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師說“有思想的人會活得很痛苦”這句話怎麼理解?

Panny-小婧


因為有思想的人看問題太透徹。

莫言說過,哲學家做不成小說家。看問題一眼就看到了本質。

看得到本質沒有辦法改變才是痛苦的所在。

未來不是預見了就能夠改變的。

就像你沒有辦法說服你70年代環境成長起來的父親,接受同性相愛,接受十多個小時在電腦上操作你稱之為電子競技的東西。

一個人生錯時代會非常痛苦。

想像一下將比爾蓋茨放到古代,或許就是一個數學好一點的普通人。

想想一下梵高在晚生幾年,是不是不用活得那麼艱難?

有思想的人就是放錯時代的人,

身邊沒有人能夠交流,就像是那隻聲音只有25赫茲的鯨魚,其他的鯨魚永遠都沒有辦法和他交流,因為其他鯨魚根本聽不到25赫茲的聲音,在它們的世界,眼前的25赫茲鯨魚就是一個啞巴。

身處鬧市孤獨更加明顯,有思想的人就是這樣。


新是滿天星


你老師說的現象確實存在,但不是普遍存在的道理,應該具體分析、區別看待。

我認為所謂有思想的人,應該是″活得明白″的人,這種人多數是活著愉快。因為這樣的人,知識面廣、懂哲理,有敞亮的"三觀″,對人生事物分析透徹,對人生存在價值掌握有分寸,從不強求哪些實在辦不到的事情,對理想和現實平衡對待。

當然一些有思想的人,甚至是思想很先進、超前,而且是很有品質的思想,但總是因為一些社會因素、周圍環境因素、綜合條件的影響等,使自已的思想得不到拓展,得不到認可與肯定,而自已又感覺可惜、著急、痛心,所以造成自身的痛苦。

然而,確也有一些“空想主義″的思想家,不受歷史與現實條件的制約,只是按照個人喜好,甚至是偏執的想象,編織出一些沒有依據,特別是沒有科學依據的想法,但自已並未認識到這一點,只是感覺自已的想法得不到實現而極度痛苦,甚至造成自毀。

這幾種有思想卻活得很痛苦的人,無論是歷史上或現實中都是存在的,但並非所有。從歷史上看,多數是一些哲學家、文藝家。他們不但痛苦,甚至自殺。如芃高、柏拉圖、尼釆、穆勒、茨威格等。他們中有主觀原因,也有客觀原因造成,但他們都是有思想抱負的人。


全峰山


這就要說起戊戌變法六君子的譚嗣同了,他甘願去死,以他的一腔熱血喚醒千萬人起來革命,臨刑前寫下豪言壯語,有心殺賊,無力迴天!快哉!快哉!這也就是說譚嗣同的思想境界是丞救大清國的萬民於水火之中,不幸被頑固派逮捕而慷慨就義!

有思想的人們,他把人民的利益看得非常重要,把自己的利益拋到一邊,每時每刻都在想著如何去救國救難?所以,他們不能實現它們的理想時,內心是十分痛苦的!比如,紅軍當年在老一輩革命家的帶領下,爬過雪山,走過草地,艱苦卓絕的進行鬥爭,就是這個道理!



我們共同的老朋友


這句話有點對,有些沒心沒肺的人很快樂。


東方京川


當然,大才一般性格偏執,易走極端!堅持本性初衷,如屈原稽康諸葛孔融岳飛蘇軾文天祥近代傅雷海子等,大多逆勢而行堅持自我,被命運所打擊!

命運自然之勢是有規律規則的,逆之則亡,但人類的真正出路在於逆天改命,重塑法則!


陽光明貞


有思想的人顧全大局,容易參與組織統籌,往往一人難盡百人意,操心越大可能得罪人越多。


天藍草叢青


如果把“有思想”轉換為“有慾望”你就容易理解了。


丿德丶


有思想代表有健全的頭腦,

感到痛苦表示你仍活著。

幸福與挫折都需社會的磨鍊,

痛並快樂著,

這才是豐富多彩

具有光輝燦爛的人生。


徐徐升起438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08dc026d664403081e77c99a08b6c34\


思思陽陽媽


答: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中,但是少數得服從多數。

首先怎樣的人才是有思想的人:我認為一個有思想的人,首先具備獨立思考的品質,有超乎常人的眼光,站的高,看的遠,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事實證明這樣的人很少,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裡。現實生活中,大多數都是人云亦云;只看事情的表面,看不到事物的本質。每個人都會相信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並希望自己的思想能被其他人認同。同時人都具有社會性,在社會教育的大環境下成長,結果就是大多是人的思想認識都趨向一致性。

而有思想的人往往就顯得與眾不同,他們的思想不論正確與否,但是他們站在了一般人不同的角度或高度;掌握的、認識的往往具有前瞻性。而這種具有前瞻性的思想往往與大眾認識的思想格格不入;常常被視為另類、或被打壓,或被排擠;甚至於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但是人類社會的發展總是被有思想的人引領前進。

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