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保存整理并创新

什么是疫情数据?是指本次在我国发生新冠疫情从开始到最后结束期间,疫病的发生、传播、治疗等各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不是无价值的,事实上,在当今的数字时代,这些数据具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

有价值的原因,试论述如下。

1、当下人类社会人口爆炸、流动加剧下,传染病(生物安全)的风险是否有加重的趋势?目前虽然尚未有科学家或国际政治组织提出这样的结论,但从近20年来发生的事实来看,情况难言乐观。仅仅17年内,中国2次爆发动物源转人新病毒公共卫生危机。而同期,世界爆发过中东呼吸症、美国大流感(H1N1)、埃博拉病毒等大的疫情,以及各种报道的和非报道的疫情。这是人方向。动物方向,中国等国,爆发非洲猪瘟,禽流感等。植物方面,非洲蝗虫,草地贪夜蛾,欧洲番茄新病毒等等。

新疫情发生发现频率在加快,危害损失越来越大。大家来看,美国2019年流感发生数千万人,死亡2万人。今年,全球范围的新冠病毒目前已造成15万确诊病例,并且已成为全球爆发,欧洲、美国的疫情正处在爆发的开始。

这一切的发生如果再不引起全人类的重视和反思,未来我们不知道还要付出什么代价。未来人类的大规模风险除了战争外,恐怕要包括人类共同的敌人——有害生物(特别是病毒)。

2、我们正处在智能互联网的开端。随着5G引领的数字时代进入新阶段,数据的价值将呈几何级提升。未来,人类的科技、产业对数据的开发利用将是新的模式和维度下的。大数据分析为统计学打开了全新的大门。人类可以在不完全清楚基本原理的情况下,基于数据就开发出新科技新应用,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并且这个领域的空间无限大,任何能产生大规模数据的领域都将迎来爆发式的创新。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及其应用,将显著地提高生产力。

3、以上2点为理论分析。第3点则是就我国疫情数据本身来说。由于我国疫情是全球最早报道,最早大规模爆发,并最早采取超级措施得以防控的,所以,本次我国疫情从发生、传播、防控各方面,都积累了海量的、原始的、宝贵的一手数据。而这些数据又可细分为很多很多的部分,每一个部分都具有卓越的社会和商用价值。

笔者尝试做一些大胆举例。

A、疫情的发生传播方向。在发病早期定位和传播规律上。通过数据,可以尝试整理出当下互联网时代下,疫情可能的传播路线、范围扩大的规律,进行预测预报分析。通过溯源,建立社区的传播路线、大范围传播的数学模型,做预测预报,等等。即便以发论文而言,也是可以发高水平的论文的,这些也都可以成为专利,以后还能商用。

B、病毒的遗传变化,人群感染后的毒性变化及抵抗力演变。还是通过病毒传播的规律,结合人群大规模暴露在感染风险后实际的发病比例、严重程度、抗体产生的数量、病毒核酸的水平,等等。把病毒的序列分析变化数据,与人群传播实际表现,患者健康表现,等等,这些数据都客观地收集起来,然后彼此尝试建立大数据,予以分析,就很可能找到许多的规律,建立预测预报模型。无论是发高水平论文(CDC及大学系统),还是做成专利或产品,都有极大的社会和商业价值。

C、治疗方案,药品筛选的数据。本次疫情发生急,危重案例多,强度大。在疫情爆发中,以时间为1个维度,统计以天甚至更短时间为单位,来统计治疗方案中的数据,药品筛选中的数据,建立大数据分析,产生预测预报模型、AI,形成论文、专利、产品,这些都是完全可行的。这些宝贵的数据是以数万亿元的损失,数千宝贵的生命,以及数以万计专业医生、护士的艰苦劳动为代价换来的。这些数据不能停在账目上,而应该并客观地记录、保存,并适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共享,以此开发出更多的科学研究和产业应用来,造福国人,造福世界。

D、要解放思想,脑洞大开地,将各方各面的数据都保存,集中起来,以备后用。要对各行各业大胆开放,鼓励更多人,用更多的维度,更大的脑洞来定义、使用这些数据,产生更多的科研和应用。

疫情无情,人间有爱。古语有云:祸兮福之所倚。每一次的考验,都是对我们民族、国家的锤炼,我们不希望有灾难的发生,但又必须客观、积极地面对灾难,解决灾难。而每一次灾难的克服,也一定会为我们国家、人民留下宝贵的财富。

在当下这个数字时代,大数据是确实存在的真实财富。一定要重视起来,把数据整理、保存好,更重要的,是大规模地、积极地做数据的应用。

疫情数据,保存整理并创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