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權制度,漢不封諸侯,為何西晉武帝還要大肆分封?

大馬哈魚12


對於司馬炎來說,分封諸王是他的一種政治手段,他並不是沒想過大肆封王后的弊端,可是在當時的局勢之下,封王是他這個時代所能採取的、用來壓制世家大族崛起的最好辦法。可以肯定的是,司馬炎是讀過《史記》、《漢書》的,對秦設郡縣制,使得皇帝成為天下權力中心,而兩漢初期分封諸侯王,導致了國家內亂這些情況瞭然於心。

正如《晉書》記載:周代以前的朝代皆採取封王制度,“廣樹蕃屏,崇固維城”,才能延續近千年之國祚,而秦朝則收攏諸王權力,全部集中於秦始皇一人,所導致的結果就是:秦二世暴虐無道,諸王被屠殺殆盡而無還手之力,到最後陳勝、吳廣振臂一呼,天下大亂,赳赳大秦不過十四年就滅亡了。

到了漢朝建立,劉邦在剷除了戰國時期留下來的異姓王制度後,大封同姓諸侯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吸取秦朝的教訓,雖說有吳楚七國之亂的發生,可也僅此一例,反而諸侯王的存在,使得呂后無法改朝換代、王莽之後能有光武中興等好處,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地立了諸侯王的好處。


而離晉朝最近的曹魏,在魏文帝曹丕害死了手握兵權的任城王曹彰後,壓制曹氏諸王的權力,將他們不斷更改封地,削弱他們在地方的影響,最盛者如陳王曹植,自曹丕繼位後一生被遷移最少四次,到司馬懿奪權之後,輕而易舉地就幹掉了楚王曹彪,將曹氏諸子全部遷居到鄴城囚禁,這就是曹操、曹丕、曹叡三代不立同姓諸侯王的弊端。

在司馬炎建立晉朝後,自然也對周、秦、漢、魏四代對於諸侯王的安置方法進行了對比:周、漢封王而國祚最長,中間權臣亂國勢但還能有撥亂反正的力量存在,而秦、魏不封諸王則國祚衰敗,除非秦始皇、曹操他們能永生不死,否則不封王的弊端將會在他們身後立馬顯現出來。對於務實的司馬炎來說,他必然不會把王朝的命運放在虛無縹緲的仙丹之上,兩相其害選其輕,這就是司馬炎大封諸王的主要原因。

和明朝一樣,晉朝的諸王同樣是為了壓制當時時代逐漸崛起乃至於影響到皇權的勢力,不同的是:明朝是以藩王壓制武將,而司馬炎立諸王是為了壓制權力日盛的世家大族

自高平陵之變開始,司馬家就一直在清洗忠於曹魏的士族,首當其衝的就是曹氏子孫,手握兵權的大將軍曹爽被夷三族,曹操諸子中年紀最大的楚王曹彪被迫自殺,原楚國官員基本清空,子孫貶為平民,楚國廢除。之後太原王氏、琅琊諸葛氏,以及大將毋丘儉、文欽,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等盡皆誅滅,自上而下進行了一次又一次的“調整”。

可是光靠殺人是不可能收服曹魏諸臣的,所以司馬家三代採取的是剿撫並用的方針,以殘忍手段來殺雞儆猴,讓那些不敢反抗、或者說還未反抗的大臣士族們自保不暇,不能再團結在一起對付司馬氏,然後再從其中選擇較為聽話的士族,給予高度的地位和信任,讓他們轉化為支持司馬家的基石。



在公元264年,也就是滅蜀當年,司馬代魏前三年,司馬昭恢復了西周時期的五等爵位,用來封賞支持司馬家的大臣們。像琅琊王氏,王祥為雎陵侯,潁川陳氏,封陳溫(重臣陳泰之子)為陳慎子,平陽賈氏,重臣賈充為臨沂侯、魯公,潁川荀氏,荀勖為安陽子、荀顗(荀彧之子)為臨淮公,太原王氏,王沈為博陵侯,河東裴氏,裴秀為濟川侯等等,封爵共六百多人。

魏鹹熙初,釐革憲司。是荀顗定禮儀,賈充正法律,而秀改官制焉。秀議五等之爵,自騎督已上六百餘人皆封。於是秀為濟川侯,地方六十里,邑千四百戶,以高苑縣濟川墟為侯國。

司馬家對士族的收買可謂豪爽,僅裴秀一人就有一千四百戶,要知道曹魏時期的官員,最高者的宣威侯張繡,也不過才有編制不滿的兩千戶。靠著這大棒加胡蘿蔔的手段,司馬家逐步收服了曹魏士族,為之後的改朝換代定下了基礎。

到了司馬炎建立晉朝後,這些世家大族就已經成為了一股股新興的勢力,彼此爭寵、黨同伐異,而司馬炎對他們也很寬容,畢竟司馬晉離開了他們也建立不起來,不但允許他們斂財佔田、在地方為非作歹,司馬炎基本不聞不問,等到事態嚴重了再找個替死鬼就可以了。王石鬥富就是司馬炎縱容士族的典型例子。



上層官員的驕奢淫逸,受苦受難的自然就是下層百姓,在士族們的互相攀比、互相兼併下,還沒享受到所謂太康之治的窮苦百姓逐漸淪為流民,就像東漢末年的流民一樣,他們大規模地湧入關中地區,和當地的羌、氐部落進行了一次次融合,為了避免朝廷派人來捉拿,流民借羌氐的力量組成防備營,公開和朝廷對抗。五胡十六國時期最先舉旗建立政權的,就是關中地區的巴氐族首領李特。

可是世家大族的權力日益膨脹,也引起了司馬炎的忌憚,但是士族的勢力自爺爺司馬懿時期就興起了,到了西晉建立時已經是根深蒂固,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他鏟光,所以司馬炎找了一個自以為穩妥的辦法:分封諸侯王,賜予兵權,以軍隊壓制各自國內的士族勢力。

司馬炎雖然大封諸王,可也不像漢初分封的那樣給權過重,這是他總結經驗教訓後的政治智慧,但由於分封太多,分封太散,也導致了最後萬劫不復的地步

在滅蜀之後,司馬炎一口氣就分封了二十七個諸侯王,在其封國內設置軍隊,大國民兩萬戶,士兵五千、中國民一萬戶,軍隊三千,小國民五千戶,軍隊一千五百,仿造漢初制度,將封國內的賦稅、百姓、任命官員權力全部交於諸侯王管理,由中央派刺史管理封國民事。司馬炎這種做法在西晉初期確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1. 雖說封國過多,可他們所能掌握的最多軍隊不過五千,其主要作用是用來平定封國內的起義和監視士族,封國之間也可以起到很好的監督作用;
  2. 諸侯王雖然管軍事和賦稅,可他們不管民事,也就是對國內的建設工程他們是無法插手的,城建、水利、農業這些都由朝廷派來的刺史負責,可以很好限制諸侯王的威望,將其處在刺史的監督之下,這一點也被後來的大明借鑑了;
  3. 像趙王司馬倫、汝陰王司馬駿等人,都不同程度地擔任過都督的職權,這讓他們可以在戰場上有較好的歷練,司馬駿對抗鮮卑入侵、司馬倫鎮守關中等,以免日後真有什麼動亂的話,諸王成了睜眼瞎子,啥事都不會,這點後來的明朝就不如了。

此外司馬炎大封諸王,也有互相鉗制的作用,因為諸王基本都和自己封國內的士族姻婭相聯,互為表裡,時間一長很可能陷入春秋戰國這樣的分裂局面,所以諸王分封過散,軍隊較少,可以很好地讓各國互相鉗制、互相監督,日後就算真的有某個王爺有了坐龍椅的心思,恐怕沒走到半路就得給其他諸侯王給滅了。

不過司馬炎的本意是好的,可他卻忽略了一件事:過度分散諸侯王的權力,這就已經類似於秦朝、曹魏郡縣制了,當皇帝有能時,諸侯王可以被很好地壓制住,可到了君主無能之時,這些諸侯王就會變成一把把利刃,直捅朝廷腹心

晉惠帝司馬衷是有史以來最著名的“白痴皇帝”,本來是無緣帝位的,可是司馬炎的長子司馬軌早死,司馬炎雖然有二十多個兒子,可司馬衷是皇后楊氏所生,在司馬軌死後他就是名副其實的嫡長子了,歷代廢長立幼之教訓可謂是歷歷在目,司馬懿也不敢隨便更改,何況此時的晉朝天下也算是穩定,司馬炎晚年怠政,早已給國內外的虛假信息給矇住了:

  1. 晉朝一統天下,內部吳蜀平定,外部鮮卑被打趴下了,國家賦稅增加,有“太康之治”之稱,士族和諸侯王成為了兩根擎天之柱,共同維護著晉朝江山,可對其內部的暗流湧動卻毫不在意,甚至於放任自由;
  2. 司馬炎在滅吳後也開始奢靡起來,僅從東吳末主孫皓那裡收編來的就有數千嬪妃,人說“後宮佳麗三千”,司馬炎是“後宮佳麗三萬”,為了能夠雨露均霑,司馬炎別出心裁發明了“羊車望幸”,他那二十多個兒子就是最好的見證了;
  3. 司馬炎只看到表面,沒看到細節:吳蜀雖亡,可士族們的頻繁斂財早已激起了民憤,只是因為力量不足而暫時無法起事,外部少數民族被打敗後,一部分外逃,可也有一部分內遷,和當地百姓結合起來,自成一體,諸侯王們軍隊雖少,但掌握著實際重權,成為了尾大不掉的大患;
  4. 在泡沫經濟的欺騙以及沒空管理政事的情況下,司馬炎執意地認為只要自己的兒子不是真白痴,有正常人的智力,按照在自己設立的運行規則執政的話,晉朝肯定就能迎來遠超兩漢的盛世。

當然司馬衷也不是個真白痴,要不然的話他是瞞不過玩了一輩子鷹的司馬炎,按照《晉書》的記載來看,司馬衷並不是一個痴呆小兒,最多算是個沒有執政本事的庸君和耳根子軟、怕老婆的妻管嚴而已,所以司馬炎也沒有進行廢長立幼之事,而是照舊把司馬衷扶上了帝位,由外戚楊駿(司馬衷外祖父)和汝南王司馬亮一起輔政。

司馬炎去世後,外戚干政,把宗室勢力排擠出朝廷,緊接著外戚和後黨又發生了劇烈的爭鬥,皇后賈南風(賈充之女)聯合楚王司馬瑋發動了政變,殺了楊駿,盡滅楊家,以宗室司馬亮和士族衛瓘輔政,結果賈南風為了獨攬大權,再次聯合楚王司馬瑋殺害司馬亮和衛瓘,賈南風再殺司馬瑋,任用賈氏一族,權勢滔天。最後在賈南風謀殺了司馬衷長子、德才兼備的司馬遹之後,終於引起了宗室和士族的不滿,八王之亂就這樣開始了。


總結:雖然司馬炎分封諸王是導致西晉滅亡的原因之一,可卻不是最主要的,如果不是司馬炎縱容士族,勞民傷財,引發了各地民變,如果不是賈南風、楊駿之間的爭鬥不斷,如果不是司馬衷的無能,這八王之亂其實還是爆發不起來的,要知道諸王中公認最有威望的司馬亮、有誅楊大功的司馬瑋,他們在被清算的時候可都沒辦法反抗的,這足以證明司馬炎對諸王的制衡已經起到了作用,他們始終不能以一己之力對朝廷造成過大的影響,要不是賈南風倒行逆施,殺害儲君的話,宗室、士族、寒族三分也聯合不起來,一起合擊賈氏,到最後諸王混戰,給了五胡南下的機會了。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秦始皇對後世最大的貢獻之一,是建立郡縣制取代分封制,這種制度的優勢在於從地方到中央,都掌控在了朝廷手中,有利於中央集權。

到了漢朝,雖然沒像周朝那樣大封諸侯,也封了許多藩王出去,這些藩王對於朝廷的威脅極大,其程度如同周朝諸侯對於周天子的威脅。後來漢武帝劉徹採取“推恩令”,以推恩的名義分封藩王諸子,從藩國內部弱化其實力,才解決了這個隱患。

周朝、漢朝的例子擺在前面,足以證明分封制不是什麼好的制度,一旦封出去,極容易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威脅中央政權。最合適的其實是秦始皇推廣的郡縣制,如此才能讓朝廷從上到下掌控大權。

那麼,西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還要大肆分封?難道他不讀史書、不吸取前朝經驗教訓嗎?

並不是,司馬炎沒那麼傻,他的確吸取了教訓。只是他吸取的不是周、漢的教訓,而是曹魏的。

司馬炎認為自家之所以能摘了曹家的桃子,是因為曹魏宗室諸王力量弱小,不能護衛主支嫡脈,也不能制衡像司馬家這樣的權臣。

其實這也不是他一個人的想法,當時的人們都是這樣想的。別看後世把司馬懿形容得多厲害,和他同一時代的人,並沒有多看得起他,都覺得是困為曹家幼主繼位,又沒有得力的輔佐之臣,才被司馬家順利取代。

有這種認知的司馬炎,當然不會重蹈曹家的覆轍。所以登基後立刻將其祖司馬懿以下宗室子弟均封為王,以郡為國,邑二萬戶為大國,置上、中、下三軍;兵五千人;邑萬戶為次國,置上軍、下軍,兵三千人;五千戶為小國,兵千五百人。

也就是說,司馬炎不但讓宗室有了封地,還讓他們名正言順的掌了兵權。在他的設想裡,有這些手握重兵的藩王,朝中出不了可以威脅皇權的權臣,那麼皇帝在諸王的拱衛下就可穩坐龍椅了。

不能說他想錯了,因為他死後,繼位的司馬衷雖然是個半白痴,權臣們卻只敢操縱他,不敢奪取皇位。為什麼?因為司馬家的王爺太多了。

但司馬炎沒料到的是,藩王是把雙刃劍,固然可以制衡外敵,但當他們把兵鋒對準彼此的時候,也就造成了更大的災難。

為了爭奪帝位,司馬衷的叔伯兄弟們紛紛作亂,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四年,大家手中都有兵,誰也無法控制局面,各方打得精疲力竭,元氣大傷,人民飽受戰火之苦,這就是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亂”。

最可惡的是,司馬們不但自己打,還藉助異族的力量打擊對方,結果請神容易送神難,異族來了就不想走,“五胡亂華”因此而來。這是漢人的大劫難,漢文化遭受巨大打擊,人口損失千萬以上。

而這一切,都源於司馬炎分封宗室。如果他眼光往前一點,不只看曹魏,還看到周和漢,不做出這種決定,那麼這些慘烈的後果有可能避免。

【我是一粒沙,喜歡就關注我吧!】


縹緲峰下一粒沙


有一句話說:“前車之鑑,後車之師”,但是就算鑑前車,後車該翻車還得翻車。

周朝因為權利分散而滅亡:秦始皇認為必須中央集權

商朝在中晚期,由於各種矛盾的激化,他們與周邊的部落關係頗為緊張。在傳世文獻和出土甲骨當中商王朝與周邊部落的戰爭不絕於書。在帝辛(商紂王)末年,終於徹底的平定了東方夷族,但天下又不是他家的了。商王朝的平叛部隊由於牧野之戰商王朝的覆滅,而選擇了留在今山東、蘇北一帶。這些部隊大多都參加了後來的武庚叛亂。周公姬旦就想了一個辦法,把商遺民集中到一個地方,修建了東都洛邑(今河南洛陽)。為了控制這些人,周公就拿出一塊地,把他們遷出自己原來的勢力範圍【如莒國(贏姓,與秦同祖)被強制從費縣遷到膠州,後又遷到莒縣;秦國先祖參與武庚叛亂,逃到奄(即《史記》中運奄氏,在今山東曲阜),被強制拉到大西部種樹。】

周武王實行分封制的初衷是穩定統治,只封了幾個國家,較大者如齊、魯、燕。可是物滿則溢,分封制逐漸發展到失去平衡的地步,如著名的“桐葉封弟”造就了春秋四大強國之一的晉國。每個被分封的國家在最初大都是不會有什麼動作的,或是報答知遇之恩,如姜太公;或是為親情,如為了保護周幽王戰死沙場的鄭桓公。但時間會改變一切,過了幾百年之後,你跟你的鄰居說:“你大舅的二舅的三舅是我大姨媽的二姨媽的小姨媽的爸爸”。我相信這種八竿子都打不著的親戚沒有任何的吸引力和影響力。他們信奉的更多是“射程之內即真理”。

始皇帝之子孫無任何實權,只能甘心受戮——漢高祖認為郡國並行是最適中的辦法

《史記.李斯列傳》中記載:“(李斯)使秦無尺土之封,不立子弟為王,功臣為諸侯者,使後無戰攻之患。”。秦始皇採納李斯的建議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但秦始皇的子嗣幾乎沒有任何權利,除了扶蘇被秦始皇當做繼承人來培養,派他到蒙恬的長城軍團去當監軍,其他的子女並未實權。因此,等危難來臨之際,他們也並不能為中央分擔壓力。因此在秦始皇去世以後,才會出現:“乃行誅大臣及諸公子,以罪過連逮少近官三郎,無得立者,而六公子戮死於杜。公子將閭昆弟三人囚於內宮,議其罪獨後。二世使使令將閭曰:“公子不臣,罪當死,吏致法焉。”將閭曰:“闕廷之禮,吾未嘗敢不從賓贊也;廊廟之位,吾未嘗敢失節也;受命應對,吾未嘗敢失辭也。何謂不臣?原聞罪而死。”使者曰:“臣不得與謀,奉書從事。”將閭乃仰天大呼天者三,曰:“天乎!吾無罪!”昆弟三人皆流涕拔劍自殺。宗室振恐。群臣諫者以為誹謗,大吏持祿取容,黔首振恐。(《史記.秦始皇本紀》)

東漢與曹魏亡於地方用兵自大:晉武帝認為還是分封制最好

西漢初年,劉邦採取郡國並行至,但後來釀成了七國之亂。漢武帝時期採取“推恩令”,封國的權利大大降低。到東漢的時候,封國已經名存實亡,權力下落到地方大員的手中。因此才出現了東漢末年的軍閥混戰和曹魏政權。曹魏政權由於地方宗親勢力太弱,面對司馬家的奪權沒有絲毫的辦法。因此,司馬炎就認為只有分封制才能長治久安。把他七大姑八大姨全封了,還是上述的那句話,他們更願意相信“射程之內即真理”。


文史辯論談


為了能夠有效制衡世家大族和地方豪族的勢力,讓中央政府的權威和執行力能夠得到強力的滲透,同時又不會違背世族權益,引起其反對,那麼運用皇權的絕對統治,分封同姓諸侯王就成為明智選擇。晉武帝司馬炎希望通過分封同族親戚,使其能夠壓制地方豪族的勢力,成為中央政府的屏障。即所謂”革魏餘弊,遵周舊典,並建宗室,以為藩翰。“

立國後,司馬炎即分封宗室27人,各諸侯國的文武官員都由諸侯王自行挑選。除此之外,司馬炎還允許各王國擁有一定數量的軍隊,並令諸王都督各州軍事,坐鎮一方。掌管封國軍政和地方軍務的司馬諸王成為西晉王朝各軍區的司令員。在攻滅吳國後,一統全域的司馬炎開始調整軍政權力的佈局,諸多藩王進入朝廷中樞,藩王身兼地方軍政長官和樞要官員兩重身份,這為日後埋下了禍根。


河南二手物品交易


晉武帝司馬炎為什麼要搞宗王政治?認為司馬炎不該搞分封的首先應該注意一點,在整個兩晉南北朝到隋的幾百年時間裡,所有的王朝都是搞宗王政治給宗室實權的!

如果說搞宗王政治給宗室權力是錯誤的,那幾百年間出現的各個王朝為什麼總是一次次的重蹈覆轍?因為他們所處的環境是類似的,因此他們做出了類似的選擇,哪怕明知道這種選擇有太多弊端,還是得義無反顧的去做,因為其他選擇的問題更大!

司馬炎分封諸王給宗室實權有太多的必須如此:

首先西晉皇族宗室掌握巨大權力,那是晉宣帝景帝文帝幾十年經營天下的既成事實。晉武帝的叔祖司馬孚,還有幾個叔父都掌握著巨大的權力,沒有這種強大力量支持,司馬家憑什麼凌駕於諸多士族豪門之上取而代之建立西晉呢?

而在這種曹魏皇權已經衰弱,西晉皇室各個房支勢力巨大的情況下,如果晉武帝不給司馬家分封諸王給宗室實權,他們為什麼要支持司馬炎取代曹魏呢?難道大家支持司馬炎取代曹魏的目地就是放棄自己手中的巨大的勢力權力被司馬炎當豬養?往前來看,曹魏代漢時,曹操為了鞏固帝位,把地方軍權基本交給曹真曹仁曹休等等旁系手裡,自己清洗了曹植,在這種情況下上位的曹丕固然對自己兄弟曹植曹彰下手狠辣,但是有生之年,曹魏主要權力者一樣是曹真曹休等諸夏侯曹啊。

而從曹魏滅亡的經驗總結來說,諸夏侯曹氏代表的皇族的衰弱和被清洗是其滅亡的決定性因素。在那種士族豪門如日中天的情況下,晉武帝司馬炎無力削弱打擊各路豪門,在這種情況下削弱自家皇族勢力,不是找死嗎?虛弱的皇族靠什麼駕馭各路強勢豪門呢?

分封諸王給宗室實權的宗王政治的問題就是普通人都看的明明白白,難道有人以為晉武帝司馬炎這種從出生就是以從政作為職業培養的政治家連這也看不見?司馬炎看不見,之後兩晉南北朝到隋朝幾百年諸多皇帝都看不見這個問題?問題他們都不得不大搞宗王政治,而他們建立的王朝和帝國都在骨肉相殘中走向滅亡,這本身就說明,宗王政治有太多的不得已。

我們回看歷史,總會覺得當事人很愚蠢;但是這是因為我們沒有真正看到當事人面對的複雜環境,把當時的形勢想的太簡單了。最簡單的事實就是:晉武帝司馬炎大搞宗王政治,加強皇族實力,但是司馬炎一死,西晉中央立刻先後被強大的豪門楊氏和賈氏先後把持。

我們可以說司馬炎明知道宗室對皇權是威脅還給宗室大權是自取其亂,問題是在司馬炎大力經營強大宗王勢力存在的情況下,司馬炎死後不久,楊氏賈氏這種豪門掌握了大權都敢利令智昏做出種種專權跋扈乃至危害司馬家皇權的行為,如果西晉皇室如曹魏皇室一樣衰弱不堪,那楊氏賈氏還會對司馬家客氣嗎?大舉接管朝廷權力,甚至大舉清洗司馬家皇室,誰敢反對呢?

當然,從理論上說,最好是把士族豪門統統削弱和清洗了,總之,那種以出身血統就能當大官,父子兄弟遍佈朝野內外的豪門根本就不應該存在。當然,最好把皇室當豬養,免得他們威脅皇權,但是,做到的嗎?

劉邦也是類似的情況,如果沒有強大的宗王勢力存在,強大的呂氏外戚憑什麼尊重劉氏的地位呢?那些和劉邦一起打天下,深知劉邦底細的勳貴們憑什麼尊重劉氏乖乖臣服呢?難道有人真以為那些和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豪傑們都認為劉邦是天命神授,大家都心甘情願的當劉邦的臣子還要繼續當劉邦兒孫的臣子?朱元璋也是類似的情況,自然不敢不封建同姓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