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75这个数字,90%以上的HR真的没搞懂!


21.75这个数字,90%以上的HR真的没搞懂!

作为HR和企业,工资算得对,是一件最基本的事情。

但现实是,一旦出现纰漏,背锅的肯定是HR!

看似简单的工资算法,实则处处是坑,一不小心就会掉到陷阱里!

20.83和21.75是怎么来的,适用于什么场景?

什么情况下该用正算,什么情况下要用反算?入职、离职的月份工资又要怎么算?

接下来结合案例,回顾日常工作中这些问题你是否也遇到过。

1

20.83和21.75的由来

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先说“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月平均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21.75×8小时)

“20.83”有什么用处呢?其实只是表明月平均工作时间是20.83天这一事实,无其他作用。

相比之下,“21.75”只是在计算日工资标准、小时工资标准时使用(计算加班工资的基础)。

不难看出,上述办法是将折算环境置放于一整年中,一年365天中去除104个休息日,剩下的261天用人单位都是要支付工资的,包括了一年中的11个带薪法定假日。

所以,一个年度中,月平均计薪天数就是261÷12月=21.75天

。但实际上,每月的实际计薪天数并不是21.75天。21.75仅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

2

正算与反算的合理性

实际工作中HR有依据出勤天数计算工资的“正算法”,与依据缺勤天数计算的“反算法”之争。这些都是建立在对21.75错误的理解上。

21.75这个数字,90%以上的HR真的没搞懂!

【案例】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 × 出勤天数”

某员工月薪2175元,按照人社部规定,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即2175÷21.75=100元,这没错对吧?7月份有23个工作日,员工缺勤1天,出勤是22天,则其月工资为2175÷21.75×22=2200元。该月请假一天,工资反而比月薪2175多了25元,这合理吗?

反算法:“工资=月薪一月薪÷21.75×缺勤天数”

有HR说,不能这么算,应当倒扣,不能正给,即当月可领工资为2175—2175÷21.75×1=2075元。好,那假设当月员工只出勤1天,缺勤22天,按反算法,则2175-2175÷21.75×22=-25元,可是员工月薪才2175元,等于白干了1天,还要倒贴25元。看到这里,您是不是又想改变主意,想正给了呢?那请问何时又正算法,何时又反算法呢?

【分析】

上述案例中,用21.75折算出日工资,在存在缺勤状态下,不管正给还是倒扣,似乎都会得出一个看似不合理的答案,为什么呢?

核心问题在于,HR对 “21.75”没有正确理解,死搬硬套。

每月平均计薪天数和实际计薪天数并不一致!

基于付出的劳动时间与获得的工资数额一致的理论,每月工资本来不应当相同。但实践中用人单位的设定的月薪标准通常是固定的,即每月统一标准。

由于每月实际计薪天数并不一致,有些月份计薪天数可以达到23天,有些月份计薪天数可能只有20天,而人社部的21.75却是一个平均数的概念。这样具体到某一个月,月平均计薪天数和月实际计薪天数产生冲突,但月工资却执行的是统一标准,就出现了看似荒谬的结论。

正确的算法

正算法:工资=月薪÷21.75×月计薪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反算法:工资=月薪-月薪÷21.75x 缺勤天数×(出勤天数比例)

月计薪天数=(月出勤天数 + 法定节假日天数)

出勤天数比例=21.75÷(当月应出勤天数+法定节假日天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