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万里长城是许多中国人的骄傲。被誉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曾有宇航员拍摄的地球照片上,清晰地能看到这条蜿蜒万里的巨龙,无数人以此为荣,认为充分证明了华夏文明曾经的伟大与辉煌。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长城工程的浩大和建造的艰难今天这里不去说了,我们今天想探讨的是,这项耗尽无数资源无数生命的巨大工程在中华历史上曾经真正起过什么作用?个人认为,客观地说,它其实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伟大,反倒对我们民族起到了无数负面作用。


我们先来看看长城的历史。最早的长城是起源于在战国时期,因为山戎等少数民族的侵掠,燕赵等国开始修长城。而秦始皇是真正开始大规模修长城的第一人。他不但自己修,还让自己的儿子也去修。公子扶苏就是被赐死在修长城期间。秦以后,明代是最后大规模修长城的朝代。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长城基本上是修在山岭上,一般沿着山脊而修,在谷底修筑一个关隘,供进出关之用。在一定的距离内修筑有碉楼,供士兵驻扎之用。


长城的走向大致和400毫米等雨线一致。400毫米等雨线是什么概念?就是森林植被与草原植被的分界线。是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其实也就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中国400毫米等雨线图


以,长城当时的主要作用就是把农业区和游牧区大致分开。


当时中原政权修筑长城的目的主要是想保护自己的领土不受游牧民族的抢掠和骚扰。但这个作用其实客观地说,在心理上比实际上起的作用更大些。长城在军事上的作用更像是农耕文明对抗游牧文明的一道战场上的绊马索,绊马索可以阻碍对方的冲击,但是绊马索是无法获得最后胜利的。


而在资源消耗上面,建筑长城的巨大耗费我们且不说了,长城建成后我们来细算一笔账,每隔一段距离都有一个城楼和烽火台,绵延万里下来,总数是相当惊人的。就算一座楼只有几名士兵驻扎,因为长城大部分都是在丛山峻岭之中,那么,这些士兵消耗的粮食及其它物质的运输就是巨大的消耗。这对于任何一个政权来说,都是巨大的负担,甚至很多困难时期是无法承受的。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关于此类数据分析,不难作简单的假设和计算,所以,长城在很多的时候拖垮了很多政权的经济。尤其在一个政权国内局势不稳定的时候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而耗费这么大,那么长城在军事上有没有大的作用?可以从两个例子来说明。


秦长城在汉初一定完好无损的,但仍挡不住匈奴的屡屡南犯。刘邦最后不得不亲率30万大军出击匈奴。结果在对方骑兵巨大的实力差距面前陷入白登之围,刘邦最后连自己都差点作了俘虏。最后还是陈平走单于夫人路线后,才得以狼狈逃回。此后,刘邦才明白长城是靠不住的,从此休养生息,只能靠和亲政策以换来北方边境和平。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明代也曾大修长城,结果起了什么作用?满清骑兵呼啸而来,呼啸而去,在后期明军只能被动防守,主动权全部丢给对方,一点点看着东北全部沦陷,眼睁睁看着努尔哈赤一步步崛起于黑山白水之间。最终被这个曾经看不起眼的少数民族而取代。


在明代的历史上,长城被突破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当年土木堡之变中,蒙古军队也先就是大破紫荆关地段,长驱直入,数万人一战而大败二十万明军,最后连明英宗都被掳走。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崇祯时期,鉴于袁崇焕的关宁防线实在不好啃,结果皇太极于是远走密云,绕过长城,一路势如破竹,直打到北京城下,烧杀抢掠数十天,给京师附近百姓造成重大灾难,这也是直接导致了袁崇焕被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中国历史中,你无法找到有什么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是靠长城防御的作用而成功的例子。汉武帝驱赶匈奴,唐太宗灭掉西突厥,是靠国力的强盛,是靠军力的强大。那个时期,国家经过休养生息,逐渐富强,朝廷号召百姓家家养马,这里要说下,当年养马可不是战乱时期的普通百姓能负担的起的,没有一点经济实力是做不到的,这也只能在经济繁荣时期才能大规模做到。


在那个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就如同今天的坦克对步兵一样,拥有巨大的优势,而发展骑兵最重要的就是马匹。就这样,在拥有丰富的马匹之后,这些王朝才能靠骑兵和游牧民族展开大规模的军事对抗,并最终把他们收服或赶出那片土地。这也充分证明了国家的强大才是取胜的根本原因。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可以这样说,正是他们抛弃了长期以来对长城的心理依赖作用,才会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那句今天仍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其霸气和底气就是来自于强大的国家实力,因为我们不再需要长城来防御,如果谁敢犯我强汉,那么他面对的就是黑压压的大军的进攻!


汉武帝不修长城,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封狼居胥。唐太宗不修长城,李靖三千铁骑灭掉西突厥,威震绝域。


所以,我们可以说长城起的防御作用,其实基本主要是体现在心理上,而不是实际上的作用。而正是这种心理依赖,让我们民族逐渐失去了居安思危的意识。


《我的团长我的团》里龙文章有一句经典的话:我们就是太喜欢安逸,正是这种喜欢安逸的心态让我们处处挨打。他之所以要把那帮溃散的日本兵放进禅达,就是要打破禅达当时随处皆是的这种喜欢安逸的心态,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最终把禅达的一群绵羊变成了一群虎狼。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历史上无数史实证明,在恶劣的环境下,在高压的环境中,往往更能铸就一个强大勇悍的民族。因为那种强烈的危机感,那种为了生存的意志,让他们不得不奋发图强、勇于开拓。


长城也是如此,它作为一道北方的屏障,带给中华民族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麻醉,一种其实不存在的安全感,正是这种安全感,让我们民族渐渐失去了尚武精神,失去了那种危机意识。把一个曾经汉唐时期勇悍的民族变成了一群喜欢安逸的温顺绵羊。


清代虽然不修实际上的长城,但却在心中大修长城,自认天朝大国富有四海,外邦皆为蛮夷。闭关锁国、、固步自封、隔绝世界,最后落的个什么下场您我皆知。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当年外国讽刺清廷闭关锁国的漫画


长城,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巨大工程,客观地说,从宏伟浩大这个角度上说是我们民族的骄傲,但是,今天的我们更应该看到长城所起的负面作用,那就是束缚了我们民族的冒险精神,探索精神和对外部世界的进取精神。


曾一直有个臆想,如果我们不是被长城束缚住自己的思想,安于自己在内部这块土地的现状,那么很有可能,连今天广袤的西伯利亚都在我们中华版图之内。因为当我们很强大的时候,那个国家还只是一个个可怜而松散的小城邦。但是看看人家今天的版图......


长城真的很伟大吗?一道束缚了中国走向世界的枷锁而已


在世界已经多元化的今天,我们但愿心中不要再有一座长城,更应该以宽宏博大的胸怀走出这座长城,去了解这个世界,去包容这个世界,去接纳这个世界,去开拓这个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