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邻为师!江苏这个大市要向苏州学“法宝”

以邻为师!江苏这个大市要向苏州学“法宝”

3月24日出版的新华日报,在《思想周刊》“政声”版头条发表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的署名文章《学习苏州“三大法宝” 推进南通高质量发展》。

文章明确宣示,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首先要跨越思想上的“长江天堑”,工作理念上对标苏南,精神状态上比肩苏南,特别是要重点学习和借鉴苏州“三大法宝”。

向谁看齐、拜谁为师,是事关地方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问题。在观潮君看来,近段时间以来,南通主要领导在这一问题上频频对外发声,显然不是代表个人发表意见,更不是就事论事的一般性表态。

(一)

南通为什么要重点强调和突出“学习苏州”?

在观潮君看来,一个地方在选择对标的对象时,通常要考虑两个前提性条件:

第一,对方明显比自己强,要么是强在单项,要么是强在整体,如果两者都具备当然就更为理想;

第二,对方要“可学”,双方差距不要太过巨大,最好是“跳一跳能够着”。换句话说,双方既要有“可比性”,实际操作上也要具备“可行性”。

具体到南通公开提出学习苏州,首先,这是对标强手、让自己更强的理想选择。苏州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在坚持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值得南通这个正在冲刺万亿GDP目标的“苏中领头羊”学习。向更强者看齐,才能让自己更强。

其次,这是就近、就便向先进学习的务实选择。苏州与南通同处一省,并且只有一江之隔,地缘上相近、人缘上相亲,苏州近些年来的发展经验、苏州干群的精神状态,南通大都可以通过对标找差、学习借鉴,拿来为我所用,借此缩短彼此的差距,甚至实现赶超。在这方面,基本上不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

当然,南通旗帜鲜明地提出以邻为师,也与主要领导本身的工作履历和战略思考有关。

去年底担任南通市委书记的徐惠民,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在苏州工作,除去2006-2011年外调宿迁外,他在苏州各个岗位工作时间长达30多年。值得注意的是,这其间他还担任过昆山市、苏州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

可以说,对于苏州的发展经验特别是“三大法宝”,徐惠民都有着丰富的实践、切身的感悟和深入的思考。利用这一独特优势,把苏州好的发展经验“移植”到南通,是加速南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捷径。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苏州的“三大法宝”,具体是指张家港精神、昆山之路、园区经验。这“三大法宝”,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江苏改革开放40年来最具有代表性、标志性的实践成果,其间体现的艰苦创业、矢志创新、奋勇争先的精神,已经镌刻进苏州和江苏的发展史册。

(二)

学习邻居好榜样,还有一个重要背景:时下的南通,正雄心勃勃、踌躇满志。

在江苏,目前已有三个城市跻身全国万亿GDP俱乐部,分别是苏州、南京和无锡,都是清一色的“苏南城市”。而放眼全国,能够跻身这一俱乐部的城市也只有十七个。

2019年,南通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9400亿元,增长了6. 5%。作为“江苏第四城”,南通正站在万亿GDP俱乐部的门槛上。

观潮君注意到,今年以来,“迈进万亿俱乐部”成为当地干部群众的一个热议话题。如果这一步成功实现,南通的城市能级、城市地位将有一个明显的跃升。

要知道,就连合肥、福州、济南这些东部地区的省会城市,目前的GDP总量也只是和南通旗鼓相当。这些GDP总量已经超过九千亿元的城市之间,本身也在相互比拼速度和质量。

再者,如果南通成功晋级,江苏也将成为国内拥有GDP过万亿城市最多的省份。在经济大省中,广东、浙江、山东目前分别有3座、2座、1座城市名列榜单。其中,广东的佛山在去年底才刚刚实现这一目标。南通何时跻身万亿俱乐部,某种意义上也不只是当地的事情,同样也关系到江苏在全国经济发展版图中的地位和形象。

在此背景下,今年初召开的中共南通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正式提出,南通要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

三个“全方位”的发展思路,在随后的南通市两会上,也受到代表委员们的热议和力挺。

南通“全方位融入苏南”,首先要解决的是学习苏州、对接苏州的问题。就此,南通市委进一步提出了“学习苏州‘三大法宝’,答好南通‘发展四问’(面对新机遇、过万亿、大项目、争先锋,我们准备好了没有)”的命题。

观潮君注意到,从今年3月9日起,当地党报在头版刊发专题调研文章,详细介绍“三大法宝”的成功经验,为全面学习苏州做出动员和示范。

(三)

向苏州学习、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南通要干哪些大事?

在新华日报上最新发表的署名文章中,徐惠民对此做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概括起来,就是“五个聚焦”——

聚焦打造未来发展新引擎,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率建设“大通州湾”;

聚焦建强产业发展主阵地,深入推进开发园区体制机制重构;

聚焦筑牢经济增长“压舱石”,以更大格局、更优服务、更快节奏突破重大项目;

聚焦提升中心城市影响力,协同推进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片区建设;

聚焦提高全面小康满意度,多措并举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观潮君注意到,在这篇文章中,徐惠民不避问题,直接点明了南通跟苏州之间的差距。比如,南通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数量位居全省前列,但是亩均产出和亩均税收仅有苏州的1/2,贡献份额仅占全市的1/3。

这意味着,学习苏州“三大法宝”,一大诉求是提升发展质量,而不只是一味做大总量。

观潮君注意到,在这篇文章中,徐惠民再一次提到了“狼性”干部。

他这样写道:“我们将进一步激扬士气,强化干事担当的鲜明导向,大力培养和使用具有忠诚品质、拼抢血性、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的‘狼性’干部,为事业拼搏,为梦想前行,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南通建设的精彩华章。”

观潮君曾在不久前撰文,专门谈及南通倡导的“狼性”干部。干部是推动地方发展的“关键少数”,也是南通学习苏州“三大法宝”、实现“弯道超车”的决定性因素。而干部的作风和精神状态,本身就是学习苏州“三大法宝”时所要解决的重要命题。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尽管坊间对“狼性”干部这一具体表述或许存在不同看法,但对于南通而言,锻造这样一支具有忠诚品质、拼抢血性、坚韧意志和团队精神的干部队伍,重要性毋庸讳言。

在“名”和“实”之间,人们更为看重的,还是南通今后的发展之“实”。尤其是在今年这样一个起步阶段即面临重大疫情考验的年份,各级领导干部的精气神、执行力,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

不妨说,南通的上述做法和期许,也能够为其他地方和城市提供一个富有启发、可资借鉴的参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