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利潤上漲30%,安踏直奔“世界的安踏”?

3月24日,安踏體育公佈了其2019年全年財務報告。從財報來看,報告期內,財務數據顯示,安踏體育營收和淨利已經連續6年保持雙位數增長,淨利更是連續3年保持30%以上增長。受財報影響,截至24日收盤,安踏股價漲超8%,報收53.65港元,最新市值1449.5億港元。

净利润上涨30%,安踏直奔“世界的安踏”?

圖源:雪球

作為國內運動鞋服細分行業龍頭,2019年這份亮眼成績單也透露出安踏在過去的一年裡所採取的“單聚焦,多品牌,全渠道”戰略的有效性,進一步鞏固了其國內體育服飾行業的龍頭地位。2019年,安踏也一如既往的執行著其熱衷的併購戰略,對AMER的併購也一度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也在超“世界的安踏”這一目標,更近了一步。未來極有可能在原有FILA 不錯的增速基礎上,通過AMER帶來更多的可能,不過也有觀點認為,收購AMER同樣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眼下,安踏的發展道路上依舊隱藏著不同程度的一些風險。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也對安踏下一季度的業績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衝擊。那麼,在如今賽道競爭變得愈加激烈的背景下,未來安踏將會如何發展?通過這份財報,我們或許可以找到一些值得關注的點。

營收淨利潤連續6年雙位數增長 FILA品牌依舊強勢增長

財報顯示,2019年安踏體育總營收同比增40.8%至339.3億元人民幣。其中安踏品牌貢獻了約174.5億元,同比增長21.8%;FILA品牌貢獻了約147.7億元,同比增長73.9%。可見,安踏體育的收益同比增長40.8%,FILA功不可沒,也成為安踏財報的主要亮點。

FILA全年營收增高達到73.9%至147.7億元人民幣,整體營收貢獻佔比43.5%。經營溢利提升87.1%達到40.2億元,經營溢利率也超過安踏主品牌,依然是整個集團最強勁的增長髮動機。

隨著安踏總營收的的大幅增長,帶動起毛利同比增長47.1%至186.6億元,淨利潤上漲30.3%達到53.4億元,大超市場預期,同時更是連續3年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長。此外安踏集團毛利率繼續增長2.4個百分點達到55%,經營溢利率上漲1.9個百分點達到25.6%。

從財報來看,線下門店依舊是整個安踏集團最重要的收入來源。在門店數量上,安踏和安踏兒童門店總計達到10516家,FILA相關門店1951家,迪桑特136家,KOLON SPORT門店185家,Kingkow與去年相比減少36家目前41家,SPRANDI有114家。

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安踏集團庫存達到44億,比2018年增長52.3%,平均存貨週轉天數也提升6天至87天。在今年疫情的影響下,整體銷售量會受到較大影響,庫存積壓的範圍或將進一步擴大。當然,對此,安踏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對Q2、Q3的期貨訂單進行調整,下降10%-15%,同時退換貨政策也有了調整,以保證經銷商的運營。

截至2019年年末,安踏集團的員工共有30800名員工,比2018年底新增5800名,員工成本佔收益比率上升0.8個百分點,同樣壓迫著現金流。截至2019年12月31日,安踏集團持有超過126億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和銀行存款,但因為總價超過92億的銀行貸款和應付票據款項存在,安踏集團在2019年末持有的淨現金只有34億元。

綜上來看,安踏的這份財報表現亮眼。營收淨利潤已連續6年保持雙位數增長,資本市場也已超8%的漲幅予以回應。不過,安踏也並不是高枕無憂。結合財報和行業概況來看,依舊存在不小挑戰。

亮眼財報背後 暗藏隱憂

對安踏而言,強勁的營收和淨利潤的增長自是其可以炫耀的資本,但以下幾個方面仍不容忽視。

1、全年營收創歷史新高 但競爭構成的壓力不容小覷

上文中提到,安踏2019年的營收逼近340億元,但在如今競爭愈加激烈的市場環境下,仍不能掉以輕心。

一方面,安踏需要面臨本土體育品牌的競爭。近年來,李寧憑藉國潮風不斷崛起。2019年上半年淨利潤達到了109.1%的同比增幅,就連長期被詬病的運營效率偏低的問題也明顯改善。在市場戰略方面,年近30的李寧變得越來越“智能“,早在2015年,李寧就聯手阿里雲打造“數字化的生意平臺”, 從建立全渠道的業務中臺開始發力,在阿里雲助力下,李寧深入打造到各個終端的統一平臺。去年天貓雙十一,李寧取得1小時30分銷售額便突破3億的成績。

此外,深耕跑步圈的特步也將眼光投向了國際市場。2019年 3月特步與美國製鞋集團渥弗林達成協議,成立合資公司,負責在中國內地、香港及澳門經營銷售索康尼和邁樂這兩個品牌的產品。同年5月,特步又豪擲2.6億美元,從韓國高端時尚品牌衣戀集團手裡,買下了衣戀鞋業及其所有子品牌,包括帕拉丁和蓋世威。在去年的特步年會上,丁水波提出,2020年,特步要落實“集團多品牌全球化戰略”。顯然,特步正在通過併購或拿下獨家代理權向國際品牌靠攏。而除了李寧、特步這些國內運動品牌的頭部企業,還有361度也企圖從籃球市場切入,尋求更多發展機會。

雖然,目前國內的這些品牌短期內或許無法撼動安踏的市場地位,但必會形成一定的市場分流,對安踏的影響不能忽視。值得一提的是,24日安踏公佈財報後,股價大漲之際,李寧和特步也分別大漲9.45%和7.83%。

另一方面,安踏在2019年收購了AMER,這無疑又向國際市場又邁進了一步。但運動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有耐克、阿迪達斯兩大巨頭橫亙,要想馳騁國際市場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從耐克2020財年Q2的財務數據來看,期內,耐克取得了高於市場預期的業績達到103.26億美元,約合733億元人民幣。單季度營收便能突破幾百億,從這一角度來看,目前的安踏與之差距還有點大。何況,國際市場上還有阿迪達斯另一巨頭的施壓。

净利润上涨30%,安踏直奔“世界的安踏”?

同時,在國內,也會與這些國際巨頭上演狹路相逢。2020財年Q2耐克大中華區的營收達18.47億美元,約合131億元人民幣。在匯率不變的基礎上,同比增長23%,而這也是其連續二十二個季度在大中華地區實現雙位數增長,可見,發展勢頭的強勁。資料顯示,從2018年中國服裝市場品牌來看,阿迪達斯佔據全國服裝市場份額第一的位置,2018年市場份額達到1.9%,耐克位列第二。

面對國內外激烈的市場競爭,對安踏今後的營收增速或將形成不小壓力。

2、主品牌增速低於FILA品牌 需警惕過於依賴FILA潛在的風險

財報顯示,2019年安踏主品牌營收同比增21.8%,而FILA品牌卻錄得了73.9%的同比增長,貢獻流水147.7億,佔總營收的43.53%,同時,FILA的毛利率同比提升了0.5個百分點。毫無疑問,FILA的快速增長,使安踏體育進一步鞏固了國內運動服飾的龍頭地位。從2019年的營收規模來看,FILA已超過特步和361度之和。但值得注意的是,FILA品牌的增速遠超安踏主品牌。

在2019年三季度財報中,安踏主品牌的營收增速同樣是處於10%至20%之間的中段增長,FILA品牌錄得了50%至55%的增長。可以說,這種增速結構按他已經維持了較長一段時間。

FILA品牌為營收做出的貢獻自然是不可否認,但也存在一定的隱患。畢竟,FILA品牌走的是時尚路線,而服裝市場的潮流性都具有周期性,一旦週期一過或會對整體營收造成不小影響。因此,對於安踏來說,FILA的快速增長或許像是一把雙刃劍,未來安踏或許也應該思考如何平衡其業務營收增速,進而將風險降到最低。

突如其來的疫情 給安踏帶來巨大考驗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的蔓延,這也給安踏帶來了一些不確定性。據《朝日新聞》18日報道,東京奧組委表示若因疫情緣故取消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的話,根據規定已售出的門票不可退票。彼時,香港體育股集體暴跌,其中,安踏體育跌逾5%。

這實際上,也是在考驗安踏的體育營銷。疫情對各項大賽的影響也對運動品牌的營銷帶來打擊。安踏集團執行董事、集團總裁鄭捷表示,不光是奧運會,還有要瘋校園籃球聯賽、NBA中國行等,現在看來可能都無法順利開展。

疫情的全球化蔓延導致大量體育活動、體育賽事延期或取消。安踏方面表示,集團的營銷將圍繞產品本身,聚焦於IP的打造和產品推廣。線上線下合作推廣將成為今年品牌營銷的核心。這也對安踏的線上營銷能力做出了更多的考驗。

此外,不久前,中國國家體育總局經濟司副司長彭維勇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表示,疫情對體育行業造成了很大的衝擊,現階段體育企業面臨業務未恢復、復工復產難的問題,這也對安踏在疫情期間的成本管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雖然,這期間安踏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圖通過線上營銷化危為機。比如,安踏在3月初與迪士尼進行合作,圍繞即將上映的電影《花木蘭》進行了整合營銷。但在疫情的影響下,安踏下一份財務數據仍將受到不小影響。

在業績發佈會上,安踏集團執行董事、集團總裁鄭捷表示,過去兩個月疫情對安踏集團的衝擊非常大。1月底到2月底的5個星期裡面,超過80%的實體店鋪都關閉了。雖然3月份市場開始回溫。根據官方微信發佈的內容,目前安踏集團已經有95%的店鋪正常營業,自有工廠復工率達100%,外包工廠也已恢復90%以上產能。但鄭捷認為安踏集團2020年上半年的業績將趨於保守,下半年希望迴歸正常水平。

結語:

儘管安踏當前面臨著不少的挑戰,但這份有史以來最好的業績報告無疑給了市場和安踏更多的信心。

從市場動作方面來看, 3月15日,千禧鞋系列在安踏天貓旗艦店及各大安踏線下門店陸續上市,這是安踏在運動潮流圈的又一力作。近幾年Y2K千禧美學大勢迴歸,作為“00後”的時代印記,這或將成為千禧一代的崛起先兆。隨著Y2K的流行文化正在逐漸滲透當下,安踏作為國內運動品牌的領軍和先驅,憑藉敏銳地市場嗅覺或又將為其帶來新一波的增長能量。

净利润上涨30%,安踏直奔“世界的安踏”?

此外,安踏自從收購FILA大獲成功之後,開始在全世界“捕獵”,從被質疑到如今貢獻百億毛利,FILA早已成為重要的增長引擎。隨著安踏2019年對AMER收購的落地,以及“雙A”計劃的提出,也為安踏打開了更多的想象空間。在有助於安踏在其專業、小眾、細分的市場帶來業績上揚的同時,也有助於其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度,將業務推向全球。此外,AMER旗下多為冬季運動品牌,有望增強安踏在2022年北京冬奧會中的變現能力。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2019安踏集團負債比率從7.3%上漲至22.3%,負債總值從78.54億達到201.57億元,這都是與收購AMER有關。年內AMER營業虧損超過10億,安踏集團按持股比例承擔虧損6.3億元。

近期,安踏也因為AMER可能存在的一些不確定性遭到了花旗做出“沽售”評級,雖然市場上的主流觀點還是對安踏體育維持“買入”評級。但AMER也確實是當前安踏多品牌戰略中需要著重考慮的關鍵點。能否成功運作AMER,關鍵在於安踏能否找到一根線,將AMER和安踏其他子品牌串聯起來,互通有無,渾然一體,並藉助集團強大的品牌基因,為AMER搭建一套區別於其他品牌的運營邏輯,同時又可以和其他品牌共同享有集團資源。

綜合來看,安踏的這份財報表現值得肯定,隨著AMER和雙A計劃的不斷推進,在美股研究社看來,安踏的增長空間仍然巨大。不過,隨著市場的不斷變化,安踏今後仍將面臨著不少市場風險。未來走勢如何,港股研究社也將持續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