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從事兒童戲劇工作的這些年,除了專業的話題,我被各種媒體提問最多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是怎麼看待兒童戲劇市場的火爆和當下存在的諸多問題?二是作為兒童戲劇從業者在這個行業面臨哪些挑戰?

我認為,兒童戲劇市場火爆的主要原因來自市場的需求。如今,家長對於孩子藝術教育逐漸重視、對孩子培養的急切心情,是市場火爆的主要決定因素。這種客觀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大,在有數的國有院團、地方院團之外,許多民營院團、社會機構會越來越多地投入到了兒童劇的製作和演出中來,總的來看情況是好的。其中,國家院團在政府的支持保障下,一直起著非常好的引領示範作用,許多地方院團的作品質量也在不斷提高。近年來,民營院團、社會機構的加入,包括各種演出單位對國外兒童劇的引進,都令觀眾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選擇。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經典兒童戲劇《馬蘭花》

可以說,兒童戲劇的市場熱度還會再增高。作為市場回報率最好的演出形式,更多的人還在繼續加入著。這些年,總會有朋友打電話向我諮詢說,現在想做兒童劇,可以做嗎?有什麼建議?我一般是回答兩句話:第一句話,兒童劇的市場看好這一點毋庸置疑,兒童劇排出來砸在手上的概率比較小,從市場和運營的角度上說,兒童劇肯定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緊接著我說的第二句話是,你做的兒童劇,你會帶著你自己的孩子來看嗎?如果你肯帶著你的孩子來看你做的兒童劇,我覺得你可以努力試著去做。兒童劇似乎很容易做成,也容易賣票,但是如果你只是為了賣票而沒有帶著像給自己的孩子做戲一樣的用心,那你最好不要做兒童劇,因為你很可能是在做一件缺德的事情。就如同做兒童食品,你可以製作不豪華但一定要健康安全有營養,否則就是缺德。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我們現在可以看到的演出市場中的兒童劇作品,總的是在向好、向上發展。很多專業人士和真心愛孩子、關心孩子的人在進入這個隊伍,這是非常好的現象。但同時,也有很多素質、素養和相關知識、技術、藝術能力準備不足的人,只是因為看好這個市場而加入其中,導致了市場上兒童戲劇作品質量的參差不齊。因為這個行業目前沒有更高的門檻兒,在市場非常繁榮的局面下,也有一些不太合格的作品,魚龍混雜般不斷出現在孩子們面前。而孩子們往往是沒有話語權的,他們的真實評價,成年人往往聽不到。在有些演出後的“反饋”中,孩子說的往往不一定就是他最真實的感受。

現在看來,國家院團、地方國有院團的作品,總的來說還是比較讓人放心的,無論是思想立意、藝術標準、製作能力等都還不錯。如果說這些製作單位的作品還有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或許在於對孩子的研究還不到位(當然這是一個沒有止境的要求),有的時候還會停留在比較簡單的教育功能上,有時候表達的還比較概念化,或者是過於說教,沒有完全發揮出用戲劇的方法,通過藝術審美、通過藝術想象、通過藝術手段而完成的“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樣的作品,孩子們的吸收程度會不夠理想,達不到創作者想要教他們的那麼多;還有一些古今中外經典童話或神話故事的改編劇目,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程度亟待加強;一些現實題材內容的原創劇目,有待於去發現、表現更多生活中的生動性和獨特性;一些紅色題材的劇目,還是過於依賴於題材本身的意義,需要下力氣去塑造新的兒童形象,強化作品的藝術性。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少兒版《李爾王》

一些民營院團和一些機構的兒童戲劇中也不乏有好的作品,但相對於國有院團,存在的問題多一些。首先,他們的製作能力,包括資金投入相對短缺,但並不是主要問題,一些國外的兒童劇規模和投入其實也不大,問題還是在作品本身的質量上。比較常見的問題是,戲劇結構、故事講述、人物塑造上不夠專業的標準,很多時候可以形成一場熱鬧的甚至有趣的、充滿互動設計的演出,卻不能形成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有魅力的戲劇作品;在思想立意方面,他們更多的時候是 “貼標籤兒”式的,在舞臺上的故事結構有點混亂,人物形象比較模糊,甚至突然某個劇中人跳出來,跟小朋友們講上幾句正確的人生道理,這類作品欠缺的,不是製作成本的含金量,而是藝術作品的含金量。

在兒童劇市場一片大好,全社會越來越多的人投身於兒童戲劇的形勢之下,做出真正優秀的兒童戲劇,才是鞏固發展這一大好局面的根本。這就要求無論哪種體制下的從業者首先要熱愛孩子,把兒童戲劇當作一個事業而不是生意,從業者一定要具備更多的專業知識和藝術能力才能做好。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兒童劇《鷸·蚌·魚》

藝術的本質是關心人,它應該是具有人文情懷的,要對孩子充滿感情,要以藝術的手段,有邏輯、有趣味、有意義、有意思地去表達有益於孩子成長的思想。同樣好的出發點和創作初衷,如果做得不好,會讓孩子第一次走進劇場,就對舞臺上的一切產生逆反和排斥,甚至厭煩。曾經有孩子跟我講過不喜歡看戲,因為曾經看過一個什麼樣的戲,那個戲有多麼荒唐,多麼侮辱智商……結果他就以為所有戲劇都是那樣的,這甚至會導致他今後一生都不會再走進劇場。

戲劇、文學,所有的藝術,都是安放心靈的地方,是人類的“心園”。為孩子建造心園,戲劇、文學、藝術會引領孩子不斷走進心園,從而找到一生的心之所倚,找到一生可以從中不斷自我修復、健全人格、強壯精神和心靈的源泉。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兒童戲劇責任重大。為此,我們也絕不容忍低劣的兒童劇去充斥市場。

現在很多人似乎覺得做兒童戲劇很容易,就算不說“兒戲” “小兒科”,至少也會覺得比做成人戲劇容易。其實恰恰相反,兒童戲劇所要具備的一切,跟所有成人戲劇是一樣的。除了戲劇的標準,兒童戲劇其實還多了一樣要求,那就是你面對的特殊受眾——孩子。要面對孩子心智發展過程中的特殊需要,要特別關照到他們年齡特點的接受能力和接受習慣。優秀的兒童戲劇,在同樣的優秀戲劇標準的前提之下,還多了一層標準,那就是對兒童及少年年齡特性、心理特點的瞭解和理解。所以,對於兒童戲劇的從業者來說,面臨的挑戰,就是要不斷地走近孩子,走進孩子,走進孩子的心裡,然後不斷地去發現孩子。發現孩子的心理特徵、發現孩子的內心需求、發現孩子的生命的渴望,回應孩子對世界和自己的種種疑問、好奇,以令孩子更容易、更願意接受的戲劇的方式來表達。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兒童劇《時間森林》

作為兒童戲劇工作者,首先,不要妄自尊大。成年人在孩子面前是長者也是強者,所以容易產生一種下意識的妄自尊大,在孩子面前總會居高臨下。所有兒童文藝包括教育工作者甚至家長,恰恰應該回避、克服這一點。如果你真的想走到孩子的內心裡去,成為他們心靈的、精神的引領者,你首先應該成為他們的夥伴,與他們平等相處、彼此尊重。要對話而不是訓話,對話才可能春風化雨。

其次,作為兒童戲劇工作者,也不要妄自菲薄。兒童戲劇不簡單,兒童戲劇並不低人(其他藝術門類)一等,優秀的兒童戲劇絕不可能信手拈來。就如同小兒科的醫生,恰恰是全科醫生。既需要了解所有專科醫生所瞭解的關於人體和疾病常規知識,掌握解決常規問題的技能,同時,還需要面對孩子的特殊需要。小兒科不簡單!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兒童劇獨角戲《木又寸》

再者,作為兒童戲劇工作者,在戲劇藝術的專業追求上,要當仁不讓。還拿兒科醫生作比,成人患者可以準確地描述病狀,孩子卻不會,所以兒科醫生需要具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力和準確的判斷力。成人患者也許經得住小小的誤診,孩子患者則經不起誤診誤治。所以,兒科醫生需要更高超的技藝。同理,不會訴求、鑑別能力尚不夠強大的少年兒童,需要更優質的戲劇藝術作品。兒童戲劇絕不是信手拈來的。

我在成長戲劇(面對青少年的兒童劇)《山羊不吃天堂草》獲得“曹禺劇本獎”時曾說過:感謝本屆評委會把這個獎給了兒童戲劇,給了現實題材兒童戲劇,給了努力將兒童劇觀眾拓寬到青少年的這部“成長戲劇”。兒童戲劇有著跟所有其他的戲劇劇種同樣的藝術標準,藝術標準不能隨意放寬、放低。同時,兒童戲劇也不應該被忽視。生活中,很多時候成人跟孩子的關係往往是:要麼是被照顧,要麼是被忽略,而我希望兒童戲劇能夠獲得像孩子們所渴望從成年人那裡獲得的尊重和平等。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肢體動漫兒童劇《三個和尚》

兒童戲劇從業者面臨的挑戰,就是如何能夠完成真正的、符合藝術標準、又符合孩子天性的作品。這個作品可以感動所有年齡層的人,更可以讓孩子們理解和感動。如何應對這個挑戰,還是那句話:走近孩子,走進孩子,發現孩子。讓自己在首先屬於孩子的這門藝術中重新成為孩子。這個“成為孩子”的過程,正是兒童戲劇工作者的成長過程。要像孩子一樣,摒棄各種成見,以一雙孩子的眼睛和一顆孩子的心,不斷重新認識自己,認識世界。

作為優秀的兒童戲劇從業者,需要對少年兒童深入研究和認識,需要高超的藝術能力,需要母親般的愛心和對弱小人群、人類未來的責任心,需要自我的健康人格,需要最細膩的情感、最飛揚的想象力和最博大,甚至偉大的情懷。(BJCCT-CQH/HQ)

我國兒童戲劇市場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新偶戲兒童劇《葉限姑娘》

以上劇目均由中國兒童藝術劇院出品圖片由中國兒藝影視資料部提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