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樣看待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

張淑苗


陽明的格物致知與大學與程朱理學的完全不一樣。只是後人多半見詞取意,甚至用現代漢語直接解釋。比方說直接解釋成“研究事物求其本質以增智慧”等,這是毫無意義的解詞,完全背離心學旨意的。

陽明所謂“格物致知”,是指萬事萬物的規律或道理不能在萬事萬物本身上求得(科學是這麼幹的),而是要洗心格物,因為“吾心即理”。心對了,懂了,萬事萬物就對了,就會按心的意志存在或出現。而一事一物去研究、解析、設計、將永遠在路上。

19世紀西方科學的興起,給人類帶來了即時的快感,在這快感下面,包括懷擁“心學”這一至高人類掌控宇宙萬物法寶的我們也在科學!科學!科學!地振臂高呼。其不知這正是在背道而馳,泯心而行。如果把宇宙的真理比做地球,那麼科學走到今天就如同半顆芝麻。

計算是不對的,修心才是至真。

心學不再,人類終將迷茫。


梨花


王陽明,一個被埋沒的千古聖人,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兩大聖人之一,另一個是孔子,還有另外半個是曾國藩。

當然了,最近這些年他的心學已經越來越被大家所熟知。可惜還有很大一部分人還僅僅停留在他的事功之上,對他的心學智慧還一頭霧水,不知從何下手去了解,更何況心學是一門講究實踐的學問,要將其應用到生活中那可就難上加難了。

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三個心學的重要概念是王陽明在龍場悟道後,在他的不同人生階段提出來的。雖然這三個概念都能讓你達到“此心光明”的心學最高境界,都能夠讓你走上聖賢之道,但是,作為在塵世中習慣了吃俗飯的凡夫來說,只需要掌握任意一個概念,那麼他就能在俗世中美滋滋地過完這短暫的一生了,不過,別動歪念,以免走上魔道。呵呵,開個玩笑而已。

心即理,說的大概意思是一切問題的答案就在你心中,你勿需求人,一切答案都是在你內心裡面現成的。

知行合一,知是良知,良知即是天理,天理是至善的,知和行是同時發生的,不存在先後順序。

致良知,致就是發揚、流傳、體認、擴充。致良知就是將你本來俱足的那個良知擴充到生活中的事事物物上,那麼事事物物都將各歸其位,依道運行。


塵谷行知


王陽明的主要思想應當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這是一個層層推進的關係。讓我來詳細解說這三個觀點:

一、心即理

理是什麼?就是人類社會的道德,是善惡之分,比如忠孝仁義等等。

王陽明認為,人的內心本就知道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什麼是對,什麼是錯,這是人心的本體。這種知善知惡的能力,又被王陽明叫做良知。這是與生俱來的,任何人都具備。

《傳習錄》中說了這麼一個例子:有一天,王陽明的手下抓住一個盜賊。王陽明讓他脫衣服,最後只剩下一條內褲,王陽明還讓他脫。這個盜賊就很扭捏,不願意再脫了。王陽明於是說,你雖然做了盜賊,但還是知道羞恥的,這就是你的良知。

二、知行合一

知即是良知。良知並不僅僅是知道善惡,同時也是好善惡惡,就是對善有天生的喜愛,對惡有天生的厭惡。

王陽明打了一個比方: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人看到美麗的顏色,就會想去接近它;聞到惡臭的氣味,會想要立刻離開。王陽明認為,對於善惡,也是如此。

王陽明認為,對於善惡的好惡,本身就是一種行。他說:見好色屬知,好好色屬行,不是見到好色,別立一個心去好。

所以知行本就是一體的,你見到善惡的同時就會生起好惡之心。所以說一個知,就有行在其中,說一個行,就有知在其中。如果你不好善惡惡,說明你並不是真正地知善知惡。

這是知行合一的第一層意思。

但是,僅僅好善惡惡還不夠。王陽明認為,既然你好善惡惡,就要努力地為善去惡,真正地踐行自己的良知。如果你不做,還是說明你並非真正的知善知惡。

這是知行合一的第二層意思。

三、致良知

致良知也有兩層含義:

第一,王陽明認為,你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應該按照自己的良知去做。比如,你遇到事父這件事,良知告訴你應該孝順,那你就孝順父親……要讓每一件事都符合自己的良知,就是把良知推致事事物物。

第二,雖然每個人都有良知,但是很多人的良知都被私慾遮蔽了,導致不能知善知惡、為善去惡。為了使良知恢復光明,就要在事上磨練,遇到每一件事情都按照良知去做。久而久之,你就消滅了私慾,讓良知達到了極致,你也就成了聖人。


所以,王陽明的學說,就是從心中之理出發,通過知行合一的工夫,使良知達到極致的過程。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士常齋”,閱讀更多有趣文章。


夢露居士


性格層面的所謂固有模式、自然狀態、心理機制、深層渴望與恐懼,在心理學裡的更專業名詞叫潛意識,在心靈脩煉裡叫“假我”“心魔”或者“長不大小孩”,而佛學卻用一個因果,概括了世間所有的輪迴。 一個人的性格形成有先天要素,有後天影響,無所謂好壞,不經學習改變的人容易被自己的潛意識驅動且不自知,例如一個人脾氣暴躁,他為什麼會生氣自己本身是不知道的,一個人懦弱,他為什麼遇到事情總是退避三舍自己也是不知道的。 中國傳統國學裡,有很多關於人性修煉的論述,大家一致認為,一個人要想智慧具足靈魂通透,就必須要通過了解和改變自己,才能真正的理解他人,才能真正擁有與世界保持和諧相處的本領。王陽明先生認為,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一句話道破了修煉的天機,一個人,如果你願意通過學習改變提升去掉心魔和麵具,以真我之圓滿示人,則天下無不可成功之人。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三字經裡的描繪,充分說明了一個人後天修養的重要性。 一個人,無論你先天條件如何,只要你能夠端正態度認真加以學習修煉,未來的你就不會跌入命運的深淵。 人的成長進步當然需要一定的機緣巧合,但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應先一顆一心向善願意學習的心,佛學度化講究慧根,我想,你內心深處的那份嚮往美好的願望,大概就是你的慧根所在吧。


阿酷語錄


小主:保哥認為你剛好把隔壁老王這三個觀點弄反了,應該這樣問,怎樣看待隔壁老王的“心即理”、“致良知”和“知行合一”?

王陽明先生的學問被簡稱為“陽明心學”。其中“心即理也”是整個“陽明心學”的核心;致良知是基於”心即理”的基礎,對什麼是“知”的進一步思考;知行合一是對良知的存在,以及如何執行更進一步的思考。這是“陽明心學”三觀的內在邏輯。

先生的“心即理”,用先生自己的話說就是“吾心即是天理”。從哲學層面上講,就是先生認為心就是世界的本源;在道德層面上講,“我善良的心就是天理”。在我們中華文化系統,除了老子的“道”具有西方意義上的哲學性質,其他聖人都主要針對道德系統而言的。所以,陽明心學更側重指向道德建設。

先生的“致良知”是先生差點兒把命格進去,然後才得到的觀點。先生從小就想當個聖人,所以就把朱子作為了自己的楷模,按照朱子的“說明書”去格竹子,以求格物致知。結果坐在朱子前就格,格了七天七夜,差點把命格里邊。“龍場悟道”後,先生得出:世間萬事萬物是格不盡的,而只有格自己的心才能搞定,也能得出自己的知。

所以“格物致知”在先生這裡就是“格心致良知”,在此先生又可將自己的學說指向道德建設,迴歸天理。從道德角度講,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一句話——萬事憑良心。如若喪盡天良,則會天理昭彰。

先生講的“知行合一”,是對以往朱子及之前知行分離分裂的一種回擊。先生的意思是,只要你心裡有了動念,即便還沒有采取實際行動就屬於行動了。比如隔壁老王看到隔壁漂亮小媳婦,心中動了念,哪怕還沒有要到微信號,那就算行動了。從道德角度看,惡念的起念就不可有,善念可以有。先生說的“知行合一”是指讓我們世人,從善念從善行,有了善念就是行,鼓勵人們行善修行。

保哥始終認為,在今天這個道德潰敗的時代,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的讀讀陽明先生的心學。從自我做起,改變我們的道德現狀,從現在做起,影響你身邊的每一個人。


保哥談


知行合一

知,知道,道理,思想。行,人的行為。王陽明的心學,講究知行合一,人的思想和人的行動是統一的。相對知先行後,知易行難。有獨到的見解。比如孝,每個人都知道要孝順,但是能不能做到呢?可能有人知道什麼是孝順,但是他很難做到,那就是知易行難。

知行合一講究的就是即知道孝的同時,已經在做孝敬父母的事情了。你的思想和你的行動是一致的。這就是心學的知行合一。

心即理

理是天理,物質運行的道理,心是慾望,想法。講心即理,先講存天理滅人慾。

存天理滅人慾,講的是我們做事情要符合天地宇宙運行的道理,人倫綱常的道理,尊老愛幼的道理。要摒棄個人的私慾,要大公無私,要先想到國家,想到他人,不能光顧自己。

王陽明認為個人的私慾其實就是天理。不能排斥也不能忽視人的慾望,這是不統一,也是不可能的。人必然有私慾。人在做事情時指導人行為準則的天理其實就是人的慾望,他們是一樣的。就好像你在孝敬父母的時候,你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你已經知道了什麼是孝順了。他是發乎於自然的,你不會跑到你的父母身上去尋找什麼是孝。因為孝本身就是存在你的心裡。孝這個理就是在你的心裡。

如果用現代哲學來理解,心即理,就是意識就是物質。所以王陽明又說天下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就是人們所看到的事物都是存在人的意識當中。意識之外,是不可能有東西的。心即理,理是宇宙運行的道理,即包含物質的狀態也包含了物質運行的道理。

理是存在於心上,心理是統一的。

所以在講究物質意識辯證論的現代,心學沒有在我們中國大地上發揚光大。

致良知

就是做到知行合一,做到高道德標準的行為。格物致知,通過磨練,達到致知,知行合一。舉例,孝本身存在你的心裡,不要被其他事物所矇蔽,做孝的事情,去孝敬父母,發乎自然一樣。在其他所有的事情上也是一樣,也要致良知。這樣每個人都能夠成為聖人。

良就是道理,孝是道理,理即心吧,所以他是你意識到的,很容易就能做到,不要被矇蔽了,怎麼做才能不被矇蔽呢?格物致知,通過格,就是通過磨練,鍛鍊,或者歸納總結。從而致良知。知道了孝,就會知行合一,那麼就是和聖人一樣的。


三省悟思


王陽明的龍場悟道,與佛祖釋迦的夜睹明星是一個境界。王陽明的心即理,心外無心,心外無物,與佛祖釋迦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是同一個理。世界那麼大,但在您的心裡有多大,只能有您的心來定了。您心裡沒有機器人,送您個機器人也無用。所以,什麼都得您想到了,事物對您才會產生聯繫。有人講,世界與您毫無關係,這是位徹悟的高人。世界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禍福本無門,唯人往裡奔。人只能有自己的認知,而認知只能有人的感覺器官來感知。人無辯證思維是不行的。任何科學家都應是辯證唯物主義者,否則他不可能有所成就。沒有辯證法,人無論是客觀唯物,還是主觀唯物,都不可能獲得真實成就。佛門強調人的修行,佛理講得就是親口嘗梨。弄清因果。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觀由他的心即是理而推演而來。人無頭腦,豈來認知,人不唯心,哪來聰明。人若無心,與木石何異?如果說中國老子的道學已進入了佛學的小乘境界,那麼王陽明真的已經圓滿了中國儒學,將儒學晉級成了道學。倒不是講孔孟非聖,而是誤導太甚。述而不作是不行的。人必須實踐。實踐才是真學,陶行知說:“行是始之始,始是行之成”知錯了,則無錯。


李198588733


“知行合一”用大白話說,就是“做心裡想做的事”。

我們很多時候都是做違心的事,比如有個心愛的東西,為了節省點錢,結果買了個次點的。這就叫“知行不一”。

致良知,當內心被滿足,心理平衡,良知這個東西才會真正出現。

心即理,內心的需求就是天理。



〔圖片來自網絡〕

當你把《心學》當成學問來學時,就已經走錯方向了。 心就在我們身體裡,只是平時沉睡了,感覺不到了。

但她還在深刻的左右著我們的行動。

夜深人靜的時候更容易孤單,這就是“心”在發聲。

餓的時候,沒緣由的想吃某樣東西,這也是“心”在發聲。

學心學第一步是能夠覺察到“心”的需要,覺察到之後滿足她,心在被滿足,自身平衡之後,各種“良知,方向”什麼的就自然顯現出來了。

如果一味在那裡讀王陽明的話,連自己的心需要什麼都不清楚。是永遠體驗不到王陽明心學所講的含義。

現在社會都講賺錢,講規則,講道理,但講“心”的少之又少。所以心學顯的很玄奧。


心靈扶助者〔成雲社〕~初心√


成雲社初心


王陽明,即王守仁。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學家、哲學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學說,豐富發展了南宋陸九淵的心學,是陸王心學之集大成者。

在王陽明的心學中“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是其核心思想。

一、知行合一

知是指科學知識,行是指人的實踐,知與行的合一,是指客體順應主體,即是認識事物的道理與在現實中運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

這句話在現代中就很有指導意義了,它告訴我們要不斷地從實踐中去檢驗知識,從實踐中去豐富知識。

二、 致良知

王陽明認為,“致知”就是致自己內心的良知。這裡所說的“良知”,是道德意識的意思,也指人的最高本體。他認為,每個人心中都有良知,是一種不假外力的內在精神力量。“致良知”就是將良知推廣擴充到事事物物。 “致良知”即是在實際行動中以良知為行動指南,同時人的所有行動和作為即遵循良知的指導,同時也是推動良知的發展。 “致良知”是王陽明心學的本體論與修養論直接統一的表現。

在現今的社會,我們不妨這樣去解讀,良知就相當於我們每個人的道德修養和人格,我們每個人行動中總需堅守自己的道德修養和人格,並在實踐中不斷地強化,從這個角度解讀話,“致良知”還是有相當的現實意義的。

三、心即理

王陽明認為:身、心、意、知、物是渾然一體的,不可以相互獨立的存在。身的主要功能為視、聽、言、動;心的主要功能為映照;身是心感知物的媒介;意就是心通過身對物的感應;感應到靈明之處便是知;物就是能夠被身心感應的事物。人對外物的認知是一種本能,心的本體就是“至善”。將這種本能發揮到極致就能夠心如明鏡,映照萬物,此時的心便是天理。

這個學說就有點過於唯心,過於玄乎了,但是我仔細解讀這句話,可以理解為讓我要有一種從個體到整體的宏觀思維。通過現象看本質。

因此,解讀古人的學說,需要結合當代的是時代背景去解讀,我們可以從古人的學說中不斷地汲取有用的養分,發展新的學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