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王朝中,一共出现过397位皇帝,康熙皇帝是所有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位,统治大清61年,开创了中国封建王朝空前繁荣的康乾盛世。

千古一帝——爱新觉罗·玄烨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公元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大清”,在1644年吴三桂投降迎清军入关,满洲自此入主中原,到孙中山发动辛亥革命,于1912年建立中华民国,清朝统治长达276年,一共出现了12位皇帝,康熙是清朝的第4位皇帝,他拉开了康乾盛世的序幕,这是中国封建王朝在灭亡前出现的最繁荣的时代。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智擒鳌拜、削平三藩

康熙在1662年继位,这时华夏大地基本统一,但清朝的统治还未稳定。此时康熙8岁,四位辅政大臣相互争权夺利。在地方,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暗中发展自己的地方势力。1667年鳌拜独揽大权,两年以后年仅14岁的康熙用智谋擒拿了鳌拜,掌握了大权。

康熙亲政不久就毅然下令撤藩,用8年的时间平定了三藩之乱。清朝的统治至此稳定了下来。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 收复台湾 、驱逐沙俄

全国稳定之后,康熙开始对付台湾郑氏。在此之前,清朝已经多次诏谕台湾郑氏,康熙甚至同意台湾不剃发,像朝鲜那样做一个藩属国,不过均被拒绝。1683年康熙派遣施琅平定了郑氏,第二年设置了台湾府,至此台湾岛首次纳入到了清王朝的版图。之后康熙又调集兵马进入东北,清朝入关时,俄罗斯人乘机占领了黑龙江,康熙为此发动了两次雅克萨之战,将俄罗斯人驱逐出了黑龙江。1689年双方签订了《尼布楚条约》,条约中规定中俄两国以外兴安岭作为国界线,签订条约时第一次将中国一词作为正式国名写入国际条约,奠定了中国版图的法理依据。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 西征漠北,剿灭噶尔丹

公元1690-1698年间,康熙三次御驾亲征,平定噶尔丹叛乱,噶尔丹最后众叛亲离,服毒自杀,漠北喀尔喀地区纳入清朝版图。而后康熙遣军进藏,驱逐准噶尔余部,将青藏高原纳入到了清朝的版图。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康熙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定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被后世尊称为“千年一帝”。公元1722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康熙驾崩于畅春园,终年69岁。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康熙死后,陵墓天灾人祸不断

康熙驾崩后,埋葬于景陵。与他生前创造的盛世不同的是,他死后的景象却比较凄凉,虽葬入皇家豪华的墓陵,却没躲过天灾人祸的毁坏。“景陵”这个名字是由他的儿子雍正取的,位于今天河北遵化的昌瑞山附近,历时5年修建完成,康熙开启了先葬皇后,地宫墓门不关闭,以待皇帝的先例。康熙在世时,他的三个皇后先后逝世并葬入景陵,直到康熙驾崩,入葬景陵,景陵的墓门才关闭。

  • 历经两次重大火灾

很多电影电视剧里都将康熙塑造成一位励精图治的皇帝,在他的治理下,封建中国在当时也是一片繁荣景象,可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皇帝在死后却遭遇各种不幸,皇帝的陵墓可谓是皇家脸面的又一象征,设计修建都是精心准备的,这位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君王,他的陵墓却遭遇两次重大火灾影响,分别为1905年和1952年,发生火灾的原因各说纷纭,有说守陵大臣玩忽职守,有说遭遇雷电引起,但真正原因到现在也是迷雾重重,令人费解。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 盗墓不断、破坏严重

清朝被推翻后虽中华民国建立,但中国很多地方都是处在军阀混战割据的状态,其中有一位军阀叫孙殿英,很多人都知道他,他是臭名昭著的盗墓军阀。

孙殿英在混乱中大肆盗挖古墓,包括清朝慈禧太后的墓,使得慈禧的墓损失惨重,宝物被收刮一空,连慈禧的棺木、尸首也被随意丢弃。孙殿英在1928年准备盗挖康熙陵墓,用暴力手段打开墓陵的时候,墓中大量进水,孙殿英因此没能成功盗取其中财物。

但在1945年的夜晚,一群土匪盗取了康熙景陵,里面宝物被大肆抢夺,里面的尸首也被随意的丢弃在墓里。他们走后景陵的墓门就一直是敞开的状态,附近的村民时不时进去捡漏。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了清东陵文物保管所。因为对康熙陵墓不熟悉,加上听说里面有机关,为保证安全,所以考古人员进去时佩戴枪支,结果进去后发现景陵已经被水淹没,水到了人的胸口,对康熙陵墓的考古挖掘只得作罢,并重新封闭了洞口,不对外开放。

千古一帝康熙创太平盛世,死后陵墓被水淹没,考古专家都无可奈何

1995到1996年期间,清东陵文物管理处对景陵的地面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恢复修缮,使景陵的地上建筑已经基本上恢复历史原貌,只是地宫依旧不对外开放。

当我们有能力保护和复原景陵时,相信景陵地宫会重见天日,我们到时候都能去一睹景陵的真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