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美国海军陆战师编制装备

海军陆战队的装备都是在战争逐步更换的,最开始陆战队装备的是春田式栓动步枪,然后慢慢的过渡到,栓动步枪加M1加兰德以及冲锋枪混装的时代,其人员编制也一直在发生变化,一直到了1944年,美军陆战师的装备和人员编制才正式成型。

1944年,美国海军陆战步兵师包括一个营级规模的师部、三个陆战步兵团、一个炮兵团加一个坦克营;步兵团包括团部、三个步兵营加一个火力连;步兵营包括三个步兵连加一个火力排。因为上两篇写过陆军步兵师的人员编制,而陆军步兵师和海军陆战师编制的框架差不多,所以这里就不细讲了。除了作战部队,陆战师还拥有一个庞大的辅助部队,包括一个工程营,专门负责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活;一个营级规模的海岸后勤队,负责建造简易的码头从船上卸货等;一个团级规模的后勤部队,包括一个维修兼分发物资的勤务营,一个运输营,一个医护营。整个海军陆战师拥有17500人的规模。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美军陆战队


步兵团火力连装备4门M3半履式75mm自行火炮和36门37mm反坦克炮,反坦克炮战时会拆分到下级单位。M3半履带式75mm自行火炮,其实就是把M3半履带式车改装了一下,履带车的后部改装上了一门M1897A4式75mm火炮,最大射程8400m,即可发射穿甲弹又可以发射高爆弹,发射不同种类的穿甲弹时能在500m的距离内击穿70~80mm厚的装甲,使用高爆弹时主要打击步兵和简易工事以及非装甲类目标,比如军用汽车等。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M3半履带75mm炮


炮兵团有四个炮兵营。有两个M3式105mm榴弹炮营,每营12门;两个M1式75mm榴弹炮营,每营12门,M1式75mm榴弹炮是美军专门为复杂地形作战开发出来的驮载榴弹炮,主要是轻便、易拆解易运输,火炮全重仅653kg,在运输过程中可以快速拆解利于炮兵携带,在公路上可以用吉普车牵引,最大射程是9000m,每分钟能发射五发炮弹,一个M1式75mm榴弹炮组由6人组成。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M1式75mm榴弹炮


坦克营有三个坦克连,每个坦克连有15辆M4谢尔曼中型坦克,营部有一辆谢尔曼坦克用于随队指挥,全营有46辆中型坦克。谢尔曼坦克虽然不是二战中最优秀的中型坦克,但是其性能却是最可靠的,故障率少,尤其是动力系统比较坚固耐用,这样以来出勤率就比较高。值得注意的是两栖装甲类属于军部直属。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M4坦克


步兵营包括三个步兵连一个火力连,火力连最开始装备4门81mm迫击炮,12挺重机枪,后来到1944年,火力连被取消,重机枪下放到步兵连,剩4门迫击炮划归营部直属。步兵连也是如此,1944年火力排被取消,剩3门60mm迫击炮,划归步兵连部直属。步兵排包括三个步兵班,陆战队步兵班最开始的时候是9人制,到1943年的时候改为12人制,1944年4月的时候步兵班改为13人制,这个时候火力组的概念正式在步兵班形成,以前虽然分成火力组但是这个概念并不被接受,1名班长装备M1卡宾枪,三个四人制火力组,每组一名组长装备M1加兰德步枪,一枝BAR当做轻机枪使用由正射手携带,副射手装备M1卡宾枪,一名步枪手装备M1加兰德步枪。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海军陆战师战术演变

陆战步兵师的攻击战术咱们还得从最小的攻击单位步兵排讲起。步兵排的攻击战术都是在战争中成长起来的,在最开始的时候,陆战师步兵的主要装备就是春田式步枪,他们经常要攻击拥有复杂地形而且很陌生的岛屿,日军在这些岛屿上构筑了大量的隐蔽碉堡,陆战师执行这些攻击任务是非常致命的,因为敌我双方都拿着栓动式步枪,在近距离的攻击上美军的海军陆战队并不占据火力的优势。随着M1步枪的装备,陆战师也在缓慢的换装,一个步兵班中经常出现春田式步枪和M1步枪混装的现象,为了拟补火力在这期间冲锋枪也装备过,一直到M1加兰德步枪和M1卡宾枪大规模普及后,陆战师的步兵火力才超越了日军。当然步兵的火力不仅仅只依靠M1加兰德和M1卡宾枪,还有喷火器以及爆破工具,当然喷火器和爆破工具不属于步兵单位,而是由工兵负责。最初的时候,陆战师在每一个陆战步兵排中配属了一名军士用来训练士兵们的爆破能力。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训练


陆战师步兵最常用的战术就是步坦协同战术,在1942年的所罗门群岛战役时期,在8月份的时候美军陆战师曾经进行登岛作战,但是这时候的步坦协同战术并不协同,由于地形复杂,很多时候坦克因为地形的缘故并不能发挥出掩护步兵进攻的作用,甚至在很多时候需要步兵自己前进,而且有时候坦克移动过快导致步兵跟坦克脱节,步兵的速度跟不上坦克的移动速度,经常会导致坦克在单独推进的时候被日军反坦克火力打掉。而在一年后的塔拉瓦登陆战役中步坦协同战术得到了最好的配合,在陆战师进攻之前,特混舰队排列成8x8平方海里的炮击方阵,各种舰炮对准了日军驻守的岛屿,战列舰那406mm口径的主炮轰的震天响,起初只是星星点点的炮击,之后慢慢的连成了一片,仿佛能把眼前的岛屿从海面上抹去,偶尔一发炮弹击中了日军的弹药库,那引起的连锁反应,惊天动地。美军的陆战师就在舰队上欣赏这样一副画面,所有人都觉得日军被猛烈的炮火轰成了齑粉;只有日军自己知道,他们躲在各种地下掩体中,各种天然洞穴中,所有的机枪、火炮都保存在厚厚的工事下面,他们在静静的等待美军的登陆部队。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在美军的特混舰队炮火暂停的间隙,舰队上空早已待命的200多架舰载机扑向了眼前的岛屿,俯冲轰炸,滩头扫射,总之把各种弹药都倾泻到地面上,整个炮火准备持续了80分钟,打出了3000多吨炮弹。舰队指挥官很满意眼前的杰作,登陆部队也在跃跃欲试。一声令下,陆战队的步兵们气势威猛的登上了两栖车,冲向面前的岛屿,可惜就在大家都认为会安全登岛的时候,在向岛上前进的途中,遭到了日军残余炮火的洗礼。本来美军都以为日军的炮火被己方打垮了,没成想日军居然幸存下来如此多的火力,实际上美军的炮火准备起到的作用仅仅是瘫痪了日军的通讯。美军的舰炮和轰炸机只好再度发威,一段时间后日军的炮火仿佛哑火了似的,陆战队的步兵们再次跃跃欲试的上路了。陆战队成功的登上了第一批部队,在第二批部队即将登岛的时候,日军的炮火突然性降临了,一时间美军的两栖车被大量的摧毁在海面上,第一波登陆的陆战队也惨遭血虐,各种两栖登陆车被挨个点名。总之前三波登陆的陆战队损失惨重,两栖登陆车也被大量的摧毁,后续的两波登陆部队只能改乘登陆艇,但是大部分登陆艇受到潮水的影响不能登岸,步兵们只能涉水前进却遭到了日军的屠杀,只有少量登陆艇勉强靠岸放下了几辆谢尔曼坦克,剩下的第四波和第五波攻击部队被迫撤离。幸好,登陆的海军陆战2师为了对付日军的碉堡等坚固的工事,提前把师属工兵营拆分成了很多6人的突击小组,携带着喷火器和爆破装置配属到步兵排。滩头幸存的士兵,配合着三辆谢尔曼坦克展开了步坦协同战术,逐步清理日军的滩头碉堡,并缓缓的向岛内进攻,最终美军惨胜。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滩头阵亡的美军


日军的防御火力,通常由两三个碉堡为主体,每个碉堡中有三挺机枪,各个碉堡彼此形成交叉火力;然后在围绕碉堡的散兵坑中还配属有大量的步兵、狙击手、机枪阵地和九二式步兵炮等,他们彼此掩护相互配合,不论攻击哪一个碉堡都会遭到多方向的攻击。美军陆战师的步兵想要打掉这种防御群,只能先解决掉部署在散兵坑的日军,然后再收拾日军的碉堡。这就需要多种武器的配合,机枪、迫击炮、巴祖卡、火焰喷射器、甚至反坦克炮都能用上,37mm反坦克炮虽然不能直接穿透碉堡,却能打掉碉堡的外部掩护,然后在配合坦克的掩护,工兵们上去对碉堡展开爆破。塔拉瓦的血战为美军陆战队提供了宝贵的作战经验:两栖作战必须要进行严密的侦查,了解此地的潮汐规律,配属足够多而且防护力高的两栖战车,舰炮和轰炸机要进行充足的火力覆盖,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一定要保障登陆步兵和舰队的通讯,及时进行支援,后备兵力一定要充足,要有专门对付碉堡和地下工事的装备以及战术。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喷火器攻击碉堡


这些宝贵的经验在1944年初的马绍尔群岛登陆战中就发挥了作用。在登陆之前,陆战师把自己的通讯营拆分到下级部队,他们主要负责和舰队进行联络,为己方的步兵要求舰炮的火力支援,通常每个陆战团能配属到1~2艘的驱逐舰火力支援,如果足够幸运,就像美国的大片中演的一样呼唤来一艘战列舰的火力支援,那就爽歪歪。另外陆战师还在每一个陆战团中都组建了两支20人的突击队,这些突击队由巴祖卡火箭筒、爆破组、破障组、机枪组、喷火组构成。他们的任务是率先在滩头的日军阵地上敲开一个口子,清理掉关键点的日军碉堡工事,掩护大部队的登陆。为此喷火器跟爆破装置也大量的装备给陆战师,其数量多的足以分配到各个步兵班,但是这玩意需要专业的技术兵才能发挥最大的效果。在后续的登陆战中,陆战营一级中都会临时编组一个武器排,包括三个喷火器组,每组两具,三个巴祖卡火箭筒组,三个爆破组;在战时这些都配属给陆战连使用。

太平洋战争中美军海军陆战师装备与战术的演变

喷火器


在正式的作战中,步兵连会把派属下来的武器组,编入担任主攻的突击排中。如果地形合适的话,那么坦克将会在前面承担伤害,并且实时敲掉日军的火力点,后面的步兵紧随其后;如果前方有敌人幸存的反坦克火力,则由步兵进行掩护,能打掉更好,如果打不掉则由坦克直瞄炮火摧毁,然后继续前进;当遇到碉堡等工事时,除了有来自上级火力的压制外,突击排自己携带的火力也将会压制日军碉堡或者工事的机枪眼,步兵排中有陆战师分派下来的1~2门37mm炮,这时候也开始进行炮击掩护,然后士兵们投射烟雾弹等,掩护己方的喷火组或者爆破组向目标靠近,等靠近后该爆破爆破,该喷火喷火。突击排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前突进,如果遇到对自己威胁不大,但又一时半会攻不下来的日军工事,可以放过,由后续的部队进行清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