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最近在练习头条写作,发现自己的知识点比较松散,外加很久没有静下心来写东西了,所以思想很难聚焦。苦思冥想的结果,就是觉得自己必须要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练习。第一阶段,我先看了《练习的力量》这本书。


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这是一本比较有实效性的方法论类型的书,通过阅读和结合我之前在工作学习中的一点拙见,现在来跟大家分享一点小心得。我简单的归纳出以下四点:


1、将练习变成一种习惯


在很多时候,连我们自己都不明白,如何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目标。所以就会去找很多书,或上网搜索大量的相关信息来了解,甚至还会着手罗列出很多方法来准备进行学习。可是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为什么在我身上没有效果呢?就开始把这些理论全盘推翻,觉得不可信。


其实,从知道到做到有一个巨大的鸿沟,就是方法,也就是练习的方法。我们不可能仅凭几天的练习就能出很大的成绩,而且还是在不知道方法是否正确的情况下。


减肥塑身一直是女人一生追求的目标,所以,最近几年线上塑身训练营就一直非常红火。大部分是21天或28天的课时,每一营都有一位总教练,然后会给大家分班分组,接着每一班分配助教,营养师;再细化到每组也有组长、督导,每天跟进完成率。


刚开始有一些人会有抵触行为,觉得课程里的知识点之前都知道,就用各种理由来给自己完不成任务找借口(其实我不明白为什么有疑惑,不搞清楚就花钱报名,还浪费时间)。但是一周后,发现同期的小伙伴开始出现效果了,于是才正视起来并认真执行。当然有不少的人是从一开始,就很认真很投入的坚持到最后结营,自然效果很显著,收获也颇大。


在这里我并不是说,推荐大家非得要花钱去完成一个目标。而是当我们定下目标之后,就要寻找一种动力去学习去完成。那么这种动力又被分为内在和外在两种。

  • 内在:问自己——我到底要不要去完成?怎么去完成?
  • 外在:找助力——可以找专业人士,也可以找有相同目标的人互相督促。


在行动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出一套对自己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它成为你的一种习惯,一直保持,那就一定会出效果。而不是只练习几天就觉得应该有效果,并能一直高枕无忧了。包括例子里的塑身训练营也是一种陪伴和督促式的习惯养成方式,在营期你会有一定的效果,但是通过学习,你能最终养成好习惯并坚持下去,那才是最终目的。


那么在一种习惯养成之后,我们就该考虑怎样去进行练习才最有效?


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2、示范要令人信服,且要准确无误地模仿


十年前,我曾经看过一个真人秀系列节目《超级保姆》,主人公Jo Frost是一个有15年全职儿童保姆经验的专业人士。保姆每个礼拜都会拜访不同的家庭,用相同的手段和一些无法无天的孩子一起,把乱七八糟的房间收拾得窗明几净。参加电视节目摄制的家长有不少也表示经常收看这档节目,但为什么他们就没有从中学到有用的招数呢?因为他们中很多家长觉得自己的孩子更难对付,这些招数在他们孩子身上根本起不了作用。


确实,每个礼拜的节目中,孩子的行为举止都会出现一些让人头疼的新问题,但保姆都能想出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管教孩子,比如,

  • 要坚持原则!
  • 有些孩子要隔离处分!
  • 冷静,不要抓狂!
  • 制定一张行为参照表等等,

保姆会通过在那些家长自己的孩子身上示范了管教技巧,并用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这些方法最有用,这样才让家长心服口服。


所以,我们尽量选择在和自己需要的练习环境中进行练习,并且要准确无误的模仿示范者,进行大量的练习。可能有人觉得这本来就无需赘言,但是你可以尝试一下,当你最初开始模仿练习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会觉得应该加入一些自己的东西。因为你会有顾虑,这个是最适合自己的有效方法吗?但是就像我们小时候刚刚蹒跚学步时,模仿大人走路是一样的,最初完全复制式的模仿练习,反而会让你学得更快、更好。


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3、激发创意


被誉为美国最成功教练的约翰·伍顿曾说过:

“练习是激发个人主观能动性和想象力的源泉。”

简而言之,人在机械式练习的巨大作用下,可以在无意识的状态下提高效率,那么作为它的必然结果,在进行无意识行为时,有意识思维究竟在做什么呢?


这里我们可以问一下自己,平时在什么情况下会突发奇想。洗澡时?刷牙时?跑步时?其实就是我们的身体在执行已经做过成千上万遍、已经完全可以不动脑就能顺利完成任务的时候。在执行这些任务的过程中,我们的思维是充满创意的。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一位地接导游常年从事本地旅游接待工作,一定会对当地的景点讲解滚瓜烂熟的。那么如果每一次的接待工作,TA都像背书似的方式做讲解,换做你是游客,你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一定觉得很无趣、很不值得,是不是?


那么一位优秀合格的导游,一定会在TA的无意识状态中做知识的讲解工作,而在有意识状态中,TA就会有机会对不同的客人进行观察和分析,可以根据客人的兴趣点来调整,进行更有吸引力的讲解输出,这就是激发了TA的创意。


那么什么情况下会激发创意呢?

  • 习惯性练习能够节省练习者的思维空间,使其更具有创造力;
  • 在你最需要创造力的时候,请努力练习,让技能成为无意识的行为,能帮助你匀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激发自己的潜能;
  • 当练习者练到一定阶段,能够深入理解练习的目的时,他们就会产生自己独到的领悟。


在练习进入状态后,我们还有一个非常关键,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问自己,那就是你准备好接受反馈了吗?


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4、抓住重点,接受反馈,善于利用反馈


要想获得进步,最快的方法就是获得有效的反馈,并及时应用反馈。


我们也许做过类似的事情。当某人给我们反馈意见的时候,我们会假装很认真、很重视的样子,但实际上,一旦分开之后,我们马上把意见就抛到九霄云外。亦或者最初我们是虚心接受的,也有可能试图去做一下尝试和调整,然后告诉自己,我做的还不错,或者对自己说这压根就不管用。


诸如此类的反应很普遍,时间一久,你会发现自己对于如何忽视、歪曲反馈意见倒是越来越在行了。“好吧,我做不了。”“谢谢,不过我已经试过了,没用。”“谢谢,这的确帮了我不少忙。”(然后就再无下文)


中国有一句古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在我们进行练习的过程中,很多人会有自我防备和自我保护意识,对于别人的反馈,会认为是胡说八道,甚至认为是在攻击自己。其实不然,我们理应冷静对待别人给我们的反馈,然后抓住重点,进行调整练习


我们要学会接受反馈和利用反馈,并练习如何将反馈应用到学习当中。如果开始的时候很难做到,我们可以跟专业人士进行学习,获得正确的反馈;或者找到有相同目标的朋友同行,互相反馈,尽快付诸行动做有效的练习,获得进步。


思路涣散,无法聚焦?学会“练习”的技巧,帮你把事情做到更好!


总结:

练习是一个伴随终身的动作,而通过积极有效的练习,能让我们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我们通过练习,把事情做到的更好,并在努力奋斗的路上成就更好的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