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約·凱恩斯

在我們這個時代,我們總是把自己的孩子當做一個易碎品,捧在手上怕掉了,含在嘴裡怕化了。所以自懷上孩子那天起,我們就為這個孩子的到來準備了很多東西,不管是孩子生活上的物品,還是孩子精神上的理論,我們對於育兒知識瞭如指掌。

但是在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還是有些手足無措,生怕孩子覺得自己這個父母做的不夠好,覺得別人家的父母才是最好的。所以自己總是小心翼翼的,在對待孩子犯的一些小錯上,能免則免,但是卻不知道這樣對於孩子而言,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在孩子的房間裡,甚至是一個家中,都隨處可見孩子的玩具,雖然我們在控制著,希望不要給自己養成一個“小祖宗”,但是就是這樣的小心,還是會有一些“隱形嬌慣”的埋伏。

在英國教育調查中顯示,3歲-6歲的孩子是性格塑造的關鍵時期。因為3-6歲的孩子大腦在呈現快速發育狀態,正好處在事物辨認期間,如果這個時候家長對孩子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和教育,就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會影響孩子一生。

而這段時間的教育可以說多種多樣了,比如情緒、性格發展、興趣培養、生活習慣等等,都可以是著手教育的重要階段。如果發現孩子有下面幾個壞習慣,父母們千萬別慣著,該打就得打。

1、以自我為中心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這種行為是一定要制止的,就像是一群孩子都在排隊吃飯的時候,他不管,直接跑到最前面去舀飯;又或者是一群小孩在玩沙土,但是他卻捧了一把沙子,向天上揚起;最惡劣的就是揭別人的傷疤,如果有一個小孩是畸形兒,那麼他對別人進行嘲笑,甚至侮辱,這種就是極惡劣的行為。

像這種行為,就是典型以自我為中心,絲毫不顧及別人的感受,甚至可以說是狂妄自大,這種蠻橫霸道的行為,將來到了社會也沒有人喜歡的。

所以,家長在發現孩子有這種行為的時候,一定要制止,該打還得打。

2、要挾父母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這一點不用我多說,家長應該都明白吧,如果孩子在小的時候就敢要挾父母,那麼長大後會做出什麼事情,不敢想象。

就像之前有一個新聞講的是一個女孩為了要買新手機,但是父母不給她買,她就威脅父母如果不買的話,那麼她就會跳樓,到最後,父母不得不妥協。

但是如果孩子能發展到這種地步的都是父母一味縱容的後果,從來不會拒絕孩子的要求,對於孩子的所有事情都會滿足,那麼這樣的後果,也只會是早晚的事情。

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應該為孩子設立權限,並且家長一定要有自己的底線,對於那種超出自己底線的要求一定要明確拒絕,不要給孩子留有一分一毫的希望。

3、逃脫責罰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如果孩子對於自己犯的錯,體會不到深切的認識,那麼他就記不住自己所犯的錯誤帶來的傷害,甚至在以後,會犯下比這些更嚴重的錯誤。

因此,家長一定要引導孩子體會到自己所犯的錯誤並且引發的後果,雖然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可能會受傷,或者是一段時間內萎靡不振,但是這是他們應該經歷的,而不是那種一味的縱容,家長要知道孩子的成長中肯定是需要學習的。

當然,不止是孩子需要學習,家長同樣的也需要學習,在那麼多人的世界中,孩子既然成為了你的孩子,那麼,這就是一種緣分,所以希望各位家長能夠多看看育兒知識。

而家長和孩子都能一起學習的方法並不少見,卡通少兒節目的主持人彩虹姐姐推薦的一套書就是孩子和家長一起學習的書《寶寶情商培養圖畫書》

在這本書中包括了教育孩子的全面方法,不僅僅有各位家長關注的好性格,還有高情商、高逆商、好習慣、以及好心態這四種人格修養如何養成的方法。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這套繪本一共10冊,分別是《媽媽我愛你》《我一定行》《創造奇蹟》《善良的朋友》《我有擔當》《寬容的力量》《我很善良》《媽媽我能行》《大家一起來分享》《從小有愛心》,專門為2-8歲孩子打造的好習慣繪本,其中包括孩子情商啟蒙,邏輯思維鍛鍊,以及語言表達的鍛鍊都非常的有好處!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繪本中的圖畫也是非常適合孩子看的,因為孩子對圖畫還是非常敏感的好的習慣決定好的未來,這套行為習慣培養繪本應該可以幫到忙。

3-6歲是習慣養成的關鍵期,娃有這3個“壞毛病”別慣著,該打就打

3-6歲是孩子形成習慣的關鍵期,若不注意引導,壞習慣極易養成,壞習慣一但定型可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如果孩子有這些壞習慣,父母一定要幫助孩子“溫和而堅持”的改正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