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有時候家長會陷入一種困境,孩子成績越差,就越不愛學習,無論你威逼利誘、招數用盡,孩子依然我行我素,就是對學習提不起半點興趣。

我們理智上都會明白,哪裡跌倒就該在哪裡爬起來。如果數學成績不高,孩子就該在數學上多下功夫,多做題,多記公式,成績自然就提高了。可孩子們卻很容易放棄,他們似乎不太願意為之付出努力,甚至有些破罐子破摔,心想著:有多一點的時間還不如睡個懶覺、打盤遊戲、撩個妹子,或者就躺著發呆也是好的,懶得多看一眼書、多做一個題。

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1

孩子容易放棄真的是因為懶嗎?

昨天一個媽媽來找我諮詢,哭訴她初二的男孩兒英語成績落下很多,卻怎麼也不願意去補習班,一有時間就在自己的臥室打遊戲、玩手機。

媽媽試圖和孩子立規矩,用獎勵刺激孩子學英語的動力。她規定孩子每天只要學習兩個小時英語就讓他玩一個小時的遊戲。可是事實是,孩子兩個小時的學習沒有保質保量完成,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上廁所一會兒有事耽誤了,但打遊戲的一個小時卻雷打不動的堅持了下來。

媽媽又改變方法,用雷霆手段強迫孩子學英語。她將家裡的電子設備全部沒收,盯著孩子背單詞、做聽力、寫卷子,一個月下來孩子倒是做了不少練習,但成績沒有明顯提高,還耽誤了其他學科的學習時間。只要媽媽不在身邊,孩子就像脫了韁的野馬,抱著手機不撒手。

表面上,這就是一個想偷懶,只想玩的孩子,是一個不努力學習的孩子。

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其實,很多孩子會遇到這種的情況,明知道自己馬上考試了,還是忍不住刷劇;明明還有幾道題就做完了,卻不知道在什麼時候開始刷起抖音來;明明多做幾道題,多總結點經驗,考試成績就會更好一些,但就是想多躺一會,多看會電視,多消耗點時間在沒什麼用的小事上。

當然,我們家長也有同樣的困擾。比如,想節食減肥的媽媽,本來堅持了好久,但是在因為某天心情不好而吃大量高熱量的甜品;喜歡打電子遊戲、看小說的爸爸,在職場壓力和家庭重擔面前,屈服於遊戲的誘惑,一天天沉迷其中;本來要戒菸的家長,被老闆誤會、被家人抱怨,還是會忍不住站在窗口猛吸幾口。

我們和孩子一樣,看似容易放棄,看似頹廢不上進,看似需要他人的監督或批評,這我們真的是因為懶嗎?當然不是。

2

人在挫折面前更容易向誘惑妥協

我們之所以無法抵制誘惑,其實是大腦在保護我們,避免陷入巨大的痛苦。

當孩子經歷了某種學習後,在學習成果上沒辦法達到預想效果時,情感、認知和行為上表現出“自我無能”的消極反應,大腦就會體會到無力的痛苦感,心理學中稱之為“習得性無助”。

1967年,美國心理學家塞利格曼用狗作了一項經典實驗。起初他把狗關在籠子裡,只要蜂音器一響,就給它電擊。籠子是封閉的,所以狗沒有辦法逃避。多次實驗後,狗學習到“電擊是無法逃避的”這一認知。

蜂音器一響,即便把籠門打開,狗不但不逃而是不等電擊出現就先倒在地開始呻吟和顫抖,並伴隨絕望和痛苦的體驗。

1975年塞裡格曼用人當受試者, 結果使人也產生了習得性無助。

實驗是在大學生身上進行的, 他們把學生分為三組: 讓第一組學生聽一種噪音, 這組學生無論如何也不能使噪音停止。 第二組學生也聽這種噪音, 不過他們通過努力可以使噪音停止。第三組是對照, 不給受試者聽噪音。

當受試者在各自的條件下進行一段實驗之後, 即令受試者進行另外一種實驗: 實驗裝置是一隻 "手指穿梭箱", 當受試者把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側時, 就會聽到一種強烈的噪音, 放在另一側時,就聽不到這種噪音。

實驗結果表明, 在原來的實驗中, 能通過努力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 以及未聽噪音的對照組受試者, 他們在 "穿梭箱" 的實驗中, 學會了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使噪音停止, 而第一組受試者, 也就是說在原來的實驗中無論怎樣努力,不能使噪音停止的受試者, 他們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處, 聽任刺耳的噪音響下去, 卻不把手指移到箱子的另一邊。

為了證明 "習得性無助" 對以後的學習也有消極影響, 塞裡格曼又做了另外一項實驗: 他要求學生把下列的字母排列成字, 比如ISOEN,DERRO, 可以排成 NOISE和ORDER。學生要想完成這一任務, 必須掌握另一種數字的排列規律。

實驗結果表明, 原來實驗中產生了無助感的受試者, 很難完成這一任務。

這種“無力”“絕望”“痛苦”的體驗讓我們本能的保護自己,促使我們逃離困難場景,尋求快樂體驗。

那什麼是最便捷、最易得、最可行的快樂來源?

當然是各種休閒活動。對孩子來說可能是玩手機、發呆、畫畫,對大人來說可能是刷朋友圈、抽菸、喝酒、購物、吃東西。在壓力狀態下,對快樂獎勵機制的追求會讓這些休閒活動對我們來說變得更有誘惑力,更難抵抗。

3

如何培養孩子的自覺性

家長為幫助孩子克服“無力感”做過很多努力,通常我們會用兩種方式,即壓制、否定孩子的“無能”,或鼓勵孩子掩飾、忽略自己的絕望。

比如,孩子第一次數學小考很不理想有點想哭,媽媽會說“沒什麼大不了的,這麼點小事兒這麼難過,有什麼可哭的,你這麼大的男子漢了,羞不羞?”然後又急著安慰他,讓他開心起來, 說“行了兒子,不管怎樣,你在我心裡是最棒的。”結果孩子更難過了。

實際上,這兩種方式都沒用。我們不允許孩子有無力感,堵塞、掩飾孩子的真實感受只會抑制和激起反叛。只有孩子經歷挫折、心情沮喪以及不斷嘗試直到成功時,孩子才會產生征服感,才會在學習中願意不斷努力。

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一、談情、說愛、講理。

  • 首先,“談情”。

家長認同孩子當前的情緒,也稱之為“共情”。

比如,要對孩子說“我想,你覺得做得不夠好時,真的會覺得很低落,很沮喪”,讓孩子覺察到心理內部有一種無力的感受,然後靜靜地和自己這份情緒呆一會兒。當孩子的這個情緒被接納,得以表達後,情緒是流動性的,就會慢慢的流動的沒有了

  • 其次“說愛”。

要知道,自我的動力和能量比起他人的指導更強大。

比如,對孩子說“嗯,我看到你真的很用心想做好,這些天我看你練習演講的時間比以往更長了,我很欣賞你努力的態度。”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說出好她的練習成效,孩子內心就體會到很強的力量感。

  • 最後再“講理”。

要幫助孩子找原因,找方法。

和孩子一起探討這次有哪些問題之前疏忽了,下次可以在哪些方面提高。問完這個問題,孩子思路立刻就打開了,她不但不再沮喪和挫折,而且力量很強,她會恨不得趕快到下一次活動,來努力改進,看看自己提升的效果。

心理學:“懶”孩子如何克服“習得性無助”,培養自覺性

二、從小成功到大跨越。

我們要從小的、他能做到的部分開始。不要試圖一下子就做到痛改前非,翻天覆地。

凱利·麥格尼格爾在《自控力》這本書中說“樂觀的悲觀主義更能幫助我們成功”,也就是我們要知道改變的不容易,為每一點小的進步而自豪。

比如一個陷入習得性無助特別久的孩子,要想改變就是要從小的部分開始。可以讓孩子從把桌面收拾乾淨開始,收拾完後,坐在那體會一下自己收拾桌子的成就感,然後拿起語文書讀上面的五首古詩。

這兩個任務都不難,當孩子做到時內在的控制感會增強,那再來定後面的學習計劃就會更有力量。一個技能才能得以提高,引導孩子注意到這些智慧,並用於學習之中。

打破孩子“破罐子破摔”的消極循環,核心方法就是讓孩子從小事行動起來,提高自我的控制感,讓孩子體會到自控的力量。為每一個困難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和方法準備,為每一個進步感到自豪,從小成功完成真正的大跨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