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如果李陵带残部逃回汉朝,汉武帝会赏他,还是会罚他?

少卿之见


李陵是西汉的悲情人物,也是中国历史上的悲情人物。李陵投降,尽管值得同情,但毕竟是愧对国家,愧对朝廷。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李陵的失败,是因为过于自大。

他是个自信的人,自信又往往带来自负。李陵是名将李广之孙,有乃祖之风,精于骑射,武艺超群,他与祖父李广有许多相似之处,非常善待部下,在江湖中很有名望。早年曾率八百名骑兵,出居延泽,深入匈奴境内二千余里,查看匈奴的地形,圆满完成任务,被提拔为骑都尉。为了建立一支铁军,李陵亲自前往荆楚之地,招募勇士五千人,都是武学奇材、剑术高手,力可扼杀猛虎,箭术百发百中。

汉武帝想让李陵负责后勤工作,给李广利大军的辎重粮秣供给。自负的李陵当然不愿意,自告奋勇出击匈奴。汉武帝警告他说,骑兵都配置给李广利、公孙敖与路博德,他若要出塞,将没有马匹。李陵竟然在汉武帝面前夸下海口:愿以五千步兵,踏平单于王庭。

把牛皮吹得这么大,是李陵最后失败的根本原因。你敢吹,汉武帝就敢用。于是汉武帝命令李陵率领五千步兵出遮虏障,向东浚稽山南部的龙勒水挺进,沿途搜索匈奴骑兵,如果没有遇到敌军,就返回受降城进行休整。

然而,在返回途中,李陵遭到匈奴八万骑兵的围追堵截,最后全军覆没,李陵被俘投降。尽管李陵在一比十六的劣势兵力下,杀敌万余,诚可算是非常优秀的指挥官,但所谓五千步兵踏平单于王庭的牛皮,还是吹破了。

其次,麾下五千人战死四千五百多,李陵独自偷生,且不说对不对得起国家,我看就对不起战死沙场的部下。

在整个战役中,李陵都表现得非常出色。甚至到最后关头,他独自一人欲潜入匈奴兵营,企图生擒匈奴单于,仍然不失英雄本色。在最后突围前夕,他已经抱定必死的信念,还说:我不死,非壮士也。到这时,他还是英雄。

李陵与校尉韩延年率十余名勇士,向南突围。匈奴数千骑兵追击,校尉韩延年力战而死,李陵麾下十余名勇士在匈奴数十倍于己的优势兵力下,奋勇作战,全部战死。李陵原本已下必死的决心,但是在最后关头,他并没有选择一死。

我们不知道李陵在那个时候,想了些什么,也许是他不甘心就这样死去。他是一位军事奇才,他有极高的军事素养,他改进了传统的弩机,研制出连弩;他精于绘制军事地形图,并且在作战中往往可以凭借有利因素阻击敌人;他开创了以少量步兵击败大量骑兵的先例,他是杰出的战术家,他以五千步兵,却杀伤了匈奴一万多骑兵,这是何等伟大的战果。

然而李陵被他的年轻意气葬送了,如果不是因为他在武帝刘彻面前夸下的海口,就不会有这次孤军深入。他对于自己的军事才能过于自信,自信到认为可以五千步兵扫平匈奴,这就近乎天方夜谈了,所以在投降匈奴前,李陵说了一句话:“无颜面以报天子陛下了。”

后来李陵曾对苏武说,自己是想效法齐鲁曹柯之盟中的曹沫,劫持匈奴单于以归汉室。这也许是他自我安慰的理由吧。我觉得战败被俘并没什么,但是被俘与投降还是有本质的区别,张骞也曾被俘,但他没有投降啊。苏武被扣押十九年,但他也没有投降啊。所以李陵在苏武面前,称自己所犯的罪行,上通于天。

汉武帝去世后,汉室辅佐大臣霍光与上官桀,同李陵是旧日的好友,两人派李陵的同乡好友任立政等人,前往匈奴劝他归国。

任立政对李陵说,现在朝廷上下,都希望他能够返回中国,继续为汉室效力。李陵摇摇头说:回去很容易,但大丈夫不能再次受辱了。拒绝了任立政的请求。最后,李陵老死在异国他乡。李陵是一位悲剧英雄,也是一个富有人情味、情感丰富的人。李陵的悲剧,常令人不忍猝读,读之心悲。


君山话史


李陵是汉代飞将军李广的孙子,史记曾记载,李广长子当户早死,留下遗腹子李陵,李陵善射,爱士卒。


他因为打仗勇敢被汉武帝提拔为骑都尉,打仗时身先士卒并且待人谦和,在军中声望很高。这一点,李陵酷似爷爷李广。

公元前99年,武帝派贰师将军李广利带三万人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贤王,派李陵带五千人攻击匈奴大单于,牵制匈奴主力,确保贰师将军取胜。

这次战役,李广利以强击弱,杀敌一万,自损两万。而李陵的五千人在草原深处和匈奴主力厮杀,迟迟不见援兵。匈奴单于以八万之众围攻五千人,十余天血战三次,才击溃李陵。


这场战斗无疑是惨烈的,李陵一路是且战且退,杀伤匈奴一万余人,当战至最后一兵一卒的时候,匈奴招降李陵,李陵大喊一声:“无面目报陛下”,求生的本能使他放下了武器。

然而,作为将门之后的他,选择向匈奴投降实属无奈之举,也许他是缓兵之计,将来再做回汉朝的打算,也许是战败无颜面见皇帝和朝臣,相信这时候的李陵是觉得有负武帝的托付的,“无面目报陛下”就是他最真实的想法。

对于李陵的投降,朝臣议论纷纷,指责李陵,汉武帝大怒,李陵的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被投入大牢,司马迁由于替李陵求情,被下了大狱,最终处以腐刑。


汉武帝喜怒无常,有一天想到李陵可能的确是奋勇杀敌,弹尽粮绝才做了俘虏。于是派公孙敖带了一只人马去匈奴境内了解情况,可恨公孙敖没细查就回来跟武帝报告:李陵给匈奴人训练军队,训练的项目就是针对汉朝作战的。

这一下龙颜大怒,汉武帝下令灭了李陵三族,其惨烈程度可想而知了。

武帝驾崩之后,汉昭帝即位,辅政的霍光大将军想把李陵召回,然而李陵考虑再三,最终以“大丈夫不能反复无常,再次蒙羞”谢绝汉使,终老匈奴。


也许,在汉武帝诛灭了李陵三族以后,李陵从此对汉武帝和汉朝了无牵挂,再无眷恋了。

在漠北送别苏武归汉时,李陵唱出催人泪下的《别歌》: “径万里兮度沙漠,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这首诗就是李陵的告白,他为国忠诚战斗,兵败屈辱地投降,也倾诉了对汉武帝杀戮其家属的隐痛,可以感受到李陵屈降匈奴后故国难归的心酸。


鲲鹏历史


嗯,李陵投降这件事分为两个进度。

第一个进度是:李陵以少打多,打到弹尽粮绝,选择有两个,死或者投降。

如果李陵选择以身殉国,那肯定是没有辜负汉武帝。

但是李陵选择了投降,我想他应该是暂时性投降,跟他的爷爷李广一样,伺机逃回去。当然路途中没找到机会,被带回了匈奴。

从这个进度来说,李陵是有愧于汉武帝的。

第二个进度就是汉武帝这边了,当汉武帝知道李陵投降匈奴后,不问明情况,怒斩李陵一家老小,连司马迁也受到了牵累。

从这个进度来说,是汉武帝有愧于李陵。

再说说其他的,事情继续往后发展,苏武去匈奴放羊了,李陵跟苏武也是老相识,也替匈奴劝降过苏武,当然两人立场不同,但还是把酒言欢。

最后苏武回大汉时,也劝过李陵回去,因为汉武帝已经过去了,掌权的是他的儿子,他赦免了李陵的罪,但是李陵回了句,全家老小都没了,还回去干嘛,又该用什么心态去面对整个大汉,还是不回去了。

总的来说,李陵迫不得已的投降,激怒了汉武帝斩了他的一家老小,使假投降变成了真投降,他俩应该是互相有愧。


百念心生


李陵投降就是投降,这个事实是无法改变的,李陵肯定是有负于汉武帝。


说到李陵,就不能不说到李广,从李广到李敢,李陵(李陵非李敢子),一门三代为汉名将,但是都不得善终。李广随卫青出征匈奴,结果所部迷路以致失期,贻误军机,万幸卫青终究还是独自击败了匈奴大军,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李广因为惧怕回国后会因此下狱,受到刀笔吏的侮辱,而自杀身死;李敢从卫青霍去病出征匈奴,有功,得以封侯,相比起李广征战一生却不得封侯已经是非常幸运了,但是因为对于父亲李广的自杀耿耿于怀,迁怒于卫青,常常出言不逊,有所违逆,卫青为人持重,倒也没有过于追究,不想霍去病和卫青亲近,知道此事后,很是愤怒,找到机会将李敢射杀,汉武帝也没有深究;到了第三代,李陵为将,李陵这个人也算是将门虎子,带兵打仗还是有一套,结果率5000自己亲自训练的子弟兵出征匈奴,不料被数十倍的匈奴军队围攻,最后兵败投降,妻子儿女皆为汉武帝所诛杀。从此以后,兴旺发达了数代的陇西李姓一族成为耻辱的象征,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从李广到李敢,李陵,我们看到了什么?后世常常为李广,李陵的人生境遇颇感不平,认为李广不能封侯是因为受到了打压,李陵投降有不得已的成分,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未免太绝了。


是这样吗?其实不是这样的。我从李广李陵的身上,看到了巨大的功名心,对功名心的渴求,才是造成问题的根源。因为对功名的过于看重,急于证明自己,所以才在一次又一次本可以证明自己的行动中,却一再出错。

先说李广。吴楚之乱的时候,李广跟随周亚夫平定叛乱有功,原本应当封侯,但是李广却不知道搭错了哪个筋,以朝廷武将的身份,接受了当时非常敏感的极有可能入主帝位的梁王刘武的将军印信。后人常常以为李广是政治白痴,总认为李广是因为不懂政治做出的选择;我以为不然,梁王刘武当时在窦太后的支持下,极有可能在汉景帝之后入住帝位,而且在平定吴楚叛乱过程中,梁王功劳很大,更增加重要砝码,在这种情况下,与其说李广是政治白痴,不如说,李广在巨大的功名心的驱使下,试图通过一场政治赌博来试图获取更高的地位和权利,如果梁王刘武顺利登上帝位,李广能够获得的利益有多大?李广接受梁王将军印信,我以为更像是一场政治投机,而不能简单的用政治白痴来开托其责任。再就李广参加的战争来说,李广参加的战争,无论大局是胜是败,李广所部都是出师不利,有败无胜。在汉匈大战的最为激烈的那段时间,卫青霍去病北伐匈奴,可以说战果累累,杀得匈奴望风披靡,但是很遗憾,我们的李广李将军,大部分时候都是被匈奴杀的大败而回。一次全军尽墨,自己也被匈奴俘虏,侥幸逃脱;一次和博望侯张骞一起出兵,又是部队大败而回,不是张骞及时赶到,又是要全军覆没的节奏;最后一次和卫青一起北击匈奴,争着要当前锋部队。汉武帝和卫青都不放心,最后还是让他作为支援部队和卫青一起挟击匈奴,最后征战了一辈子的李广,居然在大漠上迷路了,迷路了。。。作为一个老将军,这难道可以原谅吗?大概李广确实自己也不能原谅自己,也没法回去和汉武帝交差,肯定是要下狱问罪的,最后不得不自杀身亡。


怎么评价李广呢?李广的功名心,极重。终生念念不忘封侯,一生对匈奴主动出击作战胜少败多,胜多是小胜,败多是大败,常常违逆主将,凭借个人勇力,一意孤行,60多岁了明明战绩不怎么样,却在关键时候总要争头功,不客气的说,如果碰到单于大军的是李广的部队,只怕汉军又要遭遇一场大败了。总想一战封侯,往往适得其反。这就是他的命运。


说到李陵。很多人又常常惋惜,觉得让李陵出战匈奴,为什么给的是5000步军呢?为什么为没有救援部队呢?总以为李陵投降有不得已的因素。其实不然。为什么是5000步军呢?因为这是李陵自己训练的部队啊。《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拜为骑都尉,将丹阳楚人五千人,教射酒泉、张掖以屯卫胡”,很明显,这是李陵自己训练的部队,不让他率领自己的部队出战,真的是另外调拨的军队,他还能在匈奴的攻击下坚持那么久么?如果说让他率领自己亲自选拔训练的部队出战斗是汉武帝的错误的话,我确实无法认同。至于为什么没有救援部队,《史记.李将军列传》记载“天汉二年秋,贰师将军李广利将三万骑击匈奴右贤王於祁连天山,而使陵将其射士步兵五千人出居延北可千馀里,欲以分匈奴兵,毋令专走贰师也。陵既至期还,而单于以兵八万围击陵军。陵军五千人,兵矢既尽,士死者过半,而所杀伤匈奴亦万馀人。且引且战,连斗八日,还未到居延百馀里,匈奴遮狭绝道,陵食乏而救兵不到,虏急击招降陵。陵曰:“无面目报陛下。”遂降匈奴。其兵尽没,馀亡散得归汉者四百馀人。”很明显,李陵本来就是配合李广利出征的偏师,其目的在于牵制分散敌军兵力,居延在哪里?居延海在今天内蒙和外蒙交界处,早已远离汉边境,唯一能救的,也只可能是李广利的部队,而不可能临时从汉地调兵来救,可问题是,李广利水平本来就有限,至于本来有可能作为后备支援部队的路博德也因为和李陵之间的矛盾而位置较远,实际上早已经注定是救无可救的命运。其实按我想,根本就不应该救。为什么?看看李陵在出战之初是怎么说的。以下文章从其他文章摘录而来。


天汉二年,贰师将军李广利率3万铁骑兵出酒泉攻打匈奴右贤王。汉武帝召见李陵,让他负责给李广利运输辎重。这意味着李陵将是李广利的后勤总管,是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于是君臣之间发生如下对话:
李陵说:“臣所率领的士兵,都是荆楚两地的勇士,雄勇的剑客出身,力大之人可扼杀老虎,射箭百发百中。希望让我独立率领他们,到兰干山南吸引单于的兵力,不让匈奴集中兵力攻击贰师将军。”(潜台词就是,我不愿意只给李广利当配角,我很牛,可以独当一面,我的士兵也很牛。)
汉武帝说:“我派出了很多部队,已经没有骑兵给你了。”(潜台词就是,打匈奴要靠骑兵,但是我手里没有骑兵给你。你好好想想,用步兵打骑兵行吧?)
李陵说,根本不用骑兵,臣愿以少击众
李陵说:“根本不用骑兵,臣愿以少击众,率步兵5000人就可以杀进单于的王庭。”(潜台词就是,我的兵打匈奴根本不用骑马,5000步名就可以搞一场斩首行动。)
汉武帝一听,李陵果真有当年飞将军李广之勇,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很明显,李陵和他父亲一样,功名心极重,本来是让他给李广利打下手负责辎重,李陵大言不惭要率5000步兵横扫大漠,这和当初李广年过60仍然勉强要充当前锋部队和匈奴作战一模一样,总是不甘于人后,总想一战成名。而最后呢?李广带兵打仗一辈子,最后连个认个路都搞不清楚,自古名将关键时候掉链子的,除了李广大概也没谁了;李陵口气倒是大的很,结果出门就给人围了个水泄不通,逃无可逃。有人说,李广利,路博德,赶紧来救啊。我想问的是,你谁啊?你本来就是偏师出征,配合主力作战,结果轻敌冒进,连斥候都没有安排,就突然给人围了,从古到今围点打援就是很高明的战术,李广利,路博德要真的为了救这只偏师搭上主力,那才叫发疯吧。很悲哀的说,李陵自身或许勇武过人,或练兵有方,但是功名心过于重,常常凭借着个人的勇力总以为能扭转乾坤,最后不但让自身处于危险,更断送了无数汉军兄弟的性命,更连累国家遭受巨大的损失,这都是不争的事实。所以,李陵之败,不过咎由自取,与人无尤。


自古艰难唯一死而已。李广功名心虽重,却仍然不失一条好汉,最后自刎而死;后人尚能感慨一二,陇西李家仍然是名门大族,李敢,李陵仍然被汉王朝重用。而李陵,口出大言,而丧师辱国,最后兵败,为苟活而投降,连累父母子女全家被诛杀,说真的,对的起战死的那5000子弟兵么?口口声声横扫漠北,最后5000荆楚子弟兵横尸大漠,仅400余人生还,而李陵自身反倒投身匈奴,身居高位,娶单于女儿,我不知道,后人到底为什么要为李陵开托?还觉得李陵很冤枉?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东汉名将耿恭的经历。

公元74年,汉朝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任命耿恭和关宠为戊已校尉。次年,北匈奴单于派两万精兵进攻车师,杀死车师后王,转而攻打驻扎了数百人的耿恭驻地,将其围入城中。此时正值汉明帝驾崩而无暇发兵,救兵不至,车师国又背叛汉朝,与匈奴合兵进攻耿恭。汉兵粮尽,陷入困境。他们煮铠弩食其筋革,拒绝匈奴的招降,坚守城池。直至章帝继位,才出兵战败匈奴。当援兵来到耿恭守城时,城中仅余26人。待随汉军回至玉门关时,仅剩了13人,而且衣服洞破褴褛,形容憔悴枯槁。玉门关守将感动得亲自为他们沐浴更衣。


要说处境之艰难,李陵难道比的过耿恭?如果李陵投降人们觉得情有可原,那耿恭是不是更有投降的理由?《后汉书》载载“单于知恭已困,欲必降之。复遣使招恭曰:“若降者,当封为白屋王,妻以女子。”恭乃诱其使上城,手击杀之,。”请问,单于给予耿恭的待遇,难道不超过李陵么,若李陵投降理所当然,可以理解,那我们该怎么看待耿恭呢?怎么看待那千千万万战死于荒原大漠的汉军将士的?至于后面李陵厚颜劝苏武投降匈奴,率部与汉军作战,就更不用谈了。很难想象,这种人为什么后人如此乐意给其洗白。就遭遇而言,确实值得同情,一家三代都算名将,却命运多舛,多遭横祸,然而也是个人自身造成的,和别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后人却总以此来责备汉武帝,汉武帝若是不对这种人进行处罚,那又那什么来告慰战死的汉军将士,又拿什么来奖励为国奋战的豪杰?


汉武帝没有对不起李陵,也没有对不起李广。是李陵自身的问题造成了这样的悲剧,造成了家族的悲剧,使得陇西名门李姓,自此断绝,从此沦为蛮夷胡族,这又能怪的谁来?倘若李陵能血战身死,相比陇西名门李姓,还能继续下去,又怎么会断绝呢?不忠不义,无父无君,说的不就是这种人吗?


司马迁为李陵说话,大概是想保全李陵家人吧,而不是认可他的行为。毕竟李姓三代为将,功劳还是很大的,就此断绝,很是可惜,司马家与李家同为秦朝名门之后,多少有些关系,这大概是司马迁为李陵说话的初衷吧,绝对不是肯定李陵的行为的意思,后人常常以此来觉得汉武帝诛杀李陵全家很是残忍,司马迁看不过去,我觉得他们是理解错了司马迁的意思。司马迁不是可怜李陵这个人,是可怜陇西李家这个世家名门自此绝后啊。


人啊,有功名心不是坏事;但是功名心太盛,就往往会坏事。李广年老体衰却争头功,李陵屡屡口出大言,最终兵败名裂,家族蒙羞,这都是想一战功成,而最后却惨淡收场的例子啊。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做什么事情都要一步步来,总想着凭借个人的勇武和智谋来快速获取功名,往往是很难如愿的。饭要一口口的吃,事要一步步的做,如此而已。


张子曰


公元前99年,大汉皇帝刘彻(汉武帝)派宠妃李夫人的哥哥、宠臣李延年的长兄贰师将军李广利率领三万铁骑出征匈奴。大军与在天山的匈奴右贤王相遇,随即摆开战场。因战争耗资大,汉武帝欲派李广将军长孙李陵前去送粮草,但李陵说他的手下都是荆楚勇士,希望能自成一军独当一面,到兰干山南边分散匈奴单于的兵力,减轻正面战场压力。武帝认为李陵是耻于做李广利的下属,就说,我发军这么多,没有马匹再拨给你。李陵回答道:臣不须马匹,愿以少击多,只用五千步兵去直捣单于的王庭。汉武帝看他勇气可佳,就同意了。不想,李陵的部队行军一个月后,在浚稽山路遇匈奴单于率领的主力军,共计八万骑兵。虽然,在李陵指挥下,苦苦激战十天,斩杀了匈奴骑兵五万余人,但最终还是因寡不敌众,矢尽粮绝,被俘。李陵觉得没有脸面回去见汉武帝,就投降了。得到战报的汉武帝以为李陵已经战死,但见他的家人都面无丧气,得知李陵未死而是投降,于是勃然大怒,将他的家人关了起来。

此时,满朝文武百官都落井下石大骂李陵不忠,只有太史令司马迁为他求情说:“李陵将军因身陷重围而战败,但他杀死杀伤敌人的战绩足以传扬天下。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赎罪以报效朝廷”。汉武帝认为李陵正面攻击匈奴单于,是导致李广利少功的原因,司马迁是想诋毁贰师将军而为李陵说情,于是把他下狱施以腐刑。等到汉武帝的怒火下去后,他寻思着,当初本来自已诏令强弩都尉去接应李陵的,由于自已突然改变命令,才导致李陵全军覆没,李陵也是迫不得已才投降。于是,在一年后,汉武帝派因杅将军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但公孙敖出征匈奴无功而返,被汉军降将李绪教授的兵法所败。公孙敖在没有搞清楚事实真像的情况下,诬陷李陵帮助匈奴单于,还说匈奴准备侵犯汉朝。汉武帝一听勃然大怒,下令将李陵一家灭门。灭门之痛,最终使李陵决意留在匈奴。综上述,李陵如果能带残部回汉,是极有可能会被赏赐的。


多知事


这里是不请自来的守仁君

李陵这个人,如果当时汉武帝懂得好好珍惜,很有可能会是下一个卫青霍去病。但是你不仁别怪我不义,朝廷不仅把李陵抛弃了,还杀了李陵的家人。这事搁谁谁也不能就这么算了。

但是李陵叛汉其实是一件很复杂的事,双方都有问题,以现在的眼光看,汉武帝和李陵算是扯平,谁也不欠谁,但是李陵确实是负了“汉”这个字和汉朝的老百姓。因此守仁君认为,李陵的行为可以说负国不负君。


大家都知道李陵投降匈奴是因为李陵的五千步卒被匈奴人围了,苦战八天才投的敌。但是李陵带着五千步兵和匈奴人打仗,其实他也有问题。

天汉二年,汉朝派李广利带三万骑兵攻击右贤王,让李陵带着他的兵负责押运粮草。

李陵将门之后,而且李广利实在不咋地,老给这人打下手李陵也不爽,于是他找到汉武帝,希望武帝能让他和李广利分兵去兰干山牵制单于军队,汉武帝刚开始是拒绝的,因为当时的大汉其实已经被汉武帝打得差不多了,骑兵一人起码得配两匹马,能拿出三万骑兵已经很不简单,还要给李陵凑出一万匹马实在是有点力不从心。五千步兵拉去大漠和匈奴人打架,那不是找死吗?所以汉武帝没有答应李陵的请求。

没想到李陵这时候说了“我所带的五千人都是勇猛善战之人,就算没有马,我腿儿着去也能直捣王庭。”

汉武帝见李陵下这么大决心,也就只好同意了。

这一节,很明显是李陵有问题,李陵低估了匈奴,没有考虑到匈奴境内恶劣的环境,妄图带着五千步兵就直捣王庭。汉武帝劝阻无效之下,无奈答应李陵。

然后李陵就被匈奴三万骑兵包了饺子了。

这你能怪汉武帝?

不过李陵的军事水平也不是盖的,他虽然被围,但是带着五千人依靠山势和匈奴人苦战八天。最后实在撑不下去,李陵就打算曲线救国,先假意投降,保住有用之身,随后找机会溜回去。李陵打算学赵破奴,但是汉武帝已经不是当年的汉武帝了。

后来汉武帝也后悔了,觉得李陵投降也不能全怪他,李陵轻敌是他的事,但是自己没放援兵救李陵就是自己的问题了。所以他又派人去匈奴救李陵,可是派出去的人是个怂货,他连李陵在哪都不知道,就跑回来和汉武帝说李陵反的死心塌地,已经开始给匈奴人练兵了。

武帝一听顿时怒不可遏,遂下令杀李陵三族,李陵一家老小就被汉武帝杀干净了。

李陵在匈奴听说全家人被杀的消息,李陵悲伤欲绝,并且把真的替匈奴人练兵的一个叫李绪的人给暗杀了。

但是单于并没有怪罪李陵,反而替李陵开脱,听说李陵家人被杀,马上把女儿嫁给了李陵,还给李陵高官厚禄。

两相对比,李陵的心就动摇了,最后真的降了匈奴。

这件事可以说是阴差阳错了,但是守仁君想说,苏武牧羊,你李陵可看见了?你去劝苏武投降匈奴的时候可看见苏武那光秃秃的节杖?


守仁读仁


纠正一下题主:不是有负于汉武帝,而是有负国家。

任何理由都改边不了李陵投降了敌国的事实。

作为一个国家领导,即使是中央集权几乎达到“唯我独尊”的封建制度社会,皇帝也不可能自己想咋样就咋样——面对投降证据确凿的将领,皇帝必须作出处理,这是不可能回避的。

至于处理是否严重,这是另一个话题。

到底是汉武帝听信谣言以为是李陵帮匈奴练兵来打自己人,还是因为单于把女儿下嫁给李陵导致了汉武帝夷灭三族?这个目前是个谜案,但个人觉得,不管是前者还是后者,汉武帝迁怒李陵族人似已无可避免——因为他确实太重视李陵,因爱生恨,恨之切皆因爱之深。

另外:确实有汉朝降将帮匈奴练兵(塞外都尉李绪),在信息传达还比较落后的当时来说,汉武帝想不误中谣言,是很难的。

而且:不是只有武帝一个人才听到了这些谣言,而是朝廷上下也一样会接受到这些偏听偏信的信息,那么,由此导致对李陵产生不满和愤怒的情绪产生就是是必然的事。

同理,也不是只有李陵投降,不管李陵本人同意不同意,情愿不情愿,反正他就是在叛徒队伍里—— 一视同仁,执政的底线不容侵犯。

而且,汉武帝其实是尝试过等李陵回来的,并且还派了人去营救他——李陵投降之初的前几年,汉武帝还是稳住了朝廷上下,努力使这一打击军心的事件峰回路转,欲将坏事变好事。

但时间久了,就自然捂也捂不住了、稳也稳不了——司马迁案就是这种矛盾冲突爆发的体现。

那,汉武帝还能干嘛呢?

毫无疑问:最后必须高调治罪——要不然,以后人人打匈奴不过就选择投降,还能两边骑墙,这岂不是把国家尊严与军令法政当成儿戏?

那汉朝还守什么边屯什么兵?不如直接把河西走廊送给匈奴,签订《互不侵犯条约》算了?

李陵的悲剧,其实很大程度始作于他自己之手,他请求出兵时,汉武帝已经明言没有多余的兵力给他,但他立功心切——这本来是好事,但作为一高级将领,理应知道以区区5000精兵,再怎么“精”,然而去吸引十倍于自己的匈奴单于主力大军,这是疯狂的赌徒行为,想豪赌一把,赌赢了是光宗耀祖,名载史册。赌输了就是千古罪人没毛病。汉武帝本来就是个大开大合的君王,既然你李陵要赌,那皇上我就陪你玩呗。但其实,汉武帝还是留了心眼的,当看到路博德要求和李陵合兵的奏折时,汉武帝立马认为李陵怯战,说明他对李陵的豪言壮语,认为多少都有点夸海口。

赌博的真理是“10赌9输”——李陵也许会埋怨汉武帝催促他出兵(不准路博德与他合军),也许也会想,为什么他如此英雄,以区区5000精兵给匈奴大军造成重大伤亡,死死的咬住了敌人:

“为什么皇上和朝廷上下都见死不救了?”

“我已经尽力了,而且已经做的够好了呀”。

可事实是,他立下的誓言本身就是一个“求死”的誓言,他自己说的5000人够了,自己说的不要友军,自己说的要去死扛匈奴单于。

要么一战功成,要么战死沙场——他自己立下的誓言,本身就不给自己留后路,没人逼他这么干,完全是他自己的选择。

要怪就怪他遇到一个二愣子对手——且鞮侯单于,那个被他造成重大伤亡却又不肯认输,非要吃掉他的匈奴王。

认赌服输,不要怪别人。

当李陵最后想突围回居延时,汉武帝也派了人来接应他,但是最后是他太过爱兵如子而不愿意独自突围,留下残兵拖住匈奴单于,还是他内心觉得自己已经无脸面回去见皇上和朝廷百官?

反正最后是李陵他自己选择的投降,没人逼他。

这是历史的铁案,无可否认——不是只有你李陵一个人投降,大把人投降了,叛徒,就得付出代价,即使他曾经英雄无敌。


無風即風


我觉得这是东西方价值观的差异问题,背叛国家和民族当然应该遗臭万年,问题是李陵不是吴三桂,他率五千汉军步卒苦战八万匈奴骑兵,血战八日杀敌三万,粮尽箭矢亦尽后才降的,且不论他的请战是否孟浪轻敌,身为领导的汉武帝既然选择了批准他的军事计划,就该对战败负有直接责任。后世汉昭烈帝刘备夷陵惨败,大臣黄权被阻隔江北不得已降魏,臣下请求问罪黄权家小,刘备坦然道,是我负黄权,权不负我,厚待其家小,其子黄祟尽忠报国没于王事。而汉武帝选择的是夷灭李陵三族。蜀汉昭烈帝胸襟气度远胜其祖!如此君上,血海深仇,而身为名将的李陵终其一生也末闻有领匈奴人入侵大汉的记载。这样的人物在西方社会绝对算是英雄,人民只会同情他的遭遇,政府会尽力营救,如能归国,其声望定然很高,这是文化的差异,孰优孰劣无有定论,但可以讨论。


戴思頲


李陵算是被俘人员,他尽力了,而且给敌人造成重大伤亡。他不死,是因为自认是一等一的奇才,应该干一番事业,像卫青那样踏平匈奴,然而天意弄人,他被俘了。说他是汉奸有点过了,他没有带着人马杀回汉朝,像洪承畴那样,献计献策灭南明,屠扬州,没有像吴三桂那样,在凶残的多尔衮、鳌拜面前狗一样顺从,面对仁德的康熙却要造反。说李陵是英雄高抬了,同样被俘的苏武才是汉贼不两立的标杆,而苏武的副手常惠更厉害,回到汉朝后到西域节制乌孙等国50万大军扫灭北匈奴报了大仇。他是一个悲剧人物,杨家将小说里的杨四郎很像他。


速不台


李陵5000步兵被匈奴110000万铁骑围攻,且战且退,八日行军近千里,杀敌万余自损三千。剩余2000伤兵没武器没粮食没体力,在归途被堵的情况下,没有选择全体投降,而是突围得归者以报天子。部下战死,李陵孤家寡人,匈奴力降之,遂降。李陵为什么不战死呢?那要看最后他有没有和别人短兵相接的机会?李陵为什么不自杀呢?那要看他最后有没有武器。李陵为什么不咬舌自尽呢?那要看有没有机会,成功几率有多大。李陵为什么不是被俘而是投降?被俘和投降都是身处匈奴,前者无人身自由,后者有限制性人身自由。哪种选择能逃回汉朝,一目了然。李氏一门忠烈,然数奇;若非武帝杀其妻母,夷其族,陵岂不归汉?结论,陵不负帝帝负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