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中國境內醫療機構尚未發現新冠肺炎境外輸入病例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2020年3月24日就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醫療診治有關情況舉行發佈會。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表示,目前已建立海關、入境人員14天隔離觀察與醫療機構三道防線,可以很好地抵禦境外輸入病例。

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首先介紹,3月23日,新增確診病例78例,其中北京、上海、湖北、廣東本土確診各1例,境外輸入74例。根據世衛組織最新通報,全球確診病例已突破30萬例。零星散發病例和境外輸入病例引起的傳播風險依然存在,防控工作仍不可掉以輕心。

境外輸入病例攀升是否會造成疫情再流行?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吳尊友表示,從前期到目前來看,輸入病例已經基本上堵在了第一道防線和第二道防線,第三道防線還沒有發現病人,三道防線應該能夠很好地防範輸入病例造成流行。

在發佈會上,有記者提問無症狀感染者會不會出現人傳人的現象。

吳尊友說,流行病學調查對密切接觸者的觀進行採樣檢測,就是被實驗室診斷出感染了病毒,但是沒有症狀。由於密切接觸者不斷地被觀察,有些人慢慢就出現症狀了,他們很快就送到醫療機構進行診斷、治療,這些人就變成了確診的病人。還有一部分到觀察結束也沒有出現症狀。

但不管是沒有出現症狀還是出現了症狀,無症狀感染者都是在被管理的密切接觸者當中發現的,而且都是受到管理的。無症狀感染者不會造成傳播擴散。根據中國現在的管理措施,密切接觸者都已納入隔離觀察,而且隔離觀察都是獨立觀察,一旦出現症狀就轉到醫院診斷治療了,不會造成社會上的傳播擴散。我們在防治措施方面,對這個問題還是密切關注的。

吳尊友還介紹,武漢沒有出現未掌控的觀察者或密切接觸者之外的新的確診病人。雖然現在防控嚴密,但還要做到萬無一失,及時發現和跟蹤處理,這對防止疫情第二次流行非常重要。

目前,低風險地區正在陸續開學,但是有些教室人員密度比較大,很難保證間隔1米以上,如何應對?吳尊友介紹,低風險地區學生和老師居家隔離後,已經基本排除了潛伏期感染的可能,要做好每日體溫監測,如果出現異常要報告及時處理。

吳尊友還介紹,低流行地區環境中基本沒有病毒,不戴口罩也是安全的。國家衛健委已經發布戴口罩公眾指引,在家裡、敞開的外環境中沒有必要戴口罩。一般人群去人員密集場所或和人有密切接觸時還是需要戴口罩。

發佈會上,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王貴強介紹,初步來看,新冠病毒排毒時間比SARS和流感更長,對這一新的疾病還需要積累經驗和數據觀察。

王貴強表示,到目前為止,有幾個團隊在做病亡患者的屍體解剖,目前已解剖29例。

“初步看,肺臟有實變和大量滲出,在肺裡看到血栓、出血和壞死組織,病變較重;支氣管看到分泌物,影響體內氧合指數。通過電鏡還能看到病毒顆粒,核酸檢測顯示病毒核酸也在,提示病毒在病亡患者體內還存在。此外,屍體解剖發現,新冠病毒對免疫系統損傷是導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因素。”王貴強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