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導語:近日來,歐洲國家之間互相攔截醫療物資、限制本國醫療物資出口的新聞層出不窮,知道歐盟援助無望的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甚至直言歐洲團結就是“童話”。看到這句話時小編猛然一震:這句話,怎麼是一個南歐人先替北歐人說了出來呢?

卡爾馬聯盟:北歐歷史上的“歐盟”

卡爾馬聯盟就其性質而言是一個“共主邦聯”。“共主邦聯”這個詞聽起來專業,但實際上很好理解:邦聯是指兩個及以上的主權國家組成的聯合體,而共主意思就是這幾個國家有同一個國家元首,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奧匈帝國。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奧匈帝國皇帝弗蘭茨·約瑟夫一世同時是奧地利和匈牙利的國家元首

在卡爾馬聯盟裡,這些成員國分別是丹麥、挪威(含冰島和格陵蘭)和瑞典(含芬蘭南部),其中最初組成共主邦聯的是丹麥和挪威兩國。

13世紀四五十年代,挪威逐漸擺脫了百年內戰,迎來了歷史上升期。國力強大的挪威對內鞏固了君主制度,強化了君主觀念,對外開疆拓土的同時不忘干涉昔日北歐霸主丹麥的內政。儘管丹麥式微、挪威崛起,但經濟上不能自給自足導致挪威受制於漢薩同盟。為了擺脫不利局面,壯大自己的力量,挪威遂於1312年與瑞典聯姻。

歐洲王室之間一直都有聯姻的傳統,從中世紀到近代都屢見不鮮,以至於有人把第一次世界大戰稱為親戚之間的戰爭。而卡爾馬聯盟說成親戚之間的聯盟也不為過。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北歐許多國家的國旗中都能找到丹麥國旗的影子,這也是北歐諸國曆史上密切關係的見證


挪威的強盛並未持續太久。黑死病爆發後,挪威遭受重創。等哈康六世在登基時國家已不復當年之勇。1363年,哈康六世迎娶丹麥公主瑪格麗特。十二年後,膝下無子的丹麥國王瓦爾德瑪四世去世,丹麥王位遂由哈康六世和瑪格麗特6歲的兒子奧拉夫繼承,瑪格麗特攝政。幾年後,哈康六世去世,瑪格麗特成為挪威和丹麥兩國的實際統治者。

歷史的車輪進行到這兒,卡爾馬聯盟的影子已經若隱若現。而那個丹麥慈禧——瑪格麗特,就是促成聯盟的關鍵人物。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瑪格麗特,也叫瑪格麗特一世

丹麥和挪威通過瑪格麗特“撮合”到一起後,就輪到瑞典了。當時,瑞典貴族和國王矛盾激烈,為了對付執意加強王權、削弱貴族的國王阿爾布勒希特,瑞典貴族請瑪格麗特當瑞典監護人。逼走阿爾布勒希特後,瑪格麗特成功掌控瑞典。

前期準備工作處理完畢後,1397年,丹麥、挪威和瑞典在瑞典城市卡爾馬簽訂條約,宣佈成立共同擁戴同一位國王的卡爾馬聯盟。瑪格麗特的侄子埃裡克加冕為聯盟第一位國王。

卡爾馬聯盟和歐盟:幾分相似?幾分不同?

卡爾馬聯盟的區域雖然小於歐盟,但兩者還是有一些相似的地方的:

兩個組織的成員國在聯盟內互相之間都是平等的。《卡爾馬條約》強調了三國的平等關係,歐盟各國之間在法律上也沒有明顯的主從關係。

兩個組織都帶有共同防禦的色彩。歐盟相關領導人已經不止一次呼籲討論歐盟共同防禦問題,例如在2017年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就表示“現在是進一步討論歐洲共同防禦的時刻”。卡爾馬聯盟則在建立之初就規定任何兩個國家在另外一個國家遭到攻擊時都有提供援助的義務。

成員國對內保持一定獨立性。就卡爾馬聯盟而言,其成員國內部事務可根據本國法律處理,國王無權干涉。同理,歐盟領導人和領導機構對各國內政干涉有限。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卡爾馬聯盟

不同點:

卡爾馬聯盟的軍事同盟已經通過《卡爾馬條約》確認,但歐盟共同防禦機制尚未完善。從這一點上來看,卡爾馬聯盟讓各國間的聯繫比歐盟更加緊密。

歐盟法律對成員國有效力,但卡爾馬聯盟沒有聯盟一級的法律系統。歐盟法律對成員國有直接效力和優先適用性,促進了歐盟一體化進程。但是,卡爾馬聯盟各國的法律不但被保留,而且沒有聯盟法律對其進行干涉。

這裡粗略地對比了一下雙方的不同。可以看出,歐盟在政治方面一體化程度更高,卡爾馬聯盟側重於軍事事務之間和國家元首之間的聯繫。總的來說,卡爾馬聯盟算是中世紀北歐版的歐盟,也是地區一體化的一個範例,那麼卡爾馬聯盟的結局如何呢?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歐盟盟旗

童話破滅

如果讓武契奇總統也評價一下卡爾馬聯盟,他大概會說,那是寫在卡爾馬的童話。

雖然卡爾馬聯盟成立後表面上發展得順風順水,但正如隱藏著海底猛獸和暗流礁石的平靜大海一樣,聯盟並沒有那麼團結和睦。

丹麥和瑞典的矛盾首先推動了聯盟的解體。瑞典對丹麥不滿的理由很多:埃裡克國王將大量富裕采邑給了丹麥人;漢薩同盟因不滿丹麥佔據石勒蘇益格而發動戰爭,瑞典為此承擔了巨大的軍經濟壓力;加上埃裡克橫徵暴斂,瑞典和丹麥矛盾已經難以調停。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漢薩同盟是卡爾馬聯盟主要競爭對手之一,圖為漢薩同盟14世紀末商路圖

1434年,瑞典爆發了反對埃裡克的起義,平民、貴族、教士紛紛參與,最終迫使埃裡克被放逐。但是經過這次起義,瑞典民族意識逐漸完善,加上丹麥和瑞典為了爭奪聯盟主導地位而爆發大戰,最終導致瑞典無法再與丹麥在聯盟中共存。

同時,挪威因實力懸殊而忍受著丹麥的剝削。1434年起義時,挪威也積極響應,但最終被鎮壓,丹麥也只是做了較小的讓步。16世紀初期,挪威再次爆發起義,最終在重創丹麥的同時慘遭鎮壓。除挪威和瑞典外,在聯盟中待遇比宗主國更低的挪威屬國冰島和瑞典屬國芬蘭也掀起了反抗丹麥的運動。

1523年,曾參加反丹麥運動的瑞典貴族古斯塔夫·瓦薩當選為瑞典國王,開創了延續一百二多年的瓦薩王朝,卡爾馬聯盟解體。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古斯塔夫·瓦薩,瑞典脫離卡爾馬聯盟後第一位國王

比起瑞典,挪威的境遇更加悲慘。它先是被取消王國地位,變成丹麥的一個省,後又被瑞典吞併。直到1905年,挪威才從瑞典統治下獨立,並選舉出丹麥格呂克斯堡王朝第二位國王弗雷德裡克八世之子為國王,是為哈康七世。

歐洲團結是童話?卡爾馬聯盟告訴你,它真的只是童話

哈康七世

小結

世界上也有國家合併較為成功的例子,例如西德和東德組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1990年)、桑給巴爾和坦噶尼喀組成坦桑尼亞聯合共和國(1964年),但大多數類似的嘗試都並不成功。

國家一切行為都是以國家利益優先,如果不能提前完善計劃,並有穩定的心態、強大的鎮場實力,很難消除國與國之間尤其是民族國家之間的隔閡。如果沒有計劃、沒有心態、沒有實力,那不就是幻想中的童話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