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心!唐氏男孩擁抱自閉朋友,開闢融合新途徑

近日,一則“唐氏綜合徵男童擁抱自閉症朋友”的暖心新聞刷爆自閉症圈。

據環球網報道,視頻來自墨西哥西部哈利斯科的一間教室裡的老師拍攝。畫面顯示,一名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小男孩正用一個大大的擁抱,安慰他患有自閉症的同學,親親他的頭,讓他不要哭出來。老師拍下了這一幕,網友們稱這是“年度最暖擁抱”。

據《每日郵報》描述,視頻背景播放著舒緩的音樂,一名患有自閉症的小男孩坐在桌子前,看起來很沮喪。

不過,這很快被他患有唐氏綜合徵的同學發現了。這名同學試圖擦去他的眼淚,揉揉他的鼻子,然後用手臂摟住他,給他一個安慰的擁抱。

然後,患有唐氏綜合徵的男孩又調整姿勢,將自己的頭靠在自閉症男孩脖子的後面。

隨後,他拉起自閉症男孩的雙手。最後,他抹去同學臉上的淚水。

視頻雖然很短,但是發佈後,目前為止已被瀏覽近2156萬次。

暖心!唐氏男孩擁抱自閉朋友,開闢融合新途徑

而視頻相關內容被國內媒體報道後,也引發了熱議,尤其是對於自閉症圈的父母及家庭來說,看到這樣暖心的畫面,更是情不自禁地為這位唐氏綜合徵的孩子豎起來大拇指。

很多網友也不吝溢美之詞,用戶@suzint16:“好珍貴,(兩個)美麗的靈魂。”

用戶@IFeelPrtty:“我們地球上的天使。”

暖心!唐氏男孩擁抱自閉朋友,開闢融合新途徑

是啊,看到這樣的畫面,的確讓每一個人都為此而感動,一方面感動兩個特殊孩子能夠彼此給予溫暖;一方面又渴望這樣的畫面能夠在普通人和特殊孩子兩者身上自然融合。

暖心視頻背後所折射的關於特需孩子融合教育的話題也再次成為思考的命題。

當大眾在談自閉症等特需兒童融合教育的時候,究竟在談什麼?對於自閉症孩子來說,融合教育究竟有多難?

融合教育(Inclusive Education),又譯為全納教育。最早是1994年在西班牙薩拉曼卡宣言中提出。2017年5月,中國新出臺的《殘疾人教育條例》也提出了“優先發展融合教育”的方針政策。狹義的融合教育是接受殘障兒童進入普通學校學習,而不是把他們分開在隔離的環境中學習。

廣義的融合教育是不論一個人的能力、年齡、宗教、性別、民族、種族或殘障都必須在平等的每個孩子的特點都不一樣,沒有適應每個孩子的“整齊劃一”的教授方式和學習方式,教學需要接納和包容每個學生的獨特特點,而殘障只是某些孩子的特點之一。

無論是廣義還是狹義的融合教育,其實指向的都是通過普校普通孩子來融合自閉症孩子,方式則是隨班就讀。

然而,大量實踐證明,普校的隨班就讀融合教育往往又變成了“隨班混讀”,嚴重的則導致自閉症兒童被聯名趕出校園的事件時有發生。

探究其失敗的原因,已然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無外乎普校缺乏具有專業知識的特教老師、普校的教學模式無法給予特殊孩子更適合的成長環境、自閉症兒童本身的症狀又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其他孩子、國家政策層面的支持和普惠政策也是無法真正落地和強制執行。

等等等等。

儘管,融合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出發點是要求包括自閉症兒童在內的特殊障礙人士和一般人群交流、融合,最大限度的減少社會對特殊障礙人士隔離。

因此,既要讓特殊障礙群體融入社會,也要讓社會大眾認識瞭解特殊障礙群體。倡導特殊兒童和一般兒童融合教育,也是促進社會和教育機構對人員和資源進行重新分配。

這裡所說的融合是正常兒童和正常人士包容和融合自閉症等特殊人士,這種方式被認為是目前最適合和最廣為宣傳的融合方式,然而,事實上,效果卻是差強人意。

而通過“唐氏綜合徵男童擁抱自閉症朋友”的暖心新聞卻給自閉症等特需兒童融合教育提出了一個新的思路——

通過特殊兒童融合自閉症兒童會有什麼樣的神奇效果?兩者的融合之路有什麼樣的優勢?特需兒童融合自閉症兒童是否也是一種有益的嘗試?

在回答這些問題之前,也有專家老師提出過一個命題:

自閉症的孩子上了學,就真的融入社會改變了嗎?

眾所周知,自閉症的核心症狀是社交障礙、人際互動障礙。語言障礙經過傳統干預的孩子沒有不發聲的,但他的發聲是否有含義呢?

很多康復機構都會遇到類似的孩子,而很多星兒家長把每個孩子之間的融合更多的視為是一種干擾,反而不利於自閉症孩子的有效高效融合。

暖心!唐氏男孩擁抱自閉朋友,開闢融合新途徑

當自閉症孩子的核心症狀沒有完全消融,需要不斷提升的時候,讓唐氏綜合徵以及其他有肢體、精神或者其他方面有殘缺但是卻有生活自理能力和溝通技能的特需孩子來融合自閉症孩子,反過來也讓自閉症孩子融合他們,這其實也是一條值得推廣的道路。

一位星媽說:“自閉孩子的核心症狀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是他的人際交往障礙。不是上學的問題,我們現在要解決的就是他人際交往障礙的問題。如果解決了他的人際交往障礙,那麼他上學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其他媽媽也說:“以前就一直著急讓他上學!沒有認識到解決核心問題才是關鍵!”

而如何通過普通人群融合自閉症等特需兒童之路走起來顯得異常艱難,那麼,在普通人和特需人士融合之路的前提下,再輔以特殊兒童之間的融合,其實更能夠讓他們找到自己。

這就需要家長們放下心理包袱,首先自己要接納自己的孩子以及特殊孩子,而不是一味地害怕會影響自己的孩子而刻意地排斥,這反而是不利的。

只有自閉症孩子家長邁出了勇敢的第一步,然後康復機構和特殊學校與相關專家學者聯合起來,多方攜手,互動互融,自閉症等特需兒童的融合之路才能走得更穩更快!


【本文系頭條號孤獨症網。頭條號:孤獨症網。微信號 cautism ,國內權威的自閉症(孤獨症)譜系及腦癱、智力殘疾等特殊群體服務平臺。發佈最新最全的自閉症資訊及康復訓練技巧,為星兒成長,我們一直在努力。本文為孤獨症網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