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近期,《湖北广播电视报》全体采编人员在线下沉到武汉市各大社区,以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联络社区工作人员,聆听他们的心声,关注他们的困难和需求,也搜集到来自社区一线的鲜活故事。我们将在“社区传真”专栏中一一呈现。


聚才社区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花园街道聚才社区工作者在进行各自的分工安排


聚才社区有3000多户居民,常住者近万人,共六个工作网格。疫情期间,10名社区工作者工作内容繁杂,要做好排查发热人员和民生物资保障的工作,还需要给辖区生活困难、行动不便的特殊人群买药送药,为非发热的困难居民提供出行服务。每日对辖区进行消杀,接听电话百余个,还要出具各类证明近百余份。


关爱老弱 同舟共济


聚才社区的蔡晓诗书记是一名入党30年的老党员,自从病毒防控战打响以来,他每天日夜轮轴转,手机二十四小时待命。


有一天半夜,蔡晓诗的手机突然响起,社区里一位独居老人生命垂危。他和社区副书记袁锦立刻起身,上门查看情况,联系医院,采取措施,遗憾的是几天之后,老人最终还是离去,蔡晓诗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件事后,蔡晓诗更加关注和重视社区里疫情之下每一位独居老人的生活状态。


▲ 蔡小诗和同事们一起去探望孤寡老人家,给老人送物资,对老人关怀备至


“天气冷了,明天要降温,您要注意保暖”,“您想吃什么,您老今天一天都没吃东西了” 蔡晓诗总是对社区的老人家嘘寒问暖,生怕有照顾不周的地方。“这样的孤寡老人年纪大了,生活难以自理,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得过来送吃的喝的,顺便帮忙把家里清理、收拾一趟。”


蔡晓诗又补充到:“那天我们去看望一位老人,没人应声,我们很担忧,怕老人家在家里出了什么状况,就立刻叫锁匠去开了门,后来进家里之后,老人说,他听见了我们在门外叫他,但他那天不能下床。我心里非常难过,人年纪大了,真的是好可怜,对老人家我们一定要尽心尽力。要是哪天没有去看望他的话,万一老人走了,我们还不知道的话,那我们真的会内疚一辈子,心里会永远有个结。”


蔡晓诗身兼数职,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安排出行、就医买药,充当心理疏导老师,即便声音沙哑,依旧尽力协调好社区各项工作。


疫情初期,防护用品极度匮乏,蔡晓诗想尽一切办法、通过个人关系购到一批口罩,满足自己社区的需求后,还紧急支持街道的其他兄弟社区,总共为街道捐赠了2000个N95口罩,4500个外科口罩,为居民发放防护口罩21盒。


“社区工作都不容易,能帮多大忙就帮多大忙,不然其他社区的同事,他们连口罩都戴不上就得冲上一线了。” 蔡晓诗说道。


猛将领航 上行下效


聚才社区的10名工作人员里,有的一个家庭中有两人都在一线工作,蔡晓诗和妻子陆菁,郭建强夫妻、董玉莲夫妻以及胡谍父女都工作在抗疫第一线。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董玉莲(右)给居民送物资,工作尽职尽责,她的丈夫也是一线工作者。夫妻二人起早贪黑,舍小家为大家


社区副主任董玉莲夫妇把女儿寄养在了亲戚家里,夫妻二人全身心投入到一线工作中。遇到电话求助的居民,董玉莲都会仔细一一记录下来,并且一件件去落实,即便小到一包盐都会想办法送到老人手中,她的细心让居民暖心,因此,她也得到居民们的信任和尊敬。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刘昕怡在整理前一日夜晚带回的为重症病人买的药


刘昕怡是聚才社区年龄最小的90后,自疫情发生以来,她就担负起了“四类人员”(确诊病人,疑似患者,发热病人,密接者)的汇总上报任务,成了社区的“表姐”。随着小区的封锁,她又担负起跟居民买药的重任,社区代购的消息一出,她便立即在网上排号、收集居民的重症资料,华丽变身为“药姐”。


年纪轻轻的她为辖区重症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风雨无阻!经常一早就跟志愿者在黄石路的药店购药,很晚才到家,虽然感觉很疲惫,但能为大家解燃眉之急她觉得很值得。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小区粪便外漏,社区工作者自行处理、清洁和消毒


疫情期间,聚才南苑出现粪便外漏情况,需要赶紧抢修,但又找不到师傅,买不到材料,无法处理,副书记袁锦紧急进行了清扫消毒。隔日清晨,社区工作者通过自己的力量尽力解决问题,进行了开门查看、疏通下水管道、放水试水、封闭侧面出口、清扫冲洗、消毒等脏累的细节工作,在没有专业人员和材料的境况限制下最好地解决了问题。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张静雯探访困难居民,给他们送去物资


社区里低保和困难人员的救助由张婧雯负责,由于特殊时期封闭式管理,很多困难群体的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她打电话到每一家去了解情况,摸清需求,给生活极度困难的家庭送上了基本保障物资。对于流浪人员,严格排查,不漏一人,确保每一个困难人员都能得到他们需要的帮助。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社区工作者在风雪交加的深夜仍在一线工作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早期封闭都是用破桌子和其他物体叠加阻隔,后面才有水马围挡,铁皮封闭


小区封闭式管理是重中之重,不能有丝毫松懈。


即便在风雪交加的夜晚,社区工作者仍在布置辖区的封闭工作,做好封闭点进出口的登记工作,抓实防控工作,确保居民的安全。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为了确保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和卫生,社区工作者每日对居民区进行清洁和消毒,光喷雾器都用坏了五个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社区工作者在居民家门口贴上温馨提示,并且送上几个口罩


社区有些孤寡老人防护意识淡薄,社区工作者便在老人家的家门口贴上温馨提示,并且送上口罩,对他们进行防范意识的宣传。


蔡晓诗告诉记者:“我们社区有三个小区从疫情爆发至今都没有四类人员, 我们社区在2月20日的最后一个确诊病人,在2月8日就被送进隔离点了,所以社区已经整体过了14天隔离期。中央督导组同志来我们社区督导无疫社区建设工作时,肯定了我们的工作做法。”


疫情之下 为居民撑起一片天

▲ 志愿者为老百姓送物资


“社区里居民真是贴心啊,他们说自己网购了一些菜够吃了,有多的还退回来给我们,说要先让给独居老人。我们工作电话打太多,他们听见我们嗓子哑了,还送了几个罗汉果给我们,还给我们写感谢信!真暖心啊!”蔡晓诗用沙哑的声音里透着温暖、感动和开心。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最好的见证者,也是最公正的评价员,社区工作者贴不贴心、是否尽职,老百姓心里自然有杆秤。


聚才社区这支10人队伍奋力抗战,辛勤值守,为居民守住这片干净而温暖的家园。


疫情期间当所有人都被禁足在家时,却有一群平凡人为民生保障奔波,为我们的日常生活所需而忙碌,社区工作者守护着我们社区的安全,用尽全力保卫家园。音乐人崇晨通过他的原创音乐作品《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自述》表达了对所有社区工作者表示最崇高的致敬。


《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自述》

演唱:崇晨

曲:崇晨

词:陈飚


三楼最东边住的是王姨

王姨的对面住的是李叔

王姨这几天没有咳嗽

李叔的体温是36度


比路更长的是我的脚步

我的心里住着每家每户

在人们的眼里我就是个百姓

在百姓眼里我却代表着政府


我就是这片楼宇的户口本

我就是这个区域的活地图

面对着正在蔓延的疫情

这个时候我就得义无反顾


赵叔和钱嫂都是军属

张妈的儿子是个大夫

孩子们全部都在抗击病毒

我要给他们置办好油盐酱醋


从来没有在意自己的收入

从来没有计较自己的付出

我是这个城市的末梢神经

能敏感地测出这爱的浓度


我还要再加快我的脚步

把这病毒的喉咙牢牢锁住

你问我为啥要这样辛苦

我说总得有人要挺身而出


这就是一个社区工作者的自述

你们愿意倾听我就觉得满足

等我们携手闯过这道关口

我再陪你一起聊聊这当初


采写:詹雅媛

设计:张宇瑄

审校:饶 迅

黄 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