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

上有個段子發人深省。


媳婦正在做家務,丈夫翹著二郎腿躺在沙發上玩手機。女兒突然說:爸,你真厲害,我真佩服你。


丈夫問:為什麼?


孩子說:你真有本事,娶了個這麼好的老婆,會做家務,能掙錢,還長得漂亮。


正當丈夫得意時,孩子抬頭對妻子說:媽媽你就不行了,看看你嫁了個什麼人。


很多時候,父母盡全力給女兒最好的教育,最好的照顧,以期孩子能有一個好的未來。可是99%的爸爸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很多時候正是你的家務量。


01

爸爸做家務,女兒更有抱負


哥倫比亞大學曾做過一個實驗。


  • 研究人員找了326名7到13歲的女孩,以及她們的父母,通過長時間的觀察後,分析家庭裡家務配比情況對女兒未來擇業的影響。


調查結果顯示,爸爸承擔家務量的多少,直接決定著女兒是否有“野心”:


  • 爸爸做家務的家庭,女孩們不容易受性別因素的影響,不會自我設限,大多勇於挑戰很多在外界看來更適合男孩子的工作,比如警察、交通運輸、建築行業。
  • 媽媽做家務的家庭,會讓女兒產生“女性就應該做家務”這種男女不平等觀念。在擇業時,會更以家庭為重,有的女孩甚至願意放棄工作,做個家庭主婦。


所以你看,當爸爸逃避家務時,可能會覺得無關緊要,但這些很容易在日後成為你女兒安於現狀的包袱。


事實證明也是如此。


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


比如黃磊和女兒黃多多。


多多四歲時,鋼琴、小提琴、尤克里裡就可以信手彈來,八歲時翻譯出版英文繪本,十歲時創作全英文劇本,前腳為法國動畫電影《小王子》配音,後腳又在巴黎亮相Bonpoint大秀,在同齡人中一直是教科書般的存在。


爸爸黃磊呢,結婚之後承擔了家裡的絕大多數家務,被圈子裡的朋友戲稱“黃小廚”。黃磊不僅不在意,還以此為傲,想著法的給老婆孩子做大餐。


他說:

  • 我想讓多多知道,家務從來都不是女人的專利。
  • 男人可以洗衣做飯,女人可以在職場打拼,沒人規定女孩就只能做那些傳統意義上女孩該做的事。


爸爸是出現在女兒生命裡的第一位男性,你的行為在很大程度上都會影響女兒對自身女性特質的認識和認同。


就像這項實驗的發起人Alyssa Croft博士說的,父親就好像是女兒職業發展的守門員,你參與家務的程度有多大,女兒職業選擇的範圍就有多大。


02

爸爸愛做家務,孩子人際交往能力強


一個愛做家務的爸爸,能夠提升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

美國的調查人員曾對3000個家庭進行了走訪,研究顯示,那些爸爸參與家務勞動的家庭中的孩子,其適應能力和協作能力,都比爸爸在家裡只當個甩手掌櫃的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強。

爸爸積極主動承擔一部分家務勞動,有助於孩子形成性別平等意識,那麼他們長大以後,為人處世都會抱有公正的態度。

他們通過觀察父母在家庭中的勞務分配,來了解人與人之間的差異,特別是男人和女人的做事風格區別。

愛做家務的爸爸,會增強孩子與他人協作的能力,這樣家庭裡出來的孩子在學校裡更善於與人交往、勇於承擔責任,並且性格更加的平和。


03

你的家務量,決定女兒的婚姻質量


一個家庭裡,如果爸爸從不做家務,媽媽就會在家庭裡承擔更多的重擔。女兒看在眼裡,深感男女不平等,容易產生兩種極端化的婚戀思維模式:


  • 一是認為女人婚後就應該做飯、洗衣、打掃衛生,全心全意做家務,為男人生兒育女,重複媽媽的宿命。
  • 二是對婚姻產生厭惡感,不信任男人,對做家務也有本能的排斥,認為婚姻會降低自己的生活品質。


網上有個爆火的短片,不過兩分鐘,卻戳中了很多爸爸的淚點。


年邁的父親去已婚的女兒家裡做客,他期待著的是女兒幸福美滿的生活,可看到的卻是一個身兼多職,在保姆、廚師、妻子、媽媽中不斷切換身份的女傭。


而女婿呢?安心坐在沙發上看著電視喝著咖啡玩著電腦,偶爾還指揮女兒去把衣服洗了,看著女兒像陀螺一樣忙得焦頭爛額,爸爸才幡然悔悟……


他在給女兒的信中這樣說道:


  • 我早就應該告訴你,家務不該就得你一個人幹,你丈夫也要分擔家務。
  • 但是,我哪有臉說他呢?說起來,我以前也從沒幫你媽媽幹過家務。作為爸爸,我向你道歉。代表那些做得不夠好的爸爸們,爸爸向你道歉。
  • 我會慢慢學習,努力改正,幫你媽媽作家務。我很抱歉以前沒有做個好榜樣,現在是時候改正了。


女兒正在經歷的這些,和曾經的妻子如出一轍;現在的女婿,就是年輕時的自己。


正是自己對家務的熟視無睹,才會讓女兒潛意識裡接受“像他這樣的男人”。


99%的爸爸都不知道,真正決定女兒未來的,是你的家務量


一個懂得分擔家務的爸爸,會在無形中影響女兒的擇偶標準。正是有了這樣的爸爸作表率,將來她才會順利找到那個值得託付終生的白馬王子。


爸爸,是女兒婚姻中的“影子”,你的樣子,就是你女兒未來老公的樣子。


做家務也好,為女兒塑造良好的男性形象也罷,最終的目的都是希望爸爸能夠參與到家庭教育裡,發揮父親特有的權威,幫助女兒成為一個有安全感又強大的人。


不做家務的藉口千千萬,做家務的理由,這一點就夠了。


試想,當著妻子和女兒的面,收拾狼藉的碗筷,把一堆髒衣服扔進洗衣機,瀟灑地說一句“放著我來!”


這樣的爸爸帥不帥?


帥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