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一隻彈塗魚在沙灘上“行走”。


魚上了岸,可怎麼活啊?


我們都知道,生命起源於海洋。茫茫大海佔據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也養育著數量龐大的種群。


然而,3.75億年前,一群魚類不走尋常路,開始艱難地離開水環境,成為最早在陸地上定居的有脊椎生物。


這是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那麼,到底是哪一批魚最先登陸的?它們又是因為什麼上岸呢?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上岸的是什麼魚?


誰才是最早做出這一重大舉動的脊椎動物呢?在距今4.5億年到7千萬年前繁盛的多種魚類化石中,可以看到多種魚類已經演化出的具有肌肉發達的肉質基部的鰭。其中,最常見的是腔棘魚科的魚類。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科學界發現的第二種腔棘魚,後來成為新物種印尼矛尾魚(Latimeria menadoensis)的模式標本。

因此,1938年,漁民將一條活的腔棘魚拖上南非海岸時,進化生物學家們對此興奮不已。這是一個能揭示這些古老魚類身體結構和內部解剖結構的好機會,沒有任何化石可以展示出這些細節。然而,不幸的是,漁民破壞了魚體,還扔掉了所有重要的內臟。


隨後,科學家們在非洲的南部和東部沿海地區再次進行了搜索,試圖找到更多的樣本。這次搜索收穫頗豐,但唯獨沒有發現腔棘魚。1952 年,人們終於發現了第二條腔棘魚。這次是在馬達加斯加以北的科摩羅群島海岸捕獲到的。顯然,當地人不太喜歡這種奇怪的生物。因為它們的肉質並不特別鮮美,一旦上鉤,還會拼命掙扎。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1974年10月18日捕捉到的西印度洋矛尾魚標本。西印度洋矛尾魚,又稱東非矛尾魚,是腔棘魚目矛尾魚屬的其中一種。圖/Wikipedia


即便如此,當地人每年也會捕回一兩條,很快科學家們就有了大量的樣本來進行詳細的研究。之後,人們又在印度尼西亞發現了另一個腔棘魚種群。乘坐潛水艇的水下攝影師拍到了它們,展示了它們的游泳過程。腔棘魚以緩慢而優雅的方式遊動,有時用它們奇怪而多肉的鰭像撐船一樣推動自己在海底穿行。


詳細的解剖學研究包括基因分析結果顯示,毫無疑問,腔棘魚是一個非常古老的群體,但儘管如此,它們並不像人們認為的那樣,與第一批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有任何密切的關係。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提塔利克魚的生活重建圖。圖/Wikipedia


因此,科學家們重新開始了對陸生脊椎動物共同祖先的研究。2004年,古生物學家發現了一個更可能的候選者。在加拿大東北部的埃爾斯米爾島上,一個研究小組發現了一種大型的、質地很重的魚狀生物的化石。當地因紐特人看到這些化石,

稱之為“提塔利克魚”(Tiktaalik)。這是他們對江鱈的稱呼,江鱈是當地人經常捕捉到的淡水魚中個頭較大的一種。


現在,“提塔利克”(Tiktaalik)這個名字成為了這種化石生物的學名。但事實上,提塔利克魚與現生的任何魚類或者其他任何生物都不一樣。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提塔利克魚的重繪圖。圖/Wikipedia


它長約兩米,有一個巨大而扁平的頭,上方長著一對眼睛,與鱷魚很相似。它的身體被魚鱗狀鱗片保護著,並且有了頸部的雛形。但它在演化史上的重要性在於它的“四肢”。


它“前肢”邊緣有鰭,符合你對魚類的想象。但其肉質基部含有骨頭,並在肘部和腕部形成關節。這顯然是一個可以幫助它離開水活動的肢體。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上岸的魚怎麼活?


為了完成水陸這一重大的跨越,“提塔利克魚”像第一批陸生無脊椎動物一樣,必須解決兩個問題:第一,如何離開水;第二,如何從空氣中獲取氧氣。


我們可以參考一種現生動物,它能同時完成這兩件事情,這就是彈塗魚。彈塗魚與最早登上陸地的魚類先鋒並沒有什麼親緣關係,因此它們之間並沒有什麼可比性。但即使如此,彈塗魚仍然能給我們一些啟示,一窺最早登陸的魚類是如何完成這一重大舉動的。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廣東彈塗魚,是背眼蝦虎魚科彈塗魚屬的魚類。圖/Wikipedia

彈塗魚只有幾釐米長,你可以在許多熱帶地區的紅樹林沼澤和泥濘的河口處找到它們。彈塗魚常常躺在緊鄰水面的閃閃發光的泥地中,有的甚至依附在紅樹林拱形的支柱根和呼吸根上,或者爬到樹枝上。它們容易因突然的移動或噪音而受到驚嚇,並迅速跑回水中安全地帶。


它們從水中出來,是為了捕食聚集在鬆軟的淤泥表面上的昆蟲和其他無脊椎動物。彈塗魚會突然彎曲身體,通過跳躍來移動,但它們還有一種更常用、更溫和的運動方式,就是藉助胸鰭來前進。


每一條胸鰭都有一個肉質基部,內部有骨骼支撐,實際上,胸鰭相當於堅硬的柺杖,有了它,彈塗魚就好像有了支點,可以向前運動。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沙灘活動的彈塗魚。圖/Wikipedia


但它是如何在水域之外進行呼吸的呢?彈塗魚將水含在口中,通過擺動頭部,使水在口腔黏膜上旋轉,以獲取水中溶解的氧氣。


此外,它還通過溼潤的皮膚直接從空氣中吸收部分氧氣,但是這些都只允許它在水外停留很短的時間。幾分鐘之內,它必須返回水中溼潤皮膚並重新吸一口水。


彈塗魚不能離水太久,否則就會幹死。然而,另一種生物找到了解決辦法。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非洲肺魚。圖/Wikipedia

在非洲,旱季時,烈日炙烤著河流周圍的泛濫平原,將許多沼澤變成了硬泥。然而,有一種魚——肺魚,卻能設法終年生活在其中,並通過呼吸空氣來度過乾旱


當水面萎縮時,肺魚便鑽入池底的泥土中,把自己捲成一個球,尾巴繞在頭上,分泌黏液來糊上洞道。當太陽把泥土中最後的水分烤乾時,黏液會變成像羊皮紙一樣的物質。


其他原始淡水魚,比如多鰭魚,有一個開口於腸道的氣囊,也就是鰾,可以用來呼吸空氣。而肺魚有一對這樣的氣囊,此刻,當它離開水面時,完全依賴於這對氣囊生存。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肺魚化石,上泥盆世(3.85 億至 3.59 億年前)。

在鑽入地下的過程中,肺魚會在泥裡鑽一條一兩釐米寬的通道,它的嘴與封閉洞道的羊皮紙物質上的微小空隙相連,空氣便可以通過這個通道進入它的嘴中。


通過間歇地收縮喉部肌肉,肺魚把空氣從喉部吸入體內的氣囊中。氣囊的壁上密佈血管,可以吸收氣態氧。這些器官相當於簡易的肺,在它們的幫助下,肺魚可以在沒有水的環境中存活數月,甚至數年。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生命,總會找到出路


生命來源於水中,而有些登陸的生物又回到了水裡。如今,在一些生物身上可以看出明顯的水陸間“反覆橫跳”的痕跡,特別是兩棲類動物,比如蠑螈。比起腔棘魚或彈塗魚的鰭,蠑螈的四肢雖然更為進化,但並不如它們高效。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美西鈍口螈的白化個體。

蠑螈的四肢太短,如果想要用後肢向前邁一大步,它們必須橫向彎曲身體來完成這一動作。蠑螈將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陸地上。


它躲在石頭下面,或者躲在潮溼的、佈滿苔蘚的地方,捕食蠕蟲、蛞蝓和昆蟲。但它不能離開水太遠,因為它的皮膚具有透水性,在乾燥的空氣中,會很快失去體液而死亡。


它的肺相對簡單,不能完全滿足身體對氧氣的需要,所以和彈塗魚一樣,它依靠溼潤的皮膚來吸收補充氧氣。這兩項需求都將它和其他大多數兩棲動物限制在了潮溼的地方。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產於日本的紅腹蠑螈。圖/Wikipedia


但是,還有第三個需求將它困在水邊:它的卵和魚卵一樣,沒有防水的外殼,所以在繁殖的時候,它必須為自己的卵找到水。


在繁殖季節的水生階段,蠑螈變得很像魚類。它划動身體兩側的四肢,彎曲身體並拍打尾巴游動著。在求偶時,有些物種的雄性像許多魚類那樣,背部長出顏色鮮豔的肉冠,像背鰭一樣。


雌性蠑螈產下大量的卵,每一枚卵分別附著在水生植物的葉子上。當幼崽孵化時,它們甚至比自己的父母更像魚類,因為它們沒有腿,也不是用肺呼吸,而是用羽狀外鰓呼吸,肺則將在以後發育。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歐非肋突螈在水底。圖/Wikipedia


有的兩棲動物已經不可逆轉地迴歸水生生活,比如斑泥螈。它既有鰓又有肺,在溪流底部的巢穴裡產卵,一生都生活在水中。


一些蠑螈在返祖之路上甚至走得更遠,進一步迴歸像魚一樣的生活方式。

它們似乎不僅失去了肺,還失去了四肢。鰻螈是一種來自美國南部、長約1米的兩棲動物,它已經完全失去了後肢,前肢不僅大大縮小,而且沒有了硬骨,只有軟骨,所以它的四肢在運動中沒有實際作用。


這些“魚”為什麼費盡心機想上岸生活?

▲ 舊金山的小鰻螈。圖/Wikipedia

與它來自同一產地的

兩棲鯢,雖然還保留著四肢,但是它的四肢非常瘦小,必須要非常仔細地觀察,才能發現它們。事實上,由於兩棲鯢看起來太像一條魚了,所以在當地被稱為剛果鰻魚


可見,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環境,生命總會尋找出路。這就是適者生存的智慧,在物競天擇的殘酷進化中,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


- END -

未標註來源圖片丨《生命的進化》

部分內容來源於《生命的進化》,有刪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