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强微水产养殖核心理念三部曲: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核心理念:

1、方法论和终极目标:

把池塘生态系统分成三个卫生责任区:(1)淤泥;(2)水体;(3)肠道。分别进行微生态处理(淤泥还要定期提升氧化还原电位),最终达到“池塘动态生态平衡”+“水体菌藻平衡”+ “高产养大虾”的终极目标,此即为强微三位一体的养虾调水生态处理技术;

2、操作系统:通过精准的判断,来弥补现代高密度水产本质上的短板: “溶氧+有机残骸消解力+氮碳双循环菌株+持续供给的发酵碳源+微量元素和常量元素营养”,由此保障池塘物质循环(氮碳双循环)的顺畅;

3、处理原则:“养鱼先养水,养水先养泥,养泥先养肠”;只有 “淤泥+水体+肠道”都处理到位了,池塘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才能 顺畅,养殖才能顺利,产量得以提升;


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无论哪种养虾模式,都是这三部曲(一个都不能少),都要遵循 以下原则:

  1. 土塘淤泥处理四原则:

(1)淤泥中预先储备总碱度:在淤泥中植入大量的碳酸钙或白云石 粉作为碳酸根储备,同时也补钙质,附着养殖的进行,淤泥不断泛 酸化,这些碳酸根将不断释放出来,进行中和和补充总碱度,从而

稳定水质,稳定水体酸碱度,促进物质循环;

(2)保持淤泥与水体之间活跃的物质交换:即淤泥搅动或流动甚至

产生浑浊水,都是我们鼓励的,前提是从放苗到收虾都用强微方

案,则抄起的是干净泥浆(安全),后期浑水伴随的是水质的稳定

和高产;定期用“降亚清淤颗粒”的反硝化产氮气冲击力,能促进

淤泥的持续搅动,产生浑水,促进淤泥和水体之间的物质交换;

(3)保证淤泥中有益细菌的相对优势:定期用“清弧改泥微丸”大 量定植厌氧性的强势丁酸梭菌+屎肠球菌,让淤泥成为有益菌的地 盘;

(4)尽力保持淤泥相对较高的氧化还原电位:针对没有排污的土 塘,最好定期使用一些氧化改底或增氧颗粒产品;底部或适当使用 纳米底曝气,或配置射流式增氧机;

至于高位池和工厂化,池底是硬化或膜底,也应尽量使底部动态 化,如扫地机器或射流气体,促进底部和水体对流,以防止出现 “粘滑菌苔-池边青苔-粘壁残骸”;

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2.水体处理五原则:

(1)持续-源源不断的供给菌相营养(发酵碳肥),维持水体持续 的碳氮比 15 以上;

(2)保持持续的水体高乳酸菌相(抑制弧菌+分解有机残骸+优化藻 相+吸收总氮);

(3)至少保持目测的“菌藻平衡”: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判断,进行 培藻和瘦水的交替操作,池塘动态的生态平衡(不同养殖阶段,有 不同平衡参数和感观)

(4)定期预防亚硝酸盐和硫化氢:特别是针对 24 小时有底纳米曝 气的“如东小棚”和“福建曝气泥棚”和“工厂化养虾”,进入中 后期平常就要用“硝氨双脱复合菌”预防亚盐和氨氮;而针对土塘 则进入中后期要定期用“脱硫化氢复合菌”预防硫化氢的危害;

5 持续定期平衡水体营养元素:对虾甲壳类动物的高密度养殖, 需要定期的往水体中补充钙镁磷钾钠等常量元素(尤其是中后期的 补钙),以及微量元素,包括对虾饵料中缺少维生素也需要补充。

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3.肠道处理原则:

饲料中坚持添加乳酸菌+丁酸梭菌;保持肠道良性微生态平衡,抑 制肠道弧菌,和提高饲料吸收率,粗壮肠道,但不能过量过度;

每个养殖周期,每亩有上千斤的饵料通过肠道,如果处理不好,

亦会制造持续不断的剩氮麻烦,例如工厂化养虾模式中的氨氮亚盐

就基本上由肠道而来;

4.淤泥是重点:

以上“三位”中,淤泥是重中之重,因为所有的残骸最终都落到淤泥中等待处理。


用生态的力量养好虾: “淤泥-水体-肠道-菌藻平衡”三位一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