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讀寓言《葉公好龍》,你的愛好和情趣不會也是葉公好龍吧?

我有一個朋友,到別人家做客,看到人家茶室清雅,茶具精美,茶道優雅,羨慕得不得了,回來後馬上去置辦了一套,還跟人學習了茶道,然後邀請我們去品了幾回茶,挺像那麼回事兒!

後來事兒多、性子急,這一套東西很快就荒廢了,他又捧起了大茶缸子牛飲鯨吞了!

哈哈,看到他,我忽然想起了一則寓言——《葉公好龍》。

《葉公好龍》是一則寓言,葉公好龍也是一個成語,近日又看了這則寓言,再次感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事隔千年,古人依然一語中的,說中我們身上的弊病,直擊我們的內心痛處,讓我大為折服!

重讀寓言《葉公好龍》,你的愛好和情趣不會也是葉公好龍吧?

葉公好龍


葉公子高好龍,鉤以寫龍,鑿以寫龍,屋室雕文以寫龍。於是天龍聞而下之,窺頭於牗,施尾於堂。葉公見之,棄而還走,失其魂魄,五色無主。是葉公非好龍也,好夫似龍而非龍者也。

意思是這樣的:

葉公名子高,非常喜歡龍,衣帶鉤上雕著龍,酒具上也雕著龍,房屋的各種紋飾也都是龍。天上的真龍聽說葉公這樣喜歡龍,就從天上下來見葉公。真龍把頭伸進葉公家的窗戶,尾巴放在他家的廳堂裡。葉公看到真龍,嚇得他轉身就跑,失魂落魄,面如土色。看來葉公並不是真的喜歡龍啊,他喜歡的是那些像龍而不是龍的東西啊!

這則寓言常用來比喻生活中那些自稱愛好某種事物,實際上並不是真正愛好,甚至是懼怕和反感這種事物的人或事。

重讀寓言《葉公好龍》,你的愛好和情趣不會也是葉公好龍吧?

葉公好龍


喜歡這則寓言,因為它寓意深刻,直擊我們身邊許多類似的人和事。

我有一個朋友,參觀過一些農莊,或者是陶淵明、孟浩然等山水田園詩人的詩讀多了,對田園生活羨慕得不得了,說田園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生活,人只有迴歸田園,才能解放自己的真性情。為此,還寫了些詩歌,把田園生活描繪得如詩如畫,如歌如夢,表達了自己迴歸田園,躬耕壟畝的願望。

有志者,事竟成。後來農村土地可以流轉了,他得到消息,高興得不得了,馬上託人在村裡弄了十幾畝地,又在村裡租了個農民閒置的院落,開始實現自己的田園夢。

可惜,真實的田園生活遠沒有他想像中的美好,方方面面的問題讓他耗盡資金、焦頭爛額,農活有時也得親自去做,又髒又累,風吹日曬,讓他苦不堪言。

弄了不到兩年,他想像中的田園生活簡直是一天都沒過上,天天都是煩、急、髒、累,最後受不了了,撤資走人,回家在陽臺上養了幾盆花息心寧人。

我跟他聊天,我說:你想像中的田園生活有點像古代春季皇帝的“親耕”,皇帝只管在地頭飲酒作樂,“親耕”的事由太監代勞了。

所以,你的田園生活需要有幾個農夫,天天替你打理田地,你只需要呼朋引伴、賞景賦詩、飲酒品茶就行了。可惜你又財力不濟,所以你的詩酒田園夢,也就是葉公好龍罷了。

他覺得我說的很有道理。

生活中這樣的人還少嗎?

我看別人龍飛鳳舞,好不羨慕,發誓也要練習書法,買了全套的文房四寶,開始練習。不到兩個月,不見長進,放棄了。我這不是葉公好龍嗎?我看中的是人家的風雅,並不是書法。

有人買了新房,置辦了一間書房,傢俱全套,書買了一書架,都是嶄新的,沒看過,坐在書凳上看手機,最後書房成了雜物間。這不是葉公好龍嗎?他看中的不是知識,而是別人的排場,想附庸風雅罷了。

重讀寓言《葉公好龍》,你的愛好和情趣不會也是葉公好龍吧?

禪茶一味

哈哈,這樣的事例太多了,想想你自己,有沒有做過這樣的事?別說你沒有。


我們很多時候,並不是真正地喜歡某個事物,我們喜歡的是那個樣式、那個排場、那個雅緻、那個潮流。

所以我們的喜歡,並不是真正的喜歡 ,我們只是喜歡想像中的那種美好,我們只是心血來潮、附庸風雅!

重讀寓言《葉公好龍》,你的愛好和情趣不會也是葉公好龍吧?

書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