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2020年3月17日,杭州未来科技城的梦想小镇“云发布”了这样一件大事:全国首个“中国青年电商网红村”在杭州未来科技城正式挂牌成立。


说到网红,杭州作为互联网城市,其网红产业的崛起,早已渗透到各大商场,往昔的情人节、圣诞节,邀请网红出席商场活动、拍摄最新的活动宣传片等早已屡见不鲜。


如今,在疫情的催化下,线上网红直播自己渗透到各大商场,通过直播取得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渐渐成为商场的常规操作。


网红带来的的经济效益确实有着不俗成绩。


网红经济在2019年迎来爆发,李佳琦、李子柒等网红打人频频“出圈”,受到人们广泛关注,社会对该职业的认同度也进一步提升。随着互联网经济发展以及5G网络的推出,网红经济或将进一步得到发展。

网红带货成绩如何?根据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双十一期间,约半成的天猫商家通过网红带货的方式进行营销,当日由网红带动的销售额超200亿人民币。

杭州作为互联网之都,疫情期间各大商场通过直播自救已不是什么新鲜事,然而,疫情的进一步催化下,继柜姐、导购直播之后,杭州的商业体也通过网红直播方案进行自救:杭行荟、乐堤港、国大城市广场……


据小凤凰调查发现,商场直播(不分素人与网红)形式普遍分为以下三种:

1、与品牌合作、直播带货推广商品;

2、通过建立微信群、朋友圈等社交工具传达信息,再通过红包裂变、秒杀等方式吸引顾客购买;

3、佣金商品分销返利,将顾客变成“员工”。

与硬核看货的直播手法相比,网红直播更具趣味性和知识性。

以万科·杭行荟为例,2月25日至今,杭行荟共举行了多场“高颜值”网红直播:波士顿龙虾真的来自波士顿吗?小姐姐带你探店盒马鲜生;女生节前夕之花艺美学包花教学直播、白色情人节之调酒&咖啡美学分享。

其中,除了常驻抖音几位探店达人,杭行荟还邀请到了SCA&全国冠军咖啡师以及MPK音乐公共空间调酒师陈晨等人进行直播。

或许以上小众圈层的网红你不太熟悉,那么国大城市广场邀请到的“大咖”你应该认识。3月12日国大城市广场在腾讯直播进行了一场街拍发布会,特邀嘉宾有流川枫、邹燕、徐老师等。

此次直播也是对国大街拍这个原创IP的一次加强。


“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左为杭行荟直播 右为国大城市广场直播 图源两大商场官方微信


对于商场通过网红直播带货的方式,业界人士普遍认为直接请专业性的网红进行直播会有更好的流量效益,原因是“商场方要孵化一位KOL是漫长且艰巨的,突发情况下效益不明显。”

所以我们也很容易理解,银泰百货“广发直播英雄帖”的行为,一位成熟的主播,其直播效益往往直观而迅速。


“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银泰武林播主喵客直播大赛赛区图 图源银泰

无论是哪一家直播,总是少不了福利互动环节:美甲券、奶茶券、蛋糕券、停车券……以此炒热氛围和提高关注度的同时通过捆绑跨界拉拢人气,部分商家还会要求中奖的幸运鹅到商场内兑奖,目的之一在于吸引客流到商场,产生随机消费。

值得注意的是,他们进行直播的平台并不完全一致,杭行荟选择了抖音、国大城市广场选定了腾讯直播。

抖音定位娱乐直播,其优势在于3~4亿的日活量,虽然平台门槛低,但对内容创意要求高。其弱势也很明显,抖音平台不允许留微信和联系方式,粉丝互动效率低,难以建立私域流量。

腾讯直播的核心在于他是一个素人社交平台,其日活量12亿是腾讯指定认证的唯一直播平台,允许留微信号和二维码公开透明大胆引流。另外,不论是平凡素人小白还是品牌企业都能在该平台进行直播,且微信公域流量支持转化。

并非所有商场都加入这场“直播赛事”中,纵观此次疫情影响,行动派早早拓宽了销售渠道学习直播以自救;观望者耐心等待市场反馈,步步为营;“保守党”则认为收效甚微,敬而远之。

可无论如何,一个不争的事实是:随着人们的线上消费频次替代线下消费的趋势上升,直播都是一道展示产品的橱窗。

近日,一份调查报告也佐证了这一趋势。

2020年3月15日,中消协和人民网以线上方式,联合开展了2020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主题活动,并发布了2020年中消协年主题调查报告。

据了解,本次调查共获取6502个有效样本,主要消费行为特征调查结果显示,线上消费替代线下消费趋势明显,近六成受访者线上消费超线下消费与上一年相比,70.6%的受访者线上消费比例有所提升。


上述报告还指出,新冠疫情加速日常生活类消费线上化,商品类消费中,59.4%的受访者表示,日用百货类商品的线上消费占比增大,57.6%的受访者表示,食品类商品的线上消费比例增大。36.8%的受访者表示,医疗及医疗用品类商品的线上消费比例增大。

事实上,在此次疫情的催化下,数字化、线上化已成为必选之路,即使是此前认为无需触网的行业也不得不上网自救,甚至连消保委也首次在国内直播平台亮相。


“网红直播”攻占各大商场,线上直播是“自嗨”还是真带货?

上海市消保委连线李佳琦直播 图源网络

但本次兴起的直播中仍然暴露了不少问题。

比如,如凤凰网房产华东区副总经理Susan所说:“去年淘宝网红直播所产生的销售额是远超其他渠道和流量方式的,但是线上团队需要有很强的专业性。”换而言之,并非人人都是薇娅、李佳琦,“赶鸭子上架”是应急。

同时Susan还表示商场应该考虑到直播效果问题,“商场运营团队要考虑一下直播背景、灯光和音效的保证。”

疫情之后还有直播的必要吗?

对此,我们采访了几位商户和相关领域专家。

某全球五大行之一的杭州市场研究部副经理S认为,疫情结束后,还要不要直播,要分成集团化的品牌和个体商户。

“疫情催化下,大品牌是会认真思考这个问题的,对于集团化品牌来说,线上渠道和线下是割离的,大品牌有实力开辟线上团队,以此作为品牌策略。所以,品牌会更全面地考虑线上渠道铺开而不单单是直播问题。”

商场的角色就相当于S所说的集团化品牌,而个体商户则对应商场里的个体户,“直播这件事需要大的品牌商统一考虑,而不是每个店铺单独做直播。”

此前在四季青小凤凰采访过两位拿货商,对此她们态度或许佐证了S的看法。

“疫情过后可能还是会回归线下,”温州女老板接着说,“搭进直播的精力是很大的,客源固定的情况下,更多人表示还是会选择直接到店进行消费。”

“我做直播1年了,对我而言,我也是闲的时候想播就播,没有特别固定。我把它看做是一个补充。”另一位拿货老板说道。

杭州某社区商业体企划J同样认为直播可作为营业补充,但对大商场和小商场的直播目的略有不同:“由于大商场的辐射范围和客群更广,它直播目的更倾向于带货,而小商场有一定转化,不过主要是向外输出社区商业的一些特点,在周边树立更为丰满的形象。”

· END ·

统筹/俞 琳   监制/步珊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