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簡要的介紹一下寧夏秦腔發展歷程與藝術形態?

萌萌小笑笑


秦腔在寧夏流行於銀川市、吳忠市、青銅峽市、石嘴山、固原、海原、隆德縣、西吉縣、中衛縣、中寧縣、平羅縣、鹽池縣等。

  • 寧夏的南部地區,明代為甘肅所轄,而西秦腔起源於甘肅,故西秦腔在此地流傳的可能性很大。明代的寧夏,凡有廟觀之處,大多都建有戲臺,一年到頭,廟會不斷,戲曲演出也隨著廟會進行。大戲秦腔與各種小戲都在頻繁地活動著。
  • 進入清代以後,寧夏的戲曲活動有了更大的發展,秦腔已成為本地主要的地方劇種,且演戲成風。據清乾隆十七年(1752)《海城廳志》記載:“東嶽、關帝、城隍、太白等廟宇,各廟每年一會、再會不一,各有定期,並設會首以司錢穀出入,至期扮演戲劇,男女縱觀,夜以繼日……窮鄉小區亦建方神廟,以為祈報之地,春秋二次亦共聚焉,力不能者,演燈影以酬神。”以上演出為何劇種雖沒有明確記述,但很可能是秦腔。


  • 清光緒末和宣統年間,活躍在寧夏各地的秦腔班社有劉喜班、裴大黑班、段萬寶班、姬家娃班、小奎班等。進入民國以後,在寧夏最有影響的秦腔班社為光盛班,因班主孫光乾外號“孫葫蘆”,故光盛班又被稱為“葫蘆班”。
  • 民國二十四年(1935),寧夏第一個官辦的秦腔班社覺民學社正式成立。不久,寧夏教育廳又把覺民學社納入戲劇教育的範圍,命名為“寧夏覺民初級戲劇學校”,課程以教授秦腔為主,先後招收學員二百餘人,分甲、乙、丙、丁、戊五班。這是寧夏曆史上第一個校社合一的戲曲教育表演團體。
  • 民國二十九年(1940)以後,又相繼成立了庚辰俱樂部、軍聲劇團、塞上劇團、化民劇團、一六八師秦腔劇團、光華社等秦腔劇團和班社。
  • 1949年,寧夏解放以後,在原有秦腔社團的基礎上,發展到最多達21個秦腔劇團。“文化大革命”以後,撤銷合併了幾個,至1982年,全區共有秦腔藝術表演團體14個。


  • 據統計,秦腔傳統劇目共有六千多本。在寧夏戲曲舞臺上演過的劇目約有一千多本(出),常演的有近四百本,加上整理改編和新創作的劇目大約有五百多本。傳統劇目以描寫歷史事件的正劇、悲劇為多;表現民間生活和婚姻愛情的劇目比重也不小。從現存劇目看,大型傳統戲中,以東周列國戲、兩漢戲、三國戲、水滸戲、楊家將戲和岳飛戲佔的比重最大。這些劇目在思想內容上多表現忠奸鬥爭,歌頌清官德政,揭露和鞭笞貪官汙吏;也有一部分劇目表現了民族之間的矛盾和戰爭。


  • 寧夏的秦腔,因早期藝人多來自陝西,在音樂唱腔和表演藝術方面,基本上屬中路秦腔的路子。自1935年覺民學社、庚辰俱樂部等班社相繼成立後,寧夏籍的漢族、回族、滿族演員漸多,在道白和唱腔中,融進了寧夏方言,咬字吐音不完全與陝西關中語音相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有些劇目中的角色全操銀川方言,本地觀眾聽來覺得十分親切。在1935年到1949年這段時間裡,幾個主要秦腔班社多次與京劇班社聯合,兩個劇種的演員相互串演的情況很頻繁,不少京劇演員受聘任秦腔班社教練,他們以京劇劇目為教材,傳授自己的技藝,使不少京劇傳統劇目搬上了秦腔舞臺,如《九江口》、《盜御馬》、《出五關》、《豔陽樓》、《連升店》、《白門樓》、《悅來店》、《能仁寺》等。於是,形成了一套韻白為秦聲、唱腔為京昆、表演程式為京劇的寧夏秦腔的新戲路。


如今的寧夏秦腔以改制後的寧夏秦腔劇院最為馳名,其人才濟濟,劇目儲備豐富,先後湧現出柳萍、侯豔、屈蓮英、李小雄、韋小兵幾位中國戲曲梅花獎得主,其足跡遍佈陝甘寧地區,因其嚴謹的舞臺作風和高超的秦腔造詣,深受人們的好評,創排了一批如《臥虎令》、《狗兒夜的涅槃》、《王貴與安香》等一系列的在中國戲曲界具有很強影響力的劇目。在縣級基層劇團,最好的要數隆德縣秦劇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