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縱橫|中國製造業“硬核”戰“疫”(半成品)

【節目導視】

從“扎針神器”到無人防疫車,中國“硬科技”產品在戰“疫”中大顯身手。(同期:我們現在在國內比較廣泛應用的科室是兒科、老年科、腫瘤科和感染科。)

從測溫儀到防護服,中國企業為全球防疫物資生產貢獻力量。(同期:我們到目前為止,大概供應了接近兩億米的防護服的壓條,大約可以做2000萬套的防護服。)

敬請收看本期節目——《中國製造業“硬核”戰“疫”》

小標題:“硬核”跨界:從重型機械到防疫物資

【解說】疊布、包鼻樑條、切片、焊耳帶繩……近日,在內蒙古第一機械集團有限公司的口罩機總裝生產線上,多臺自主研製的口罩機正在試生產無紡佈防護口罩,技術人員在對機器進行交付前的最後調試。

【解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口罩、防護服等物資緊缺。2月12日,接到國資委、兵器工業集團緊急試製口罩機、防護服壓條機專項任務後,內蒙古一機集團跨界研製、生產多種防疫物資裝備,彰顯軍工企業的“硬核”製造力量。

【同期】內蒙古一機集團瑞特精密工模具公司董事長 王登福

從我們接受任務開始,尤其是調試的環節,在線的技術人員和所有的幹部職工基本都是通宵達旦,有的連續72小時沒有回家。我們現在已經是改進型,改進型的後面產能,應該是每個月在25臺這麼一個水平上。

【解說】這些跨界生產的口罩機、壓條機目前已全部投入使用,工人正加緊分揀、裝包口罩,儘快將它們送到被需要的地方。

【同期】內蒙古一機集團星葉輕工製品有限公司業務主管 郭建新

從3月9號開始,設備到了以後,我們就調試開始生產,目前日產35000個。

【解說】壓條機是密封防護服的關鍵設備,也是制約醫用防護服增產擴能的瓶頸。公司技術人員自主研製出醫療防護服壓條機,並很快投入生產,突破防護服接口和縫線處的壓條密封難題,為一線醫護人員提供“護身鎧甲”。

【解說】疫情期間,一機集團專用汽車公司轉產改裝、生產負壓救護車。在救護車醫療艙內改裝車載負壓系統,並將車內空氣進行無害化處理後排出,大大降低醫護人員感染幾率。

【同期】內蒙古一機集團專業汽車集團副總經理 郝建勳

我們的負壓救護車其實是公司長久以來一款技術儲備型產品,我們接到相關緊急訂購任務以後,馬上組織人員進行復產。根據後續疫情的情況,我們覺得現有生產能力很難滿足疫情後續的需要。在這期間我們大概用15天的時間,把我們生產線進行了擴能。現在我們負壓救護車的生產線,可以達到每個月30到50臺的能力。

小標題:中國“硬科技”助力破“疫”

【解說】疫情期間,得益於中國一大批科技公司長期以來的技術儲備,不斷湧現的“硬科技”產品在此次抗疫中大顯身手。

“硬科技”是對人工智能、生物技術、光電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智能製造等領域中的高精尖原創技術的統稱。坐落於西安的天隆科技有限公司,從事核酸提取與檢測設備和試劑研發生產。近千平方米的生產車間,工人們正在快速組裝零部件。從組裝到測試,大約一個小時後,一臺核酸檢測儀即可完工。

這家成立於1997年的科技公司,經過十多年的技術沉澱,產品先後用於抗擊SARS、禽流感、非洲埃博拉等疫情,而在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他們的核酸檢測設備也走進了武漢的各大醫院。

【同期】天隆科技系統服務中心總監 黃髮平

這次疫情裡頭對核酸檢測需求量很大,我們恰好就是做這個事情的,整個實驗過程,它就需要有自動化的設備,來對它進行保障。

【解說】目前,由天隆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核酸檢測儀器和試劑已經走進了數百家疾控中心和醫療機構。

【解說】在新冠肺炎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穿著厚重的防護裝備,戴著手套,給患者打針輸液比較困難。由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紅外血管成像儀解決了這一難題,這款儀器可同時識別血管的位置和深度,能滿足臨床中大部分穿刺難、穿刺不準的問題。

工作人員只需將這款紅外線血管成像儀照射到需要尋找血管的皮膚,就可通過觀察顯示出來的血管分佈圖像,找到進行穿刺或抽血的血管,提高血管查找準確率以及靜脈穿刺效率。

【同期】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一揮

原理就是利用靜脈血液的血紅蛋白,它對紅外光有吸收作用,然後其他組織它的反射相對強一些。這樣的話就有一個區分。然後我們再用一個紅外的專用攝像頭,把光給它收集上來。信號收集上來之後,再用一個計算機的算法,把圖像對比度給它增強,增強之後再用微投影,因為體積不能太大,微投影技術把血管再給它投影回來。

【解說】曹一揮介紹,紅外線血管成像儀能使醫護人員清晰識別患者皮下淺靜脈的細微血管,能幫助醫護人員提高救助效率。同時,該款儀器還有拍照、儲存功能,可以更好地輔助臨床進行案例收集及血管病變評估。另外,它還具有綠光、藍光、紫光等模式,可供醫護人員切換使用。

【同期】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曹一揮

我們這款產品設計了不同顏色的功能,投影的這個顏色,因為不同的人的膚色看起來的效果是不一樣的,比如黃皮膚和黑皮膚的患者,它這個用不同的顏色來投影的話,對比度會更強一些。

【解說】紅外血管顯像儀自推向市場以來,因其簡單易用、成像清晰、定位精準等優點深受廣大醫護人員青睞。

【同期】西安中科微光影像技術有限公司市場專員 惠芳芳

我們現在在國內比較廣泛應用的科室是兒科、老年科、腫瘤科和感染科,然後服務的醫院有900多家。我們也出口海外。

【解說】一邊廣播宣傳新冠肺炎防疫知識,一邊智能化開展消毒作業,這輛白色無人車是由新石器交叉信息核心技術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在西安多地投放的智能防疫車,車內可裝載140升的消毒水,進行智能化、無接觸消毒作業。

疫情期間,這款無人防疫車已經被投放在武漢、西安等多個城市,在特定地點進行防疫、非接觸式物資運輸等工作。

小標題:探訪重點防疫物資測溫儀的生產過程

【解說】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企業陸續復工復產,市場對測溫儀的需求量大增。專業人體測溫儀的供應鏈受到較大挑戰,部分地區出現漲價及缺貨現象。位於廣州市南沙區大崗鎮的倍爾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是一家規模化專業測溫儀生產廠家,主要生產非接觸式電子體溫計。

【記者出鏡】新華社記者 閆然

我現在所在位置就是測溫儀的生產車間,我們可以看到各條流水線上的工人正在加急生產。別看是一支小小的測溫儀,它需要一百個左右零件的組裝、5-7天的時間才能夠完成。

【解說】據瞭解,目前測溫儀的國內供應鏈體系已經較為成熟,關鍵元器件都已實現國產化。

【同期】倍爾康醫療器械有限公司廠長 杜志剛

我們現在日產量是兩萬支測溫槍,如果關鍵元器件的上游供應鏈的瓶頸被釋放後,我們預計會在兩週時間內日產量比現在擴大五到六倍。

小標題:中國企業為全球防疫物資生產貢獻力量

【解說】廣東江門市是我國防護服膠條和壓條機的重要生產基地。廣東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就是一家專門從事防護服壓條機和膠條的企業,其為全國防護服膠條生產貢獻超過一半的產能,生產的膠條和壓條機受到市場青睞。

【同期】廣東江門市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吳漢華

(防護服)拼接起來這個針眼的位置,會對這個塗層造成一個破壞,我們需要用這個條子把針眼給封住,封住之後它就達到密封的效果,細菌這些都進不去了。

【解說】據介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醫用防護服材料用量急劇增長。盈通響應政府號召,迅速組織復工復產後,初期膠條日均產量為150萬米,目前已達到了700萬米。

【同期】廣東江門市盈通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 梁坤煥

我們到目前為止,大概供應了接近兩億米的防護服的壓條,大約可以做2000萬套的防護服。國家現在允許我們去做出口,陸陸續續也接了很多國外的訂單,我們在忙於為國外提供壓條,也希望為全球疫情防控提供更多的保護。

【解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抗疫火線上,白衣執甲,與病毒角力。在後方的生產車間裡,各地企業齊心協力、共克時艱,釋放出強大的“中國製造”動能,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主編:李傑 王健

統籌:孫彪

記者:達日罕 李華 梁愛平 閆然 胡拿雲 王瑞平 孟盈如

配音:潘鍇(實習)

音響:田裡 郝曉江

視頻技術:董碩

字幕燈光:鄒建波

攝像:邰劍秋

音頻技術:田裡

系統技術:郝曉江

技術監製:王宏達

終審:葉興增

監製:張平鋒

出品人:孫志平

新華社音視頻部出品(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