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國少將系列(24)——東楚英才,湖北省陽新縣的王義勳少將

將軍生平:王義勳(1910年11月-1996年7月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少將,湖北省陽新縣人。1928年參加革命,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31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1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參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1996年7月9日,在南京逝世,享年87歲 。

土地革命時期

王義勳,原名王義順。湖北省陽新縣人,1910年出生於貧農家庭。

1931年9月,王義勳和同村的兩名中共黨員參加了中國工農紅軍獨立第3師,在9團2營7連2排擎排旗。獨立第3師1931年2月在湖北省陽新縣龍港成立,屬鄂東南特委指揮,全師2000餘人。獨立第3師成立後,打得十分勇猛頑強,但由於補充新成分較多,戰術動作不熟練,部隊傷亡較大,和王義勳一起參軍的兩個同村老鄉都犧牲了。

開國少將系列(24)——東楚英才,湖北省陽新縣的王義勳少將


龍門山突圍失敗後,任省軍區通訊班長王義勳帶領重新聚集在一起的 部分戰士成立了靖(安)奉(新)高(安)邊游擊隊。1932年1月,獨立第3師編為紅16軍9師9團,9師,就是由平江、攸縣、茶陵地方武裝編成。王義勳在7連擔任指導員。7月,紅16軍和新成立的獨立第3師聯合攻打通山縣城,王義勳在戰鬥中負重傷。

1933年,紅16軍改編為紅16師,在王文驛戰鬥中失利,全師損失三分之二。僅機槍連的數百名戰士在王義勳帶領下,突出重圍,編入紅16師46團,王義勳擔任5連指導員。

紅軍長征後,王義勳堅持了南方三年游擊戰爭。1936年,湘鄂贛軍區重組紅16師,全師六七百人,轄3個營和一個偵察大隊,王義勳任偵察大隊政委。

開國少將系列(24)——東楚英才,湖北省陽新縣的王義勳少將

南方三年游擊戰爭


偵察大隊有兩個手槍排,一個步槍排,共100餘人,戰鬥力強。有一次紅16師行軍,被敵軍伏擊,偵察大隊是全師先鋒,立即拉開隊形向敵軍反擊。吳詠湘(後授少將銜)帶一個連也參加反擊,激戰兩個小時,殲敵100餘人。

抗日戰爭與解放戰爭

抗日戰爭時期,王義勳任新四軍第一支隊一團副營長,第四支隊九團營政治教導員,津浦路東聯防司令部獨立第四團政治委員,淮南軍區甘泉支隊副政治委員,來安支隊政治委員。

開國少將系列(24)——東楚英才,湖北省陽新縣的王義勳少將

新四軍南方抗戰


解放戰爭時,王義勳任華中野戰軍第六縱隊五十四團政治委員,華東野戰軍後方留守處政治部主任,第三野戰軍二十九軍八十七師政治委員。參加了萊蕪、孟良崮、上海、福州等戰役。

建國之後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王義勳任華東軍區公安師政治委員,南京軍區公安軍政治部主任,南京軍區裝甲兵副政治委員。

開國少將系列(24)——東楚英才,湖北省陽新縣的王義勳少將

王義勳將軍


1955年,王義勳被授予少將軍銜 ,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一級紅星勳章。

1996年7月9日,王義勳將軍在南京逝世,享年87歲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