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為什麼在萬曆年間被張居正稱為“鬼國”?那時候那裡發生了什麼事情?

用戶6154503160167


張居正對蘇州“鬼國”的稱呼出現在他寫給別人的一封信中,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在寫張居正改革的時候提到了這件事。所以蘇州在明朝被張居正稱為“鬼國”,與他的改革有關。

明朝中期之後朝廷財政已經窮到難以為繼的邊緣,萬曆首輔張居正作為明朝的最牛經理人,他首要的任務自然是幫助朝廷扭虧為盈。所以在他的六大方面改革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就是給國庫多搞錢,簡單來講就是直接、足額、馬上將該收的稅都收到國庫中來。

這樣一來偷稅漏稅的路子,就基本上都被張居正堵死了。人們為了避免腰包受損,就只剩一條路——賴!

實際上“抗稅賴稅”這種歷史悠久的節流方式,在明朝江南地區堪稱是風靡已久,而蘇州就是其中卓越的代表。

這事的責任原本也不能完全怪到江南人民頭上,只因為蘇松地區在當年朱元璋打天下時是張士誠的老巢所在地,再加上那裡自古就是富碩之地,所以責無旁貸地被朱元璋列為重賦稅之地。

按照清人陸世儀的說法,明朝時期“蘇州稅額,比宋則七倍,比元猶四倍”,所負擔的稅額分別是宋朝的七倍、元朝的四倍。蘇州乃至江南地區抗稅賴稅的彪悍民風,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慢慢養成的。

在明朝官方史料的記載中,江南官吏曾向皇帝訴說徵稅之苦。溧陽、溧水、宜興等地的民眾不僅公然抗稅抗捐,甚至還幹起聚眾劫掠的勾當,個個發家致富。更無法無天的是,一些村民乾脆自己偽造官印,私造文書把自己的稅糧給免了。

那時候的情形,幾乎是掀起了一股全民爭做老賴的熱潮!以至於到了宣德年間,當地人的這種玩法讓皇帝也受不了了,原本的重賦稅之地,完全成了抗稅賴稅的不毛之地。

於是自宣德皇帝之後,明朝開始對蘇州的稅額負擔進行降低,而且降低的幅度非常大。在張居正擔任首輔的萬曆年間,蘇州的賦稅已經被從277萬石減至72萬石,減去大頭只留零頭,照理說這下總該心甘情願地交稅了吧。

但是當地民眾狠狠讓張居民體驗了一把改革的艱辛,他們長久養成的抗稅賴稅習慣依然健在,減不減稅是你的事,交不交稅是我的事!

這種情況給張居正留下了龐大的心理陰影,以至於他在寫給別人的信中忍不住吐槽說:“蘇州以賴糧著名,其鄉人最無賴,此地可稱‘鬼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