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是如何知道天下大事的?

陆祖讷


序言

首先抛开演义列传中人物美化、英雄主义光环外。我们可以从现有的史料及后人评价分析。

先从生平过往了解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1] ),字孔明,号卧龙,琅琊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隆中隐居。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合东吴孙权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前后五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刘禅追封其为忠武侯,后世常以武侯尊称诸葛亮。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

诸葛亮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再看他政治上的成就:廉政建设

身为丞相,诸葛亮深知:“屋漏在下,止之在上,上漏不止,下不可居也。” 他不仅带头廉政,树起一面旗帜,同时还把廉政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法律建设来抓,对蜀汉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诸葛亮时期的廉政建设,首先表现在对蜀汉宫城规模和惠陵规模的严格控制上。

制定法律

诸葛亮立法公开、执法公平,有异于同时代封建的法律思潮。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益州成都称帝建立蜀汉政权。而益州旧为刘璋所统治,所以法令废弛,地方派系坐大自强,刘备统治集团的强力介入破坏了相当一部分人称霸西南的企图,这种情况下蜀汉政权作为客籍政权面对着来自益州旧势力的阻挠。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认为这不是苛法峻刑所留下的民怨,而蜀汉是建立在律令长期废弛,导致官民混乱君臣无道,紊乱了“纲纪”。他说“三纲不正,六纪不理,则大乱生矣”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六纪是指诸父有善,诸舅有义,族人有叙,昆弟有亲,师长有尊,朋友有旧。所以只有任法才能改变德政不举、威刑不肃的局面只有威之以法,才能改变蜀土人士,专权自态,君臣之道,渐以陵替的态势。与儒家“崇礼”治世的观点不同诸葛亮认为国家的治乱兴衰的根源在乎“法”,因此,诸葛亮一再告诫、反复强调法在治理国家过程中的重要性“夫一人之身,百万之众,束肩敛息,重足俯听,莫敢仰视者,法制使然也。

蜀国成立时的经济政策

诸葛亮在汉中休士劝农期间,利用了汉中的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系列发展生产的得力措施,使北伐军资基本上就地得到了解决,诸葛亮死后,蜀汉军撤退,魏军还在蜀营中“获其图书、粮谷甚众”。这正说明了诸葛亮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的效果。当地人民生活好了,就可以招来更多的人口,使地广人稀的汉中重新得到发展,逐步到达人多、粮多的良性循环,使百姓“安其居,乐其业”。

对外的军事成就:用兵南中

蜀国大臣朱褒、雍闿、高定等叛变,南中豪强孟获参与其中。在北有曹魏大兵压境、东有孙权荆州军威胁,南有三郡叛乱的困难形势下,诸葛亮采取了“北抗曹魏、东和孙权”的战略,于蜀建兴元年(223年)10月派邓芝到东吴进行修好,并取得了外交上的成功。接着,在建兴二年(224年)积极进行兵力补充、整训等战役准备工作。这样,在建兴三年(225年)初,已经具备了南下平叛作战的条件,于是,诸葛亮在成都开始组织这次南征战役。

建兴三年(225年)5月,诸葛亮大军渡过泸水,进入益州郡。在克服了气候、地形、运输等困难后,在味县(今云南曲靖)以北地区追上了孟获的部队,经过激战,击败了孟获的部队,生擒孟获。接着,诸葛亮大军南下到达味县地区与李恢的部队会师。随后,大军向西挺进,进兵滇池(今云南晋宁东),并分兵平定了四周的部族。建兴三年(225年)秋。整个战役胜利结束

北伐曹魏

诸葛亮为了匡扶汉室,统一中原,从228年春至234年冬先后兵出汉中,对曹魏发动的五次战争。
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诸葛亮设疑兵于斜谷,自己率大军攻祁山。张郃大破马谡于街亭,诸葛亮返回汉中。
建兴六年(228年)年冬,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出散关,包围陈仓,攻打二十多天,蜀军粮尽退军。
建兴七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北伐,诸葛亮派遣陈式攻占武都、阴平。魏将郭淮带兵援救,诸葛亮亲自率军至建威,郭淮撤退,蜀汉成功得到二郡。
建兴九年(231年),诸葛亮第四次北伐,蜀军包围祁山,司马懿和张郃带兵援救。李严运粮不继,蜀军粮尽退军。张郃追击蜀军至木门,被蜀军射杀。

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诸葛亮出武功五丈原。因未能成功抢占北原而与魏军僵持达百余日。秋,诸葛亮逝世,蜀军退回汉中,至此诸葛北伐结束。

军事发明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
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寿在《三国志》中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唐朝时亦将诸葛亮评选为武庙十哲之一,与张良、韩信、白起等九位历代兵家享同等地位。

诸葛亮亦作诸多军事著述,如《南征》,《北伐》,《北出》等,对中国军事界有一定的贡献。诸葛亮在技术发明上亦有灵巧的表现,如改良连弩。诸葛亮亦推演了兵法,作八阵图,直至唐代将领李靖仍然十分推崇。

人物评价

司马徽: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卧龙、凤雏。

刘备: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孙权:丞相受遗辅政,国富刑清,虽伊尹格于皇天,周公光于四表,无以远过。 诸葛丞相德威远著,翼戴本国,典戎在外,信感阴阳,诚动天地,重复结盟,广诚约誓,使东西士民咸共闻知。

孟获:公,天威也,南人不复反矣。

陈寿: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仇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 之内,咸畏 而爱之,刑政虽峻 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 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总结

从以上的生平过往功绩及后世评价可知,虽无演义中神鬼莫测之能,却有经世治国之才。个人也认可陈太守“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的评价。


百里少年郎


诸葛亮住在荆州城外卧龙岗,是能够知道天下大事的。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要分几点:

第一点,要从诸葛亮的家世来说明。

诸葛亮字孔明,汉司隶校尉诸葛丰之后,父亲诸葛圭,汉末为太山都承。

他父母很早就去世了,跟随干爹袁术麾下豫章太守刘玄,后来刘玄被朱皓取代。于是刘玄就带着诸葛亮投奔好友刘表,就这样诸葛亮在荆州扎根。

这说明诸葛亮也是官二代,还处于天下的中心荆州,对于天下的事情能够掌握第一手资料。



第二点,要从诸葛亮所受之教育说明。

诸葛亮自幼好学,好为《梁父吟》。每次和朋友聚会,都要把自己拿来和管仲、乐毅相比较。

况且,他的朋友俱是当世名士,有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徐元直、司马徽等人,他们都深信诸葛亮有很好的才能。

我们知道,徐庶是非常有智谋的,刘备靠他数次打败了曹操,稳固了徐州,而徐庶说诸葛亮比他强十倍不止。

诸葛亮有这样的朋友,天下事要知道不难。



第三点,和他老婆的家世有关。

他老婆黄月英是荆州牧刘表老婆的表姐妹,经常有来往,诸葛亮也得以经常去州牧府邸,参加各种各样的宴会,接触不少文臣武将,当然也能知道当下天下的大事。

还有,汉朝那个年代,文士们多喜欢游学,和各种各样的人探讨自己领域的问题。诸葛亮应该也不例外,早就在和别人辩论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诸葛亮就是这样知道天下大事的。


白云山水居


在南阳学的,因为高人都在南阳嘛。学了一身了得的本事才到了襄阳,投靠他叔。又经南阳一高人指点,结识了皇叔,成就了一番大事业。如此这般,南阳人,尔其欣哉?


楚野村夫


人民日报。


高君孝19511951


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是庞德公的好友,黄承彦妻子(蔡氏)的妹妹是刘表的小老婆,其弟弟就是蔡瑁,也即演义里合力坑刘备的二位......荆州四大士族为蒯(蒯良蒯越)、蔡(蔡瑁)、黄(黄承彦)、庞(庞德公庞统),诸葛亮和其中三个外加刘表是亲戚好友,又有孟公威石广元崔州平徐元直等高人为友,根本就是假隐士之身观天下之变,题主当人家真是窝在山里纯种地么?另外,三分天下也不是什么高新科技,鲁肃有先取刘表,后等待时机成就霸业的策略(也可称曹孙刘璋三分天下之策),甘宁、周瑜都有先取荆州再图巴蜀的二分天下之策,天下就这么大地儿,大家也都知道曹操不好惹,所以所谓三分大计应该也是荆州、东吴地区人士的主流意见。诸葛公成天和荆州这帮人中龙凤高端论坛,想必也是就此交流过很多次,有这个思路不奇怪。只不过相比其他流传出的“枪版”,他的版本表达的最完整最精辟,而且几乎被当时完全不被人看好的刘备实现了,所以有点神话,如此而已。以上。


亲也爱地理爱旅游吗


诸葛亮出身大族,小时候生活受教育程度比普通老百姓高,后来战乱父母双亡,只能跟着他叔叔来到襄阳

14岁的时候就在襄阳的学业堂读书,襄阳学业堂是当时的最好的学校,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襄阳的主权者不参与斗争,很多学者都来这里避乱,同时上学的同时也结交了各种人脉和朋友。他在襄阳结交了一批青年才俊。诸葛亮出山之前齐名的“凤雏”庞统是庞德公的侄儿,庞德公既是两人的长辈,同时也是师长诸葛亮最好的朋友,还有石广元、孟公威、崔州平、徐元直等人。他们一起游学,交流心得,相约抱膝长啸于山野,一同指点江山,抒发情怀。

同时诸葛亮背景不是草根,诸葛亮背后的政治集团很强大,两个姐姐嫁的人都是有权有地位的统治阶级,他妻子的家族也是大家族,并且几大家族相互之间都有关系他能接触到别人接触不到的信息,要想知道天下大事,还是要靠背景和人员交流



苞谷味


在空间隔离、消息闭塞的情况下,出山前的诸葛亮为什没遇到“什么,我大清亡了?”这种梗呢?他又是怎么知道天下事的呢?

其实很简单。 当时官方的驿传,外来户诸葛亮是看不到的,因为他没有任何官职,

但官方有官方的张良计,民间有民间的过墙梯。

1、熟人模式 诸葛亮与当地的徐庶、崔州平、司马徽等人都有结交,这些人或者出仕或者有家族势力,可以从官方获得各地信息,然后再口口相传。 古代的信息不像今天这么烦杂,几个人闲坐一块,能聊的也就那么几件。这是做农夫的诸葛亮获取信息的第一种途径。

2、说、唱古代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娱乐活动匮乏,流转各地的商贾、失地的流民、游学的士子等,就会把一地的消息编成民谣或者歌谣,到了一地就传唱,这样另一个地方的百姓就知道发生了什么。

董卓专权时,从长安就流传出民谣: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这样外地的百姓就会得知,原来朝廷出了个叫董卓的人,长安百姓恨他入骨。

3、编口号、传檄文、贴榜文告示 历朝历代起事或者交战,都要起一个响亮而且好记的口号,这样才能广泛传播出去,像陈胜的“大楚兴陈胜王”,元朝末年的“石人一只眼挑动黄河天下反”还有明末李自成的“闯王来了不纳粮”等,目的都是为了快速让各地百姓知道,有人给你们送福利了,赶紧来参加。 此外,交战双方还会各发檄文,贴榜文告示,撒网式散播,争取民众支持。这个时候百姓就会很快知道,原来谁跟谁打起来了,谁的实力强把谁打败了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