如何治理晉陽: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意思是要把晉陽治理成—一個聚斂大量賦稅的基地,還是要治理成一個堅固的堡壘呢?趙簡子的回答是後者。尹鐸上任後,便採取一系列愛惜民力、體恤民苦的政治措施,·民優而稅少,使百姓生活得以很大改善董安於和尹鐸的故事,只是一個引子,但它為後來晉陽之戰趙氏勝出提供了—個源頭。

趙簡子病逝後,傳位至幼子趙無恤(趙襄子)。其時,晉國政權由智伯執掌。智伯此人,兇狠、多謀,又有雄心大欲。為進步擴張勢力,吞併其餘三卿,他使出了“食果去皮之計,藉口與南方越國爭霸,要求三家各獻地百里。魏、韓畏懼他,都同意了,趙襄子卻斷然拒絕。

趙襄子與智伯,本有嫌隙。

說起來已經是好幾年前的事了。當時,智伯領晉軍伐鄭,襄子隨同參戰。鄭軍勢弱,交戰不久便退回城內。智伯與諸將飲酒,漸醉,便依仗權勢以酒灌趙襄子,並出言不遜,連襄子部下都覺得受辱。

襄子本欲還以顏色,想了想,終於還是忍住了。但心頭不快,由此對智伯懷恨。

智伯向趙氏索地末成,惱怒之下便脅迫魏、韓兩家向趙襄子發動進攻。智氏勢猛,趙襄子只能避其鋒芒,將這些人引誘到對自己有利的地方作戰。他想起父親遺訓晉國有難,而無以尹鐸為少,無以晉陽為遠,必以為歸”,遂奔保晉陽。三家聯軍尾隨其後,將晉陽城團團包圍。晉陽之戰爆發這場戰爭打得艱苦卓絕,持續了三年。之所以能堅持這麼久,一賴董安於築城之功。晉陽"城郭之完、府庫足用、倉廩實,確是一座堅強的軍事堡壘。二賴尹鐸恤民之功,他以寬厚治政,使晉陽百姓擁戴趙氏,又増築壁壘,廣積糧草,為戰爭勝利提供了強有力的保暲。

智伯見攻城無望,便引城西之晉水灌城。他在晉水源頭挖渠引水,然後在晉陽城外圍環城築壩再把水引入城牆和壩之間,圍灌晉陽。在軍事史上,此為我國以水攻城之首例。尤其是圍灌這種形式,為後來宋初趙匡胤攻晉陽所效仿。

晉陽城後來岌岌可危。水勢越來越高,城不浸者三版",眼看就要漫到城牆了。幸好,城內還比較團結,“民無叛意”。但情勢繼續惡化。城內潮溼不堪,居民巢居而處,財食將盡,士卒病羸。百姓開始易子而食。

智伯見城破在即,難掩驕狂之心,在韓、魏面前妄言:以前不知水可以亡人之國,如今看來河水不可依仗,臨河也會速亡啊。"此語一出,韓氏、魏氏聽出了弦外之音當時韓氏平陽、魏氏安邑都臨河,智伯敲山震虎,二人怎可不防?

所以,關鍵時刻,是智伯幫了趙襄子的大忙。後來韓、魏反水皆因慮禍及己,內心早已起了搖而趙氏家臣張孟談,實在也是一個有智計和膽識之人。他半夜潛入韓、魏營中,以一番入情入理的分析說動二人,使其倒戈。三家商定共擊智氏。到了約定之期,智氏守堤之吏被殺死,茫茫大水反淹智營。智軍因此救水而亂。韓、魏兩翼而擊之,趙軍出城正面反攻。大廈既傾,智伯三面受敵,潰不成軍。

智伯倉皇奔走龍山,被趙襄子伏兵所擒。趙襄子深恨智伯,對其相當殘忍。《呂氏春秋》說:斷其頭以為觴。”《說苑》:漆其首以為飲器。”意思都差不多。

還有的說,趙襄子命人把智伯頭顱淘空風乾後,塗以油漆,作為便溺之器。這就有些辱之過甚。

晉陽之戰是春秋戰國時期持續時間較長、規模較大、較為慘烈的次戰爭,古人在論及東周五百年的戰爭時,唯推晉陽、長平兩役。《帝王世紀》說:“晉陽之圍,懸釜而炊;長平之戰,血流漂滷。”

在中國古代史上,晉陽之戰是不可忽略的大事件,有學者認為,此戰為春秋戰國的分界線。戰後趙以晉陽為都,佔據晉國北部韓以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為都,佔據晉國的中部;魏以安邑(今山西運城市東)為都據有晉國的南部。至此,天下莫強的晉國走到了盡頭。先是晉國領土被趙、魏、韓國瓜分,晉公室只有絳和曲沃兩地,成了三家的附庸。晉幽公要反朝三氏之君,君臣之分倒置。到公元前403年,周天子正式冊封趙、韓、魏為諸侯,“三家分晉最後完成。當年稱霸神州的晉國,退化為—個聽命於三晉的彈丸小國,而趙、韓、魏則成為完全獨立的日益強盛的諸侯大國。

中國歷史正是以“三家分晉作為一座標誌性的界碑,奠定了戰國七雄的格局,最後促成了奴隸制向封建制的社會轉型和跨越。


歷史365


題主既然知道晉國的四位霸主,難道不知道他們賴何稱霸?

晉國強就強在六卿制,舉個不恰當的例子:一個人可能是庸人、蠢材,可七個人的風險是不是就降低了?

晉國要強,六卿就要強,否則你以為僅靠晉侯一家能支撐起晉國霸業麼?

但在生產力沒根本發展的情況下,“實力”都是固定的,地盤就這麼大,人口就這麼多。

晉國比其他國家強,但國內六卿加晉侯肯定有個你強我弱。

強者吞併弱者是春秋的主旋律,晉國內部也不例外。不過有楚國這個強敵當前,六卿雖然同晉侯矛盾不斷,單上能合作,不過這被一件事大亂了,那就是弭兵會盟。

諸侯間罷兵休戰,不打了。

外部矛盾沒了(至少暫時沒了),內部矛盾便爆發了。六卿間大戰,六卿同晉侯大戰,這時候就是誰強上臺了。

這事不是你年兩年搞定的,再強的王朝也有滅亡的時候,晉國又如何能倖免呢?


臥牛說歷史


首先春秋五霸指的是五個不同國家的君主,而且具體指的是誰,說法不一,

但得到最多認可的的版本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楚莊王、宋襄公,

再者晉國君主如果說論能力的話,晉文公自然不在話下,晉獻公也說得過去,

而之後的君主太過平庸,這也造成了晉國公族和卿族之間的實力此消彼長,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晉國的滅亡。

最關鍵的是,晉國國土遼闊,各卿族勢力較為分散,而當時的分封制度讓各卿族各自發展,又互相征戰吞併,

如果晉國君主能力一般則無力節制各卿族,所以魏、韓、趙三家卿族勢力日益壯大,早已不受晉國君主控制,最終導致三家分晉,歷史正式進入戰國七雄時代。




龍五良民


春秋五霸,齊桓公、晉文公、楚莊王、秦穆公、宋襄公,您列舉的只有晉文公是五霸之一,但是晉國實力一直很強,為什麼三家分晉呢。主要原因就是隨著春秋時代國家兼併的加劇,諸侯之下的士大夫階級實力也越來越強,在各個諸侯國也存在以下克上的現象,像齊國田代姜,楚國的令尹把持國家,都是這一現象,所以三家分晉就是因為仕大夫階級實力足夠以後謀求更高地位和權力的結果


搞笑小乖聰


卿士權利過大,封地面積已經遠遠超過國君統治面積!晉國君實際已經是名義上的國君了。同樣的例子在春秋戰國比比皆是。春秋五霸中齊國也發生了同樣的事,只不過他們沒換國號而已。但實際國家已經由姜氏變成了田氏…


回眸五千年


東周後期,周王室日漸式微,諸侯各自做大,周王室已形同虛設。各諸侯王本由周王室任命,即使有平庸之諸侯,也只是獨守一方,本無大礙,可惜因為中央的控制力減弱,諸侯國內有弄權之臣 ,國君控制不住,王室更管不了,出現了三權分晉也不奇怪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