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官員退休後為什麼要還鄉?不能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嗎?

阿布160104287


古代官員沒有明確的退休年齡。一般情況下,身體出現了嚴重的狀況,實在幹不動了,才會向皇帝申請。皇帝同意了,你才可以退休。皇帝要是不同意,你還得繼續幹。

可能有人會說,幹不動了才退休,那不是霸佔年輕人的崗位嗎?

(朝廷裡的官員)

其實並沒有。古代官員在位置上待的時間,算起來,真正不算長。不長的原因,一是當官的時候,年紀都比較大了。古代是要經過很複雜的考試,進士及第以後,才能出來當官的。考試本來就難,真正考上,一般都老大不小,幹不了幾年了。二是在官位上,還常常會被皇帝貶謫。一貶謫,就得在家裡賦閒一段時間,或者發配到偏遠的地方去反省,反正得離開官位。三是父母去世,官員們一般都需要“丁憂”。“丁憂”的時間,一般長達三年。雙親加起來,也就是六年。在這六年的時間裡,官員都只能呆在家裡。所以,實際算起來,古代官員幹工作的時間真的並不長。

古代官員退休以後,一般都會回到自己的老家。那麼,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要回老家呢?難道在工作的地方安家落戶,不是更好嗎?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首先要有個常識,古人住的房子,和我們現代人住的房子是不一樣的。現代人都住在樓房裡。一座鋼筋混凝土的樓房中,一次性會住幾十戶人家。就算住那種別墅區,別墅的面積其實也並不大。古人不一樣,古人都是一家一戶單獨住。也就是說,古人住的都是別墅。不但是別墅,加上配套設置,有時候甚至有一個村落的規模。

有人可能會說,你說古人住別墅,這一點我們都知道。我們問的是古人為什麼不在當官所在地買地修別墅,而偏偏要回老家去修別墅呢?

(丁憂在家的官員,圖取其意)

其實這個問題,還得根據不同的時代,具體來分析。

在上古及中古前期,官員當官建功立業後,朝廷都會以賞賜土地作為獎勵。把國家的土地拿出來,對功臣進行分封。這種賞賜分封,有時候是根據土地面積,有時候是根據人戶的多少。比如說“萬戶侯”,顧名思義,那就是封地上至少要有一萬戶的人家。

皇帝在賞賜有功的官員土地的時候,一般都會賞賜官員家鄉的土地給他。因此,官員要修房住家,那也得是在自己的家鄉,退休以後,自然也就回到了自己的家鄉。

但也不一定,皇帝有時候也會把賞賜給官員其他地方的土地。比如,西漢的時候,就會以函谷關為界,函谷關以內的封地,自然離皇帝近一點,要顯得高貴一點。函谷關以外的土地,離皇帝遠一點,就要低賤一些。因此,官員們都喜歡給自己的封地,能夠在函谷關以內。這樣一來,官員的封地,就不一定在他家鄉了。官員退休以後,肯定也只能回到他的封地,回不到出生時的那個家鄉了。

但是,既然有了封地,封地就成了他的新家鄉,實際上也算官員回鄉。

(告老還鄉,圖取其意)

當時代發展到中古晚期及近古的時候,皇帝對官員等有功之臣的封賞,就不再是用土地。而是用銀兩、珍寶、祿米這樣一些東西。或者是爵位這種精神性的榮譽。

官員有了錢,就想成為地主。要佔有土地,就得花錢去買。

但是古代官員買地,其實是有很多限制的。他不大可能在自己任職的地方買土地。為什麼呢?一方面,古代官員不會在一個地方任職太長時間。皇帝害怕藩鎮割據,害怕官員做大,也不允許官員在一個地方任職太長時間。既然任職的時間不長,你把土地買來放在那兒幹什麼呢?另一方面,如果官員在他所任職的地方買土地,必然會受到言官的彈劾。要是受到彈劾,往往很快就會被貶責。官都當不成了,自然也買不到土地了。

相對來說,自己家鄉的土地要保險得多。有了錢,就讓家裡人在老家買土地。等他退休的時候,家裡也買了不少土地。既然土地都買在老家,因此他將來也就只能回老家養老了。

當然了,官員之所以退休以後一定要回老家。還受到“葉落歸根”“封妻廕子”等觀念的影響。畢竟古代是農業社會國家,這些觀念,也是農業社會最基本的特徵。


張生全精彩歷史


可以留任養老的,並沒有強制性要回家鄉養老,但是因為很容易出問題導致沒人敢!當時的朝廷給官員的俸祿實際上非常少,比如李衛在擔任揚州知府的時候俸祿是每年150兩銀子,當時的銀子折現成現在的錢大約是每兩銀子600元人民幣,150兩大約是90000人民幣。這麼一筆錢在當時不算什麼大錢,基本上夠吃,但是沒法剩下多少,當個三五年知府的話買個小宅子是沒問題,但是要買個幾進大院還是不夠的。雖然當時的官員肯定是有各種灰色收入能夠置房買地,但肯定是不敢露富出來的,畢竟這玩意兒太明顯了。所以大部分人就只能選擇告老還鄉,不是被皇帝趕走的,只是因為怕露陷。

其次,當時的官員除了朝廷俸祿之外,還會有皇帝賞賜,皇帝賞賜的種類很多,有金銀珠寶,也有土地宅子。皇帝在賞賜大臣的時候,一般採取就近賞賜的策略,因為皇帝的賞賜並不是一次性賞賜的(按功勞),這是為了方便大臣管理,不然每次賞一個地方那麼必然十分分散。所以呢,大臣的產業都在自己老家,只能去老家才能享受得到。

最後,遠離是非之地。能夠享受告老還鄉待遇的人至少要三品以上,這些人在京城也是有皇帝賞賜的宅子的,但是這些人往往需要躲清淨,防止被扣上各種帽子,趕緊遠離京城回老家去。


優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原因這幾個:

第一,當官地點不是自己家鄉。

古代大部分朝代,要求官員不得在本土本鄉任職。

我們看明代的《儒林外史》,一開始的周進是山東人,他當上省教育廳廳長則是在廣東。

而范進是廣東人,同樣當上了省教育廳廳長,卻是在山東。

這主要是防止地方的宗族勢力,推選出一個人來當官。這樣一來,地方就變成宗族操縱地方行政大全,可以和京城的皇帝直接對抗了。

久而久之,形成地方割據勢力甚至聚眾造反都可能。

所以,官員都是外省人,退休了當然不會留在這個省。

第二,古人的思想問題。

不要說古人,就算民國時期大部分人都講究落葉歸根。

國民政府很多人潰敗到臺灣,在這裡去世,留下的遺願都是要將骨灰帶回老家安葬。

就連老蔣和小蔣的棺木也沒有安葬,而是等待未來遷回大陸。

所以,既然官員退休,都是年邁的老人。古人壽命很短,隨時可能老死,當然要回到故鄉了。

古人一般年老的時候,就提前準備好棺木和壽衣,墳地當然早就準備好了,就等死了以後埋葬。

第三,生活習慣問題。

古人和現代人不同,在外省生活是很受罪的。

別的不說,當時並沒有普通話,只有一種官話。但官話不是所有人都會說,大部分老百姓都不會說。

所以,各省都操著自己的的方言。

大部分方言都是很難懂的。就比如上面的周進一個山東人,跑到廣東簡直就像到了外國。

而廣東人范進去了山東,也無法同當地老百姓溝通。

另外,生活各種習俗都有很大區別。

人老了以後,都希望靜養,回到自己最熟悉的環境,當然應該回老家了。

第四,置業問題。

古人和今天人不一樣。現代的人,有了錢,就在北上廣大城市瘋狂買房、

古人有了錢,根本不會在當官的地方買房,因為官員調動時頻繁的。今年在廣西,明年聖旨一來就得去廣東。

所以,古代官員賺了錢,一定都會寄回家,在家買房子買地。

就拿李鴻章為例,李鴻章發跡之後,他們六兄弟曾在安徽老家大量購置田產。據統計,李氏在老家合肥東鄉佔耕地約60萬畝,佔當地耕地面積的三分之二。

既然房屋都在老家,退休了自然要回去。


薩沙


中國的古代官員退休後,大多數是要告老還鄉的,稱之為致仕,這一慣例也慢慢形成了中國特有的鄉紳文化。

古代官員一般有一個致仕的年齡線,大約是七十歲,當然如果體弱多病或績效無能者也可以提前,得到皇帝的批准後就可以回鄉養老了。

至於為什麼非要回家鄉,這個倒也不是絕對的。有一些可以留在京城,但京城生活費很昂貴,有的官員一輩子都買不起房子,面對退休後高昂的費用,想不離開都難啊!其它的原因可能有幾點。

一是落葉歸根的故土情節。古人對家鄉的概念是非常看重的,尤其是對郡望、堂號什麼的家族符號尤其重視,在外做官,為的是封妻廕子,光耀門楣,在外漂泊終究要葉落歸根,因為那裡有祖業、族人,祖產,這都感召官員退休後回到家鄉。

二是家鄉有產業,生活有保障。一般的官員在外當官期間都會在家鄉置辦田產,為今後回家鄉做好準備,有田產,有房產,後面的生活不會降的太多,所以大部分官兵仍是回到家鄉過退休生活。如曾國藩也是讓其弟在家鄉廣置田地,修繕房舍。

三是保持自尊的需要。官員離開任所後,人走茶涼,待在任職之地,無職無權,門庭冷清,對大多數官員來說,受不了這種刺激,不如干脆一走了之,回到家鄉,過起鄉紳的生活,別人還高看兩眼,豈不樂哉。

四是皇帝就允許。對於一些位高權重的人物而言,你的存在都是一種威脅,尤其處在京城和任所,為了消除對皇帝的威脅,乾脆準你回老家,遠離權力與紛爭的中心,這樣你好,我也好,兩者彼此放心,求得平安。

當然,這些退休的官員由於具有開闊的視野,優秀的才幹,回到家鄉仍是倍受推崇的,很多都成為一方的紳士賢達,在地方發揮著影響作用。


華豎


你問這個古代好像有點太模糊,每個朝代針對退休官員的政策都是有所區別的,那麼我簡單說一下時間上離咱們比較近的清朝吧!

在清朝年滿60就可以退休了,退休的官員就必須回到家鄉養老。關於你提這個問題,咱們就拿清朝的京官來講解一下,因為清朝京官更能體現退休返鄉制度。清朝在京為官的官員,如果到了退休年齡還不返鄉養老,執意滯留在京城是要被問罪的,所以一般人就乖乖回老家養老了。



這樣的制度存在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這些官員當了一輩子官,一生中所積攢的人脈關係網是非常龐大的。他自己雖然退休了,但是那些親系、門生等有的都還在任上,這些人如果經常走動就容易形成黨羽,對朝廷政權的穩定是不利的。退休後讓他們回老家養老,就能很好的解決這個隱患。


在清朝一個官員會有家人、侍從等等一大堆人員,隨著退休人員的增多,這樣的人員日積月累,會佔用當地很大的資源。把他們分散到全國各地的老家,就不會存在這樣的情況了。

還有些記載清朝官員退休不但要回到家鄉,而且還要求回到家鄉後,沒有經過批准的情況下,是不允許再離開家鄉的。意思是你退休後就在你的家鄉畫了一個圈,這個圈裡面就是你的活動範圍,沒有上級批准就不允許出這個圈。當然也有極少數高級官員是不受此退休政策影響的。

手機打字不易,喜歡的話點個關注吧!


追記歷史


古代官員致仕(也就是現在說的退休)也不一定要回家鄉,這要看朝廷有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有的,是朝廷出於不放心或覺得還能擔任諮詢政務的職責,往往會在致仕聖旨上寫明:“留京養老”。沒有特別指明的,你既可以留京養老,也可以回家鄉養老。但是絕大多數官員會選擇回家鄉養老,這是為什麼那?1自己已經不在其位,再留在京師這個是非窩,皇帝的眼皮底下,稍一不慎,就會惹來殺身之禍。2宦海一生,思鄉心切。有的人從青年走出家鄉從政,一生因為職責或避嫌,往往回不了幾次老家,致仕後落葉歸根,也算是衣錦還鄉吧!想回家看看,走走,和親族兒時夥伴團聚!3有些做官時在家鄉添置了大量的田畝、房屋,積累了鉅額財富,回家就是為了享福。4官員致仕後回鄉,特別是有些官職比較大的,在家鄉也會受到地方官的尊崇,也會提供相應便利的養老條件,生活條件也會京城好。





譙郡太守


古代官員退休有兩種說法,一稱“致仕”,二稱“乞骸骨”,前者是到年齡正常退休;後者是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歸葬故鄉,頗有些悲憫意味。

《尚書大傳.略說》中有提到:“大夫七十而致仕,老於鄉里,大夫為父師,士為少師”。充國乞骸骨,賜安車駟馬。—— 《漢書·趙充國傳》

古代官員退休後選擇養老地,無一例外都是歸鄉。能不能留在任職地養老?可以!但基本沒人會這麼做,原因有二:一是從古到今的鄉土觀念影響,落葉歸根是人之常情;二是政治因素,既然退了就退的徹底,留在原地讓繼任者怎麼看?搞不好還落得個“貪戀權位”的名聲。




鄉土觀念,人老戀家

這是最硬核的原因。

自秦朝起,官員就職都實行“流官制”,“凡中央任命之地方官,上自郡國守相,下迄縣令、長、丞、尉、邊侯、司馬均用非本郡人,刺史用非本州人”。

到了東漢更嚴格,漢靈帝熹平四年還出臺了“三互法”,即“三互謂婚姻之家及兩州不得交互為官”——官員除了不能在本地任職,連老婆的孃家所在地也不能去,如果兩個官員家鄉的州府挨著,也不能到彼此的家鄉任職。


只要當官就得離家鄉遠遠的,古代交通條件又比較差,從上任之日起,直到退休前,幾十年不著家是常態,人越到老年就越是思念故鄉,這種鄉土情到現在也是。

況且古今都講究“落葉歸根”,死後要進祠堂,入祖墳,能安安穩穩的在老家宅子裡去世是福分,如果留在外地養老,哪天去世了還要千里迢迢運回故鄉安葬,人死了都不得安生,未免有些淒涼。

政治原因,不成文的規定

致仕歸權,退休了不拿著朝廷給的封誥衣錦還鄉,偏要留在任地養老,繼任的官員多少會有想法,“新官上任三把火”,燒的火要是跟前任有關係豈不是尷尬?底下的人指不定還要傳出什麼風言風語,離職就是人走茶涼,為了讓別人好辦事,自己心裡也不隔應,離開是兩全其美之事。

尤其是京官,京城是個政治漩渦,多年朝堂爾虞我詐,能全身而退就是最大的勝利,退休了留著不走,一是容易再次捲進是非,養老不成反而“身敗名裂”“客死他鄉”,二是給人留下“貪戀繁華”“心有不甘”的印象,也不符合士大夫的價值觀,怎麼會有衣錦還鄉,在老家含飴弄孫來的瀟灑,還能落個不戀權的好名聲。



就比如清朝的張廷玉,致仕了不趕緊遠走京城,至少不會鬧出個“軍機處洩密”的大案來,因為軍機大臣汪由敦是他門生,乾隆甚至懷疑他就是張廷玉埋下的棋子,不然怎麼會出現諭旨還未出宮,你張廷玉就知道了?要不是張廷玉是康熙朝重臣,還曾賜予過死後配享太廟,張的腦袋早就落地了。

官員致仕後回家鄉都做什麼

除了在老家讀讀書,享享清福外,致仕回鄉的官員還起到一定的政治作用。

古代一直有“皇權不下縣”的說法,指的是朝廷行政力量最多隻能延伸到縣一級,再下一級就要依靠鄉民協助自治了,這就需要一些“話事人”充當鄉民代表,也只有當地士紳才有這個能力能擔負起這個職責。

至於話語權的大小,就要看鄉紳曾經擔任過的官職有多大,比如一個鄉里有三個致仕官員,分別幹過縣令、知府、尚書,那影響力大的無疑是尚書,不僅在當地,就算在一省也有相當大的影響。

比如清朝的劉墉、劉統勳父子,在山東諸城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官宦之家,劉家在諸城的話語權比知府還大。

總結,古代官員致仕回鄉,除了落葉歸根的傳統的思想,也是為了儘量規避政治上的風險,即可衣錦還鄉光耀門楣,又給人留下不貪戀權勢的印象,於情於理都是個好選擇。


瘋狂的008


古代官員的告老還鄉可以說是現代社會退休制度的雛形。古代官員在感覺自己身體無力繼續從事繁瑣的政務之後。便會相皇帝上一封奏摺陳述自己身體年邁、年事已高,無力再為皇帝排憂解難、分擔政務……請乞骸骨回鄉養老!


一般這類陳情奏章的內容都十分的煽情,大多為陳述忠君愛國之意以及自身的仕途歷程和身體狀況。皇帝在綜合考慮之後,一般會准許其告老還鄉,從繁忙的政務之中脫身出來回到故土享受天倫之樂。並且還會賜予其各種恩賞和封號,以謝多年君臣之宜。那麼為什麼古代的官員退休之後一定要返回家鄉呢?而不能夠留在自己長期工作的地方度過餘生?

首先,古人的思想體系裡面有很重要的一條便是落葉歸根!這不僅僅是人之本性,也是當時社會的倫理道德所提倡的。一個人在外求學當官多年,晚年都要回到自己的故里,回到生養自己的地方。這裡有自己的宗族兄弟,鄉親故舊,可以暢敘少年故事。而且很重要的一點是,古人都希望在自己百年之後葬在自己的祖墳之中。這是一種榮耀,也是一種歸屬感。



另外,古代的官員很多時候都經常變遷自己的官職和任職地。很少有在一個地方長期任職的情況發生。即使有這樣的情況發生,對於個人來說,無論在外地擔任如何高貴的官職,自己終究是一個客人,這裡終究是他鄉。在自己晚年迴歸故里,依然是自己心中的最好歸宿。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古人外出做官並非是將整個家庭都帶出去。很多情況下自己的父母以及兄弟都留在自己的家鄉,甚至自己的老婆和家眷也留在了家鄉侍奉雙親,也有一些連兒子都留在家鄉讀書生活。更不用說自己的家鄉還有整個家族的族人。古人有著十分強烈的家族意識。對於幾代以內的家族近親都比今天的我們更親切重視。整個家族的榮辱與共幾乎是一體的。而且古人在辭官時,可能家中尚有老母在世。那麼身為兒子更要回到家鄉侍奉母親左右,以盡孝道。


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古代各地都湧現出了一些名門望族,族裡也會出現一些在外做官、在外經商的人。這些人都代表著家族的榮譽和身份。無論官做多大,人走多遠,整個家族的興衰都與每個人分不開。當然在這些人到了垂暮之年。自然也會再回到這團火中,回到自己的家族裡。度過餘生,享受天倫之樂。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古代很多在外做官的人,都是家族裡的佼佼者,都是家族晚輩的學習楷模。在自己晚年之後,在告別官場繁瑣的事務之後。錦衣還鄉,榮歸故里,這算得上是一個人一生最大的成就。



珞珈山的貓


“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古代科舉制度是官員選拔的主渠道,所以就出現了很多“十年寒窗苦”的莘莘學子,只為了有朝一日能夠“高中”,而光耀門庭。從而開啟自己的出仕之路,或是京官,或是地方官就不好說了!


有“出仕”自然就有“致仕”,也就是到了退休年齡,很多官員都會選擇“告老還鄉”這是為什麼呢?據我分析有以下幾點原因!

衣錦還鄉榮歸故里!

古代官員“致仕”後,“衣錦還鄉榮歸故里”成了他們的首選,回到家鄉後,自己風光,家族也光,老祖宗臉上也有光!


根深蒂固的落葉歸根思想!

古人都受儒家思想的影響,“落葉歸根”成為人死後的“終極目標”,所以一般官員“致仕”後會選擇回到故鄉,以免“客死他鄉”,樹高千尺,最終還是要落葉歸根的!

家族觀念!

古代官員“致仕”後,因為自己親族、宗祠都在家鄉,回到家鄉後自己的親情網都還在,日常生活也都能相互照顧一下!


遠離是非地!

古代官員“致仕”後,都想著能夠安享晚年,如果在就任地養老,自己在任期間難免會得罪一些人,卸任後沒有了權力,難免會有人前來報復,所以最好的養老方式就是遠離是非之地。這也是很多古代官員不願留在就任地養老的原因!


綜合上述,古代官員“致仕”後,告老還鄉才是最明智的選擇,但是世事無絕對,也有很多官員會留在就任地養老,畢竟已經熟悉了當地的環境跟人文。


唐古看今


退休還鄉,既有觀念問題,也有政治問題。古代官員並沒有退休的說法,所謂退休就是致仕,致仕有主動被動之分。

主動致仕,要麼是實在年老多病,幹不動了,稱病退休,要麼是與當前朝堂環境不合,要麼是規避傾軋風險,主動提出退休。“爺伺候不了,不想幹了,皇上您開恩放俺回家吧。”

被動致仕,比如與皇上理念衝突,但念你有功,不便治罪,或者出於皇恩寬仁考慮,反正就是不想讓你幹了,交出權力,回家養老吧。

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為了表示已沒有威脅,不會對皇上或者朝堂勢力集團造成影響,並且不再過問政事,就要遠離政治中心,遠離朝堂,回到故鄉。致仕一般就等於在政治鬥爭中認輸了,朝堂鬥爭,波譎雲詭,誰也無法保證自己一輩子順風順水,所以一般情況下,只要致仕回鄉,表達認輸,大多不會再趕盡殺絕,也是為自己失勢的時候留條後路,等於一條默認行規。如果致仕而不走,就表達出一種不甘心,戀權觀望的態度,這就可能被趕盡殺絕了。

最後的一分觀念問題,落葉歸根,這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