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如何解說王陽明的“心即理”,用俗語或形象比喻介紹?

明洋澈心


愛問,知止而後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道理,似與先生之說相戾。

先生曰:於事事物物上求至善,卻是義外也。至善是心之本體,只是明明德到至精至一處便是。

然亦未嘗離確事物。《大學》所謂:盡乎天理之極,而無一毫人慾之私者得之。

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於天下事理,有不能盡。

先生曰: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

我們來具體悟一悟。

這是王陽明與弟子徐愛的交談,具體在(傳習錄)裡面有。徐愛引用了朱熹的道理向王陽明提出疑問。

王提倡的心即理,與朱的事物都存在道理相悖。

王說如果在具體的事物中尋求心境的圓滿,那麼就把仁義看成是外在的了,心境的圓滿是心的本體。只要彰顯德行,做到一心一意就是心境的圓滿了,當然心境的圓滿,並未與具體事物相脫離,大學裡面的存天理,滅人慾就是這個意思。

徐愛說,心境的圓滿只在心中追求,那就不能窮盡天底下的道理!

王說,心才是理的主宰!!!舍了這顆心外就沒有理之存在!《意思是無論如何格物致知,都應該把重心放在心上!!!而不在事事物物上》

就像我們孝順父母,不是表面孝順,買很多東西,就叫做孝,只有用心了,才能夠叫做孝順。

王提倡的是,教人處事待物,必先明其理,順其道,善其德,正其心,心正則事公也!

拓展: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就在於發揚光明正大的德行,在於更新民風,在於達到德才完美的最高境界。知道所要達到的境界,然後志向就能有所確定。志向確定以後就能靜下心來,心靜以後就能安閒舒適,安閒舒適以後就能認真考慮,認真考慮以後就能有所收穫。任何亊物都有根本和枝節,任何事情都有終了和開始,知道什麼在先,什麼在後,就接近於合理了。

希望對你有用,您如果您還有疑問,可以具體的研究研究 傳習錄。裡面說的挺詳細的。


逆流的風雨


王陽明一生註定與眾不同,從離奇出世到震驚全國。他,王守仁,註定了不同。

古人云,盡信書不如無書。從對程朱理學的拜讀,到“陽明格竹”以驗證“格物致知”後反對“理在物中”。

王陽明認為,心即是理,心就是宇宙,宇宙便無邊無際。心之所達,理隨心至。心離開了理,便無法存在。吾心便是天理,便是世界的本體,它既是萬物產生的根源,又是事物變化的歸宿。因此,天地間諸事萬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等等,無一不是根於吾心而森然畢具。

心即是理,通俗的講,就是心之所想便是理,便可以“知行合一”,改變萬物。重點強調心生理,理由心。

任何理論產物,都是時代產物。個人認為,王陽明的“心即理”學說,把人類的主觀意識和客觀事物畫上等號,這就否定了物質世界可以離開心而獨立存在。“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從反映論的角度來看,過度看重“心”就是萬物,就是一切,只要以吾心之主觀精神並可吞併了客觀存在之物理。

個人愚見,結合程朱理學,陽明學,當今社會,我們既不可過於強調理存在於物,也不過於強調“心即理”,我們應該認識到“心是理,理也是理”。

個人愚見,不可盡信!





岸上須


“理”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的總法則,萬事萬物包含了心;所以說,心在萬事萬物的理中。

“心”是一面鏡子,可以讓萬事萬物在裡面真實的成像,可以說心攬括了萬事萬物;所以萬事萬物在心裡

從外往內看叫心,從內往外看叫理

這樣說,夠通俗了吧!



毛哥闢話


是心學儒學集大成者,在他的心學理論中有三個主要命題,一、心即理,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二、知行合一;三、致良知。這三個命題是王陽明學說的重要理論基石,也是這個學說的的格物致知精一唯一的基本功夫。那麼這三個命題到底是什麼意思,該是如何去理解和實踐,是當前研究陽明心學的首要問題。先談談天下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是什麼意思?該如何去理解?

“無心外之理,無心外之物”,就是平常說的陽明心學中的“心即理”的表述。要理解這個命題,首先要理解什麼是心、什麼是理,什麼是物。


道123緯


我自己粗淺的認識

比如說桌子上有一茶杯,我們看到它了,茶杯是一個已經放在桌面上的物體。

而我為什麼會知道有這樣一個茶杯存在,首先是因為我的心存在,要不然,我的心沒了,即使茶杯存在,我也無法感知或想象它的存在。


夜聽老梁


宋程朱理學,主張存天理,滅人慾,主張從外去尋找萬事規律,王陽明格竹後發現物皆有理,但是理在內心。外有一花,即使再美,你不去關注,他也不會存在。萬物皆一樣,宇宙皆為一體,對自我的探索就是在探索萬物之真理。我既萬物。


逆風飛呀


你不能改變世界,但是你可以改變對世界的看法


爍宇說人生


我覺得心非理。理乃智,心趨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