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盜墓賊在長沙話被稱為土夫子,因摸金校尉的特殊性,也可以用來稱作盜墓賊。摸金校尉是盜墓者的一個門派,起源於東漢末年的三國時期。不過這也只是其中的一種,以個人盜墓的更加的多,這一行誕生的原因主要是古代的人信奉鬼神說。

他們認為人死之後在另一個世界裡依然要繼續享受,所以古墓之中會有大量的陪葬品。這些陪葬品到了現代隨著文物的升值而升值,可在古代也是相當值錢的,畢竟可都是真金白銀啊。不過從一些程度上來說,盜墓賊的技術確實比官方的考古技術要領先。很多的文物品種和古墓往往都是盜墓賊先發現的,像一些考古技術最先也是起源於盜墓賊,比如說最為著名的洛陽鏟。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在近代的社會中兩個人是盜墓技術相當厲害的,當然,靠著軍隊盜清東陵的孫殿英還有王紹義並不算。這兩個人一個是被稱為關外第一高手的姚玉忠,這個人盜墓技術了得,被抓的時候還曾公然說考古專家沒有一個比得上他的。姚玉忠從事盜墓行業三十年,即使是圈內人也將他的本事傳得神乎其神。而這個人有許多自己的獨門技巧,他作案的工具不是必備的洛陽鏟,是他自己發明第一種叫做“扎子”的工具,比洛陽鏟性能還高。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姚玉忠後來被抓的時候追回的文物就價值超過五億,可想他這三十年來盜過多少大墓,又得到了多少錢。不過歷來對盜墓賊的看法都是否定的,尤其是姚玉忠盜得還都是十分珍貴的,比如說他盜的16個紅山文化時期的冢。所以最後他被判處了死刑,另一位高手則是被稱為關內第一高手的任全生。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從他們的外號之中就能看出來不一樣了,姚玉忠在長沙周邊有名,但是他盜墓並不是在長沙附近的。根據地理位置來劃分的話,姚玉忠是屬於北派,而任全生不一樣,他主要活動地點都是在長沙附近,屬於南派。任全生為人比較低調,他跟姚玉忠的結局也完全不一樣。很早的時候任全生就在長沙附近出名了,跟他相關比較重要的有兩件事,一件事帛書。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帛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長沙子彈庫楚墓中就有一份楚帛書。任全生跟他的同夥在1942年初的時候發現了這個洞,於是就開始去挖掘。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是一座戰國楚墓,裡面有一批銅兵器、漆器之類的,銅器跟木器可是十分值錢,而在其中還有一些紡織品。當時任全生並沒有很在意,把銅器、木器賣出高價後,這些紡織品被當作是附贈的一起送給了古董商唐鑑泉。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他們不知道的是,這件紡織品的意義非常大。另一個古董商蔡季襄回來的時候迅速用了3000元法幣將這批古董買了下來,避免識貨的人搶走。然而很不幸的是,那件紡織品也就是帛書被一個美國人柯強盯上了,最終楚帛書被柯強用一個名義騙走,實際上是被搶走的。這件事是後來任全生跟同事說起的,任全生比姚玉忠結局要好是因為,他在1953年加入了湖南省文物工作隊,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專家。

他被稱“盜墓界關內第一人”,晚年助力考古隊,挖出千年不腐美人

轟動世界的馬王堆漢墓他就有參與其中,當時的他的年紀其實已經比較大了。挖掘到辛追的棺槨的時候,考古專家沒有辦法,怎麼都取不出裡面的屍體。只好請來了任全生,他一來就解決了問題。這具沉睡兩千多年但彷彿還活著的女屍就此出土,她就是辛追。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歎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