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尊稱鍾南山、李蘭娟他們為“國士”?

沿斜面建系分力為cos


無畏的“國士” 民族的脊樑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 李蘭娟

“國士"從字面意義上講,是一國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透過兩位院士在2003年非典和新冠肺炎面前表現出的擔當、冷靜、睿智、決斷、超凡技能及學術上的成就,有力地說明鍾南山、李蘭娟兩院士是名符其實的中國“國士”。

一、他們是國內呼吸病、傳染病學等學科的頂尖級專家,也是國際上的權威。其中:鍾南山院士是著名呼吸病學專家,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長期從事呼吸內科醫學教學、科研工作,在該領域成績卓著。李蘭娟院士是感染病(傳染病)學家,浙江大學醫學部教授,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在教學、科研和診療實踐中身懷絕技。

二、他們是戰士、是勇士,是阻擊新冠肺炎戰場上的領軍人物。鍾南山院士在2003年抗擊非典肺炎時堅定地說:“把重症病人都轉到我這兒來”,17年後的今天,在新冠肺炎蔓延時臨危受命,他建議公眾“沒有特殊情況,不要去武漢”,而他自己卻在1月18日坐上赴武漢的高鐵奔赴一線,並且,因為春運車票緊張只能坐在餐車的一角,這是一位84歲老人的醫者仁心、厚重的愛國情懷。李蘭娟院士2月1日奔赴武漢,這位73歲的院士在飛馳的火車上對長江網記者說:“如果有可能,我希望下火車就趕往醫院,儘快解除危重病人的痛苦”。這就是與病毒逆行的勇士,他們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救百姓於水火,不顧個人安危,與死神爭奪一個個鮮活的生命。

三、他們有能力、有技術、有擔當,力挽狂瀾。在大疫面前,他們冷靜而無畏,深入病區一線,他們不懼權威、尊重事實,既敢言又敢醫,衝鋒在阻擊疫情擴散的前沿。鏡頭前的終南山總能給公眾吃一顆定心丸,消除疑慮、解除病患。入武漢初期鍾南山院士經過研判,就吹響了新冠病毒會人傳人的警戒哨,還指導科研機構研發出新冠病毒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完成病毒基因測序,參加重症病人會診。李蘭娟院士則說:“這次我主要是當一個醫生”,他的團隊較早分離出病毒毒株,加快了篩選治療藥物的速度,加快疫苗的研究速度,對重症患者的治療上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他們是中國好醫生、好院士,更是無畏的勇士。他們老當益壯,馳騁在沒有硝煙的戰場上,直至把病毒消滅乾淨。中國醫者以兩位院士為榜樣,成千上萬個有血性的醫護人員用血汗、甚至生命去書寫中國醫護人的輝煌,驅除病魔、消滅新冠病毒,還全國人民一頂藍天,他們是真正的“國士”,是中華民族的脊樑。




涼風先生一


“士”很多人不懂這個字的重量!士為知己者死中士是一種精神!士兵、士衛、將士、跟士字有關的都有一種肅殺精神!那便是誓死如歸。國士,便是隨時為救國救民而犧牲的英雄!


大詩小歌


“國”意味著上升到國家層面,可想是何等的重要。“士”有多種解說,意可說勇士、士兵、軍士、戰士等多種含義。“國士”兩字是指一國中才能最優秀的人物,最勇敢、最有力量的人們。

在這次突發的公共安全衛生,新冠肺炎中,鍾南山、李蘭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積極抗疫,目前我國的抗疫已經獲得初步且顯著成效,這與他們的無私奉獻密不可分。稱他們為國士是對他們的尊稱,也是受之無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