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竟然是汉朝名将李陵,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文史砖家


李广是西汉著名的飞将军,他在抗击匈奴过程中屡立战功,匈奴人对他是又怕又敬。

李广死后,他的儿子李敢、孙子李陵都是西汉的将军,参与对匈奴的战争。

李陵带领5000汉军孤军深入,被匈奴包围,力战之后不得不投降了匈奴。

匈奴对李陵非常好,单于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李陵,让他统带一批人。匈奴是部落游牧状态,照这种发展下去,李陵的后裔应该会形成一个部落。

后来的历史中,很多匈奴人、突厥人、鲜卑人都会自称是李陵的后代。吉尔吉斯人是突厥的后裔,最早也是从蒙古高原出来的,自称是李陵后裔也不奇怪。

不过真实性待求证。

实际上汉朝逃到匈奴的汉人很多,比如刘邦时期的燕王卢绾、韩王信。

卢绾到达匈奴后,匈奴让他还带领自己的人组成一个部落,并称卢绾为“东胡卢王”。

韩王信到匈奴后也形成了一个部落。

卢绾和韩王信的后人又到回到了汉朝,但是他们应该还有后裔在匈奴。但是没有人自称是他们的后裔,应该是他们名气小吧!


故纸汇




吉尔吉斯斯坦,虽然国小民贫,仍然保留着汉朝风俗。是不折不扣的华夏人。吉尔吉斯斯坦,是飞将军李广的后人,当年其长孙李陵,带五千弓箭手,深入沙漠,抗击匈奴。在匈奴主力包围下,苦战三个月,内无粮草,外无救兵,为了三千将士,不得已诈降匈奴。



李氏一门,让匈奴闻风丧胆。匈奴单于听说李陵肯降,欣喜若狂,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单丹,单敏,单珠立刻嫁给李陵。单丹单敏为双胞姐妹,二人比单珠大一岁。也是李家人丁兴旺,九年内,单丹,单敏各生六胎双胞儿子,单珠也生六子,李陵在匈奴十年得三十子。



李陵喜得三十子,真可谓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李陵遂把五子送入鬼谷门下,二十五子分别送往仙山让高人培养。长子李仁18岁离开鬼谷门下,随后七弟兄分别离开师门,三十子娶尽北方各部落首领之女为妻,汉朝开始,北方各民族已经被汉化。



李陵后人建立了吉尔吉斯斯坦国,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最艰难时期,吉尔吉斯斯坦看到祖国被日寇铁蹄践踏,派出13000名吉尔吉斯斯坦将士,17次袭击日军特种师团。歼灭日军28000余人。



吉尔吉斯斯坦是真正的中国后裔,2003年,吉尔吉斯斯坦经过六年的努力,终于在中国寻找到李氏后人,并进行了DNA鉴定,确认统属李氏一脉。



吉尔吉斯斯坦地处欧洲中亚,虽然是个国土面积狭小,人口不足千万的小国,地理位置却极其重要,他们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习俗与大陆完全相同。吉尔吉斯斯坦一直推崇汉语,唐诗宋词成为吉尔吉斯斯坦学校的必修课。



吉尔吉斯斯坦人心中有着一个梦想,那就是祝福祖国早日强大,早日圆他们的游子梦。在吉尔吉斯斯坦,一直保留着汉服风格,包括饮食,都极具中餐特色。


白这个颜色


吉尔吉斯斯坦的主体民族是柯尔克孜人。

古代的柯尔克孜人黠戛斯部,确实曾自认为是汉朝名将李陵的后裔。但是,这只是一种认祖的现象,并不代表就是客观真实的事。

事实上,认李陵为始祖的部族,不只有黠戛斯部。

例如,南北朝时期,北周的柱国大将军李贤就自称是李陵的后裔,但这其实是李贤自己的附会。

关于黠戛斯部的事,参考《新唐书·回纥传》对黠戛斯的描述:

人皆长大,赤发、皙面、绿瞳,以黑发为不祥。黑瞳者,必曰陵苗裔也。

唐人段成式《酉阳杂俎》也称:

坚昆部落非狼种……其人发黄目绿,赤髭髯;髭髯俱黑者,汉将李陵及其兵众之胤也。

坚昆是柯尔克孜的另一个古称,也认为黑瞳黑发的人,都是李陵的后裔。

这些记载是真实的吗?

当然不可能了。李陵确实曾在匈奴生活过,但黠戛斯部本质上是突厥种的部族集团。突厥和匈奴并不是一回事:

突厥者,盖匈奴之别种,姓阿史那氏,别为部落。

这就意味着,突厥的祖先只是受到匈奴控制的小部落罢了。因此,追认李陵为始祖的原因,并不是由于李陵真是黠戛斯的祖先,而是由于——

①黠戛斯内部的血统多元,可能有汉人混血儿。

②李陵曾经在当地生活过。

所以,这是一种对部族内部混血现象的历史投射而已。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把“对祖先的历史想象”、真实的祖先区分开,前者是一种政治叙事。


HuiNanHistory


吉尔吉斯斯坦与中国的渊源颇深,自从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在击败了强大的匈奴之后,汉朝开始了对西域的征服,贰师将军李广利先后两次征伐大宛,也就是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盆地,征服了西域一些国家,并在当地设置了行政机构。

到汉宣帝时期,匈奴因为内乱,其在西域的匈奴王率众投降汉朝,汉朝正式控制了西域三十六国,势力范围继续扩大,汉朝并在西域设置了都护府,来管理西域的行政和军事,西域三十六国中就包括了吉尔吉斯斯坦。



自此,吉尔吉斯斯坦国的大部分地区处于中国的管辖范围,随着中国朝代的兴盛和衰弱,吉尔吉斯斯坦时常归附,时而脱离,直到清朝时期,吉尔吉斯斯坦还是中国的藩属国浩罕汗国管辖领土。

而说吉尔吉斯斯坦祖先来自汉朝名将李陵,是来自唐朝时期的一件事。



唐太宗贞观22年,也就是公元648年,一个来自西域地区名字叫黠戛斯的民族,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率领下,到达了唐朝首都长安面见唐太宗李世民。

黠戛斯人是来向唐朝朝贡的,并向当时同为姓李的唐太宗李世民说道,他们来自坚昆,也就是今天叶尼塞河上游至阿勒泰一带,说他们民族是汉朝名将李陵的后人,这些黠戛斯人长的是黑眼睛黑头发,与汉人的相貌很相近,而与当时吉尔吉斯斯坦当地的人反而不像。



这一说法可信吗?

还真的可信,故事要回到782年前的西汉时期,公元前134年,李陵出生,李陵出生在武将世家,他的爷爷是飞将军李广,他的父亲是李广的长子李当户。李陵的父亲李当户在李陵还没出生的时候就死了,李陵是遗腹子。

唐朝诗人王勃有一句诗叫:”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西汉时期的李氏一门,从飞将军李广开始,李氏一门世代忠良,但一直没有机会立下大功,没有获得过较大的封赏,虽然很努力,但始终是悲情英雄,到了李陵长大以后,也曾立志为家族作出一番大事业。



公元前99年,贰师将军李广利领兵出战匈奴右贤王,当时任骑都尉的李陵不愿意做李广利的后勤运输队,主动向汉武帝请求领兵出战,汉武帝同意了,李陵率领五千步军进入大漠深处,深入匈奴势力范围二千多里,寻求匈奴主力作战。

李陵率领的五千步军终于在今蒙古国境内阿尔泰山脉中段的浚稽山与匈奴单于的主力相遇,当时匈奴单于有三万多精锐骑兵,而李陵只有五千步兵,骑兵对步军本已是绝对的优势,而且匈奴兵人数六倍于李陵军,李陵被包围,而且匈奴单于不断增兵到8万人。



8万对五千,李陵此战是一个不可能取胜的任务,李陵率领五千士兵且战且退,坚持了8天,打退了匈奴人的无数次进攻,杀死了匈奴五千多骑兵,最后弹尽粮绝,又因为叛徒的出卖,李陵被匈奴俘虏。

李陵如同他的祖父李广一样,也是一个悲情英雄,本想为汉朝立功,为家族争取荣耀,却迫不得已投降匈奴,汉武帝听说李陵投降后,召集大臣议事,太史公司马迁因为为李陵说情,而受了汉武帝的宫刑处罚,后汉武帝还杀了李陵留在汉朝的妻儿老小。



李陵迫于无奈一直就留在了匈奴,匈奴单于很重视李陵,把自已的妇女儿嫁给了李陵,并封李陵为坚昆国王,也就是上文中黠戛斯人所说的坚昆。

李陵终身未回汉朝,在汉昭帝时期,霍光和上官桀辅政,曾派出使者想把李陵迎回来,但李陵不愿意回来,便一直生活在坚昆地区,与匈奴单于的女儿生活,延续后代,在西域开花结果,据说李陵有一个后代叫李穆,李穆是南北朝到隋朝时期的名将,协助杨坚登上帝位。



而黠戛斯人至少有三个原因是李陵的后人:一是他们来自坚昆地区,这里是李陵的封地和生活地;二是黠戛斯人的外貌与中国人很相近。三是吉尔吉斯斯坦地区从西汉到清朝一直断断续续属于中国领土。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吉尔吉斯斯坦是位于中亚的一个内陆小国。人口只有640万,以农牧业为主。它的经济不算发达,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是全球20个贪腐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贪腐指数1.8(0为极度贪腐,10为最清廉)。

吉尔吉斯要追溯历史渊源的话,在汉武帝时期,它的大部分区域都属于中国版图。这是极为肯定的,在《史记》和《汉书》里都有记载,当时它被称为鬲昆或坚昆。

现在人家是独立主权的国家,主要以吉尔吉斯族为主,官方语言为俄语。你要说人家的祖先是汉人,这人家未必同意。毕竟汉朝名将李陵一脉是否延续下来?影响的范围有多广,这都不好考证。


但这事儿是绝对存在的。李陵是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李广远征匈奴,本来只是让李陵押送粮草,可李陵主动请缨,要求率军深入敌营。

当时军中马匹紧缺,汉武帝便给了李陵5000弓箭兵。李陵的军队到浚稽山时,与匈奴单于的三万骑兵主力遭遇,双方展开大战,李陵沉着应战,杀敌数千人。

后来匈奴的右贤王,竟然又带着八万多骑兵来支援单于,李陵带兵且战且退,三万支箭全部射完,杀敌上万,为救部下性命,最后被迫假意投降。

李氏家族令匈奴十分忌惮,听说李陵投降。匈奴单于十分高兴,便将他的三个女儿许配给李陵。消息传回汉朝,汉武帝震怒,以为李陵真的降了匈奴。

李陵的好友司马迁(就是写《史记》的那位)给李陵极力辩解,结果正在气头上的汉武帝根本听不进去,还给司马迁施以宫刑。

随后汉武帝也觉得自己过于鲁莽,他便派公孙敖出使匈奴,试图把李陵给营救回来。谁知公孙敖与李陵有矛盾,他去匈奴压根没见着李陵的面,回来却到汉武帝面前陷害李陵,说他已经叛变,正在给匈奴训练兵了。



听了公孙敖的谗言,汉武帝下令诛杀了李陵三族。李陵听闻消息后,彻底死了心,知道再也回不去了。于是真就归顺了匈奴,匈奴单于还封他为右校王,负责管理匈奴坚昆等地区。

而李陵管理的这片领地,正好就是现在的吉尔吉斯。李陵人丁兴旺,10年得30子,三十子娶尽北方各部落首领之女为妻,汉朝开始,北方各民族已经被汉化。

公元648年,正值大唐王朝盛世时,远道而来了一只认亲队伍,黠戛斯人在其酋长失钵屈阿栈的带领下,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裔。

黠戛斯人大多是红头发、蓝眼珠,而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那些黠戛斯人,却是黑头发、黑眼珠,明显具有与汉人混血的特征,唐朝也接受了他们的认亲。

这么说来,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与汉朝名将李陵是有渊源的,至于吉尔吉斯坦人现在承不承认那是另一回事。


说史听涛


贞观二十二年(648),距长安西北数千里有一个部族,名叫黠戛斯,其部落首领亲自到唐朝来朝贡。唐太宗李世民设宴隆重招待,宴席上,黠戛斯首领表达愿做唐朝臣子,并声称其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与李唐国主乃是同宗。


这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99年,即苏武等人被扣押的第二年,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命李广利出征匈奴,并安排李陵为后勤。李陵非常不满这个安排,于是向汉武帝表示,“步兵五千人涉单于庭”。汉武帝应允。结果,李陵的五千步兵恰好碰到了匈奴单于主力,最终在八万大军的围剿下,兵败被俘,假意投降。

不过,汉武帝得到的消息却是李陵投降匈奴,在为匈奴练兵,对抗大汉,于是,一怒之下,将李陵母亲、妻子、儿女都给杀了,李陵自此彻底投降匈奴。不过,那个帮匈奴练兵的汉朝降将李绪还是被李陵派人给杀了。匈奴单于的大瘀氏(相当于皇后)因此便要杀了李陵,不过匈奴单于对李陵倒是非常好。他把女儿嫁给李陵,并封他为右校王,去往漠北的坚昆驻守。

李陵虽然后来被调回匈奴王廷,但是在匈奴的亲人却大多留在了坚昆,融入到了坚昆各民族之中。而坚昆到了唐代即是“黠戛斯”,元代则称“吉尔吉斯”,清代又被称为“布鲁特”,发展到现代也就成了吉尔吉斯斯坦。

说李陵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不合适的

黠戛斯首领之所以会着重提出其祖先是李陵,一方面李陵确实在当地留下不少子孙,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李唐王朝的开国皇帝李渊的七世祖李暠[[hào]],即唐朝皇室认定的先祖,自称其为汉朝飞将军李广的十六世孙,而李陵则是李广的长子长孙,黠戛斯首领认祖李陵自然也能得到更多的好处。所以,最多可以说李陵是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之一,毕竟当时坚昆也并非只有李陵一族。

此外,除了吉尔吉斯斯坦以外,中国现在也有这一支民族的传承,即柯尔克孜族,这也是如今我们的五十六个民族之一。


水一白聊历史


认祖归宗这事儿,不仅仅是咱们的专利。李陵虽然在汉朝声名扫地,可在许多游牧民族中,还是有着很大影响的。据说,唐朝统治者和鲜卑拓跋氏的祖先,都或多或少地与李陵有关,而今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黠戛斯部,更是以李陵后人自居,甚至派人到唐朝来认祖归宗。

汉武帝时,李陵奉命出兵打击匈奴,但因寡不敌众,在力战后被迫投降。李陵投降后,原本并未想着归附匈奴,可汉武帝做得实在太绝,李陵失望透顶后做起来匈奴的右校王(即“右贤王”),还取了单于的女儿。由于李陵出身名门,自己也颇具军事才能,所以在草原上也算混得风生水起。

不过,由于李陵投降了匈奴,使得许多记载也多是据传闻而录,很难考证真伪。李陵投降匈奴后,曾帮匈奴人练兵,而且也生育了子嗣。就他在匈奴政权的地位来说,应该也算是开枝散叶了。

在唐朝时,突然有个叫黠戛斯的部族派人到中原“认亲”:

黠戛斯既破回鹘,得太和公主;自谓李陵之后,与唐同姓,遣达干十人奉公主归之于唐。——《资治通鉴》卷246

这段文字在《唐会要》和《旧唐书》等史书中也有记载,大致意思是说,黠戛斯部打败回鹘时,俘获了和亲的太和公主,于是便派人将大唐公主送回,并遣使者到唐朝认亲。来使自称,黠戛斯人是李陵的后裔,与唐朝有着共同的祖先。

此事既然被记载于多部史书,自然不会是凭空杜撰的。不过,黠戛斯来使是否为李陵后人,则很难考证了。毕竟,当时唐朝强盛,作为中亚游牧部落的黠戛斯人,打着李陵后人的幌子来认亲,也不是没有可能。

由于黠戛斯人是今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所以有人称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汉代名将李陵。然而,黠戛斯人是否为李陵后裔还有待考证,过早给给这个中亚民族贴上汉代名将后裔的标签,似乎也不太合适。


史海烂柯人


其实吉尔吉斯斯坦还有一个名人,也姓李,单名一个白字,按照你这逻辑,是不是李白就是李陵的N代孙?

李陵的直系后代,死于匈奴的五单于内乱,当时李陵之子,拥立了一个乌藉都尉做单于,结果被呼韩邪单于捕杀。

从此,李陵血脉在漠北,实际上已经断绝。

即便是在中原,李广这一大家子,也没能传递下来。李广的大儿子也就是李陵他爹李当户,很早就死了。老二也比爹死得早,只有老三李敢,一直活到了父亲死后,担任郎中令,因为父亲的缘故怨恨卫青,把时为大将军的卫青打伤,但卫青内心多少有点内疚,所以将此事放过。只是卫青还有个外甥叫霍去病,因此怀恨在心,在甘泉宫狩猎之际,假装失误,一箭射死了李敢。

李陵,是李当户的遗腹子,在投降匈奴之后,汉武帝本无意问罪他的家人。但没想到有个家伙叫公孙敖,编谎说李陵在帮匈奴练兵,于是汉朝族灭了李陵家——可以这么说,李陵血脉在中原也断绝了。

当然李广一大家子,还剩了一个李禹,他是李敢的儿子,只可惜汉武帝末年的巫蛊之祸,他也被牵扯其中,由此遭了祸害——所以说,不单是李陵,其实是整个李广的血脉都断绝了。

虽然如此,但李家在西部地区,毕竟是个大家族,除了李广之外,还有很多姓李的,后来的史书上也不绝于耳。譬如凉州北地郡的李傕(董卓的手下)、有人甚至说山东人李典也跟李陵能扯上关系。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李暠,建立西凉政权,便说自己也是李广家族的后人。而唐朝李家,也来自陇西成纪,如果不是出于政治考虑,其实也是可以说自己是李广后裔,当然最终他们还是找了名气更大的李耳即太上老君作老祖宗(但实际上,唐朝皇室更多时候自认是李暠的后代,所以也就是李广的后代)。还有像《推背图》的作者之一李淳风,也是陕西省宝鸡市岐山县人。

就是在唐朝,西北的嘎吉斯人兴起,他们自称为李陵在草原上的子孙后代,这件事还得到了唐朝皇帝的认可,他说:"尔国与我同宗,非他藩可比也。"

而且,黠戛斯人大多为赤发绿瞳,自称是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却是黑发黑瞳,确实存在同汉人混血的可能。

后来,大唐名相李德裕曾起草一份《赐黠戛斯可汗书》,信中明确指出:"闻可汗受氏之源,与我同族,国家承北平太守之后,可汗乃都尉苗裔。以此合族,尊卑可知。”而这里的北平太守,就是李广,都尉就是李陵。

所以直到唐朝,李陵后裔一事还是有官方证据的。

问题在于,黠戛斯人是不是吉尔吉斯人的祖先?从事实来看,吉尔吉斯人是属蒙古人种和欧罗巴人种的混合类型,中国境内的叫“柯尔克孜族”——意为“山里的乌古斯人”。并没有确实的证据,能将两个民族划上等号。如果从种族特征来讲的话,黠戛斯人赤发绿瞳这种特征,在今天的吉尔吉斯,也几乎不存在。唯一的证据,也就是黠戛斯的字音,与吉尔吉斯的读音比较接近而已。但这个,就好比战国七雄的韩国,和眼下这个韩国,能是一回事吗?

所以最终,我们还是只能拿基因来做最后的验证,而吉尔吉斯人的东亚基因,仅有6.75%,而即便是这个,来自李陵的可能也很低,更大可能是来自蒙古人。


司马路的历史会客厅


吉尔吉斯斯坦:被淡忘的中华岁月

19世纪60年代,远东的大清帝国陷入严重的边疆危机——此时的大清帝国成为英法美等西方列强所角逐的对象,尤其是大清的新疆地区和西藏地区,成为英俄两大帝国主义所要割占的重要目标。

当时的世界上,还没有吉尔吉斯斯坦这么个国家,今天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土地,在当时,属于清帝国版图的一部分。而随着清帝国的腐朽衰败,最终,沙皇俄国逼迫清政府割让了原本新疆(今天的外西北地区)的大片土地,自此,原本属于清朝的、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大部分土地,就这样脱离了中国。

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吉尔吉斯斯坦诞生,只是,很多人忘记了,百年前,这是属于中华的土地。

李陵的遭遇

吉尔吉斯斯坦和中华的渊源,不止土地关系,事实上,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也和古代中华有着很深的渊源——因为,吉尔吉斯斯坦人是西汉将领李陵的后人。

汉武帝天汉二年(西历纪元前99年),汉武帝派遣小舅子李广利攻打匈奴,汉朝名将李广的孙子李陵,奉汉武帝的旨意,配合李广利作战。

李广利本来是个草包,对于行军打仗这种专业度较高的工作,几乎没有什么系统的学习或者专业的训练,可想而知,汉军子弟在李广利的带动下,是何等命运。


李陵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率领五千汉朝军队,配合李广利打击匈奴,在匈奴境内,李陵的五千步兵,不幸遭遇八万匈奴骑兵,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对步兵作战具备绝对优势,更何况,李陵的步兵人数远远少于匈奴骑兵,就这样,李陵兵败被俘。

汉武帝在我国历史上,是以穷兵黩武、刻薄寡恩著称的君主,李陵投降匈奴以后,汉武帝听人说李陵已经投降匈奴,于是震怒之下,诛杀李陵满门。

李陵被灭门的消息传到匈奴后,李陵最终决定投降匈奴,并娶了匈奴的公主,成为匈奴的贵族,并在匈奴开枝散叶。

陇西李家的三大后代

李陵出自陇西李家,而陇西李家对古代的中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一点,从陇西李家的三大后裔就可以看出来。


第一支后裔。西历5世纪,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在这前后,北魏帝国境内流传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北魏皇族乃是李陵的后人,这一说法得到了当时南朝(南齐)的采信,即便后来北魏皇帝否定的这一说法,但是在北魏民间,依旧有人坚持认为北魏皇族是李陵的后代。

第二支后裔。根据《新唐书》等史料记载,李渊的祖先,是十六国时期,西凉国的国王李嵩,而李嵩的祖先,则是大名鼎鼎的飞将军李广(李陵的祖父),可以说,陇西李家的三大后代中,最显赫的,是李渊这一支。

第三支后裔。根据《唐会要》、《旧唐书》中《回鹘传》等史料记载,唐朝时期,黠戛斯部族派人来朝拜唐朝皇帝,并自称黠戛斯人是李陵的后裔,算起来和唐朝皇族,有着共同的祖先。


而黠戛斯人,在唐以后的几千年里,历经沧桑,在近代,逐渐形成了今天的吉尔吉斯斯坦人。

可以说,从这个角度来看,吉尔吉斯斯坦人很有可能是李陵的后代。


藤树先生


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突厥人,有没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看到题主的题目,就让我想起来一个故事,就是《苏武牧羊》,这个故事历经历史沧桑,成为千古绝唱,它的主角,就是李陵,还有苏武。话说吉尔吉斯斯坦的祖先,是汉朝名将李陵,这个论断其实是有根据的,下面,小雪向各位娓娓道来。

被困匈奴,李陵归降,自此,他成为了历史上有名的汉奸,苏武牧羊正是发生在李陵归降以后,在面对塞外牧羊的苏武时,李陵惭愧难当

李陵和苏武,都是当时汉朝名将,而李陵的祖父,更是赫赫有名的李广元帅。据史书记载,汉武帝时期,李陵被汉武帝刘彻封为骑都尉,负责教授士兵骑术,在甘肃酒泉一带,防止匈奴偷袭。

公元前99年,大将李陵受李广利所托,率领五千步卒深入匈奴察看敌情,不幸的是,这次一去就再也没有回来,李陵被单于俘获。

如果是有气节的人,再怎么威逼利诱,都不会受命于匈奴,但李陵归降了,单于对他特别的好,还成了北国(匈奴)的驸马,娶了公主,在匈奴领兵。

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以后,就令李陵终生不回汉国,见到李陵,格杀勿论。就这样,李陵成为了匈奴的座上宾。

在《苏武牧羊》中,李陵这样解释自己的行为:暂且投降北国,有朝一日,就会带领士兵造反,然而,这种说法,别人不信,李陵的好友苏武更加不会信,他们在寒冷的草原畅聊,古代有划地结交之礼,就这样,李陵和苏武成为了路人。

公元前74年,李陵老死于匈奴。

虽然沦为汉奸,但是,李陵的后代后来成为了突厥,然后一步步衍化,成为了现在的吉尔吉斯斯坦人

这么说一点也不奇怪,据史书记载,李陵的部族,在后来形成了一个大的族群,在吉尔吉斯斯坦繁衍生息,再也没有回过中原。

徐钧:“名将生降负己知,丧师辱国死犹迟。河梁羞与子卿别,携手空馀五字诗。”

历史上,关于李陵的记载很多,评价褒贬不一,但在小雪的心目中,李陵和大汉奸汪精卫一样,是个没有民族气节的人。

综上,吉尔吉斯斯坦人出自蒙古高原,也就是古代的突厥、匈奴势力一带,自称李陵后代一点也不为过。

文/小雪历史微鉴,古事新说,快意江湖!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