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释美国西部加州等地悬崖发现甲骨文?

常青


古代中国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有没有关系?太平洋众岛屿中的波利尼西亚人从何而来?这是一只困扰世界考古学界的难题。(二十世纪早期印第安人照片)

印第安人人种来源学说。

关于印第安人的来源,世界上形成五种主要的学说,分别如下:

1、蒙古人种移民说。

蒙古人种泛指亚洲人,属于黄色人种。大约在40000年-18000年前,亚洲人经过白令海峡,此时的白令海峡是结冰的,形成海上冰路通道,再通过阿拉斯加半岛进入美洲繁衍生息。

这一学说比较被认可,毕竟印第安人是黄色人种。

2、南太平洋岛屿说

根据基因研究,印第安人和太平洋群岛上生存额波利尼西亚人有很多类似的地方。有人认为,波利尼西亚人经过不断的迁徙到达美洲,形成现在的印第安人。

波利尼西亚人也是黄色人种,属于蒙古人种的一个大分类。

3、非洲移民说

非洲早期的黑人,包括马里人、努比亚人等,通过海路到达美洲。

4、欧洲移民说

印第安人的祖先也可能是欧洲人通过海路到达美洲大陆后繁衍生息的。另外一种说法则是比较靠谱,古代欧洲人经过冰岛、格陵兰岛,然后到达美洲,形成现在的印第安人。

5、殷商后裔说

商纣王时期,曾经安排十万人马远征东部,携带家眷、奴隶,约合25人。这样一直庞大的队伍消失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后在美洲等地发现许多殷商时期的古代遗迹,如甲骨文、商代船锚等。于是有人推测,商纣王最后的精锐部队已经到达了美洲,并且繁衍生息下来。

至于太平洋中的波利尼西亚人,经过考古发现,古代的殷商人的造船技术比较发达,极有可能是殷商的移民后代。(印第安人来源迁徙图,最早的迁徙的人来源于亚洲的古代中国人)

美国发现太平洋东岸的殷商甲骨文代表了什么?

其实有关美洲发现类似古代中国殷商时期的遗迹还有很多,举例如下:

一、美国多州发现殷商甲骨文遗迹。

2015年7月9日,英国每日邮报发表了一篇文章《中国人在3300年前就发现了美洲?》,这篇文章中提到,美国考古学家在美国的新墨西哥州、加利福尼亚州、亚利桑那州等多地发现了岩壁石刻文字。据中国考古学者辨认为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和中国出土的商朝甲骨文是一致的。

二、墨西哥发现殷商时期遗迹。

1953年,在墨西哥的奥尔梅克遗址的祭祀中心发现了16尊雕像和6片玉圭。

玉圭上刻有文字,王大有认为是殷商文字,并破译解读出来,是殷人祖先的名字:蚩尤、少昊、帝喾、简狄、多妇、契、相土、王亥、上甲等。

这是典型的商朝文化遗迹和本地人遗迹的混合。(墨西哥奥尔梅克文化遗址图,兴盛于3300年前,具有典型的殷商文化和原来本地文化的融合。)

三、美国加州发现殷商时期的船锚。

197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距今3000年的石头船锚。经过对石头船锚的材质分析得知,这一石头船锚的石头属于台湾海峡附近所有,也就是说这一石头船锚来自于太平洋西岸的中国海岸。


经过研究发现,其中的甲骨文中出现了“太甲”这样的人名,太甲是商朝的第四代君主,远比商纣王要早,让人一头雾水。极有可能,商朝早期时已经有人到达了美洲地区,而不是商纣王最后的10万精锐部队。(美国加州发现商朝石锚,据分析石头船锚的材质为中国东南沿海的岩石,可以推测为3000多年前的遗留)

最起码美洲的印第安人在来源上,殷商人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得不说的“武王伐纣”这件事。

商纣王时期,商朝的军队是非常强大的,四处征讨。商纣王最精锐的10万部队远征的时候,周武王趁机起兵攻打纣王,纣王临时纠集奴隶起兵抵抗,结果奴隶们临时倒戈,纣王失败自焚而死。

商纣王的十万精锐部队到哪里去了,历史中成了一个谜团。周武王明显是钻了一个空子,明确知道纣王的主力已经远征,国都非常空虚,而且这事不是一年两年了。

很多考古学者、历史学家都猜想纣王的十万大军是携带家眷和奴隶一起远征,预估有25万人。

这些人经过白令海峡到达了北美洲,但是缺乏足够的证据证明。最有可能的情况有两种,一种是通过航海到达美洲;一种则是经过白令海峡,到达阿拉斯加,然后沿着太平洋东海岸一路南下,最后繁衍生息到美洲各地。

此外,殷商时期预估还有一部分人在商朝早期就已经到达了美洲,最后能够壮大人种种群的则是殷商时期的10万大军和家眷、奴隶等。


不过很多西方学者对印第安人来源殷商人一说的争议比较大,越来越多的考古证据证明会证实这一学说的。


穿越再现彼岸


谁说那是甲骨文了?不能因为长得有点像,就乱认亲戚。

这应该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某美国专家说,在美国西部某印第安人曾经的地盘上,发现了石头上的“符号”,通过观察认为,也许是中国的“甲骨文”吧?这不就意味着,中国人很早就到达了美洲,甚至可以说,印第安人是中国人的后裔?

我知道这是个久经讨论的问题了,不信的人嗤之以鼻,相信的人言之凿凿。其实这种问题根本不用吵,因为毫无意义。

首先,所谓的美国专家,根本就没说这些文字是甲骨文,人家仅仅是蹭热点怀疑一下——不知道这位美国人有没有研究过甲骨文,反正没见过研究古文字的学者认同这观点。

先不说网上翻来覆去就这一张图吧,你要是仔细看看这所谓的“甲骨文”,就会发现这上面描述的更像是某种原始祭祀场景。印第安人也许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景象,用符号化的图像表达了出来,把这个硬往甲骨文上拉,不太合适。


其实,这个甲骨文的说法,是为了说明“印第安人是商人后裔”而炒火的。

不知道从何时而起,网络上流传一种说法,认为武王伐纣之后,殷商还有十多万东征的部队来不及回来,于是他们带着家眷和奴隶,共有25万人,浩浩荡荡的渡过大海,来到了美洲定居。

这些人登陆美洲之后,见面还会互相问候“殷地安”,祝福家乡殷地安康——你看,这不就能说明,印第安人,其实就是商人后代。

相信这个观点的人,多读读书吧,免得被人笑话。

“印第安人”这个称呼是哪来的?哥伦布,15世纪欧洲著名航海家。这位高人一直想着渡过大海,到达东印度群岛,然而他很幸运的到达了美洲——这是之前欧洲人根本不知道的大陆。

哥伦布就很兴奋:哎呦妈呀,费老鼻子劲了,终于到了印度。这还住着有人,那肯定就是“印度人”了!

西班牙语中,印度人就是“indian”,也就成了后来的“印第安人”。

你看,美洲原住民冤不冤?人家在这片大陆住了这么长时间,一直都自称某某部落人。这下可好,哥伦布认错了人,美洲土著人就成了“印第安人”。

所以,印第安人这个称呼,是15世纪欧洲人哥伦布的杰作,人家美洲土著人不背这个锅。


相信这套理论的人,别光顾着全世界乱认亲戚,小心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商周时期,中国青铜器发展迅猛,留下了大量精美的文物。这个就不用说了吧,大家都知道。

再看看印第安人,他们基本上没有掌握金属冶炼技术,直到欧洲人杀到美洲的时候,他们手里还用木棒石斧做武器,牛一点的也就是用黑曜石做的刀。

要知道,美洲可是有大量的铜矿,尤其是南美洲的智利,被称为“铜矿之国”。这么丰富的金属矿藏资源,印第安人没有学会利用,这可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你想啊,如果真的是25万商朝人到达了美洲,长久定居下去,难道完全放弃了金属冶炼技术,全部放飞自我、回归自然了?如果印第安人真是商人后裔,岂不证明中国人越发展越落后?我们的祖先应该不会这么笨吧。印第安人这样的亲戚,还是不要乱认的好。

最后,印第安人的来历,以及是否有殷商部队迁往他地,都是可以研究、讨论的问题,不过不要拿一些猜测性的证据,靠联想证明自己的理论。随便发现几个石头上的符号,看着像甲骨文,就乱下结论,不合适。


七追风


不只是加州,在美国其他多个州也发现了甲骨文字样。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经过仔细勘察,美考古专家在美国新墨西哥州、亚利桑拿州和加州的许多悬崖壁上都发现了中国商朝时期的甲骨文字。这一发现引起了他们的好奇,难道中国甲骨文字时代的人来到过美洲不成?

根据这一发现,专家推测美洲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或许是中国殷商时期,中国人迁徙到美洲所繁衍下来的后裔。

专家根据历史记载,追溯到商朝末年,原来当时确曾有上万的殷商部队去向不明,而这些部队是不是到美洲去了?

商朝末年,周朝的武王攻打残暴的商纣王,纣王节节败退。在公元前1066年的最后一仗中,周武王联合800多个部落,组织了十几万大军向商朝国都进逼。情急之下,纣王一边命令正在讨伐东夷的10余万精锐部队赶紧回援,一边把奴隶和囚犯们组织起来作暂时的抵抗。但是组织起来的奴隶及囚犯临阵反戈,纣王最后兵败自焚而亡,商朝灭亡。

而那讨伐东夷的10多万纣王部队,听说纣王已死,殷商已亡。这股部队不甘愿做亡国奴,于是带上家眷及奴隶共25万余人,历经九死一生,漂洋过海来到了美洲。而且他们登陆美洲后,经常以“殷地安”一词互相问候,意思是祝福家乡“殷地”安康健在。

多种证据证明,几千年以前的中国古代人到过美洲。

1993年11月28日的《新民晚报》刊登的《美洲印第安人祖籍在中国》一文指出:“印第安人的部分DNA与亚洲人以及太平洋上的波利尼西亚群岛上的土著人是相同的。”

在出土的殷商甲骨文文物中,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海龟的龟壳,其中就有产于马来半岛的巨龟龟壳。这说明了那时的人民有可能已经到过海外,从而带回海龟龟壳。

而在2010年,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以一个名叫易立亚为首的六名勇士,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他们于是不依靠任何现代技术,只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夜晚凭着星星来辨识方向,然后依借着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而且采用原始的捕捞方式作为食物供给,经历4个月,漂洋5万多公里,最终成功的在中国福建沿海海滩登陆。

这些都证明了早期的中国人具有能够到达美洲的可能性。

其次,186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档案馆里,存在有三百年前的记载。该记载说,玛雅人自称从“海上神路”而来,中美洲尤卡坦半岛上居住着玛雅人,他们自称是“3000年以前,由天国乘涕竹舟经天之浮桥诸岛而来。”

1922年,中华民国驻智利大使馆,欧阳庚看到公使馆房后种有涕竹。本来涕竹是产于中国福建等地的植物,在福建素有“截其二节,剖为两半,即可成舟”的传说。欧阳庚随即问印第安仆人,这涕竹从何而来,他们回答说“涕竹是印第安人祖传的伤药,是三千年前hosi带来的,hosi医师还能治疗外伤瘰病,和针灸治疗内科百病。”

而我国的汉古书《神异经》里面就记载了涕竹可以治疗瘰病。再说,印第安人说的那个hosi,是否就是殷商时期东征将士首领攸候喜呢?

总之,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古代中国人到达过美洲。当然,目前这只是一种推测,其结果还有待论证。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历史时刻录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美国西部加州等地的悬崖发现了甲骨文,其实说明了两个问题:

  1. 早在远古时期,我们中国的先民就已经到达了美洲大陆,并在那里创造了文明,甚至有可能是玛雅文明的创始人!

  2. 甲骨文并非中国特有,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起源同样是由“象形文字”开始的。

我们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谁先到达美洲大陆?

我们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时候,那里已经有生活着印第安人,当时的玛雅人也还存留着一部分。那么这些印第安人的祖先是谁呢?有人提出,这些人极有可能是商朝时期逃到这里的“殷商人”。

大概在公元前1066年,周武王发动了牧野之战,一天时间就把朝歌城给攻破了,为什么商朝这么不堪一击?因为当时商纣王的精锐部队并没有留守在朝歌城内,而是去执行其他任务了。商纣王派了十多万人组成的主力部队去讨伐东夷,周武王得到消息后马上组织其他诸侯联合伐纣,他们用“闪电战”解决了商朝。

东征的十几万商军还没明白怎么回事,他们的朝歌城就没了,这时候是有家难回,有国难投,最后这十几万商军在史书上下落不明了。结合印第安文化和美国发现的甲骨文,有人就提出了这样的观点:那十几万商朝大军都逃到美洲,并在那里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他们的名字印第安人其实是“殷地安阳”的译音。

如果这一说法成立,那么到达美洲大陆的第一人并非哥伦布,而是商朝人,而且玛雅文化也有可能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我们来分析第二个问题:世界其他国家的文字起源是否也是“象形字”?

美国岩石上发现甲骨文以后马上吸引了大量的专家,经过大家的反复研究,并没有从这些文字上找到“商朝人进入美洲”的证据。

早期的象形文字并不是中国才有,比如两河流域、北非、埃及等等,他们都有象形文字。每个地区的象形文字虽然有区别,但是因为这些图形符号简单,并没有明显的区域特性,如果想要从文字上来证明所属区域,还需要其他辅助性的考古发现才能证明。

结束语

关于美国西部加州发现的甲骨文,大家更倾向于哪个观点呢?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


水煮汗青


在西方人到来之前,美洲最主要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因此美洲的印第安人或许是中国人的后裔。这种说法其实早已产生,那么商朝人是怎么达到美洲的呢?

这还要追溯到商朝末年,“牧野反戈”中,纣王下属在外征战的十余万精锐部队后来去向不明,而据《中华祖先拓荒美洲》一书考证,这十余万部队连同家眷以及奴隶共25万余人,经历九死一生,飘洋过海来到了美洲。

从航海技术上考证,在殷商出土的甲骨文所使用的大部分都是海龟的龟壳,另有产于马来半岛巨龟的龟壳,这说明殷商时期,中华民族的就能进行远洋航行了。“在2010年太平洋上波利尼西亚群岛一些自认为是中国人后裔的勇士,为了证明他们是中国人的后裔,不借助于任何现代技术,就用一只独木舟,白天靠太阳晚上着星星来辨识方向,靠着风力和洋流作为动力,靠着原始的捕捞方式作为食物供给,经历4个月,飘洋五万公里,成功的于中国福建沿海海滩登陆。”

1863年,在西班牙马德里皇家历史档案馆里,发现了300年前记载的玛雅人自称从“海上神路”而来。在1922年,中华民国驻智利大使欧阳庚看到公使馆房后有涕竹,而涕竹是产于中国福建等地的植物。1975年从加利福利亚海底捞出一个重达152公斤的石锚,经过年代鉴定已有3000年的历史,经过地质学家的鉴定,该石锚的质地和中国台湾的灰岩一样,而在中国也曾经出土了同样造型的石锚。






布谷看世界


早就有纪录片作证了,在美国人(其实最早的英国人—一群强盗)出现在美国(印第安人的国土)的时候,印第安人是从中国一次部落冲突逃亡到美国的,所以,印第安人他们到现在有人死了还是把头朝着东方(中国)埋葬。因此,在美国出现甲骨文(中国的古老文字)也就正常的很。


杞天友


近年来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发现,在美国西部地区发现了大量甲骨文或带有甲骨文的文物出现。众所周知,甲骨文是中国三代之前的通用文字,而美国仅是一个立足几百年的新兴国家,那么甲骨文又为何会出现在大洋彼岸的美国呢?

笔者比较推崇的一种说法是,在漫长的史前时代,居住在东亚地区的黄色人种,因为物资的短缺和生活需要,不断向外迁徙、扩散,穿越过广袤的西伯利亚地区,并最终穿过当时还在冰封状态的白令海峡到达美洲大陆,并不断向大陆内部迁移。经过漫长的年代,甲骨文作为一种外来文字,逐渐本土化,成为历史。

而根据对美洲土著即印第安人的风俗习惯研究发现,印第安人部落内流行的祭祀礼仪与中国夏商时期的祭祀礼仪极为相近。

同时,印第安人与汉人的基因排列也极为相近,从生物学上更加佐证了这一说法。





史隅观澜


美国的悬崖上有甲骨文,真的吗?

首先,我们明确一下甲骨文的概念:甲骨文是中国殷商时期所特有,是祭祀用龟甲或牛骨卜筮,希望上天告诉他们即将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吉凶如何。一般都是用刀刻字其上,于火中燔烧,取其裂纹走向以占卜。因为字刻在龟甲或牛骨上,所以我们叫他甲骨文。

悬崖上的字,自然不是甲骨文,一般我们就叫摩崖石刻或者是崖画。

人类最初的文字,都是从象形开始,比如古埃及文字,无论是哪种文明,都是这样的临摹自然事物,大同小异。我们从来没有说古埃及人用甲骨文。


俊190277973


读过一篇文章,文中说“印第安人”变成汉语,就是“殷地方的人”,夏商殷时期由白令海峡路桥过去的华夏人。


柳易


说明美国是中国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