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互聯網行業是否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青松聊創業


互聯網未來發展會一路良好,因為它沒有邊界,顧客也多,商機也多!


思涵說書


個人不認為疫情對實體經濟再造重創,相反會讓實體經濟出現反彈,與之互聯網相持平衡


歸來145642806


這個疫情把很多人打回原形。


夢65016553


由於疫情的原因,大多數企業都收到了不小的打擊。這個時候互聯網充分發揮除了它的功能和用途!

往後互聯網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本仙記


疫情對實體經濟的衝擊力有目共睹,人們都宅在家裡,這時候互聯網行業的優勢就凸顯出出來了,足不出戶即可以購物、消遣、滿足生活所需,網上辦公也很方便,如果能抓住這次機會,互聯網行業發展將更進一步。


追劇小橙子


    疫情之下,線下實體經濟發展受到劇烈衝擊的同時,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此次災情面前面臨巨大的挑戰和機遇。受疫情影響,閉門不出的用戶與互聯網有了更長時間的深入接觸,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疫情改變了我們的許多生活習慣。比如,用戶對社交、資訊平臺的更頻繁使用,在線遠程辦公和線上學習軟件的用戶暴漲,生鮮電商行業的異軍突起,以及傳統線下實體店營銷模式向線上轉型的調整等等。下面我們就來具體分析一下疫情對互聯網格局的影響。


    1、社交和資訊

    新冠肺炎爆發期間,疫情的發展現狀一直牽動著大眾的心。大家出於對病毒的未知和恐慌,陷入空前的知識和社交焦慮。因此,綜合資訊、微博社交、即時通訊、瀏覽器都成為大家瞭解疫情發展進程的重要途徑。除了在騰訊新聞、今日頭條等資訊平臺上刷新聞,在百度等互聯網平臺上瘋狂搜索,還要去新浪微博、微信等互聯網主流社交平臺上,跟蹤來自KOL和親朋好友的最新解讀。總結看來,一方面用戶通過熱搜和海量新聞資訊,滿足自己獲取疫情實時資訊的需求,另一方面大量用戶實時傳遞發生在自己身邊的疫情消息,評論轉發行為頻繁,尤其是在新增確診案例增長較快的幾天,微博用戶活躍度明顯提高。因此,社交和資訊類的互聯網巨頭受疫情影響小,行業格局變化不大,反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發展。

    2、遠程辦公和在線學習

    疫情防控隔離讓許多人都體驗到了所謂自由的遠程辦公和學習的生活方式。像是企業開始使用起了釘釘、企業微信等辦公軟件,開啟遠程辦公模式來保證公司業務的正常運轉;另外,各大中小學校也紛紛利用在線教育平臺為學生搭建起了“雲課堂”。一直以來,遠程辦公和在線學習都難以突破發展瓶頸,此次疫情可以說是為該互聯網行業帶了來的嶄新的發展機遇。像是更多的人在疫情中開始使用了騰訊的推出的遠程辦公軟件釘釘,並且不少公司表示,很有可能之後會持續使用。

    3、直播、短視頻和遊戲

    大家因為疫情不得不隔離在家,這個時候直播、短視頻和遊戲成為排遣無聊、休閒娛樂的剛需。我們可以看到,騰訊旗下的《和平精英》和《王者榮耀》仍舊是遊戲行業的最大贏家,本次疫情給遊戲行業帶來了新的生機,使得它們的日活都迎來了短期的小高峰。另外,靠著強勢的抖音短視頻平臺,字節跳動發展勢頭依舊強勁。其競爭對手快手得益於今年與春晚牽手,快手在春節後的日活增幅高達15%,整體漲幅在日活大於1億的APP中獨領風騷。

    4、生鮮電商

    要說什麼行業在疫情期間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那當然不得不提生鮮電商平臺,毫不誇張的說幾乎所有生鮮電商平臺訂單數都成倍增長。一時間,線上買菜成為社交網絡上的熱議話題。尤其是在當中逆襲的盒馬,憑藉線上線下一體模式表現搶眼。當然,這隻新興的互聯網行業在疫情過後,如何解決客戶的留存率,能否真正實現逆襲還有有很長的路要走。

    5、線下實體店轉變營銷模式

    因為病毒將人們從公共場合“排擠”到社區,所以社區的商業價值變得越來越大。尤其是經濟受到嚴重衝擊的線下實體店需要考慮如何增強線上獲客能力。而“私域流量”的重要性也由此體現。傳統的獲客方式成本較高而且效果減弱,缺乏主動性,唯有靠價值和服務,才可以留住客戶。社群作為一種有效的手段,將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疫情過久,將會加速流量從線下——線上,公域——私域的一個過渡。

    通過解析疫情對互聯網格局的影響,我們可以看到社交、資訊和短視頻等互聯網行業格局變化不大,而線上教育辦公、生鮮電商行業開始崛起。而在未來疫情過後,用戶習慣的突然改變將又給這些行業帶來新一輪的挑戰和發展機遇。因此,各行各業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危機中看到生機,就會讓挑戰成為機遇。


一葉知東


新冠肺炎疫情無疑對當前中國經濟造成了深刻的影響。從零售餐飲、住宿旅遊、交通運輸、文化娛樂等行業營收大幅下滑,到製造業、房地產、施工建築等因人流、物流受限而復工復產緩慢,再到遠程辦公、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生鮮物流等科技公司的異軍突起,疫情對中國各個行業都帶來了不同的挑戰與機遇,而這些變化可能會深刻影響到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和競爭格局。

2003年非典爆發,當年二季度經濟增速比一季度放慢2個百分點。但同一年阿里淘寶網上線,京東也開始試水線上銷售,為未來電商行業的爆發播下了種子。

之前畢馬威從宏觀角度,分析了疫情對經濟短期和長期的影響(點此查看)。本文聚焦銀行、資管、保險、零售、製造業、汽車、醫療和生命科學、科技、房地產、能源等10大行業,分析疫情對各個行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並展望行業未來發展的前景。

銀行

疫情對部分企業和家庭的收入和現金流週轉帶來衝擊,對銀行業務產生一定短期影響,但長期來看並不會對銀行業發展形成根本性的影響。同時,線上金融業務更加受到認可,網點轉型、金融科技的運用、綜合金融服務等事項成為銀行未來關注重點。

對受疫情影響行業和中小微企業信貸加大

央行等五部門聯合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要求各地銀行機構加大對受疫情影響、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的中小企業融資支持力度,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通過展期或續貸、適當下調貸款利率等方式予以支持。央行也通過發放專項再貸款,向疫情防控重點保障企業提供更優惠的信貸支持。同時,貨幣政策也更加寬鬆:2月3日,央行開展1.2萬億逆回購操作,並下調7天和14天逆回購利率10個基點;2月17日,央行開展200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操作和10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 ,並下調MLF利率10個基點;2月20日發佈的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也分別下調了10個和5個基點。銀行一方面加大對受疫情影響較重行業和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放,另一方面下調貸款利率,使得銀行短期利差有所收窄。雖然一部分壓力有財政分擔,但銀行也需要關注短期內利差變化。

短期內資產質量承壓但長期依然可控

旅遊、住宿、餐飲、零售、交通運輸、娛樂文化、線下教育等行業受疫情影響比較直接,這些行業多以中小企業為主,企業營業能力、現金流以及還款能力的減弱可能會出現一定數量的不良貸款甚至壞賬,一些地方監管部門也提高了對小微企業不良貸款的容忍度。由於銀行通常採用預期信用損失模型進行風險管理,疫情使得銀行也需要對上半年的貸款撥備進行相應調整。同時,疫情使得很多企業和個人收入出現短期下降,也會對銀行存貸款業務產生一定衝擊,銀行中間業務的拓展受阻。綜合來看,疫情將對銀行業短期營收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但長期來看,經濟在疫情過後的修復與反彈也將改善受影響企業的資金狀況,對銀行業的長期影響有限。

數字化轉型加速

疫情發生以來,監管部門多次強調加強線上業務服務,引導企業和居民通過互聯網、手機APP等線上方式辦理金融業務。預計利用金融科技發展的新業務模式將進一步發展併發揮積極作用,銀行網點也將加速轉型。

資管

在加大金融市場對外開放和實施資管新規的背景下, 新冠疫情突如其來, 使中國的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行業面臨新的挑戰。總體來看,短期內一些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投資債務流動性風險增加,不良資產規模可能有所擴大,非標投資面臨更大壓力,專注線下服務模式的財富管理和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壓力也將更加嚴峻。同時,疫情也會給龍頭企業和新的線上業態帶來成長機會。長期來看,疫情過後,高流動性資產、高成長行業及多元化資產配置仍然會受到市場的歡迎。

資本市場企穩,加大融資支持

近日來金融監管部門聯手出臺各項舉措確保金融服務暢通,支持疫情防控和實體經濟。自2月3日國內股市開市至今,投資者交易順暢,除首日大盤出現較大幅下跌外,後市逐步企穩並出現北向資金淨流入;基金產品爆款不斷,也給市場帶來增量資金, 目前市場信心和交易活躍。2月14日證監會出臺再融資相關政策,將有助於上市公司緩解疫情帶來的現金流緊張問題, 中長期看亦有助於構建更有活力的資本市場。銀保監會於近日回應資管新規過渡期, 亦表示對個別機構適當給予靈活安排。

數字化經營, 線上線下融合轉型

不良資產市場和部分股權退出需要關注

2019年在產業升級轉型及監管趨嚴的背景之下,國內市場累積的不良資產規模已有所增加。此次疫情對部分行業造成較大沖擊,有些企業經營面臨較大壓力甚至出現可持續風險,不良資產規模將有可能上升。對這些行業的股權投資,如果約定退出時間為近期,退出或將存在困難。

高流動性資產、高成長行業及多元化配置仍將受到重視

疫情的衝擊,金融行業需要一段時間加以適應和調整。客戶將更加偏向高流動性資產和高成長行業,海內外資產的合理組合會被更加重視,資產配置結構將發生一定變化。高淨值客戶需要避免較單一的資產組合。資產均衡組合以及長期投資理念可以減少短期市場波動的影響。

保險

短期內保險業務收入和利潤承壓

疫情對保險線下業務造成明顯影響。歲末年初通常是保險公司的銷售旺季,在全年保費收入中佔有重要比例。在這個本應開門紅的時段出現疫情,對新業務,尤其是期繳和保障型保險,衝擊很大。新業務減少也給險資配置增添困難。此外,雖然防疫工作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但疫情持續時間較長,健康險賠付也會增加,使得保險公司利潤承壓。

疫情也加大了大眾對保險服務的重視

疫情同時也引發新一輪保險購買的熱潮,公眾對未來風險不確定性的重視使面向個人客戶的壽險、重疾險受到歡迎。保險代理在疫情期間增加了在線保險宣傳與在線答疑,部分抵消了無法線下獲客的負面影響。

我國保險市場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當前,我國保險深度及密度遠低於發達國家水平,隨著人均GDP的提高以及國民保險意識的增強,保險業增長前景廣闊,此次疫情傳播範圍較廣,一線至四線城市均受波及,保險消費人群有望進一步下沉。由於疫情以及全球性蝗蟲事件,使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優化提上日程,中國農業再保險公司的建立將加速。行業開放也將推動健康險和養老保險發展提速將帶動相關險種如健康險、農業險等業務發展,給相關險種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零售

短期營收利潤受挫

疫情直接影響零售實體店營收,餐飲、購物中心、百貨商超和專業品牌店、院線和旅遊出行關停,導致時尚奢品、酒類等場景體驗消費類目受挫;傳統商超、便利店和街邊店為保障民生需求雖然維持開業,但同樣流量嚴重下行,人工、租金、庫存等固定運營成本正常發生,及銀行貸款利息開支等使得現金流週轉承壓,經營利潤將大幅下跌,直接挑戰企業生存。另一方面,線上購物平臺、O2O到家服務等雖然訂單量大幅上漲,但價格上漲受限、服務標準高企等因素壓制了利潤,會呈現量增利降的倒掛局面。

競爭格局加速分化

疫情引發零售企業進一步向線上轉移,同時戰略性收縮在線下的佈局,以提高整體業績與效率。運營脆弱的企業受較大沖擊,而高毛利的品類、提前佈局線上業務的企業會從容應對,強品牌大平臺趁機擴大市場份額,搶奪中小微企業的客戶、人才、門店、供應商等資源;同時加速以平臺化模式對小型連鎖和獨立品牌店的收購和整合;上下游共同構建協作共生的數字生態體系,商場與商戶、消費品供應商和渠道之間構建聯盟關係共同抗擊疫情。各個細分類目行業發展呈現強馬太效應、強者恆強的同時,細分行業內競爭格局會加劇分化,競爭不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企業加入到協同聯盟生態體系中,在體系內部構建共生關係的同時,生態體系之間形成軍團式、系統化競爭 。

供應體系協同整合

由於受限於疫情防控措施,供應鏈運輸能力受限、產品採購成本上升、生產供給不足、配送返工延遲等影響了供給端。同時,消費者對食品、衛生、安全、以及健康意識的提升,和對在線產品和配送服務需求的增長,也促使供應鏈的整合化、社會化、協同化和平臺化趨勢加速,供應鏈協作體系成為消費零售產業的穩壓器。供應鏈大平臺注重產品尋源採購整合和物流效率提升,實體商業聚焦、社區布點、到家配送及消費畫像,強化精準中終端服務,獲取準確需求對接大平臺,從而實現精準選品、低價高質商品採購、保質運輸、精準配送等賦能,共同提升終端服務體驗。

社區商業有望爆發

生鮮日雜等剛需品類壁壘在疫情中被攻破,老年用戶群體線上化後,社區電商用戶基礎面、認知度和接受度將被放大,中國城市化進程推動的人居基礎設施為社區電商提供了環境基礎,大型商超在疫情中和O2O到家服務平臺聯合為消費者提供服務已經驗證合作模式的成功,微信等社交新渠道紅利、整合供應鏈支撐的高性價比商品、社區近場的良好交付體驗、預售模式的低運營成本、規模化可複製性等優勢促使社區電商在今年以後會被集中爆發,同時資本方的介入會在該領域形成更加激烈的競爭格局,地產商和小區物業、智能家電、O2O到家服務、供應鏈平臺、品牌商品和服務企業、科技公司等都期望在其中獲得收益。

無人零售探尋契機

疫情中出現的無人自提、機器人配送、無人零售店等方式的嘗試突破了配送收貨的心理障礙,無人門店、無人貨架、自動售賣等方式在交通樞紐、社區商業、醫院和學校等人群大量時間聚集點作為終端零售有效補充,為快遞、外賣配送服務提供了良好服務平臺,降低最後一個公里配送運營的成本,同時在供應鏈段的自動揀貨貨架、自動化輸送設備等手段的創新和應用,隨著供應鏈的大量整合,規模化優勢必將帶來倉儲效率和服務質量的提升。同時快速發展的人工智能、物聯網和大數據等數字技術在無人零售的終端和後端運營發展積極尋求應用場景,未來價值有望進一步發展。

製造業

復工復產受到疫情防控影響

疫情防控措施將影響人員流動與活動,進而影響物流,使得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生產因原材料供應、勞動力不足等受到衝擊。近期政策多次表示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尤其是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確保我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重要地位。

復工復產受到疫情防控影響

疫情防控措施將影響人員流動與活動,進而影響物流,使得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行業的生產因原材料供應、勞動力不足等受到衝擊。近期政策多次表示推動產業鏈各環節協同復工復產,尤其是優先保障在全球供應鏈中有重要影響的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恢復生產供應,確保我國在全球製造業中的重要地位。

智能工廠、智能製造將得到進一步發展

推進自動化和柔性化生產,聘用更多高科技人才以及高技能、多技能複合型工人,減少對人工的依賴,更好地應對勞動力的波動。同時,零部件標準化、物流智能化、加強供應鏈抗風險能力也將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數字化轉型及遠程智能服務將被積極運用

數字化技術的深層次應用,可以幫助提高員工的協作效率,抓住促進業務增長的關鍵要素,更高效地應對市場需求的波動,實現產品的創新;而基於工業互聯網的遠程智能服務,通過AR、AI等技術進行遠程指導,對設備的運行狀態監控進行故障預警。由此可見,BI、大數據分析和AI等技術的實際應用將更受重視,並對數據分析師提出迫切的需求。

汽車

汽車製造和供應鏈受到衝擊

武漢是我國六大汽車產業集群發展城市之一,聚集了東風乘用車、東風本田、神龍汽車、東風雷諾、上汽通用五大整車企業。整車廠吸引了大量零部件企業的集聚,涵蓋底盤、變速箱、車身、電子、內飾、玻璃等主要零部件,持續停產不光對武漢地區整車廠形成衝擊,也會通過產業鏈對上下游企業造成一定影響。由於中國在世界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地位,日本、韓國等的汽車製造業也受到一定衝擊。

短期汽車銷售承壓,但疫情結束後有望復甦

汽車金融加速發展

居民收入和就業受到疫情影響,保持資產的流動性愈發受到重視。在此背景下,汽車金融因其靈活的支付方式、較小的現金流負擔、以及寬鬆貨幣政策下利息走低,將受到更為廣泛的接受和使用。

醫療和生命科學

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研發加強

通過此次疫情,研發各種應對病毒的檢測、抑制和治療的相關藥品和試劑勢必更受重視,而公眾對於類似流感疫苗這類產品的使用量也會大大提高。因此預期會有更多的醫藥企業加強創新藥物和醫療器械的研發與製造。

健康管理及保健意識提高

疫情結束後,群眾對健康管理和保健將會有更高的需求,將推動醫療消費增長。通過本次疫情,社會大眾對於相關呼吸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的關注度顯著提高,對疾病預防、早期就診、治療方法和藥物、疾病預後和危害的認知也更為深入,利好疾病預防,特別是家用預防產品(居家消毒、個人防護)的銷售。

互聯網醫療快速發展

受疫情推動,互聯網醫院、在線診療、各類網上藥店前所未有地受到關注,政府、行業和大眾認知上對新興渠道均有了更好的認知,也解決了特殊時期很多非急診慢病、常見病患者的就醫、配藥的問題。因此,互聯網醫院、線上藥店等新興診療和藥物獲得平臺或渠道未來將得到更好的應用和發展,除了醫藥產品銷售渠道結構上變化外,客觀上渠道多元化未來也將推動慢病、常見疾病治療人數和依從性的增長和提高,從而通過醫藥供給側結構優化,提高相關疾病的就診和治療患者人數。

AI賦能醫療研發

工信部日前發文倡議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鼓勵攻關並批量生產一批輔助診斷、快速測試、智能化設備,助力疫病智能診治。對於以影像AI產品為主流的醫療AI行業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點——將進一步推進遠程醫療和智慧醫療,解決醫療資源不足的問題。而提供相關產品和解決方案的製造企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基層醫療服務能力有待加強

這次疫情防治暴露出的一個問題是我國基層醫療人員不足,能力欠缺,沒有發揮出分級診療體系的作用。我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數量並不少,截至2019年11月,我國有96萬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佔全部醫療衛生機構數量的95%4,但其接待診療人數佔比僅為52%。鄉鎮衛生院的病床使用率為60.4% ,也明顯低於醫院84.5%的使用率。這次疫情之後,政府對基層醫療能力的投資有望加強,使其對全民醫療保障發揮更積極的作用。

醫療產品生產更加智能化、彈性化

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口罩生產和出口國,產量佔世界一半。但面對突發疫情,依然在短時間內出現“一罩難求”的局面。其中固然有春節期間停產的影響,但未來更加彈性化、社會化的協同生產也有利於保障醫療產品在關鍵時刻的需求。例如,比亞迪、中國石化等引進生產線,跨界生產口罩就體現了企業靈活的製造能力。同時,更為合理的分佈式供應鏈佈局也可以將減少局部地區突發事件對整個供應鏈的影響,保障對醫藥、醫療產品供應的影響。

科技

科技企業獲得發展機遇

在疫情防治中,科技的巨大作用愈發彰顯。和眾多行業受到疫情衝擊相比,科技行業受到影響較小,很多企業甚至得到更多的發展機遇。例如,由於疫情減少線下交流的機會,以通信服務、在線服務、雲服務、人工智能、智慧服務平臺為代表的科技行業在這一輪疫情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在線教育、在線醫療、線上生活服務等項目迎來空前的市場需求;無人零售、無人配送等高科技行業強勢崛起;提供同城物流、定製化餐飲配送、跑腿等各種配送平臺和上門服務平臺越來越受到認可。同時,不受地理空間限制的在家辦公、遠程辦公等“線上”辦公,特別是能夠實現個體協同的辦公軟件,將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此外,群眾對健康管理和保健意識的逐漸重視,包括私人醫生、私人心理醫生以及各種“線上”諮詢服務,科技賦能醫藥健康行業的作用也愈發名明顯。

電子電器製造供應鏈受到影響

由於疫情防控措施限制了人口流動,造成員工返程晚、招工難的現象,影響到產品線的復工。對於產品前期的供應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特別是湖北省在汽車、通信、電子的供應鏈上具有重要地位,而浙江、廣東在電子領域包含了一些電子零部件製造、電子系統組裝以及印製電路板元件龍頭企業,依賴中國生產的電子、電信和半導體原件等供應鏈也將受到影響。2月17日,美國蘋果公司表示,由於新冠疫情造成iPhone手機短期產能低於預期,將下調2020年1季度營收指引6。

企業加速技術升級

面對疫情的影響,傳統產業也在加速轉型升級,打造新的業態模式。預期將會有更多的製造企業著手數字化轉型,打造智能製造工廠,以提高企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率。同時,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5G、區塊鏈等新技術、新產業的興起,將大大提升企業乃至整個社會的運營效率,我國產業技術變革的腳步將更加快捷。

房地產

房地產銷售大幅下降

房地產線下銷售活動受到很大沖擊,疫情期間多地售樓處關閉,銷售大幅下降。特別是三四線城市春節期間的返鄉置業需求受阻,影響更為嚴重,去庫存壓力加大,對全年銷售也造成一定影響。作為應對,一些房地產企業探索線上賣房模式,可能會重新定義未來房地產銷售格局。在堅持“房住不炒”原則下,政府也採取措施穩定房市。2月份公佈的5年期以上LPR利率下調5個基點,有助於降低房貸利率和企穩房市。

現金流管理十分關鍵

受疫情防控暫停施工、建築工人返工較慢等因素影響,房企開發投資節奏也被迫放緩。作為槓桿率較高的行業,快速資金回籠對房地產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現金流十分關鍵。部分中小型房地產企業,資金面趨緊,經營風險有所加大。2月21日人民法院公告網顯示,2020年以來全國已有81家房地產相關企業破產清算。與此同時,一些經營狀況較好的房地產企業也將趁機收購優質資產,行業內兼併加劇,推動房地產業行業整合。

對核心城市優質公共資源的需求上升,支持房價

核心城市和經濟發達地區通常具有較高的醫療水平和醫療資源,加大了對人口流入的吸引。一些地方政府也在本次疫情防治中表現出較高的治理能力,也使得這些城市更具吸引力。對核心城市和地區優質公共資源的需求,將對這些區域的房價起到支撐作用。

商業地產需求發生變化

由於疫情防控使得復工延遲和避免人員聚集,很多公司啟用遠程辦公。新型辦公模式推動企業經營方式的轉變,對靈活度更高的共享型辦公租賃需求可能上升,寫字樓市場結構出現調整。同時,由於線下零售、旅遊大幅下滑,商鋪類地產和旅遊類地產(如酒店、特色小鎮)受到較大短期衝擊。隨著疫情結束後消費、旅遊市場逐漸復甦,這些市場有望改善。

能源

石油需求下降,價格承壓

隨著疫情影響不斷擴大,國際航空客運銳減、國內部分地區高速限行、市區內公共交通停運、私家車出行頻率與出行半徑大幅萎縮;交通行業、物流運輸、工礦企業等行業短期內無法復工,柴油需求大幅萎縮,導致國內成品油市場消費量急劇下降,國內油價開始下調。同時,由於中國石油消費總量佔全球14%左右,中國石油需求下降也對世界產生影響。13日國際能源署將其對2020年全球石油需求增幅預測下調36.5萬桶/日至82.5萬桶/日,為2011年以來的最低值。需求下降導致國際油價短期承壓。

煤炭市場供需雙低

煤炭供給端受疫情影響較大。由於延長復工及人口流動受限,目前大部分煤礦無法按計劃復產。運輸(含國際進口與國內鐵路)和亦受到交通停運影響受阻,短期內資源供給相對緊張。煤炭需求受鋼鐵、化工等各行業開工推遲因素影響也出現下滑。

電網公司營收面臨下行壓力

疫情期間,因管控措施,大部分群眾選擇居家不外出,導致居民用電量增加,而工業、商業企業由於工廠停工或延遲復工等原因用電量下降。由於我國工商業用戶的電價普遍高於居民用電電價,電網公司主體收入下降。同時,短期經濟放緩也會影響電力企業收入水平。


旺財gold


疫情對各個行業都帶來很大的影響!等疫情過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互聯網也是。


峰波英豪1


首先,疫情來襲後,農產品,尤其是生鮮農產品,沒有辦法從原產地運輸出來,沒有辦法順利進入流通市場,於是只能任由它們壞掉。之前已經有媒體報道稱,由於沒有人去收奶,奶農無奈之下,只能把牛奶倒掉。


其次,對於工業而言,這是需要大量工人聚集在廠房內,才能製造出產品的。疫情來襲後,工人都宅在家裡,生產出現了停滯,就算目前正在逐漸復工,產能也還遠遠沒有達到100%,這有可能會造成商品供給不足。

最後,對於商業而言,一方面如果疫情長期持續,有可能面臨無貨可賣的窘境,另一方面,現代商業中主要是服務業,而服務業是需要直接和消費者進行接觸的。目前大家都宅在家裡不出門,服務業接觸不到消費者,自然是一分錢收入都賺不到,如餐飲、影視、共享充電寶等行業,已經站在了懸崖邊。

對於互聯網電商行業則有更大的發展機遇。

1,生鮮電商
2019年倒下的生鮮電商們,一定想不到時隔不久這個行業又火了。春節期間,一邊是各大餐廳大面積退訂年夜飯,一邊是盒馬、每日優鮮上搶不到菜。嚴峻的防疫形勢,逼得家裡的年輕人摁住了習慣逛菜市場的大爺大媽們,轉向零接觸的線上買菜。

以北京地區為例。春節期間北京蘇鮮線上蔬菜、水果訂單銷售實現了200%以上的增長,蘇寧小店菜場線上訂單環比增長245%。包括叮咚買菜、每日優鮮這樣的新零售買菜平臺,都出現了配送時長明顯增加、搶不到菜的現象。


由此也可以推斷,疫情過後,生鮮電商的用戶結構或將拓寬,中老年用戶量出現一定增長,用戶粘性包括在線下單會更加頻繁。

2,線上問診
經歷了新冠疫情的殘酷現實,很多人才認識到:免疫力,才是一個人最大的競爭力。在醫療資源緊張、線下問診不便的情況下,在線醫療填補了需求的缺口。很多媒體也呼籲,如果病情不嚴重,可以考慮先在線問診。一時間,好大夫、春雨醫生、丁香醫生等線上問診平臺大熱,紛紛上線了免費問診,為處於居家隔離狀態的居民提供在線義診諮詢和在線心理諮詢等服務。
互聯網醫療企業在此次疫情中的動作,也向政府及社會證明了其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尤其是對分級診療的補充作用,而疫情期間,更多用戶接觸和體驗了互聯網醫療,無疑將十分有助於推動行業後續的發展。

3,在線教育

針對疫情形勢十分嚴峻的情況,教育部上週宣佈2020年春季將開學延期,並提倡「停課不停學」,鼓勵學校和培訓機構轉至線上場景。一時間,在線教育成為了當前階段教育行業的「剛需」。此前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中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將達3.05億人,較2019年的2.59億人增長4600萬。


再加上新冠疫情這一催化劑,我們有理由推斷,在線教育將加速掀起教育行業的大變局,傳統教育必須加速轉型,否則勢必面臨被淘汰的命運。
在線辦公
數據顯示,2月3日,有2億人開啟「雲開工」模式。在線辦公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尤其是於互聯網企業而言更是推行了多年。但我們認為,此次疫情給傳統辦公方式帶來的影響將是變革性的。2月5日,在蘋果應用商店的排行榜中,阿里巴巴旗下的在線辦公平臺——釘釘,超越了此前排名第一的微信,躍居榜單第一。這也是蘋果應用商店排行榜歷史上,首次有辦公類應用位居第一。


除了釘釘,石墨文檔、office365、企業微信、Teambition等協同軟件也獲得了爆發性增長。短期來看,企業使用辦公軟件是為了應對近期疫情形勢;長期來看,當企業真正熟練線上辦公軟件的使用,習慣了遠程協同的辦公方式,在線辦公的普及率將大大提升。
4,線上娛樂
全民防疫的形勢下,1月底-3月幾乎所有的演唱會、話劇、相聲演出、體育賽事一律取消,線下娛樂行業遭遇重創。與此對應的是,《囧媽》線上首映引發熱議,「王者榮耀」單日流水破20億,無不昭示著線上娛樂的新突破。數據顯示,春節假期內多款視頻、社交、遊戲類產品排名大幅上升。


關於線上娛樂,更直觀的是「雲監工」的例子。據說通過直播觀看「火神山」和「雷神山」醫院建設的人次已經突破1億,這正是線上娛樂在用戶中影響力的最佳見證。可以想見,未來將有更多傳統線下娛樂形式被線上所取代。而線上娛樂的不斷髮展和競爭加劇,也將催生更多的內容形式與產品形態,並將收割越來越多的擁躉。


建國70年來,每一次危難都潛藏著新的機遇,偉大的民族總是在浴火中獲得重生。身處大國崛起的新時代,我們堅信,經此一「疫」,一定會有一大批新生力量崛起!災難過後,我們將迎著風前行!


文玩小迷妹兒


會是機遇,這次疫情對實體經濟衝擊最大,互聯網經濟雖然以實體經濟為基礎,但是不管在疫情時期還是正常時間,其對各行業市場需求疏導和分配提供了有效解決方案,且5G的到來,將是新的革命起點,互聯網經濟必將更興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