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3月16日,《人民日報》發出快訊,湖北省新增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為“零”。網友紛紛留言表示,“這是多麼可愛的一個數字啊”“終於等到春暖花開了”“好想去武漢吃熱乾麵啊”。從網友們的一句句評論中,能夠想象出人們心中的喜悅。也能看出這場“戰疫”的不容易,武漢人民不容易,全國人民不容易,我們都看到了勝利的曙光!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隨著疫情影響的減弱,各地也紛紛掀起了“復工高潮”,記者走在濟南最繁華的泉城路上,發現路上的行人越來越多了,許多餐館也開始營業,馬路上又出現了大家“盼望已久”的堵車盛況。除了每個人都戴著一個口罩外,彷彿一切又回到了從前。有人說,這才是一個城市應有的熱鬧景象。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泉城路最大的LED顯示屏,輪番滾動著為“武漢加油”的廣告,吸引了人們的眼球。記者發現,白酒品牌佔了不少比重,居然十個之多,分別是:汾酒竹葉青、穩如泰山、百脈泉、沱牌捨得、勁酒、國井、今世緣、郎酒、古井貢、金沙回沙等,這不禁提振了行業士氣,也顯示出了這些企業的底氣。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記者注意到,在輪番滾動的十個白酒品牌中,外省有七個,本省有泰山、百脈泉、國井三個。作為一個酒業媒體人,不禁“習慣性”想到“這是為什麼”?難道暗含了什麼嗎?

外省沙場點兵,魯酒“十年命運”

作為“白酒生產和消費大省”,山東似乎一直是白酒界的“兵家必爭之地”,滾動的廣告顯示屏,僅僅是管窺一斑。

據瞭解,目前山東白酒市場容量在600—800億之間,省外品牌市場份額200億左右,約佔30-40%。千元以上的超高端市場幾乎全歸外地品牌;百元以上的價格帶,外地品牌也佔絕對優勢;100元以下的消費市場,本土品牌處於絕對優勢,但也正在被省外品牌切割。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一組數據顯示,目前,茅臺及系列酒在山東一年銷售可達60億,五糧液系列超30億 ,瀘州老窖系列超過30億,洋河有些趨緩,但也有望突破30億;汾酒、古井貢、今世緣、牛欄山等,在山東也實現了50%以上的增長。

梳理山東白酒市場近年來的競爭態勢,可以看出,相比較其他省,只有河南省與山東省類似,屬於“外強中乾”型——省外品牌強大,省內品牌弱小。

《易經》上講:“十年一大運,五年一小運,一年一流年運”,

老百姓說“時來石變金,時去金變石”。魯酒的“十年大運,五年小運”是什麼呢?

2008年美國“次貸危機”導致全球“金融風暴”以後,受此影響,中國投下4萬億拉動經濟,2009年後經濟開始復甦,除了2013-2014年有些震盪,到2020年正好是中國的“十年大運”。這“十年大運”,是兩個“標誌性事件”造勢帶來的,一個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一個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

各省、各企、各人等,其實是在跟著中國的“十年大運”走的。

魯酒的“十年大運”採取的策略是“高開低走,品牌造勢”。但是,很遺憾,高,尚未成功;低,拼盡全力。

時也?命也?運也?誰能說清?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十年大運”魯酒靠龐大的省內消費基礎和“百元價格”都活得不錯。但是,在接下來的“五年小運”中,魯酒的外來強敵已經紮根了。

我們看到,至少在2015年以前,100元以下的低端市場,山東本地酒佔了90 %以上份額,外地低端酒佔不到10%,這一度讓魯酒很是欣慰,各企業日子都很好過,魯酒表面上看,似乎有了“堤壩效應”。

其實2015年以前,魯酒舒服的原因是,省外大品牌沒有看上這個“百元以下價格帶”,費用高,掙不著錢。茅臺、五糧液、國窖1573、夢之藍、水井坊、捨得等,一窩蜂都是在走“超高端路線”,瞄準的幾乎都是“千元價格帶”。

這期間,魯酒也曾經跟他們學,各家推出了“千元以上”的品牌,但絕大多數沒有成功,更沒有成為持續性的“大單品”,最後大都曇花一現了。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然而,“千元價格帶”沒有成功,百元以下的好日子,魯酒似乎也越來越守不住了。在“超高端”上拿下山東後,外地品牌並沒有滿足其“貪婪胃口”,他們反戈一擊,開始在200-800元價格帶,分步驟、有策略地全方位佈局,推進“山東戰略”。

2012年底“八項規定”以後,各大品牌的“千元計劃”受阻,洋河提出在山東打造“新江蘇”的戰略佈局;古井貢將山東作為省外擴張的重點之一,瀘州老窖在山東盤踞多年,更視其為戰略型市場,開發出眼花繚亂的低價位“子品牌”;今世緣從魯西南的菏澤、滕州開始突破,尋求在山東的立足點;汾酒在山東全省連續做“清香盛宴”品鑑會。

齊魯大地上,新一輪的200-800元“黃金價格帶”的“省外撕殺”開始了,洋河、古井貢、瀘州老窖、今世緣、汾酒、習酒、郎酒等外省大品牌,靠其強大的品牌力和實力,比賽做廣告、大招商、砸渠道、搞品鑑等。

其實,比十年前那場“千元大進攻”,這一輪的所謂“次高端”的“外省大進攻”,對山東本地酒是最為危險的,但也可能是一場機遇,魯酒沒有退路,只有迎戰。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2015年後,山東以“一品景芝·芝香”、“冠群芳·柔酒大師”、“蘭陵王新品”、“古貝元白版”、“穩如泰山”、“趵突泉·泉香”等為代表的省酒“次高端”,橫空出世,集體發力,掀起了一場“魯酒自衛反擊戰”和“次高端保衛戰”,主要對抗形式是“高端品鑑會”。

然而,沒有想到的是,或者說,更為弔詭的是,在這場爭奪次高端“黃金價格帶”的“對抗賽”中,省外品牌居然“再殺回馬槍”,想打“魯酒的七寸”,洋河、今世緣、汾酒、瀘州老窖等,竟然新開發出(或者拿出了)100元以下的產品,在山東省與本地酒進行低端撕殺。

譬如,汾酒的一款“低端大單品”——“波汾”在山東口碑很好,增長勢頭強勁,而百元以下的北京牛欄山僅青島銷售接近1億。

如此一來,外省品牌對魯酒的衝擊和碾壓,幾乎是全價格帶、全方位的了。業界說的“魯酒焦慮”由此誕生!

魯酒振興“老調新彈”

2018年,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出臺了《關於加快培育白酒骨幹企業和知名品牌的指導意見》,提出實施白酒提升計劃,培植2家主營收入過百億元的全國白酒領袖品牌,5家企業主營收入過30億元全國白酒知名品牌,20家企業主營收入過5億元的全國白酒區域品牌。2019年,提出了“魯酒品牌提升工程”。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面對“三大價格帶——千元以上、千元以內、百元以內”的省內外品牌的“白熱化”全面競爭,魯酒該如何突破?我們不妨“老調新彈”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首先,做高端品牌,實施“深度體驗,信任教育”。

3月13日,中國酒類流通協會雲商研究院院長,北京君度卓越諮詢公司董事長林楓,在一場針對“魯酒人”的線上演講時提出,“省酒”未來守低價是守不住的,一定要做高端。而山東高端白酒消費市場基本被省外名酒霸佔,只能退居“次高端”市場進行爭奪,這才是魯酒發展的長遠之道。魯酒要想復興,必須要有能拿得出手的品牌,被全國人民都認可的品牌。山東省的白酒企業也在不斷探索新的品牌塑造模式,近幾年也培育出不少劍指高端的好酒,景芝、泰山、蘭陵、花冠、古貝春、趵突泉、景陽岡等企業,都在培育和打造“新貴高端”,不僅頻頻獲獎,在銷售方面的成績也是可圈可點,這是魯酒的進步,也看出了魯酒企業對高端市場的渴望。林楓提出,魯酒應該向江西李渡學習如何做品牌,對品牌進行“深度體驗,信任教育”。

其次,做品類口感創新,訴求健康酒體。

目前,魯酒的品類創新有“百花齊放”的勢頭,如“一品景芝·芝香,花冠·魯雅香,泰山·小窖酒體,古貝元·醬香白版,蘭陵美酒·洞藏,趵突泉·泉香,景陽岡·賴茆(採用中醫藥窖泥發酵),國井香等等,有的是“國標香型”品類,有的是釀造工藝和酒體口感創新。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應邀到山東來過多次參加魯酒的活動,發表過與眾不同的專業學術論點。他認為,未來中國白酒產業發展趨勢,是“風味、健康雙導向”。孫院士多年研究認為,白酒裡面有多種有益人體健康的微量元素,尤其在芝麻香白酒的研究上有專業見解,發現了酒體裡面的健康因子。

其實,古往今來“酒為百藥之長,藥酒同源,酒以治病、酒以養老”的說法,是有大量歷史記載和醫學證據的,酒具有的“通血脈、散溼氣”,“行藥勢、殺百邪惡毒氣”,“除風下氣、開胃下食”,“溫腸胃、御風寒”,“止腰膝疼痛”等作用,應該得到真正的普及教育。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2019年3月2日,中國食品協會、中國酒業協會和江南大學在北京共同舉辦“中國傳統白酒研究重大突破”新聞發佈會,江南大學副校長徐巖教授發佈了中國白酒一項突破性研究成果:首次在國際上檢測並鑑定了中國傳統白酒中的非揮發性脂肽化合物地衣素。

脂肽化合物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其抗癌活性,抗病毒活性,溶纖活性和抑菌活性非常突出。這項研究證明了白酒的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抗凝血、降膽固醇的功效,從而揭開了其健康、平衡功能背後的秘密。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目前,山東的一些白酒企業領導人已經發覺了這一點。尤其這次特大“新冠肺炎”期間,很多抗疫一線的醫生不僅喜歡喝酒,也支持“喝酒防疫”的說法。武大中南醫院醫生喬主任的筆記被廣泛的轉發,他推薦防治新冠肺炎一方法:非常時期每天喝二兩白酒很可能有防治新冠肺炎的效果。因為我琢磨我們科感染的近十名醫生中基本都是滴酒不沾或很少喝或以前喝近幾年很少喝的人,而喜歡喝酒的十幾個醫生沒有一個人感染。

各省出臺的疫情預防措施中,也提到了少量飲酒。因此,未來白酒發展趨勢,酒體與健康這個課題,將會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藉此大事件,白酒一直以來的汙名化,會被淡化和清洗,“適量飲酒有益健康”會更加深入人心。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其實,關於訴求健康,魯酒一直是不自信的,很多也不願提這個話題。因為魯酒一直跟著川酒濃香走,而且主打低度濃香。現在來看,這是魯酒的一個失誤。川酒靠的是“產區概念或價值”,魯酒沒有這個背書,形不成集體性、品牌性的“產區勢能”。而魯酒的芝麻香、北派醬香、魯雅香、小窖酒體等,卻是各有個性和健康訴求點的,加上長期以來,前有“茅臺,喝出健康來”的引領,以及東嶽泰山、膠東半島千年“道家文化”及故事的省外影響等,魯酒板塊“訴求健康”是沒有問題的。

第三,講好品牌故事,塑造“文化魯酒”。

中國食品工業協會秘書長馬勇到山東來過更多,對魯酒也很瞭解。他說過很多次:“山東不缺好酒,缺的是打動人心的好酒的故事”。

這話在魯酒界廣為流傳。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其實,很多人都有一種疑惑,山東是世界著名的“文化大省”和“酒源地之一”,還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誰不知道魯酒5000年的文化底蘊,正如下面這首《“文化魯酒”賦》:

東夷華夏,齊魯大地,龍山文化、汶口古遺;

五嶽之首,四海來源,易經八卦,儒道釋仙。

堯舜明德,野澤會盟,孔孟之道,稷下學宮;

兵祖科聖,食客三千,始皇東巡,祭天封禪。

齊民要術,蘭陵陣曲,李杜遺篇,清照千古;

水滸梁山,武松鬥碗,聊齋志異,沂蒙薪傳。

芝濃醬清,好客山東,泰山日出,大家儒風;

煙境蓬萊,黃河入海,運河交匯,泉城美哉。

……......

上面這段“賦”裡,儘管統篇沒有一個酒字,卻蘊含了20個魯酒品牌的悠久、深邃、美麗、動人的背景故事。

以泰山酒業的“穩如泰山”品牌為例,這款新品上市僅僅半年,舉辦百場品鑑會後,銷量額竟然突破了8000萬元,成為魯酒“新單品”銷售中非常少見的現象。該企業梳理挖掘的品牌“三寶文化——泰山文化、易經文化、小窖文化”一經問世,立刻引起業界轟動和消費者心理共鳴,其文化價值“立竿見影”。這正是“泰山”苦心孤詣尋找的“打動人心的故事”。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2020年,註定是極其不平常的一年,這一年,讓我們記住了“活著”和“健康”比什麼都重要,也記住了“堅守陣地——不厭戰、不麻痺、不鬆勁”和“中國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這一年,曾經被“汙名化”達百年,以“陰陽五行、辯證實施、易經哲學”為治病理唸的中醫,拯救了絕大多數“新冠肺炎”患者,並以“主角身份”贏得了人類前所未有的正名、擁護和尊重,其千古積澱的實踐價值和文哲意義,令國人揚眉吐氣。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博大精深的“齊魯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的高地”。但是,山東人是否在實踐、重視和敬畏它的價值?魯酒品牌是否在用“齊魯文化”唱主角?真正的挖掘它、相信它、運用它?

也許,只有“堅守陣地”和“不厭戰”,未來才能打贏這場“魯酒保衛戰”和“品牌反擊戰”。

十品牌“聚泉城”為武漢加油!

“冬天”即將過去,“春天”已經到來。

有專家預測,2020年的四月,五月,六月將是中國名酒的決勝期,也是中小企業的考驗期。白酒市場風起雲湧,機遇和挑戰並存,如何實現“魯酒振興”,還需所有魯酒企業的共同努力,但我們有理由相信,山東白酒市場這塊巨大的蛋糕,終將屬於山東人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