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祥培養孩子的興趣,與動手勞動的習慣?

仙島湖小鳳


興趣體現了孩子的個性,是對孩子人格發展的完善。

培養孩子興趣的第一步是找到孩子的興趣,對有些孩子來說,這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何找到孩子的興趣呢?一般是根據孩子擅長什麼、喜歡什麼來入手,如果孩子找不到特別感興趣的事情,那麼就帶孩子多接觸不同的興趣,在體驗的過程中去發現。

找到興趣之後,父母要給孩子創造環境去深入發展,可以通過幫助孩子報興趣班、買學習興趣所需的用具等來學習。剩下的就要靠孩子的堅持和努力了,父母則是幫助孩子保持那份對興趣的熱情,孩子遭遇挫折時,父母就安慰孩子別灰心;孩子有成就感時,父母就鼓勵孩子繼續加油。

動手勞動是孩子身上重要的一項能力,父母能夠重視,對孩子有很大的幫助。父母可以從小陪伴孩子做一些手工DIY活動,家裡有家務的時候,叫上孩子一起解決。平時家裡有適合孩子的活,不妨喊上孩子來幫忙。孩子覺得自己的能力得到重視的時候,就喜歡動手勞動了。


才智寶貝學堂


興趣,我覺得對於孩子來說,這個應該是很模糊的概念,你若是問他們,估計都說喜歡玩。

首先是我們家長通過各種小實驗來確定孩子的點,即便是玩,我們也可以找到孩子喜歡玩的玩具,遊戲等,通過這個點我們家長再具體實施。

堅持,有些事情剛開始並不是很順利的,需要大人在旁邊的堅持。我兒子剛開始畫畫,上了兩節課,就厭煩了。我跟兒子達成協議,只要他敢跟老師說,他不喜歡上課,以後都不上了。老師也同意,我就OK。(我兒子內向,我猜測他自己肯定不敢說的。)就在當天上課的時候,我兒子果然沒跟老師說出來。就這樣堅持了半年,半年之後,明顯感覺他對畫畫有了一定興趣。

鼓勵很重要,在任何時候都不要打擊孩子。“你學這麼長時間,這學的是什麼?還不如不學呢?你跳舞這麼長時間,跳的這麼難看,基本功都不會……”這些都會影響孩子的。進步,有的孩子可能快,有的孩子可能慢,家長首先要有耐心去等待這個結果。我兒子畫了半年,我把他半年的畫都保留著,一張張拿給他,他自己就會說,哪張好看。這時的鼓勵會讓孩子得到認可,他就會越來越感興趣。

榮譽感。現在學什麼都會有證書的,其實證書這個東西我是不在乎的,我覺得孩子只要有了興趣就好。我也是後來的一次偶然覺得證書對孩子來說也很重要的。證書給孩子帶來的是一張榮譽感,增強他的興趣。到畫畫滿一年的時候,獲得了第一張證書。事過半年後,我聽見我兒子和小侄女聊天,說我小侄女畫的不好,考試得不了證書,還把自己的證書拿下來讓我小侄女看,看他那自信又自豪的表情,我很欣慰。

動手勞動的話,首先不要嫌棄孩子弄得亂七八糟,小孩子做事情肯定沒有大人做的完美,只要肯動手去做就可以。吃飯讓孩子自己吃,吃飯後可以讓他幫著一起收拾碗筷,甚至可以洗碗,拖地等。

我小侄子現在吃完飯,一說收拾就自己拿著自己的碗筷放到廚房。也幫忙跟著擦桌子,掃地。只是我們大人嫌棄他,不讓他弄。

興趣和動手勞動並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培養的,也是需要生根發芽,然後慢慢長大,開花結果,需要一個時間的沉澱。

 


0427natural


想要培養孩子的興趣,首先家長需要多加觀察孩子,看看他對哪一方面比較感興趣,比如說繪畫,或者舞蹈等。然後家長以聊天的方式,詢問孩子,想不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學習畫畫呢?我們一起去看看其他小朋友是怎麼畫畫的好嗎?當孩子答應以後,家長可以直接告知孩子,如果你想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畫畫,那麼,我們每個禮拜六都要過來哦,不可以在家賴床或者看動畫片呢,畫完畫畫才可以呢。這樣孩子才能聽進去。

培養孩子的動手勞動,需要從小培養,孩子在兩歲的時候能聽懂家長的一些指令,我的女兒兩歲,我對她說:“寶貝能幫媽媽把地上的紙巾撿起來放在桌子上嗎?”她屁顛屁顛的過去幫我撿起來放好。我對她說:“謝謝寶貝幫媽媽撿起紙巾,並放好。寶寶真棒”,在孩子自己福利完成任務,需要家及時的鼓勵和表揚,孩子的心裡也會很高興,覺的自己可以幫媽媽。那麼,後續寶寶會很高興幫助你,參與一些勞動和動手的事情。

總結來說就是,先引導,家長陪著孩子一起完成,接下來用商量的語氣和寶寶說話,不要直接用命令與征服的語氣讓孩子勞動。


小橙媽媽話育兒


這個提問非常好,很有代表性👍如何培養孩子的興趣,以及讓孩子養成愛勞動的習慣,這個話題我和家長老師都探討過,把我比較認可的一些建議和方法分享給大家:

1.先說說怎麼樣培養孩子的興趣?

1.1興趣有階段的,也有長久的。長久的興趣,慢慢就會變成孩子終身熱愛的一件事。

階段性的興趣是跟孩子的敏感期有關的。

比如, 4到5歲,孩子有一個塗鴉的敏感期,基本上所有的孩子在這個階段都會喜歡亂塗亂畫,等過了這個敏感期,你會發現,他就沒這個興趣了。如果你希望她過了這個敏感期,這個興趣還存在,那就要做好以下兩點:


1.1.1在孩子敏感期時,給孩子創造輕鬆自由的環境,讓孩子充分感受到某一種興趣真的是有樂趣的。尤其給孩子報興趣班要格外注意,因為報不好,本來孩子有興趣的事兒,報完班成了任務,孩子反而沒興趣了。所以給孩子報班一定要選擇比較包容,潛移默化教育,鼓勵創新的機構,而不是填鴨式的。

1.1.2欣賞和肯定孩子的結果,去強化他的興趣。

比如,孩子很喜歡畫畫,他畫的時候,如果有欣賞的眼神兒,他會不會更樂意畫?他畫完拿給你們看,有稱讚,他會不會更樂意畫?所以,多去通過欣賞和鼓勵來加強孩子的興趣。

1.2一旦一個興趣成了孩子長久的興趣,就要接受,孩子可以慢慢來。

因為當父母沒辦法接受孩子慢慢來的時候,興趣很容易成為一種負擔,讓孩子不感興趣。比如,一位朋友,音樂世家,孩子也很喜歡彈鋼琴,但在不斷地考級過程裡,孩子越來越討厭鋼琴…後來孩子甚至放棄了鋼琴,去玩手工~跟她聊,是真的不喜歡鋼琴了嗎?她說不是,但不想做爸媽的傀儡,每天做這件事。所以我們是否允許,孩子在興趣上,慢慢來呢?



2.培養愛勞動的習慣,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2.1 家長首先愛勞動,對孩子就是很好的榜樣。

言傳身教,孩子不看爸媽怎麼說,只看爸媽怎麼做,所以,愛勞動的家長很容易培養出來愛勞動的孩子。

2.2 每次孩子幹一點活,就植入這樣的一個觀念給孩子“我們家xx,真是愛勞動。”重複的話多說了,孩子就印刻在潛意識裡了,你對他的定義就是一個愛勞動的孩子,他也相信,當然就回去做。



2.3 勞動對孩子一開始都是遊戲,所以保留勞動的好玩兒,也能讓孩子一開始就愛上勞動。

有沒有發現孩子小的時候,爸媽擦桌子,掃地…孩子都會過來“幫忙”?他會覺得這事好玩,但當時爸媽是如何做的?我們會不會嫌他搗亂,不讓他做?那孩子慢慢就知道這活不是她該乾的,他又怎麼會去做呢?

說一個我們家的故事:家裡包餃子,我們奶奶會給孩子一個擀麵杖,讓他幫忙,一開始他只是玩面,捏各種小動物,後來慢慢還真學會了擀皮兒,現在六歲過春節吃餃子,他負責擀皮兒。

所以一開始孩子想勞動時,一定給他機會。你說呢?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轉發,也請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交流,輕鬆教養孩子!


親子故事蓮君說


這是兩個不同的問題,但答案是一個方向:興趣無法培養,動手勞動的習慣很難培養。

為什麼說興趣無法培養呢?

因為興趣是天生的。

心理學研究表明:任何一種能夠測量的心理特徵,包括智商、興趣愛好、性格、幽默感、甚至愛不愛打手機,所有這些東西都是天生的。

對於先天因素,後天的改變作用是極其有限的,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能見不到一點點效果。

所以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很多被迫參加業餘輔導班、業餘興趣班的孩子,實際上在那個領域並沒有多少水平,白白浪費了時間和金錢。

那應該怎麼做呢?

對於先天因素,要做的是:發現、支持、鼓勵,然後順其自然。

首先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

每一個孩子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是充滿了好奇心和探索欲的,對什麼都很感興趣,總有問不完的問題。

那麼,家長要善於從中發現,孩子最感興趣的是什麼。

其次要有支持的能力。

千萬不要隨便阻止孩子的興趣,尤其是孩子到了上學的年齡,不能禁止孩子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而要支持孩子去做自己感興趣的事,處理好學習與興趣之間關係。

然後一定要鼓勵。

孩子在自己的興趣領域有了任何表現和進步,要第一時間鼓勵。

按照學習規律,一般來說興趣領域很容易成為特長領域,也許孩子的興趣是他長大以後的優勢和特長。

最後,要有順其自然的心態。

興趣既然是天生的,家長做到發現、支持、鼓勵就可以了,千萬不要強行去培養孩子的興趣,強迫孩子去上興趣班。

畢竟每個領域的天才都是極少數,大部分孩子可能都只是普通人,讓孩子順乎天性的健康成長,比什麼都好。

為什麼動手勞動的習慣很難培養呢?

首先,習慣的背後是人性。

好習慣需要自制力和意志力,自然很難,而壞習慣讓人舒服,符合人的本能,很容易養成。

所以,對成年人來說,養成一個好習慣都很艱難,何況是孩子?

動手勞動是一個好習慣,所以很難。

另外,形成一個好習慣需要長期努力,但是破壞一個好習慣只需一次即可。

從行為科學的角度來看,習慣實際上就是行為慣性,是長期反覆的行為刺激,最後形成的一種不假思索的行為反應。

有一種說法,說21天養成一個好習慣,那是不靠譜的,那樣的習慣是不穩定的。

那應該怎麼做呢?

最起碼,具體到動手勞動的習慣,家長自己必須以身作則。家長只有經常帶著孩子動手勞動,在日復一日的言傳身教中,孩子才可能形成動手勞動的好習慣。

最好的是,跳出從外部努力的層面,發現孩子的內在驅動力,讓孩子自己認識到形成某個好習慣的重要性,從孩子內驅力的層面,幫助他形成好習慣。

要知道,“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外因是有限的,內因才是決定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


你認為興趣是天生的,還是可以後天培養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真知學堂


樂意與和您分享育兒心得。

培養孩子興趣

1 可以和孩子一起開始一樣興趣

如果您想培養孩子鋼琴,圍棋等稍微不那麼有趣的興趣,在起步階段和孩子一起學習。

做他的同學同伴,孩子會更容易開始。

2 父母做好背景介紹

父母做好渲染介紹,引發孩子的興趣。

3 和孩子的好朋友一起開始

有同伴,容易堅持。

動手勞動習慣

可以發代幣,完成勞動任務給獎勵,讓孩子認識到勞動的價值。

也可以說爸媽辛苦了,孩子來動手,培養孩子同理心。

可以多讀寫育兒書籍,多琢磨,多實踐,加油。


花漫開


培養孩子的興趣及動手勞動的習慣,很簡單,大方向就是從小尊重孩子,讓孩子找他感興趣的事做,不要強迫孩子做他們不願做的事。

尊重孩子的興趣看似簡單,要做到很難。一些孩子一歲多點要自己動手吃飯,家長嫌孩子吃不好,會弄髒,便不讓孩子動手。孩子就慢慢嬌慣了。五六歲以後,孩子要動手掃地,抹桌子,洗碗……父母擔心掃不乾淨,擔心打爛碗,添亂等。孩子在學校,父母跟著去幫著打掃衛生,生怕孩子受苦。結果孩子想動手勞動時,家長不讓,到後來要孩子勞動時,因為沒有好的動手習慣,就不愛勞動了。結果把不愛勞動的過錯歸結給孩子,不思考家長的過錯。

在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方面,孩子喜歡跑步,家長認為沒出息,強行拉去學奧數。孩子喜歡畫畫,父母強行要學舞蹈,說好練體型。更有甚者,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音樂,舞蹈,繪畫,寫字,奧數,英語統統都報。在朋友那聽到的,網上看到的興趣活動只要有用就給孩子報,不管孩子能不能消化。長期下去,孩子對什麼都不感興趣了,家長逼著孩子各種學習,家裡變得雞飛狗跳。這時家長又把過錯放在沒有發言權的孩子身上,真是可憐了孩子,被無知家長逼沒了興趣。孩子有興趣的愛好可以報,而且要少而精,沒興趣沒天賦的做個平常人也很好。

尊重孩子,是培養好孩子的前提。很多父母把孩子當做自己的私有財產。只顧著用自己的想法來教育孩子。但不知道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種子,他要吸收怎樣的陽光,需要多少養料,一段時間長多少,只有孩子才知道。家長的急於求成,會造成孩子某方面養料過多,某方面養料不夠,而長成畸形的小苗。從佛法角度說,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福德機緣,聰明的未必幸福,笨的也許在某方面格外突出 ,家長是左右不了孩子的。尊重孩子,等待孩子成長尤為重要。當然教育孩子做人做事,家長的言傳身教就是一面鏡子,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要孩子做什麼樣的人,自己要先做好,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雪冬人生感悟


孩子如果年紀還小,其實是分辨不了興趣和愛好的。更多的是出於一種本能,比如拿著筆到處亂畫,孩子只是單純的覺得這樣好玩。再比如喜歡到超市的電子琴那裡胡亂彈一通。

這個時候家長應該先觀察孩子只是單純的模仿電視、身邊的人這麼做,還是孩子對這件事情有興趣。

培養孩子的興趣

打個比方,孩子如果經常喜歡到處亂塗亂畫,家長先別忙著生氣。試著和孩子一起來畫,引導孩子把注意力從到處亂塗亂畫上變成到規定的地方來進行孩子的“藝術創作”。孩子畫完的紙,布不要丟棄,這樣會讓孩子覺得沮喪。因為這是他自己表達的一種方式。家長可以對孩子作畫過的圖畫再“加工”。

這樣是不是讓孩子突然一下子覺得這個很好玩,一下子讓孩子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慢慢的就變成一種愛好。家長與孩子也能變成很好的“搭檔”,讓孩子自己喜歡上這個事情。

培養孩子的動手習慣

我身邊有個朋友培養孩子的例子可以分享一下

她的孩子3歲半了,我們幾乎是看著她長大的。但是3歲半了,筷子用不習慣。飯還要別人幫著打。首先,她的孩子很正常,不是那種肢體不協調的那種。那麼原因是什麼造成的呢?

她的孩子在小時候嘗試用筷子的時候,她覺得孩子用筷子太麻煩,教不會。一直讓孩子用的是勺子,孩子蹣跚著自己嘗試去打飯的時候,她害怕孩子燙著,總是自己搶過來給孩子添上……我們每次給她說,讓孩子自己去嘗試一下。她總說,太麻煩了,孩子還小,以後自然就學會了。

同樣的,我們這裡很多孩子,生下來只要能吃飯了,父母只指導一次兩次,隨後就讓孩子自己去嘗試。很多時候我看見孩子急的哇哇大哭,但是父母沒有幫孩子的意思。哭一會,孩子會偷偷的看看其他人怎麼使用的,慢慢的自己就去模仿,嘗試。這樣出來的孩子,同樣的年紀,3歲半,揹著自己的小弟弟,小妹妹去買菜了。

對孩子一切大包大攬,讓孩子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這樣的孩子你覺得動手能力有多強?

還有很多家庭對孩子說的:你只管把學習學好,其他事情不用管。你這麼牛,為什麼不代替孩子去學習呢?

所以培養孩子的動手習慣,在允許的條框內,儘量讓孩子自己去探索,去實踐。孩子的教育上面請讓心“硬”一點。


青少年機器人創客


一、先來說說培養孩子的興趣:

興趣就如同學生在學校上的綜合實踐課,孩子的興趣是促進他各方面不斷進步不斷完善的一項重要內容,所以爸爸媽媽們要注重孩子興趣的培養。

與其說是培養孩子的興趣,不如說是陪孩子一起尋找興趣。

1、 我認為發掘孩子的興趣,體驗是關鍵的起點。



體驗,可以是情感體驗、可以是實踐體驗,只要能夠感受到事物帶來的不同感覺。比如,培養孩子對舞蹈的興趣,可以帶孩子現場觀看錶演,讓孩子感受現場律動帶來的情感體驗;也可以帶孩子到興趣班體驗一節課,讓孩子感受舞蹈帶來的實踐體驗。

2、 陪著孩子守護興趣的成長

爸爸媽媽們不要認為孩子有自己的興趣了,報個興趣班就是終點。最好的是爸爸媽媽能夠跟著孩子一起學習孩子興趣方面的內容,或多或少跟孩子探討一些話題,也可以在孩子找到共同興趣的夥伴後給予一定的關注。這樣避免孩子半途而廢,一直保持興趣。



二、再來說說培養孩子動手勞動的習慣:

跟興趣的共同點是,如果孩子能從動手勞動收穫不錯的體驗,那麼孩子會慢慢喜歡動手完成一些事情。

1、 引導孩子發現動手勞動帶來美好

看,寶寶,這個桌子收拾乾淨以後,你是不是可以有更大的空間畫畫了?你是不是感覺心情也更好了呢?

看,寶寶,媽媽是不是把你的玩具擺的很好看,你可以比我擺得更好嗎?



2、 對孩子的積極表現給以適當的獎勵和鼓勵

我在家有自己畫一張簡單的“乖乖表”,鼓勵孩子完成力所能及的事情,完成以後畫上小汽車作為獎勵,當小汽車數量達到要求後,可以兌現一個小願望。

這些,都是帶兩個孩子的總結,親測有效^-^。


30歲的彷徨


1、首先要選擇適合孩子現今能力的興趣班!

建議爸爸媽媽給孩子報班時要選擇孩子能夠做到的,因為孩子對自己喜歡並在自己能力範圍內的事兒,相對來說是容易做到的!相反,超出了這個範圍,孩子就容易失去興趣而放棄!因此在確保他有興趣,能學會的基礎上,當他想要放棄時,就鼓勵他克服困難,不要縱容他半途而廢。 2、科學報班,和孩子商量後再選興趣班再報興趣班前和孩子聊一聊,首先了解孩子的興趣具體是在那裡,不要主觀得替孩子選一門,即使那是對他以後發展有幫助的興趣班。其次,是與孩子達成共識,最好拉勾約法,“答應粑粑麻麻,學習要有始有終,堅持把興趣班上完!”當然啦,每個孩子出現三分鐘熱度的原因都是多種多樣的,和家長的教育方式,還有孩子自身的情況都有很大關係。家長們還是要仔細觀察分析自己的孩子,到底是為什麼不想去興趣班了,找到問題後對症下藥,相信一定會很快解決問題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