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唐朝末年,尤其是黄巢起义之后,整个帝国乱成了一锅粥,有能力、有野心的各路豪杰趁机纷纷崛起,或者招兵买马造起反来,或者以唐朝廷的名义招兵买马扩充自己的势力。经过一场又一场的血腥厮杀和尔虞我诈的大浪淘沙之后,那些有幸没有被大水带走的,都开始称王称帝割据一方,成为了五代十国的创业者、开国君主。

吴越国的开国君主钱镠就是其中很突出的一位,他与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一样出身不高,也同样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最终凭借一己之力稳稳地将两浙掌握在自己手中,开启了钱氏家族对两浙地区长达80多年的统治。

出身世代渔农之家的钱镠,在如此乱世能给自己和钱氏家族创造这样一份基业,不得不说他有着过人的军事才干、政治手腕以及治国手段。而能够在当时堪称强大的邻居杨吴的肘腋之下开辟出一片天下,钱镠一手缔造的横纵连横安全网也功不可没。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吴越


【一】钱镠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干崭露头角,充分利用唐朝廷的平衡策略在董昌和杨行密之间崛起,最终牢牢占据两浙十三州

常言道自古英雄出少年,但钱镠年少时却没有什么堪称神奇的表现,倒是传言因为长得太丑而被差点被父亲抛弃。16岁时,不安分的钱镠开始逃离自己世代渔农的家庭,加入了江浙沿海私盐贩卖的高风险行业。

选择官府严禁的营生注定了钱镠日后不平凡的人生道路,而在贩私盐的过程中,却能苦练硬功长矛、粗读《孙子兵法》、喜好谶纬之书,不难看出钱镠是有志向和野心的人,这也是乱世成就伟业的必备条件。

①追随董昌20年的钱镠羽翼渐丰,与董昌在两浙分庭抗礼

机会从来都是给有准备的人,23岁的钱镠迎来了改变命运的第一个机会。

875年四月,浙西镇遏使王郢发动叛乱为祸乡里,唐朝廷无力组织力量平叛,只能寄希望于地方势力。

以土团军起家的石镜镇将董昌,招募乡兵对抗王郢叛军,钱镠由于武艺高强成为董昌的副将。钱镠十分骁勇,在平定王郢叛军的过程中,立下大功,开始了他军功起家的第一步。

880年六月,黄巢农民军的一只偏师进犯睦州(今杭州淳安)、婺州(今浙江金华)。钱镠在临安一个叫做“八百里”的地方设置疑兵,号称“屯兵八百里”,使得黄巢军没有进犯杭州就调头而去。

882年,唐朝廷任命出身农民军、叛服无常的刘汉宏为浙东观察使。刘汉宏意图进一步兼并浙西地区,与董昌、钱镠爆发战争。但刘汉宏居然以七州之地的实力,败给董昌、钱镠的一个杭州。除了刘汉宏本身根基不稳、内部矛盾之外,钱镠作为杭州八都兵总指挥的军事指挥能力也是决定因素。

大败刘汉宏之后,董昌让钱镠升任杭州知州,浙西节度使周宝又授予钱镠权知杭州军州事、兼杭州管内都指挥使,使钱镠完全掌握了杭州的八都兵。一年之后,唐朝廷为了平衡两浙地区各种势力,特意提拔钱镠为杭越管内都指挥使、左武卫大将军、杭州刺史。

随即发生润州兵变,浙西节度使周宝被迫出逃,钱镠趁机挥军北上占领常州、润州、苏州,与占据淮南的杨行密隔江相望。而钱镠势力的膨胀,引起了昔日上司现任义胜节度使董昌的猜忌和怀疑。

891年,秦宗权手下大将孙儒率大军攻打杨行密,意图吞并淮南。杨行密只得向钱镠求援,钱镠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出兵援助杨行密大败孙儒。此时的钱镠势力和声望都得到空前扩张,而他与董昌的矛盾也益发尖锐,同时与杨行密的矛盾也在逐渐产生。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钱镠


②董昌愚蠢地称帝建国,钱镠获得良机一举将其灭掉

895年一月,董昌用一种疯狂的方式宣告他要摆脱唐朝廷的控制,也显示出他与钱镠的高下之分,他称帝了。董昌建立了一个几乎有点无厘头的国家——“大越罗平”,改元天顺。

董昌的愚蠢给了钱镠千载难逢的机会,他立即带兵杀向董昌的“国都”越州。钱镠充分运用了他的权谋和狡黠,一边打着朝廷的名号讨伐董昌,一边又对唐朝廷赦免董昌的命令置之不理。最终,钱镠成功迫使董昌向他投降,并在押往杭州的路上将其杀死。

第二年,钱镠被唐朝廷封为镇海、威胜两军节度使。经过20年的蛰伏和蓄势,钱镠终于在名义上成为了两浙的拥有者。不过钱镠遇到了一个小小的挫折,他自认为身兼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的功劳,要求唐朝廷封他为吴越王,但被拒绝了。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董昌

③驱逐杨行密的势力,拿下湖州、婺州、衢州,钱镠完全控制两浙

为什么说钱镠暂时只是名义上的两浙拥有者呢?一则湖州、婺州、衢州还不在钱镠掌控之下,二则曾经的盟友杨行密趁着钱董大战时侵占了苏州、包围了嘉兴。

在钱镠与董昌争夺正酣的时候,杨行密应董昌的请求派兵南下,攻占了整个两浙的门户苏州,同时将秀州的嘉兴包围。

钱镠击败董昌之后,立即着手驱逐杨行密在两浙的势力盘踞,恢复苏州、秀州。897年四月,钱镠派手下得力干将顾全武率军北上,解除杨行密军对嘉兴的围困,并趁胜恢复苏州。

898年十二月,钱镠与杨行密罢兵休战、互换俘虏,结束了双方将近十年的敌对关系,重新成为和睦的邻居。

而杨行密势力从两浙的退出,也使它支持的湖州夹在杭州与苏州之间势单力孤。湖州刺史李师悦曾与钱镠为敌,在他死后都指挥使沈攸归降钱镠,湖州也因此被钱镠吞并。

杭州以南的婺州和衢州也与杨行密有着勾连,钱镠只能采取强硬的政策进行征讨,最终将二州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

婺、衢二州的获得,标志着钱镠在事实上完成了对两浙十三州的完全控制。虽然此时钱镠在名义上还是唐朝廷的“定乱安国功臣”,但他已经建立起自己的独立王国。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杨行密


【二】钱镠始终坚持尊奉中原正朔的事大政策,既避免称帝在道义上树敌的风险,又获得中原王朝对杨吴政权的牵制,一举两得

钱镠虽然事实上已经割据两浙,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政权。但他自认为还是唐王朝的忠臣,以藩镇之名镇守两浙,只不过朝廷无法撤换他这个镇守之职而已。在他的《遗训》中,还不忘标榜自己内心一直心存唐室。

当然,这其中固然有钱镠对唐王朝真实的情感,但更大程度上可能还是一种尊奉中原正朔的政治姿态,避免自己在道义上陷入董昌那样的前车之鉴。而这样的政治姿态和政治策略,在唐朝灭亡后也一直被钱镠奉为国策。

907年,朱温代唐称帝,建立后梁。随即派遣使者封钱镠为吴越王,包括镇海节度判官罗隐在内的不少人,都劝钱镠不要接受朱温的封赏,并兴义兵讨伐篡国者朱温。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朱温


但钱镠却说,我可不想失去当一回孙仲谋的机会,意思就是我当然要接受封王,这又不影响我在吴越的当权。其实从某种程度来说,朱温通过封吴越王来笼络钱镠,以一种名义上的臣服来各取所需。

对于钱镠来说,封王终归是中原正统王朝的一种认可,至少在名义上带给吴越政权在两浙立足的合法性。

同时,由于杨吴政权横亘在钱镠和朱温之间,几乎成了此时吴越政权的唯一威胁。而来自后梁的认可,可以被认为某种程度的攻守同盟,一旦吴越遭受杨吴的攻击,后梁至少在道义上有给予援助的可能。这样的可能性,可以有效地牵制杨吴政权的行动,增加了吴越的安全感。

杨吴权臣朱温和南唐先主李昪,都充分地认识到了吴越与中原之间的这种攻守同盟关系,因此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而是刻意交好吴越。

因此,接受朱温的封王,对钱镠和吴越政权来说,都是百利而无一害,何乐而不为呢。

后梁灭亡,后唐兴起,钱镠一如既往尊奉后唐朝廷,即便改用自己的年号,但却始终不称帝。在弥留之际,钱镠也不忘告诫后世子孙,要牢记尊奉中原王朝的立国原则,要“子孙善事中国,勿以易姓废事大之礼”。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吴越尊奉中原

【三】钱镠合纵连横,拉拢闽楚南汉、暗通契丹,打造吴越国的安全网

①联合闽、楚、南汉,从西面、南面牵制杨吴政权

面对杨吴这个强大的邻居,单单有中原王朝的牵制并不可靠,需要寻找更多的同盟来对它进行牵制。

杨吴政权实力虽然较为雄厚,但他却处于中原、吴越、闽、南汉、南楚、南平的包围圈中,只有东北面紧邻大海。对于吴越来说,进一步牵制杨吴的最有效手段,就是拉拢它周边的小国,共同对抗和防范。

在这种战略思维之下,钱镠通过子女通婚、帮助求取中原王朝敕封等手段,先后将闽国、南汉、南楚拉入自己的“朋友圈”,基本上建立起对杨吴的包围圈,并利用天目山等地理阻隔巩固自己的防卫。

有了远交,也不能忘了近攻。吴越在与杨吴接壤的苏州、湖州等地屯注重兵,在时刻防范的基础上伺机进攻。

钱镠在位期间,曾多次发起针对杨吴政权的战争,双方总体上胜负参半,谁也无法一口吃掉谁。在这种情形下,由于杨吴主政的权臣徐温有意讲和,此后两国基本上维持了相对和平的局面。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吴越-闽-楚-南汉对杨吴的包围

②泛海暗通契丹,对中原王朝同样留有后手

除了尊奉中原、拉拢小国之外,钱镠还通过海上遣使节交通远在塞外的契丹。而钱镠的后代们也坚持通好契丹,据学者研究,吴越共向契丹遣使九次,契丹向吴越遣使两次。

这样的泛海结交之举,显然不仅仅是为了贸易等非政治的目的。吴越与契丹的通好,目标肯定是与契丹接壤的中原王朝。

以此看来,吴越对于中原王朝也并非没有顾虑,同样留有后手,如同他的邻居杨吴一样。这就是乱世之中小国的生存手段,无可厚非。

偏居两浙:吴越开国之君钱镠,诠释乱世的小国生存之道

吴越暗通契丹

结语

钱镠跟随董昌20年,在蛰伏中发展壮大自己,并最终等来了董昌愚蠢称帝这样的天赐良机,一举起兵占据浙东。随后又利用杨行密腹背受敌的窘境,逐步收回苏州、湖州,占据婺州、衢州,最终完成了对两浙的完全占据。

在成为两浙的主人之后,钱镠充分地考虑到吴越所处的周边环境,尤其是与杨吴政权的接壤带来的安全威胁,把小国的生存之道发挥到了极致。

他一方面坚持尊奉中原王朝为正朔,在道义和利益上一举两得,形成对杨吴的南北夹击态势。另一方面,又拉拢闽国、南楚、南汉等,形成对杨吴的包围圈,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安全形势。

钱镠泛海暗通契丹,以防中原王朝突然变脸,或者预备有一天契丹入主中原提前交好,更是体现出小国生存之不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