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李玫瑾是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教授,被稱為“中國心理犯罪畫像第一人”,長期專注犯罪心理和青少年問題的研究。

因為通過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研究,她發現了每一位青少年的犯罪都離不開家庭教育,她說到,沒有天生的罪犯,只有後臺培養出來的。

所以,她的育兒講座總是給人恍然大悟、醍醐灌頂的感覺,她的育兒語錄也被眾多父母奉為經典。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她在一次訪談中說道:有一種人脾氣暴躁、容易激動的人,早年的撫養一定是虧欠的;還有一種人平和大度,早年的撫養一定是非常到位的。所以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每個人的性格和脾氣不同,遇到不高興的事情時,所表現出的方式也不同。

有的人一言不發;有的人暴跳如雷,髒話連篇,這些都是發洩心中情緒的正常方式。

小孩子遇到了委屈時,也是如此,像是內向的孩子,就喜歡獨自傷心哭泣;脾氣暴躁的孩子會選擇撒潑打滾,或是大吼大叫。有的時候父母教訓幾句,孩子會變本加厲,和父母亂髮脾氣,還會怒摔自己的玩具,希望能震懾住父母。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一些家長會感到疑惑,小孩子本應該是無憂無慮的年紀,怎麼會脾氣如此暴躁呢?稍微有一點不高興,就衝著父母哇哇大叫。父母說一句話,孩子有三句話等著父母,而且態度極其惡劣,絲毫不給父母說話的機會。

為什麼年幼的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像定時炸彈一樣隨時都能被引爆呢?

這是因為孩子大腦中的理智情感還沒有發育健全,孩子的情緒系統"控制"著孩子的一言一行,也就是孩子做事完全看自己的情緒。

一旦情緒受到波動,孩子不高興了,大腦就會"告訴"孩子,要發脾氣、頂嘴甚至是摔東西,孩子無法管控自己的情緒,也就會做出相應的暴躁行為。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小孩子沒有能力辨別自己的的行為是對是錯,在孩子看來,心裡不高興就大發脾氣,是很正常的現象。他們不會覺得自己做錯了事,或是惹父母不高興。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神經性博士舒爾,多年的研究表明:良好的情緒是孩子大腦發育、健康成長的基本條件,但是孩子沒有能力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父母要做孩子的情緒轉換器。

簡單來說就是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不應該制止,應該引導孩子控制自己的負面情緒,直到孩子徹底冷靜。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孩子和父母亂髮脾氣時,家長可與用"五步法",快速引導孩子的負面情緒。

1. 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孩子在和父母發脾氣的時候,就像是一顆炸彈,家長說的第一句話很多重要

。如果第一句話讓孩子感到不舒適,就會成為"導火索",讓孩子情緒爆發;如果說話合理,孩子很有可能就會冷靜下來。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比如孩子晚上不願意睡覺,和父母撒潑說自己就是不想睡。

如果家長說:"再不睡我一棍子打在你頭上",只會讓孩子更加生氣,孩子產生了叛逆情緒,就會和父母爭吵,"打死我我也不睡覺"。

家長可以這麼說:"為什麼不想睡覺呢?我知道你可能想再玩一會,可是明天我們還要早起呀,對不對。現在睡覺,說不定能夢到很多童話裡的小夥伴哦"。

孩子聽到父母說這句話後,不但情緒逐漸穩定,還會思考自己不睡覺帶來的後果,一想到可以夢到自己喜歡的"小夥伴",孩子也就會聽父母的話,安心入睡。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2. 讓孩子分辨情緒

有些時候孩子發脾氣並不是無理取鬧,而是正常的表達情緒,只是表達的方式有些偏激而已。

家長要教會孩子分辨自己的情緒,哪些是正面情緒,哪些是負面情緒,孩子認識到了之後,也會逐漸試著管控自己的情緒。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3. 引導孩子情緒

孩子情緒不穩定,想發脾氣的時候,家長可以試著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比如給孩子一個擁抱,然後帶孩子去外面散步,或是去逛商場。一點一點讓孩子忘記自己的負面情緒。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4. 解決孩子的負面情緒

孩子即便是發了脾氣,也並不說明孩子已經宣洩出了自己的情緒,下次遇到不開心的事情還會"故技重施"。

家長耐心地詢問孩子,怎麼才能夠高興,怎麼做心裡才會舒服。讓孩子選擇管理情緒的方式。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5. 經常溝通,避免情緒爆發

和孩子起了爭執,或是孩子犯了錯誤,家長不要突然對孩子怒吼訓斥,要心平氣和地坐下來和孩子一起冷靜地交流溝通,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然後一起解決負面情緒。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孩子能夠管理自己的負面情緒,今後在生活和工作中,情商也會更高,工作效率也會更強。他們也可以用溫暖的眼光看待世界,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壞習慣會成為孩子成功道路上的絆腳石,好習慣則會為孩子指明成功之路。

在孩子成長的這條路上會出現很多的問題,家長經常疏於引導,從而導致孩子性格上的缺陷,外在表現為:叛逆、頂嘴、孤僻、暴力。

面對這些,父母可能感覺有點力不從心,不妨試試通過閱讀繪本來引導,雙管齊下,會省力的多。

我家的孩子前段時間也是這樣,後來朋友給我推薦了套繪本故事《情緒管理情商培養能力訓練繪本》說對孩子的性格養成有很大幫助,我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買了一套,每天睡覺前對給孩子聽,沒想到效果出乎意料的好,現分享給大家,該套繪本一共有8冊。

3歲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可用作培養高情商、提高表達能力的工具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這套繪本一共有10冊,分別是《我能承擔責任》《我不隨便發脾氣》《我能表達自己》《我能與人分享》《我相信自己》《好孩子懂禮貌》《我可以獨立》《學會尊重別人》《我能守信用》《我有自制力》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

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面對孩子的暴躁易怒,家長的第一句話很重要,關係著寶寶大腦發育

把握孩子人格培養關鍵期

孩子的品格影響著他們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著他們為人處世的態度,孩子是否寬容和慷慨

?是否學會理解和同情?是否懂得珍惜和感恩?都會在家庭、學校和周圍環境中慢慢形成。好品格決定好未來,高情商更勝高智商。

點擊下面圖片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