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鮰鱼“肠套叠”综合征!维护肠道健康,这套用药方案,请收好

斑点叉尾鮰套肠综合症普遍发生于过冬养殖后,3-5月为高发期。患病鮰鱼主要临床症状表现多为游边、打转,食欲废绝,部分患病鱼体头顶开裂,呈现“一点红”症状,肝脏、脾脏和肾脏异常肿大且出血,具有典型肠套叠症状,体表见少量水霉斑。

这种病是一种斑点叉尾鮰以肠道类疾病为主的综合性疾病,是目前危害斑点叉尾鮰养殖最严重的病害。该病具有发病急、发病率、死亡率高、传播快等特点,很容易造成大批死亡,而且一旦发病,很难用现有药物进行控制,每年都会造成重大的损失。人工养殖斑点叉尾鮰出现这类死亡现象已经不是近一两年才出现的问题。近年来,不少地方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因此类疾病先后出现过大量死鱼现象。应该如何反思这种屡屡出现的大量死鱼现象呢?

警惕鮰鱼“肠套叠”综合征!维护肠道健康,这套用药方案,请收好

春分至清明前后,各地天气普遍昼夜温差大,水质不稳定,容易诱发鮰鱼的应激;经过越冬后鮰鱼体质相对较差,肠道功能羸弱,多数养殖户为了尽快让鱼达到上市规格,投喂量盲目加大,使肠道短时间内营养物质的消化负担增加过快,最后造成叉尾鮰肠道功能的紊乱,蠕动异常。这些因素与环境剧烈变化造成的应激叠加,最终诱发了叉尾鮰套肠综合症。

可以说气候、环境的改变、鱼体免疫能力的降低,越冬后肠道功能低下,养殖环境应激、真菌感染、继发性细菌性的感染等,都与导致该病害的发生有着不同程度的关系。

然而当疾病暴发之后出现大量死鱼,此时介入控制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重点还是应该在预防上。越冬之前和过冬之后的早春,如何快速、有效的恢复斑点叉尾鮰体质、增强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是提高斑点叉尾鮰成活率的关键。

因此在关键的4月至5月,我们建议广大养户:

1、外环境上更注重的是底部和溶氧管理,最大程度上为鮰鱼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生长环境,减少环境给鮰鱼带来伤害;在恶劣天气前使用液体泼洒VC等抗应激产品,并适当减少投喂量。

2、做好底部改良工作,减少氨氮亚硝酸盐的产生,不给出血病提供一个容易发生的水体环境;

3、控制好饲料的投喂量,尽量避免投喂量出现忽高忽低的频繁出现;合理投喂,少食多餐,切忌过量投喂;天气不好或鱼摄食不好的时候减料甚至停料。

4、开春之后的体质恢复和肠道保健:建议龙昌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搭配,有助于鱼的体质、肠道功能的恢复,提高鮰鱼抗应激、抗感染能力。

警惕鮰鱼“肠套叠”综合征!维护肠道健康,这套用药方案,请收好

为什么推荐”胆汁酸和杜仲叶提取物“?

1、一方面,给肠道上皮细胞提供能量(肠道大部分的能量来自于短链脂肪酸,特别是丁酸),促进肠道的发育;

2、另一方面,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抑制肠道有害菌,促进双歧杆菌、乳杆菌的繁殖;

3、杜仲叶提取物有抑菌作用,可以代替一些简单的抗生素比如土霉素,和抗生素同时使用有增效作用,增强药物的吸收与代谢;

4、胆汁酸可以促进体内毒素的代谢,起到保护肝脏,减小肝脏负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