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各种官职,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是什么官?

喻派职言


提辖:

宋代提辖官,多为事务官,非军官。鲁智深曾做过廉访使,原来叫走马承受公事,是皇帝特派员,主要负责监察本路将帅人事物情州郡不法事.可以每年一次直接上皇帝汇报情况。位卑权重,可见鲁智深绝不是低级官员。

种师中任职经略使,本路都总管,钤辖,都监受经略使节制。孙立的职位是登州提辖,实际上军官没有提辖一职务,而有钤辖一职。推测可能是说书人将钤辖提辖搞混了。鲁智深隶属于种师中,很可能也是州钤辖。

《宋会要职官》记载,“州郡兵官将校分六等,总管,副总管,路分钤辖,州分钤辖,路分兵马都监,州兵马都监。”州钤辖都属于中级军官。路一级钤辖属于高级军官。

制使

制使的全称是制置使,宋神宗以前制置使多为文臣,宋神宗以后武将也开始担任制置使。制置使管辖关心区域内路、州、府内的武将,负责本地的军事防御、征讨工作,例如陕西路制置使负责陕西当地的军事。南宋初年制置使权力很大,例如岳飞曾担任淮西制置使,地位仅次于宣抚使、招讨使、高于安抚使、招抚使、镇抚使。相当于军分区司令员。

以杨志的经历不可能职位这么高,查《水浒传》的前身《大宋宣和遗事》“差杨志、……关胜、孙立十二人为指使,前往太湖等处,押人夫搬运花石。” 杨志的官职是指使,指使就是指挥使的简称。指挥是北宋禁军的编制单位,一般五百人为一指挥,指挥使就是指挥的军事长官,统领五百士兵。按照人数计算相当于现在的营长级别。因此《水浒传》杨志的官职制使是说书人不懂北宋官制,将指使说成了制使。

宋代禁军在军队地位最高,杨志的禁军指挥使地位高于一般地方军官。例如狄青曾担任延安指挥使,地位不及杨志的禁军指挥使。

教头

禁军教头不是正式编制官职,属于职务派遣。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变法,兴保甲法。“十家为一保,选其中有才干一人为保长;五十家为一大保,选一人为大保长”宋神宗元丰二年,立《府界集教大保长法》,训练大保长。

大保长共有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穿着一样的衣服训练,教头负责训练这十个大保长。共有禁军教头二百七十,都教头三十个,使臣十个。由此推断教头负责训练十个军官,大保长手下有五十名民兵,教头管着500人。禁军教头人数当不在少数。

虽然教头无实权但是有评判士兵素质的权力,宋神宗元丰元年,每年都在秋天评定士兵等级,射箭不合格的要受到降级惩罚,不合格的可以被遣散。马军考核不合格,降为步军;步军考核不合格,降厢军。

教头虽然不是很高的官位,但是有一定的社会地位、话语权、人脉资源。

知寨

寨在史籍中写做“砦”,是宋代县下一级的地方行政单位之一,一般设置在地形险要的地方。例如山西阳曲县有百井、阳兴二寨。知寨负责防盗和抓捕强盗,以及寨内士兵的训练,是一寨之内的长官,属于低级武官。

节级

节级是副兵马使以下低级军官的泛称,包括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宋代禁军一般一百人为一都,十将、将虞候、承局、押官都隶属于都头管辖。

都监

都监的全称是兵马都监,按照地方行政单位分为路兵马都监、州兵马都监。路级别都监职位高于州级别的兵马都监,路兵马都监负责一路的军事事务,州兵马都监负责本州内的军事事务。

州都监是武官从八品以上担任,与总管、钤辖同为领州郡兵将帅官。官阶低于总管,钤辖。北宋时州兵马都监领兵三千人,按照领兵人数相当于现在的团长级别。

《水浒传》黄信,董平,张都监都属于州府级别的都监。

团练

团练的全称是团练使,是武将的虚衔,宋神宗以后团练使为从五品,地位在防御使、刺史之上。一般和某州并称,例如《水浒传》中百胜将韩滔是陈州团练使,天目将彭玘是颍州团练使。圣水将单廷珪、神火将魏定国是凌州团练使。

管营

查宋代实无管营职位,宋代的牢城军是地方军队厢军之一,主要的士兵来源于罪犯。按照人数一般分为军、指挥(营)、都三个级别。牢城营就是一个指挥(500人)级别编制的军队,人数不固定,一般在200人以上。牢城营的指挥官是指挥,管营大概就是牢城营指挥的通俗说法,管理着几百人的罪犯士兵。


大宋趣史


提辖:史无,治安大队小队长,代表鲁智深。

制使:史无,连排长,代表杨志。

教头:存在,部队武术教练,代表林冲、徐宁。

知寨:史无,派出所所长,代表花荣。

节级:存在,狱警,代表戴宗。

都监:存在,武警支队长,代表董平。

团练:存在但为虚职,小说中团练使韩滔、彭玘,相当于团长了。

管营:虚构,狱长,代表施恩父亲。


晨原雾野


我的答案可能让很多人大跌眼镜,但全都查有实据,是在《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中逐个翻出的。

闲话休叙,咱们直接上正题。

一、提辖

大家最关心的提辖,是个什么官职?

有人认为,鲁提辖嘛,应该是个下级军官,比一般人稍微混得好点?

其实不是的。

提辖,北宋官名,负责统辖州兵,训练教阅,维持治安,一般由知州兼任。

那么,知州又是个什么官呢?就是地方行政机构州的长官,州分为节度州、刺史州,如果是节度州,其知州三品,刺史州的知州则是五品。

知州主要负责教化百姓,劝课农桑,赋役、钱谷、狱讼等等,具体我就不说了,大家都能懂,就是市长也只能。

如果说鲁提辖就是鲁市长,你们肯定想打死我,但我有什么办法?我是据书直断啊!

南宋时也有提辖,不过与北宋不同,南宋的提辖档次就低了许多,但很实惠,是货都茶场,杂买务、杂卖务,文思院,左藏东西库主管官,合称四辖。

也就是说,南宋的提辖,已经由武官变成了管市场的文官,让人难以置信。

二、制使

制使,即制置使,是唐后期设置的官名,为临时军事长官,镇抚地方。

北宋时同样有这个职位,负责边防军旅之事。

宋徽宗的宠臣大太监童贯,便曾担任过这个官职。

书中未提及制置使的品级,但料想应该不低,而且多半为其他重臣兼任,属于临危受命。

三、教头

教头,军吏名,宋朝军中设,负责教授武艺。民间习兵仗,亦有自设。

未记载品级,估计没啥职权,就是当老师可能教出几个厉害徒弟。

四、知寨

知寨,又叫知城,宋朝于边境险要处设置堡寨,以知城、知寨、或寨主主管,知寨的职责任就是训练士卒、完固防守以捍卫边境,兼收纳赋税、听断诉讼,小事许自理,大事则禀报上报裁决。

看到这里,我不由得想到温瑞安小说里的连云寨大寨主戚少商,我一直以为他是一个山贼头子,原来不是,人家戚少是吃官家饭的,职位还可以。

忘记说,知寨的品级是从七品,不大不小,也算是官。

五、节级

节级,唐宋时的低级军职名,根据各人的特才、需求而量材差使,设有军头、十将、将虞侯、承局及押官等名目。

书中未提及品级,料想是极低的。

六、都监

都监,宋朝地方军事长官兵马都监的简称,位次钤辖。北宋时初为临时差遣,分统各地屯驻禁军,由文臣担任,后来逐渐变成固定差遣。各路、府、州所均有相应的都监,负责辖区内禁军屯戍、边防、训练等事务。多以知县、县令等地方行政长官兼任。

书中未明示都监品级,但可参考兼任官员职级,应与制使相似,比地方官品级略低,但比知寨肯定高不少。

七、团练

团练,有团练使、团练副使,我们便只考虑团练使。

这是唐代设立的官职,后期多为刺史兼任,一些没设节度使的地方,多以团练使总领军务。

北宋时期,团练州置,多不驻本州,无职掌,仅为武臣寄䘵官。

也就是说,这时候的团练使就是个白拿钱不干事的虚衔。

宋神宗时期,团练使品级确定为从五品。

八、管营

未查询到相应官职,这应该只算小吏,不能算作官,所以无从查询,也无品级。


元二使安西


【你知道吗?都头、提辖、教头、团练使都是啥级别的官员?】

作者:冷清先生,个人史学研究文章,严禁抄袭剽窃。

北宋军制有禁军、厢军、乡兵、蕃兵,禁军就是中央军,厢军就是地方军,乡兵就是预备役民兵,蕃兵就是少数民族军队。北宋的基本作战单位是“营”,相当于今天的团级编制,禁军标准的骑步营有500人;厢军不标准的步兵营有300人,厢军不标准的骑兵营150人。根据《宋史•兵四》记载:500人正规营设正副指挥使2名,100人为都、设正副都头2名,节级四名;每10人设十将1名,5人设军头1名。若干个营组成一个军旅,相当于今天的师级单位。

殿前司禁军值班十军(旅),马军十军(旅)、步军十军(旅),水军虎翼一军,在京增广勇一军(旅),共32400人,各军旅的总管叫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都虞候。驻扎外省的禁军,各军总管设置可以考察的:统制、统领(都统制)、正将、副将、准备将。禁军、厢军的统制,相当于今天的正师级,北宋给予的军衔是准备将,相当大校军衔。统领(都统制)、副统领(副都统),相当于今天的正副军级,北宋给予的军衔是正将、副将,相当于今天的少将军校。

【节级】北宋军中的“节级”,是比较低级的军官,相当于今天的连排长。《宋史•兵四》:“凡军头、十將、节級转补,謂之「排连」,有司按籍阅试,如列校转员法。”地方官职中的节级,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连九品都算不上。像押牢节级杨雄、蔡庆、蔡福,就是监狱里的刽子手,虽然不算个官,但是是正式的警员编制,平时看管监狱,遇到执行死刑出红差。江州押牢小节级李逵,就是江州监狱的辅警,还没有正式的编制,就是个临时工。

【都头】都头在军队中管辖100官兵,是正连级或者副营级的军官。都头在地方衙门里,管辖一队衙役警察,是一个正科级的官职,副都头就是副科级。武松在阳谷县当都头,没有说是正的还是副的,相当于县公安局治安大队长,是一个正科级的官职。朱仝是马兵都头,其实就是骑警队队长;雷横是步兵都头,其实就是巡警队队长,也都是正科级的官职。李云也是一个都头,没有说是正的副的,就按正的算也是正科级官职。

【提辖】北宋时期禁军、厢军的一个标准满员的“营”有500人,营的主管军官称为正副指挥使,相当于今天的正副团级军官。北宋军中不标准满员的“营”,步兵只有300人,骑兵只有150人,他们的指挥官不能称为指挥使,提辖小一营官兵的人就是提辖,正营级的军官。

《宋史•职官》对提辖是这样记载的:“总管 钤辖司 掌总治军旅屯戍、营防守御之政令。凡将兵隶属官训练、教阅、赏罚之事,皆掌之。守臣带提举兵马巡检、都监及提辖兵甲者,掌统治军旅、训练教阅,以督捕盗贼而肃清治境。凡诸营名籍、赏罚之事,皆掌之。”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掌管一路(省)的军事机构叫“钤qian辖司”,长官叫做兵马大总管。各军州的守将、兵马巡检、都监以及提辖兵甲军官都归他管。宋江打完方腊受封楚州安抚使(淮南西路)兼兵马大总管。这段话也讲明白了一件事情,驻守州郡的禁军将领的官职,比州郡的兵马巡检大,州郡的兵马巡检的官职,比州府兵马都监大;兵马都监的官职比团练、提辖大。州的兵马都监是师级或副师级,县的兵马团练是团级,提辖掌管300人的营,是正营级的军官。因此大家不要轻视鲁智深、孙立等人,他们的提辖官职虽然不高,但却是正营级的军官。

【制使】制使的意思就是“制约”,皇帝派遣出去办事的使者,宋代殿前司下属的中下级军官。唐 韩愈 《王公神道碑铭》:“制使出巡,人填道迎,显公德。”。《水浒传》第十二回:“﹝ 杨志 ﹞年纪小时,曾应过武举,做到殿司制使官。 道君 因盖 万岁山 ,差一般十个制使去 太湖 边搬运花石纲。”

杨志是武举科班出身,不知道杨志是武进士还是武举人,如果是武进士出身,最低的官职不能小于七品,也就是正县、正团;如果是武举人,最低的官职也是正科、正营,杨志官做到殿前司制使,起码也是副团级的军官。宋徽宗派十个制使去太湖搬运花石纲,假如级别太低,地方官员根本就不尿你,你咋给宋徽宗办事呀。因此这个制使,绝对不是连排长,起码也是副团级的军官。

【知寨】北宋有知府、知州、知县,再小的官就不叫“知”什么了。作为军事单位主官,叫做知寨至少也是副团级的单位。前面讲过,标准满员的“营”有500人,军事主官叫指挥使,是正团级的军官。一营300官兵驻扎在某个军事要道,或者某一个军事城镇,军事指挥官就不能叫指挥使。那么这个营寨又是比较重要的,那就放个副团级的军事主官,又要协调和地方的关系,就安排了一个正县级的文官当一把手,咋办呢?清风寨的寨主就叫知寨吧,军事主官花荣就叫副知寨吧,妥妥的。

【管营】北宋在州府一级的地方,设置建立了很多牢城营,牢城营的规模较大,也不是一般的监狱,还有劳改农场的意思。林冲被发配沧州牢城营,武松被发配到孟州牢城营,宋江被发配到江州牢城营,牢城营的总管就叫“管营”。牢城营是半军事化的监狱劳改农场,管理很多罪犯、劳改犯,驻扎着一定数量的军警。那么这个管营的级别绝对不会比都头低,不能被“营”字迷惑了,至少是个副团级的干部。

【教头】北宋的军队很特别,练兵的不能带兵,带兵的不能练兵,军队基层负责练兵的是教师,负责训练军中教师、中下级军官的是禁军教头。徐宁是殿前司金枪班的教师,他的工作就是负责训练金枪班的士兵的(金枪班左右两班,每班120人)。《宋史•禁军》记载:“总二十二县为教场十一所,大保長凡二千八百二十五人,每十人一色事艺,置教头一。凡禁軍教頭二百七十,都教頭三十,使臣十。”宋史记载:北宋的禁军教头大概有三四百人吧?教头分好几个档次,比如林冲的岳父就叫张教头,王进叫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叫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进的父亲王升叫做八十万禁军都教头,周昂是八十万禁军副都教头,丘岳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

禁军教头相当于今天军事院校的教授,今天军事学院的教授,最起码是正副团级干部,有的还是师旅级干部。张教头没有加头衔,估计是副团级的教授。王进加了头衔八十万禁军教头,不但是个教授还是棍棒教研组组长,正团级的干部。林冲是加了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不但是个教授,还是枪棒教研室主任,副师级的干部大校军衔,离将军只有一部之遥了。周昂是八十万禁军副都教头,官带右义卫指挥使车骑将军,丘岳是八十万禁军都教头,管带左义卫指挥使护驾将军。

【团练、团练使、兵马都监】团练的意思是团结训练,王安石变法以后,特别注重民兵预备役的建设,据宋史记载:保甲法规定10户为一保,设一个保长,50户为一大保,设一个大保长,十大保为都保,设都保长。每家每户有两个男子以上者,都要出一个男丁,参加团练,这个民兵预备役的团长就叫“团练”,是从大保长、都保长中选出来的有能力的人,有些人本身就是退役军人。

团练使是州地方军事长官之一,州一级的军事长官防御使、团练使、兵马都监。防御使是州一级的最高军事长官,相当于州军分区司令,管辖州厢军、民团预备役,是正五品的官员,宋江诏安后打方腊,忠州防御使辛兴宗做宋江的监军;团练使是州军分区副司令,主管各县民团预备役,是正师级的军官,正六品或从五品的官员,《水浒传》里有个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王文斌,官带郑州团练使,想想看,林冲是副师级都有点冤。苏轼苏东坡被贬官出京后,曾经任过黄州团练副使。

兵马都监是州厢军的主管,厢军就是地方部队,相当于今天的武警部队。兵马都监排名在防御使、团练使的后面,参考分析应该是副师级的军官,防御使既是军分区司令,又是州厢军的司令。《水浒传》武松刺配沧州后,施恩的父亲是牢城营的管营,武松帮助施恩醉打蒋门神夺回快活林酒店,张都监就设计陷害武松,武松把蒋门神、张团练、张都监都给收拾了。

我是冷清先生,为您推送不一样的历史真相,如果您喜欢敬请关注冷清先生头条公众号,谢谢!








冷清先生


《水浒传》中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管营等都是什么官?

《水浒传》中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这些到底都是什么官?

《水浒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可以说是一本家喻户晓的作品,其中涉及宋代的许多中低级官职,这些官职由于属于低级层次,所以并不常见,其职能也少有人知,比如说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这些到底都是什么官?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1、提辖

鲁智深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担任此官职,按照宋代的军职,提辖官应该是一个简称,他的全称应该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换句话来说他的职能范围差不多和当年刘邦的巡捕求盗类的亭长接近,按照换算到今天差不多也就是应该是个寻常的派出所长。

2、制使

杨志曾经担任过此官,“制使”的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了,《唐律•释文》云“天子所使谓制使”,所以“制使”其实就是个特派员,所以说杨志也就是个押运花石纲的小“特派员”而已。

3、教头

《水浒传》里面林冲做过教头,还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更多的其实有点像优秀教官一样,算得上是基层官兵的小头目,但绝对算不算中级军官乃至高级军官的,最多也只是个下级军官罢了。

4、知寨

花容就在《水浒传》里面做过知寨,花荣可不一般啊!那是按照《水浒传》记载是“功臣之后”,知寨就是巡检司寨!归属于从九品的县尉司所辖,当属未入流的官品而已。

5、节级

而《水浒》中常出现的节级,如戴宗,不过是无品的吏员,也就是个跑腿的。

6、都监

“都监”,其实也是简称,全名应该是“都监押”省称,这个可是大官——管辖本地就粮禁军、厢军,朝大了说可以到正六品的分管一路近万人,往小了将也到从七品一堡一寨千把人,所以明白为何武松一开始以为自己得到张都监赏识为何那么开心了吧!

7、团练

《水浒传》里面的团练属于虚衔而非实缺,属于从五品的官阶,苏轼被贬后就曾经担任过这种虚职。

8、管营

管营书中一般指的是牢城营的头目,看上去实在是典狱长一类的官职,但实际上属于牢城指挥,最高长官为正七品的牢城指挥使,也不是一般的小吏了。


小马谈古今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宋代武官的品级问题,对理解《水浒传》中的各类官职很有帮助。

宋朝重文轻武,武官品级普遍不高,能做到五品,就是已经是三衙最高长官的马、步军都指挥使之类了。

宋朝还将一品中分为很多阶,武官从太尉到“下班祗应”一共52阶。

宋朝军事改革之前,军事单位分为军队编制为厢、军、指挥(营)、都,四级。都级副长官以上称“将校”,以下的军吏称“节级”。后宋神宗军改之后,改为军、将、部、队,四级。

下面,我们来依次看一下,题中的几个官职,到底是个什么官。

提辖

《宋史•职官志》:“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

许多人因此认为,鲁智深就是文中的“提辖兵甲”,但是忽略了后面“皆守臣兼之”一句。宋朝重文抑武,各地方均由文官兼任军事长官。所以鲁智深的“提辖”,绝对不可能是《宋史》中的“提辖兵甲”。

宋代还有一种提辖官,是一种事务官,并非军职。鲁智深应是此类。

而同为提辖的孙立、索超,手中都有五六百人的人马,大概是八品左右的武官,类似指挥使之类。施耐庵显然乱用了提辖一词,对宋朝官制并不了解。

制使

杨志的制使,只是一个虚职。《唐律•释文》云“天子所使谓制使”,押运生辰纲也算是为皇帝办事,所以施耐庵给杨志按了一个制使的名头。

押解生辰纲,肯定不是高级武官的差使。杨志的品级,大概也就在八九品之间。

教头

教头就是军中的武术教练。宋朝军中的武术教练有四个品阶,从大到小分别是训练官、指使、都教头、教头。其中都教头和教头都没有军职,压根算不上什么军官。

而且宋朝的禁军并不是指中央军甚至禁卫军,而是泛指所有的战斗部队。禁军中的教头也很多,元丰年间仅开封一地就有禁军教头二百七十人。

可见林冲林教头混的实在是不怎么样。

知寨

其实,清风寨就是设在清风县的巡检司。宋朝时县域的治安由县尉、巡检共管,都是从九品的衙门。县尉负责县城治安,巡检则负责乡间。花荣的清风寨副知寨,还未入品级。

节级

之前说过了,军官一下的军吏,统称节级。未入品级。戴宗戴节级,就是一个事务官。

都监

这个官职比较麻烦,可大可小。都监的意思就是“资深的监押官”。宋朝各路、州,军事长官分为钤辖、监押两种。钤辖为文职兼任,监押则是武官官职。但是除了路、州之外,下面的县、镇、关、堡、寨,只要有屯兵的地方,都有监押官。所以同为监押,职责权利大不相同。

但总体而言,都监算是实职的官员了。

团练

团练在宋朝只是虚职,但是官职很高,从五品。在重文抑武的宋朝,五品的武官已经算是很高了,马、步二司的都指挥使不过正五品。但在《水浒传》中,团练却成了韩滔、彭玘这种管着几百人的小军官,施耐庵又搞混了。

管营

宋朝并无管营一职,《水浒传》中的管营大概相当于现在的监狱长之类。


所以,施耐庵这个明朝人,并没有搞明白宋朝武官的官职序列,前后自相矛盾、子虚乌有的地方很多。题主问到的这几种官职,除了团练是品级很高的虚职,都监有一定实权之外,其他都是不入流的低级小吏。


文眼豆子


《水浒传》是一本家喻户晓的名著,里面大量涉及宋代的许多中低级官职,这些个官职很多时候并不常见,很难以第一时间让人明白到底是指的什么样职能,比如说提辖、制使、教头、知寨、节级、都监、团练、管营等这些到底都是什么官?今天我们就一起了解一下:

提辖

先看提辖,鲁智深在没有出家之前,就担任此官职,这个官职看上去似乎来头很大,可是我们会发现就连卖肉的屠夫在被他逼急的时候也敢出言不逊,并且自始至终这个鲁提辖总是独来独往,点卯也没一个亲随什么的,更没有看见过他手底下的大头兵,虽然在小种相公面前很受重视,可换个角度来想,那不正是因为鲁达武艺超凡嘛!和他的官职本来就没有关系呀。

而且书里面也介绍说,鲁达他以前是在老种相公手底下当差,是个西北战场上的狠角色,绝佳的老兵精锐。因此鲁达其实是作为小种相公的“体己人”,是亲随一般的人物,保举鲁达做的这个提辖官其实就是一个普通的虚职。

说完了鲁达鲁提辖,再来看历史里面正式的提辖官应该是什么,按照宋代的军职,提辖官应该是一个简称,他的全称应该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换句话来说他的职能范围差不多和当年刘邦的巡捕求盗类的亭长接近,按照换算到今天差不多也就是应该是个寻常的派出所长官而已。

但是这其实也不算准确,因为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是实打实的州府郡县的提辖,那就更加类似明清时代的捕头一类的官职,强行换算到现在,应当属于当地城管局的长官。

制使

再看什么是制使,在《水浒传》里面有杨志曾经担任过此官,我们都知道,杨志是杨家后人,先入为主的都会先认定杨志的官位不会低多少,但是从来不会想到这么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这个官位真的值钱,凭什么杨志不过是搞差了一回花石纲,就不得不弃官而逃,而跑了之后也没收到什么像样的处罚?

翻开典籍,我们会发现这个叫做“制使”的早在唐代就有记载了,《唐律•释文》云“天子所使谓制使”,所以“制使”其实就是个特派员,这么一想也就焕然大悟了,杨志也就是个押运花石纲的小“特派员”而已。不过是个临时的差遣罢了,宋徽宗一口气派出了那么多的“制使”,哪还记得有杨志这么一号人物。

教头

接着看看什么是教头,在《水浒传》里面林冲做过教头,还是“八十万禁军总教头”,这名头也是没谁了,可是这是个什么官?都不算官!八十万还是九十万,都不能改变林冲就是一个没品级的教练的事实,什么是枪棒教头?不就是个教练对吧!

所谓八十万禁军教头,更多的其实有点像优秀教官一样,算得上是基层官兵的小头目,但绝对算不算中级军官乃至高级军官的,最多也只是个下级军官罢了。

知寨

再接着看知寨,在《水浒传》里面花荣就做过知寨,花荣可不一般啊!那是按照《水浒传》记载是“功臣之后”,一般会让人感觉他的这个知寨可是比较值钱的,可是如果严格按照宋朝官制,我们会发现,知寨的寨子是什么?是山寨吗,不,是巡检司寨!

所以“知寨”实为巡检。清风寨当为设在清风镇的巡检司。归属于从九品的县尉司所辖,当属未入流的官品而已。

节级、都监、团练、管营

而《水浒》中常出现的节级,如戴宗,不过是无品的吏员。至于“都监”,其实也是简称,全名应该是“都监押”省称,这个可是大官——管辖本地就粮禁军、厢军,朝大了说可以到正六品的分管一路近万人,往小了将也到从七品一堡一寨千把人,所以明白为何武松一开始以为自己得到张都监赏识为何那么开心了吧!

《水浒传》里面的团练其实属于作者误用,宋代的团练属于虚衔而非实缺,属于从五品的官阶,苏轼被贬后就曾经担任过这种虚职。

管营书中一般指的是牢城营的头目,看上去实在是典狱长一类的官职,但实际上属于牢城指挥,管的都是厢军,最高长官为正七品的牢城指挥使,也不是一般的小吏了。


戴老师讲历史


我也来凑个热闹,就我所知回答一下。

先说提辖,这其实是一个官职的简称,这种称呼在宋金时期很常见。称呼方式和现在很像,比如某某委员会主任委员,会简称主任。当时也一样,很多官职名称很长,所以,在非书面表达上,一般就是简称。

在宋金时期,很多实职或者实务性官职都有提点某某或者提举某某,比如金朝的“南京提举京城所提举”,正七品的官,民间日常称呼就是某提举老爷。类似的还有负责刑狱的提刑,负责照管勋戚家属的提控,还有一些名目繁杂的各种提点、提调,基本都是六七品甚至八九品的小官。

那么有鲁提辖这个提辖么?有,但是和小说里不大一样。这是边镇的一种军职。比如在金朝的边镇,就会设置一个叫“军辖兼巡捕使”的官职,这是一个从九品的小官,是防御使的属员,一般有二十多人。按照当时对事务性官职的习惯称呼,往往也会敬称为提辖,辖就是军事辖管的意思。这种称呼在边镇很常见,但并不是这个官职的正是称呼。

要知道这些官职名称基本都是从宋朝那学来的,宋朝这种官职更多,比如提举茶马司提举,提举盐茶司提举,提举坑冶司提举,提举弓箭手提举。

那么宋朝有没有提辖这个官职名称呢?有,很明确的说宋朝有这个官职。而且就叫“提辖兵甲”,简称就是提辖。

“熙宁末,以熙、河连岁用兵,仰给支度,费用不赀,始置是司(经制边防财用司)。元祐初,罢。崇宁中,复置提举兵马、提辖兵甲,皆守臣兼之。掌按练军旅,督捕盗贼,以清境内;凡诸营之名籍,较其壮怯而赏罚之。”

注意这里的提举兵马、提辖兵甲可不是动词,这是官职名称,包括提举兵马巡检、提举兵马都监,提辖兵甲。只不过是守臣兼任的,这些守臣可不是一般的小官,都是知府、经略、防御使之类的大员。

其馀大藩府或沿边州郡,或当一道冲要者,并兼兵马钤辖、巡检,或带沿边安抚、提辖兵甲、沿边溪洞都巡检。馀州、军,则别其地望之高下与职务之繁简而置之。

所以说,鲁提辖这个“提辖”更接近金朝设置的“军辖兼巡捕使”,官不大,是经略安抚使的属官,平时的工作就是捕捉盗贼、维护治安,也就是说,鲁提辖是民间对这个官职的一种敬称。别忘了,延安府可是边镇,属于军事管辖区,在这里,军将才是话事人。

另外几个慢慢回答,都有出处的。


冬眠要趁早


这里面涉及北宋的官僚职称体系

宋朝和前代王朝不太一样,简单的说,他们个人官职大约有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官,一个是差遣。而官和差遣是分开的,官只表示自己能在朝廷拿俸禄,几品官就拿几品俸禄。在大宋当官,重要的是差遣或者叫职务,差遣才表示权力。官和差遣之间,其实并无太大牵连

举个例子对比,比如说县长放大宋叫知县,就属于差遣,今天他对应官级应该是处或者副厅,但在大宋他的官级可能是七品,也可能是三品二品等,用今天的称呼叫部级县长、厅级县长、科级县长……

而且差遣有稳定的,也有临时的,像县长这样稳定的好说,这临时的,很难办,比如说,你去到倒杯水来,这倒水也能算差遣。官和差遣虽然没什么牵连,但没了官只看差遣,也很难说他们的官职有多大,尤其是一些临时的差遣

如此以来,判断《水浒》中各种官职,其实很繁琐,也很无趣,里头很多差遣有的是大宋的临时玩意,有的是施耐庵编出的临时玩意……

比方说,林冲是教头,八十万禁军教头,听着很牛,实际也牛,但从拿钱角度来说,谁知道他是三品教头还是九品教头啊……


灵石蕴珠宝


我们都知道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很多英雄好汉在上梁山之前都在官府中任职,比如花和尚鲁智深之前在渭州担任提辖,武松在阳谷县是都头,林冲也是八十万禁军教头等。那他们的官职到底都是干什么的?放在现在,相当于什么官职呢?

花和尚鲁智深原名鲁达,在去五台山之前是渭州经略的提辖。在北宋,这个提辖的职责就是:掌军旅训练教阅,督捕盗贼,镇压民众反抗。提辖比知州级别要低,一般为六品或七品,放在现在相当于正处级的干部,或是军队、武警中中下级军官,正团级干部。而鲁达的上级经略相公,一般是驻扎在边境掌管各州边防军马,级别还是比较高的,相当于现在的军区司令员。

很多人认为林冲的官职比较厉害——八十万禁军教头,手下带着八十万禁军教头呢!其实并不是这样,宋朝本来就重文轻武,而教头这种官职也并不是什么重要角色。教头说白了就是在军队中教授武艺的教练,并没有什么实权,而八十万这只是个虚数,怎么可能真有那么多人。这也就是为什么林冲会对高俅如此畏惧,高俅可是太尉是军队的二把手。教头放现在也就是正营级或副团级军官干部。

武松打虎的故事无人不晓,他打完虎就回到阳谷县并在那里担任都头。都头这一职务在水浒中出现的次数比较多,除了武松,美髯公朱仝、插翅虎雷横等都是都头。可以说一个县中都会有一两个都头,其实在当时只有军队中才会有都头这种职务,而武松、雷横他们其实就是相当于衙役、班头,叫他们都头只是表示尊敬。他们的职责就是抓贼平匪,维护当地治安,放到现在相当于刑警队长或治安队长,副科级干部。

当时百胜将韩滔曾担任陈州团练使,团练使在当时可以分为团练使和周团练使,手下领导的是地方武装,当时宋朝在军队采取强干弱枝政策,所以团练使仅仅是个虚职。水浒中,团练使能管着两千到三千军士,在现代相当于军队中团级干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