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就這樣啊676


知行合一王陽明在這本書裡有完整的概述

讀完全書,見到最多的是“心即理”。人之所為,無需過度求外,所有的答案其實都在每個人的內心深處。良知是基理,人性世事是實現目標的方法和策略。凡事從心出發,用心去做,在“得道”中踐行,在踐行中悟道。人道同行,渾然一體,也見識了灑脫的王陽明。

通過寫王陽明少年聰慧,政途受挫,農場悟道,贛南治匪,平定寧王,廣西平亂,以及他屢遭功埋的人生經歷,見識了他梗概的人生。看到了他的少年大氣,青年執著,中年轉變,晚年圓滑的處世態度,通過寫他用兵,智鬥悍匪的事例,展示了他內心的善良,對人性的理解,真正的知行合一。

也從中看到:人生沒有頓悟,一切只不過是因果而已。只不過是他更用心於此,更痴迷於道。

朝堂廷杖,入獄待死,半路追殺,流放荒蠻,夜遇熊食,瘟疫肆虐,在這一路的歷程中,他感受了飢餓,經歷了恐懼,所以到後來,他能與“蠻人”友好相處,他能從政親民,他能治悍匪,恰恰都是之前的經歷讓他內心與眾不同,再結合他善良的心性,“向陽”的處世態度,從而在朝堂陰險,建功卻遭功埋時,亦能處之淡然。其實,凡事只不過是因果,而他更好地吸收了人生的所有遭遇。他做到了一切從心而求,一切從心而見,一切從心而發,一切從心而為。

我認為王陽明心學,可以追溯到孟子的“性本善”,這算是王陽明心學的根基。既然人性本善,我們本來就擁有了良知,那麼我們也就沒有必要去在心和良知之上,再尋找或者說設置一個真理了,只需要遵循人的本心就好,這也就是王陽明心學的核心“致良知”。

但是,如果大家都是好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會做壞事呢?那是因為我們會被慾望矇蔽了雙眼。在這裡的慾望我們可以理解分作兩個“欲”。書中解釋說:“私慾”指的是在我們心裡過度的七情六慾,而物慾是外界給我們內心的刺激所產生的慾望。私慾是井中水,物慾是倒進杯裡的水。一個是自身就可以產生,另一個必須要靠外界的幫助和刺激。私慾在我心中,不必需要外界的刺激就會產生,比如莫名的惆悵、哀傷。而物慾必須要外界的刺激,比如嫉妒、攀比。不過據王陽明所說,你嫉妒別人有錢有勢,還是在心的指使下用眼去看到的,所以說,物慾還是私慾,還是在心裡產生的。

不能致良知,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我乾脆聽而不聞;一種情況是,我雖然聽到了它的聲音,可一定就對嗎?我要好好考慮一下。正如王陽明所說,你思考的時候,就已經摻雜了私慾,思考出來的結果可能是正確的,但那是歪打正著,大多是錯誤的。為什麼錯誤?無非是私慾讓你迷失了方向。在書裡,作者舉了這樣的一個例子: 張學良當年在東北有百萬東北軍,當日本人準備進攻東北的消息傳到他耳裡時,他魂飛魄散。多年以後,他在口述實錄中說,他第一個感覺就是,不能撤,因為東北有那麼多百姓,如果撤了,就是把家鄉父老送進火坑。但他沒有遵從第一感覺,因為他有很多私慾。他魂不附體地考慮幾天,在這些考慮中,他想到生命,想到他的家底——東北軍,想到真要和日本人打起來肯定會失敗,一旦失敗,他的家底就全沒了,他在蔣介石那裡腰桿子就不硬了。這種種私慾的集合最終讓他做出了違背良知的決定:不做任何抵抗,把軍隊撤進關內。多年以後,他始終為這件事懊悔。但正如世界上很多人一樣,即使給他個重來的機會,把當時的場景復活,他做的決定和第一次還會一樣。因為他的良知已被外界的物慾遮得奄奄一息了。

既然我們會被慾望遮住內心,進而影響我們的行為,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到“致良知”,王陽明的“四句教”可以給我們答案: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書裡舉了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例子:王陽明和弟子們在山間遊玩,心上是何等的坦蕩,沒有任何善惡,這就是“無善無噁心之體”,可當弟子告訴他那個老農土地的消息後,王陽明馬上就動了懊悔之心:天啊,這裡真是個好地方,當時我怎麼就不買下來呢!這就是“有善有惡之動”,“意”動了後,王陽明突然就感覺不對,這是私慾,是惡的。他是怎麼知道的呢?當然是良知告訴他的,因為良知能知是非善惡。這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良知告訴他了是非善惡後,他立即沉默不語,開始專心祛除這種被良知判定的“惡”,這就是“為善去惡是格物”。這就是致良知的步驟,簡單易行。但正如世上很多人知行不合一,人人都能知,卻很少有人行。

如果你只學問思辨了,沒有去實踐,那就不是真的“知”,如果你只去實踐,而沒有學問思辨,那就不是真的“行”。就好比書中提到的孝順父母,心中有這個意念還不能算作孝,必須在實際行動中有所體現。這個孝順父母的天理並不是在父母身上得到的,父母也沒有教我們要如何孝順他們,這是純粹發乎沒有私心的良知。而且父母死後,我們的孝順之心也不會因此消失。

還有這個想法“善惡在你心中,遵循天理即為善,為氣所動即為惡。”我也想拿出來也說一下。我們在生活裡或多或少都會遇到別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甚至毀謗,如果我們輕易的就被外物所控制,那麼我們的自我在哪裡呢?王陽明說“我們雖然無法控制外來的毀謗進攻,但我們可以在無聲無息中消滅它。這個方法就是:注重自身修養,剋制自己,若自己是個外貌恭敬莊重,而內心空虛的人,縱然無人說他壞話,他隱藏的惡終有一天會暴露無遺。因此,孟子說,‘有求全之毀,有不虞之譽。’譭譽來自外界,豈能躲避?只要能加強自身修養,外來的譭譽算得了什麼?”

在這個物慾橫流和流言當道的社會,我們無法改變任何人的行為,但我們可以做到不以自己的好惡來評價外物,讓外物按照他們自己的規律去發展,就好像你在雨天,被淋成了落湯雞,不必惱火生氣,因為雨就是要落到地上的,這是它的規律。而人們追逐的財富,名聲,地位也自有他們的規律,我們不能讓他們來指揮和控制我們的情緒,當我們做到不以自己的私慾來衡量外物的時候,我們也就自然不會被外物限制甚至支配,我們就可以做到王陽明所說的”知行合一“。

所謂“知行合一”,二者互為表裡,不可分離。知必然要表現為行,不行則不能算真知。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知與行的關係上,強調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的真切篤實就是行,行的明察精覺就是知。

在書評結束的時候,我想拿喬布斯在斯坦福畢業演講中的一句話作為結束,雖然喬布斯也許並不知道誰是王陽明,什麼是心學,什麼是知行合一,但他的這段話我覺得就是現實版“知行合一”


一個小牛牛


大家好,我是山水易先生,專注分享傳統文化。很高興能回答你的問題,下面是我個人的一些見解。

要做到“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首先要明白這三句話是什麼意思。

心即理

聖人與普通人並不具有本質差別,只不過聖人能夠時時、事事、處處都體現出他無私的、與天道相同一的“本心”,而我們普通人卻往往免不了自私自利、計較利害。

如何理解“心即理”?董平教授認為“心即理”作為一種觀念,在理論上建立起了人的現實存在與最高天道之間的本質同一性,為人的生存確立了本原性的生命根基,同時也為人生的意義確立了本原性根基。

“心”即“本心”——“本原之心”、“本質之心”。我們的心靈本質原是等同於道的,所以說“心即理”,“理”就是“道”。在王陽明那裡,“心即理”即是生命存在的意義本原。“心即理”的現實表達與體現,即是生存意義與價值的現實展開。換句話說,生命的意義與價值並不是先驗賦予的,而是通過個體的現實生存過程來實現的。

知行合一

人們很容易把“知行合一”理解為“理論聯繫實際”,這實際上是一種誤解。在王陽明那裡,“知行合一”講的是“知”、“行”是同一個工夫,知即是行,行即是知。

當主觀意識發生轉變的時候,我們的行為自然因主觀意識而發生改變。為說明這一意義上的“知行合一”,董平老師舉了這樣的例子:比如“我要獲得關於好的書法知識”,事實上只有當“我”有了這樣一種主觀意識(意識總是自知的),然後“我”才可能去練習(行)書法,所以王陽明說“知是行的主意”,也即是行的主導意識,沒有這一“主意”,“行”就不會落實;但“好的書法知識”只能通過書法的實踐才可能真正獲得,行動是“主意”的貫徹,是“知”的落實,是“真知”的獲得過程,所以王陽明說“行是知的工夫”,“知”的真正獲得是必須通過切實的“行的工夫”來實現的。

致良知

“致良知”也就是把自己本有的、與天道相一致的、標誌為人自身存在的真實本質的“良知”,在我們日常的生活實踐之中體現出來。

所謂“致良知”可不是簡單的做善事,這是王陽明哲學的究竟之說。王陽明肯定我們的本然“良知”,既然稱之為“良”,就一定是“好的”,也即是“善的”,因為良知即是天道,天道即是至善,“良知”的善是由天道的至善來保證的。正因為如此,“致良知”就是要求我們把自身“良知”的本然善體現於、落實於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使我們能夠享有一個善的世界。

王陽明曾說“良知即是未發之中”,“中”就是正直公義、廓然大公、無私無偏。良知就是中道之體。公平正義,即是至善。王陽明講“無善無噁心之體”,實際上正是特別強調了中正公義即是最高善。我們不論與人、與物相交往,如能把自己“心之體”的本然良知實現出來,處事大中至正,公義廉明,不摻雜任何私意私心而還原事物原有的本來面貌,就是“致良知”,就是對於最高善的實踐。





山水易


躬行踐行!


論語社


“心即禮”“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中國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學家王守仁的心學精髓。(“心即禮”由南宋哲學家陸九淵最先命題)。雖然在王守仁的心學中包含有相當部分的唯心主義思想,但其精華仍應為今所用。

第一、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用積極向上的思想引導社會情緒和民眾心理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以影響社會,教育子孫。當下,在疫情期間最大的正能量閃光點莫過於被稱為“逆行者”白衣天使了。在他們抗疫歸來時,各地紛紛給予他們英雄般的禮遇,以最高規格歡迎他們凱旋,迎接儀式隆重震撼感人。這是對正能量最好的傳播和弘揚。

第二、始終強調正確的理論和積極的實踐相結合。推進對優秀的民族傳統的傳承和弘揚,以中華民族的優秀精神和傳統美德進行全民道德教育,培養良好的社會風尚。以中國夢的中國精神壯大中國力量。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第三、通過不斷地學習和提高,“吾日三省吾身”,培養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提高個人綜合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以自己的良好行為去影響周圍的人和事。雷鋒精神永不過時!

 





金雨堂主


坦白說這個問題問得太大了,道理容易說來,要印證是非常困難的,王陽明心學跟禪宗在概念和修行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兩者都強調悟,沒有證悟是很難實現貫通的。這裡的回答只能停留在語言表達的層面,真正要領會需要自己下功夫,我也是在路上,分享點個人體會,僅供參考。

先說心,心學中說心就是良知,就是一個人拋開所有的情緒和雜念所覽現出的真我,試想當把所有的成見,情緒都從大腦中清除,這時候是不是應該是人最客觀的狀態,這是時候的想法也是最真實的想法,也就是良知呈現的時候,此刻做出的決定應該是最合理的。說起來簡單,要做到太難,能分清楚究竟是不是良知呈現就已經夠修煉幾年甚至幾十年了。佛學中的空有些類似,但更難理解。

致良知,找到良知的狀態,並且能隨時隨地的喚醒良知,這個聽著都覺得不簡單。時刻保持醒覺的狀態,提醒自己應該回到最客觀冷靜的狀態,不要讓心被周圍的事物牽連進去,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修煉才能做到。

知行合一,應該瞭解這裡的知不是指的知識,而是知道自己該怎麼做,知道就要做到,不做到就不是真知道,怎麼知道自己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做出來,做到了才知道了。有點繞暈了,說白了就是時刻保持清醒的覺知,覺知自己的身體,語言,意識。這有點像佛學中說的正念。

想說不論是心學還是佛學,要想做到,都不是語言,知識層面的理解,需要每天精進的修煉。我覺得這些很難,可難才有意義啊,容易達到的都很短暫,何況能站得更高去看待人生,世界,宇宙,難是值得的。


隨筆書屋


做為人,人的規定性,即是理性。也就是道德性,這是涉及人的本質問題,即自律自由,理性。去實踐即可,用不上去討論。即是人本善的同一性。這就是人稱為人的最高品格。


鄧恩周


仁善的心符合天地運行的規律,所以說“心即理”。致良知就是用自己的行動去達成仁義和善良的願望。心學大師王陽明曾說“致良知便是必有事的工夫”,這裡的“事的工夫”就是指實際行動。用實際行動去達成目標,就是“知行合一”。


喔愛小咪


誠信待人,說到做到。


趙哥視野


心學的優點一是實用主義的初衷,二是沒有強烈的政治紐帶。

所以流傳的比較完整,也沒有異化。

心即理,就是要內求。

知行合一,是理論和實踐互相印證。

致良知,是為人符合道德的要求。

想要身體力行,不如反過來,如果不按心學的來做結果會好嗎。

假如當下你要買房在考慮價格。問朋友意見,他們想買,所以希望房價跌。問房產從業人員,他們想賣,所以說房價會漲。

遇事外求,得到的信息來自於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動機,只會讓自己迷惑。

心即理,是要以獨立思想,個人客觀角度看待問題。而不拘泥外物表面的偽裝,其本質不變,只不過在人的動機下產生複雜的錯覺。

知行合一的重要性,就是讓成功和失敗產生規律,有認知的搭建自己的處事哲學而非多數人由著性子來。事上煉,可以通過經歷不斷修和豐富自己的處世哲學。先掌控自己行為和思想,脫離本能裡的缺陷,就有機會來到另一個高度。

致良知應該拆出來講,做好人明顯吃虧的年代,意義在哪。

道德約束他人的目的是怕所有人都使壞,社會結構就崩塌了,每個人都需要心存防備,就無合作性可言。

道德約束自己,是建立在中國文化輪迴思想的基礎之上。

中了百萬彩票的,大部分都家破人亡了。就算澳門某大佬不擇手段,也一生風光,但是晚年家庭爭奪財產的內鬥也會讓他在某一刻覺得自己一生很失敗。

廣義而言善惡終有報,但不一定是人人所期待的現世報。

人之所以為善,就是循一條正道,對的起自己心才能不後退不後悔的繼續往前走。至於超越道德部分的人,可能也會超越法律的制裁。但是就像信用卡花的時候很瘋狂,還的時候還是會來,不僅是物歸原主還要利息,不僅是自己還會延續後人這份業障。

正真的道德不僅是崇尚某種精神高度,也是對懲罰的敬畏。


局外壹人


坦白的說,這個相當難達到的高度與境界。

心即理:

心是什麼心,是良知的心,那什麼是良知,有什麼標準,做公益的很多,像這次疫情全世界捐贈的馬雲,還是除了祈禱,什麼都沒做的老百姓,這是否有所區別,如果從良知二字來說是沒有區別的 都是基於一個心字,具備良知的心字,這個心字,不會基於物質的多少,只在於出發的基點:良知。這個是道,是佛,是德。

知行合一:

前面提到知與行是沒有區別的,但這是在道的層面和高度,但在行動這方面又有分別。

這裡的分別便是基於你如果具備像馬雲一樣行動的能力,就不能只是祈禱,你要去把具備良知的心撒播出去,如果只是動動嘴皮子,你就不是合一了。

再就是反過來,你的任何行動都要基於知的道的層面和高度,而不是為了行而動,像有些破壞的放生,其實就是如此。

所以說,首先具備知高度,再就是適度的行動,真正達到同頻共振,那才是知行合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