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扶貧,讓小康夢想照進現實

驚蟄過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已至關鍵階段,更是脫貧攻堅戰的收官衝刺時期,我省把產業扶貧作為實現穩定脫貧的重要渠道,千方百計發展扶貧產業,讓貧困戶吃上“產業飯”,走上致富路。

如今,“拉麵經濟”成為全省亮麗名片,一碗“精準脫貧面”讓貧困群眾走上致富路;結合“三區三州”旅遊大環線推介,鄉村旅遊扶貧擴面提質,惠及貧困群眾5.34萬人;村集體經濟“破零”,村級扶貧產業,村集體經濟實力和帶貧益貧能力不斷提升……

在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進程中,我省緊抓產業脫貧的“治本”作用,突出“因地制宜”這個核心,加快發展扶貧產業,變“輸血”為“造血”,從根本上確保脫貧效果持續穩定。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光伏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拉麵從業人員接受技能培訓。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貧困戶在扶貧車間內學習青繡。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拉麵師傅展示手藝。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拉麵師傅向學員展示技藝。

产业扶贫,让小康梦想照进现实

在化隆回族自治縣青海省扶貧拉麵產業培訓服務中心,貧困戶正在接受技能培訓。圖片由本報記者 田得乾 魏雅琪 攝

拉麵“拉”出脫貧路

本報記者 陳 晨

“我今年打算再找幾個人和我一起去西藏,最好能找上個拉麵館裡的面匠,把生意再擴大一些。”3月11日,在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樺林鄉峽口村,村民馬有爾古拜樂呵呵地說著今年的盤算。

馬有爾古拜原本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2017年,趁著“拉麵經濟”的東風,他前往西藏掘到了脫貧致富的第一桶金。拉麵不僅給了他希望,也給了村裡像他一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希望。

峽口村地處大通縣腦山地區,平均海拔2800米以上,全村共有342戶1508人,人均耕地面積0.067公頃,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省總工會駐峽口村扶貧工作隊深入村戶、尤其是貧困戶家中,幫村民想辦法、出主意,動員村民走出去創業。“之前,海東市的拉麵經濟搞得非常好,有很多拉麵店在招跑堂,後來這些跑堂學了手藝,又自己開店,村民和駐村工作隊都認為拉麵是個好產業,能幫著村子發展產業,幫助村民增加收入。”峽口村第一書記李博說道。

如今,拉麵產業已經成為村子的支柱創業,村民收入的70%來自拉麵餐飲業或者拉麵相關產業鏈。據李博瞭解,如果是夫婦一起在拉麵店裡打工,一個月起碼能有6500元的收入。“拉麵經濟”蒸蒸日上的景象,帶動了峽口村不少村民外出務工。

“以前沒有手藝,出去打工也只能賣苦力氣,一年的收入不過幾千元。自從村裡搞起了拉麵經濟,我也想著學門手藝,現在自己開了店,光開店一年就有8萬元的收入。”馬有爾古拜說道。

貧困戶要增加收入,不能僅憑著苦力氣,更要想辦法。在省總工會的幫扶下,峽口村開展了農民工技能培訓及勞務輸出工作,通過加大實用技能技術培訓力度,組織引導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

馬有爾古拜就是在這樣的契機下,參加了以拉麵為主烹飪技能培訓的貧困戶技能培訓班。學了手藝之後,他又和村裡人一起去了西藏。精明能幹的馬有爾古拜在經過對當地市場的一番考察後,他沒有開拉麵店,而是選擇開了一家燒烤店,避免同質化競爭。經過了兩年的經營後,馬有爾古拜又看準市場,準備擴大經營,想邀請村裡的拉麵匠同去西藏,在餐品里加入拉麵,招徠更多的顧客。

小小的一碗拉麵裡有著大大的潛力,這碗拉麵將給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帶來脫貧致富的希望。

綠色興農助脫貧

本報記者 陳 晨

3月11日下午4時,當記者走進位於大通回族土族自治縣樺林鄉鄂博溝村的金悅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時,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馬長霞正忙著把生產線上的雞蛋整齊碼進蛋托里。“我每天來合作社工作2個小時,每個月就有900元的工資。這讓我在家門口有了一份穩定收入,既減輕了家裡的負擔,還能照顧老人孩子,兩不誤。”馬長霞說道。

合作社從建立開始就優先僱傭村裡4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在此打工。據鄂博溝村村黨支部書記、合作社經理馬福良介紹,這個合作社建立的初衷就是為了推進樺林鄉脫貧攻堅工作。雖然廠子裡購置了全自動蛋雞飼養設備和全自動有機肥加工設備,但依然僱傭了村裡沒辦法走出去務工的貧困戶,給他們提供就業幫扶。除此之外,峽口村、阿家溝村、鄂博溝村3個村貧困戶還能分紅,2018年、2019年,合作社給峽口村、阿家溝村、鄂博溝村3個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共分紅24.9萬元。

目前,合作社飼養蛋雞4萬隻,日產蛋2噸,產品主要銷往西寧市區及大通等周邊,在同類市場銷售中供不應求,經濟效益顯著。合作社的利潤按照4:6的比例分紅,40%作為養雞場發展資金,60%作為村集體經濟分紅,將村集體經濟分紅用於開發扶貧公益崗位、基礎設施建設等,讓村集體經濟真正惠及貧困群眾。雞舍裡孵出的一枚枚“金蛋蛋”成了峽口村、阿家溝村、鄂博溝村3個村脫貧致富的新希望。

馬福良表示,合作社嚴把雞苗進舍和飼料質量關,注重疫病防治,確保蛋雞生產穩定高效,創新發展理念,對接市場需求,引進先進技術,拓寬營銷渠道,保持蛋雞養殖場強勁的發展勢頭,進一步充實3個村的集體經濟。同時,因為蛋雞養殖數量較大,糞便不好處理,還積極探索有機肥加工銷售新途徑,走綠色產業發展新路子,進一步夯實集體經濟產業基礎。通過聚力產業發展,有力推進精準脫貧工作走深走實,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加快脫貧步伐,鞏固脫貧成果。

在省總工會的幫助下,大通金悅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創建了由峽口村、阿家溝村、鄂博溝村3個村共同投入資金、共同經營管理、共同分配收益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至今共投入1368.75萬元,現有雞舍3座、有機肥加工車間1座,是一家集現代化、規模化為一體的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

改“漫灌”為“滴灌”,變“輸血”為“造血”,省總工會指導幫助峽口村、阿家溝村、鄂博溝村3個定點扶貧村繼續擴大養雞場規模,增加有機肥加工產業,不斷推動定點扶貧村更加有效實現長期持續穩定脫貧和生態生產生活良性循環。“金蛋蛋”讓貧困村發展致富信心更足,道路更廣。

吃旅遊飯 摘貧困帽

本報記者 王 臻

湟源縣日月藏族鄉本炕村坐落在扎倒公路路邊,日月山腳下,草原風光秀麗,夏天旅遊旺季來往遊客眾多,是旅遊住宿的絕佳選擇。

“本炕村索南措農家院,讓您賓至如歸的心靈驛站!”3月11日,記者來到本炕村,第一書記梁瑞發送了一個微信鏈接,一打開便能看到這一行字。

“還記得沈生福嗎?兩年前你來的時候採訪過他,現在他們家的家庭賓館和農家樂都開起來了,去年掙了不少錢呢!這個微信鏈接就是我們幫他做的宣傳。”梁瑞說道。

再次踏進沈生福家,乾淨鋥亮的鐵門上掛著自己農家院標牌,牌子上清晰地寫著住宿、特色美食等字樣,原來的草棚已經變成屋舍,八間客房乾淨敞亮,地上鋪著紅色地毯和瓷磚,客廳門口掛著“食品經營許可證”。

“我是村裡第一個拿到許可證的人,去年夏天來我們家住宿的遊客多得很,因為我媳婦之前參加了廚師技能培訓,本地菜做得地道,頗受遊客歡迎。最好的時候一次接待了20位客人,住宿帶吃飯一天賺了2000多元!”一見到記者,沈生福滔滔不絕地介紹自己的農家樂,與兩年前的靦腆少語比起來,他的自信與開朗讓記者刮目相看。

省財政廳派駐本炕村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為幫助村民脫貧致富,積極發揮地理優勢,鼓勵大夥兒發展鄉村旅遊業,把旅遊與精準扶貧、農民增收有機結合起來。為促進鄉村旅遊規範化發展,更是從技能培訓到客房宣傳單統一發放,再到完善開辦農家樂所需的相關手續,為村民提供了不少幫助。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村開辦農家樂戶均增收實現約4000元,同比增長25%。

產業發展一直是本炕村脫貧致富的關鍵。除了背靠日月山發展旅遊,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還因地制宜發展牛羊養殖,調動貧困戶養殖積極性。同時,村裡繼續發展藏香豬特色養殖,現存欄藏香豬240頭,帶動貧困戶就業。

“農家樂只是家裡收入的一部分,2017年我通過村裡的專業養殖社看到了犛牛養殖廣闊的市場,2018年初,跟媳婦商量,利用‘530’貸款和自家存款購買了40頭犛牛,這兩年慢慢發展,如今我家的犛牛養殖已經增長到60頭,每年都有1—2萬元利潤,加上夏天農家樂收益和補胎的進項,一年也有6萬元收入,以後的日子越過越好。”沈生福說道。沈生福一家五口,三個孩子都在讀書。向來勤快的兩口子不但讓五口人的家庭越過越好,還為孩子們上大學存下積蓄。

“造血式”的旅遊扶貧令這片曾經貧窮艱苦的山區變成了美麗富裕的生態宜居鄉村。村民吃上“旅遊飯”,邁上小康路。

惠民政策入戶來

本報記者 鍾 倩

“這種進村入戶的政策宣講好,想不到還有這麼多的致富政策,我今年種植的山藥可以直接從扶貧政策上獲益。”甘溝腦村村民段玉棟說。3月6日下午,在海東市樂都區中嶺鄉甘溝腦村,駐村工作隊正在進行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支農惠農富農政策宣講,村兩委班子和35名村民到場學習,工作隊為村民們逐一講解政策內容。

考慮到群眾居住分散、扶貧政策不熟悉的村情,甘溝腦村成立一號文件宣講組,由駐村“第一書記”和工作隊隊員組成宣講組成員,深入全村每戶人家開展一號文件精神宣講活動。

“英才,最近課上得咋樣了?”一走進建檔立卡貧困戶保英才的家,駐村“第一書記”陳永傑就熟稔地問道。

坐在保英才家的客廳,工作隊開始熟練地向保英才一家解釋起來,“你看這一條,農村人才創業創新,就和你們家密切相關……”

保英才的故事,要從7年前講起。7年前,保英才正值壯年的父親突然病倒,花光了家裡的積蓄,父親的身體卻每況愈下。2018年,父親病逝,母親和年邁的爺爺不得不外出打工掙錢,留下體弱多病的奶奶照顧保英才和妹妹。2019年夏天,保英才中考失利,駐村工作隊積極幫他聯繫,讓他有了一次免費去上海學習的機會。9月,保英才踏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車。談起上海的學習生活,保英才靦腆地說,一切都很好,這半年來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畢業後我想留在上海,做一名優秀的西餐廚師,給家人更好的生活。

扶貧,更要扶志。扶貧不只是物質上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守望相助。一直以來,“第一書記”陳永傑用自己的人生經驗為這家人描繪著未來美好的生活,鼓勵著保英才一天天成長。

“你看文件裡說的紮實搞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這一條,就是讓咱們村的環境越來越好,住著越來越舒心。”工作隊一條一條地解釋著文件。“環境確實越來越好了,你看咱們村的路,以前疙疙瘩瘩的,現在很平整,還修了休閒亭、文化長廊,配備了健身器材……日子是越來越好了。”保英才的奶奶聽後感慨地說道。

從山上的村莊到山下易地搬遷集中安置樓房,工作組一家一家走,一戶一戶訪,將政策帶到每一戶家中。

村黨支部書記俞永才說:“我們採取多種形式和方法,帶動黨員、幹部和群眾深入學習中央和省委一號文件精神,能讓廣大群眾擁有更多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我們幹勁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