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姜建清:銀行史是讓銀行家警醒的學問

薦讀|姜建清:銀行史是讓銀行家警醒的學問

全球過度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加劇了經濟結構和資產價格的失衡,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政策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點燃了導火索。

——姜建清

* 以下內容為世福資本(中國-中東歐基金)董事長姜建清為其所著新書《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3》撰寫的序言。

荐读|姜建清:银行史是让银行家警醒的学问

作者簡介:姜建清,男,漢族,博士,歷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行長、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世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享譽海內外的著名銀行家,兼任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歐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院長。

序 言

《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1》和《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2》在面世後受到不少讀者的喜愛。一些讀者認為,此係列書從幣章角度切入探討金融史,內容新穎獨特,具有可觀、可讀性。一些讀者讚賞此係列書信息量大、史料性強。

許多讀者問我:為何你會對金融史和銀行史感興趣呢?回想20世紀80年代,在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當辦公室主任時,每逢春節前後,我都會例行慰問一些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銀行業的董事長、總經理,這些八九十歲風度翩翩的老銀行家常會聊起舊銀行的往事。我當時才30多歲,對舊中國的銀行史並不瞭解。這促使我去尋書、讀書,也確立了我對金融史和銀行史的濃厚興趣。

1995年,在擔任上海城市合作銀行行長時,我提議並資助了原信用社的老同志撰寫了上海信用合作社史。受參觀英格蘭銀行博物館的啟發,我在任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行長時,提議並實施了上海銀行博物館的建設。2000年後,我擔任了中國工商銀行行長和董事長。在與許多國外銀行家會面時,我常聽他們聊起自身銀行的歷史,深感每家銀行受其歷史與文化的影響很大。

歷史研究的意義在於,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銀行史是讓銀行家警醒的學問。我們在金融史的學習與研究中,回顧銀行業的興衰成敗,剖析驚心動魄的風險案例,追思危機釀成的深層原因,進而對銀行經營及風險有了更深的領悟。

從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崗位退下後,我一直想做一件力所能及又感興趣的事情,於是接續了對銀行史和金融史的研究和寫作。在本系列第二冊出版一年後,我再次向讀者呈上了《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3》。與前兩冊一樣,第三冊秉承了我以往的寫作風格,以幣章為索引展開金融史的漫談。有所區別的是,第三冊有了更多的冷靜思考。在從微觀視角研究金融個體發展及運營規律的同時,也從更開闊和久遠的歷史視野來探索金融本源,思考金融從哪來、為了誰、往哪去的宗旨與目標。

我寫本書的時候正是全球金融危機10週年之際。回想2008年那場刻骨銘心的危機,我至今心有餘悸。人們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往往會忘記驚濤駭浪的時刻。正如黑格爾所說,人類從歷史中學到的唯一教訓就是,人類無法從歷史中學到教訓。

在全球金融危機10週年後,人們依然看到,全球經濟和金融結構不平衡沒有改變,經濟和金融的發展模式沒有調整,消費、儲蓄、投資和貿易失衡的現象仍廣泛存在,“大而不能倒”的現象愈演愈烈,債務槓桿仍居高不下。

被懲罰的借款人和債權人並沒有因擔心和害怕而降低其債務水平。2018年首季,全球債務已攀升至247萬億美元新高,佔全球GDP(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上升到了318%——遠超出150%的警戒線水平。

全球過度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加劇了經濟結構和資產價格的失衡,以鄰為壑的貿易保護主義、單邊主義、霸權主義政策為下一次全球金融危機爆發點燃了導火索。

貨幣超發與債務激增的根源還要從早期的金匠說起。我在文中講到,由於金匠的獲利動機,存放金銀的收據成為最早的銀行券或紙幣,成為銀行信用貨幣創造機制的起源。金匠的收據演變為銀行紙幣,全額準備金演變為部分準備金,金匠演變為銀行家。

真正意義上的銀行被這些富於冒險精神的金匠創造出來了,不過風險也蘊含其中。頭破血流的金匠和“斷裂(rupt)”的“長凳(bank)”給英語留下了一個生動的詞語——“破產”(bankrupt)。2018年,全世界政府債務、企業債務以及家庭和個人債務的總和已達247萬億美元,全世界流通硬幣、紙幣、股票賬戶資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匯票等廣義貨幣的總量約為90萬億美元。而全世界已經開採的黃金只有18萬噸,折算約8.6萬億美元。這一巨大的差額,就是從17世紀開始由現代金匠偷偷“簽發”出來的。在貨幣發行完全脫離黃金儲備和將國家信譽作為“儲備”的現代金融時代,遭遇破產及頭破血流的是“脫錨”濫發貨幣國家的中央銀行和政府。

通貨膨脹,歸根結底是一個貨幣現象。為了讓人們深入瞭解通貨膨脹,我引用了許多罕見的“通貨膨脹”實物材料,介紹了各國通脹出臺的歷史背景,以讓人加深印象。

1923年,德國發行的1萬億馬克面值的硬幣和10萬億馬克面值的紙幣,記載了納粹登臺前的奇特金融史。然而,大面值紙幣的“冠軍”還輪不上德國。1946年,匈牙利發行的帕戈(Peng)更令人眩暈,其面值是10的21次方,成為當之無愧的世界最大面值的紙幣。

老“病”新傳的故事還在繼續:5000億面值的南斯拉夫第納爾紙幣發行於1993年的波黑戰爭時期,若加上第納爾在之前幾年的貨幣更換和幣值調整,最後的1單位超級第納爾等於100萬萬億舊第納爾——1後面有18個0,幾乎可以比肩匈牙利的通貨膨脹了。2009年,津巴布韋發行了100萬億津巴布韋元面值的紙幣,當年的通貨膨脹率達到了驚人的231萬倍。

近年來,資源豐富的委內瑞拉深陷通脹泥沼,2018年,其通貨膨脹率突破1萬倍。通貨膨脹從表面來看是與紙幣印刷機相聯繫的經濟現象,而其背後則是錯綜複雜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因素或政策的失誤。在令人咂舌的天文通脹數字背後,真正值得我們同情的是那些無辜人民,他們承受著無法承受之重。

在分析金融危機和通貨膨脹等背後原因的同時,人們還意識到當今金融業目標迷失、發展失衡和經營異化的問題。許多貧困、低收入人群及小微企業無法通過正規途徑獲得金融服務,被排斥在金融體系之外。

諾貝爾獎獲得者斯蒂格利茨說過:“1%群體的人們攝取了社會財富,留給99%群體的人們只有焦慮和不安。”西方金融業把逐利作為唯一追求,摒棄了以人為中心的宗旨,慢慢見物(財富)而不見人了。在跨入21世紀,特別是經歷了慘烈的金融危機後,人們開始反思唯利是圖的華爾街金融模式的弊病,憤怒於金融資本主義的貪婪,反對少數人群佔有鉅額金融財富導致的社會不公平、不均衡發展。

在發展中國家,人們還關注金融的扶弱濟貧、共同富裕問題,呼籲關注弱勢群體,反對新形態的高利貸。人們開始重新思考金融業的初衷和使命,並將普惠金融寫在金融業的旗幟上,其目的是要求金融業迴歸到為人們美好生活服務的宗旨上,以確立金融業更崇高的社會價值觀。

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銀行業、典當業到高利貸者和金匠銀行家,人類發現金融的實踐功能很早,但對資本的理論認知卻很晚。經過千年的宗教禁錮,金融在狹縫中艱辛生長,受到極度抑制,儲蓄轉化為投資的通道被堵塞。

儘管歐洲中世紀一直在黑暗中徘徊,但金融的曙光終於在佛羅倫薩初現。如果把意大利中世紀銀行比作夏夜的璀璨星空,那麼美第奇銀行顯然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顆。從1397年建立到1494年被其政治對手充公,美第奇銀行因為三個重要人物而維繫了它的百年傳奇。美第奇家族讓存款人通過參與投資的方式獲得分紅,用巧妙的貿易來隱藏利息,從而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控股公司形式,並在世界金融史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17世紀後,歐洲的商業銀行快速發展,其受益者中增加了跨國公司、貿易商人和工業廠商等新興資產階級,但銀行的高門檻仍將眾多中小企業和窮人拒之門外。

在互助合作理論和實踐的推動下,近兩百年後,儲蓄銀行終於向窮人打開大門,在存款和支付領域實現了金融普惠。合作金融的誕生劍指更深層次的金融不公平現象,讓窮人得到低成本貸款。儲蓄銀行和合作銀行兩大銀行體系一度與商業銀行並肩成為銀行的三大體系。

然而,“使命漂移”現象又出現了。儲蓄銀行和合作銀行逐漸從扶貧濟困、合作互助轉向財務利潤最大化,從偏向於弱勢群體轉向偏好富裕人群,從支持弱勢群體的小額貸款轉向熱衷於富裕客戶的大額貸款,從而與普惠金融的方向漸行漸遠。

2005年,新的普惠金融觀念很快在全球達成共識,因為它切中了世界的痛點。社會呼籲金融要包容性增長,金融追求的目標並不僅是效益最大化,還有最大限度地為社會創造價值,為人類幸福賦能,為實體經濟服務,讓更廣泛的人群以負擔得起的成本享受質量更優、效率更高的金融服務,並能實質性控制風險。

當今金融發展面臨著觀念、理論和實踐的一系列改變與突破,這關係到資源配置和財富分配的優化和公平,關係到金融是服務多數人還是少數人的問題。

但是,普惠金融仍走在探索與爭論的過程中。爭議的焦點涉及普惠金融與商業可持續的平衡發展,以及金融“普”與“惠”、公平與效率平衡發展的難題。普惠金融的產生和發展具有強烈內生性,具有因市場需求而誘導性變遷的特性,銀行業複製歷史上的金融普惠模式已經不具有現實可行性。前方並沒有現成可仿效的道路,現今中國蓬勃發展的小微企業貸款、微型金融、三農信貸等普惠金融實踐,尤其是在金融科技模式下的普惠金融實踐,都可被視為對普惠金融發展的新探索。新的金融發展道路將在探索中完善,新的金融理論也會在實踐中創新。

在關注金融發展包容性的同時,我也將目光注視到殖民地國家的金融史。相比歷史悠久的歐美大型銀行,對非洲銀行史的研究一直是金融史上的薄弱一環。究其原因,早期的非洲跨國銀行通常伴隨著殖民統治的滲透擴張。

究其原因:首先,殖民地國家政治、社會的劇烈變動導致歷史檔案收集保管缺失;其次,殖民地銀行多少有些不光彩的過去,銀行及企業檔案存儲於原宗主國,原宗主國並不願意公佈其歷史檔案以供研究;最後,殖民地銀行存續期短、兼併重組多且不重視修史,從而形成金融史研究的大段空白,導致研究著作和學者較少。

但是,包括非洲銀行業在內的新興市場國家的銀行和企業史,對於研究殖民地和新興市場國家的社會及經濟發展極有意義。百年來殖民地銀行的興衰成敗、是非功過,給人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金屬記憶。

長久以來,法國政壇流行一句話:“如果沒有了非洲,法國就會成為二流國家。”法國人強調自己是使非洲成長為現代文明社會的“乳孃”。我在書中從阿爾及利亞銀行的系列銅章談起,揭示了19世紀中葉法國政府控制殖民地金融的歷程。“征服過後,行善者的時代躍然而至”,法蘭西政治家們希望在殖民地金融領域開闢另一戰場,期盼金融軟實力能比槍炮起到更大、更久的作用。

在歐元誕生之後,法國告別了承載著法蘭西曆史、文化、情感和“自由”精神的法郎。令人慰藉的是,法郎依然在非洲流通。歐盟並不是廢除主權貨幣的第一個吃螃蟹者。在歐元誕生之前,非洲大陸已經率先實行了貨幣與主權國家相脫離的政策,而且至今依然正常運行。這便是流通於西非和中非的非洲金融共同體貨幣——非洲法郎,它是非洲兩個跨主權貨幣區、15個國家的共同貨幣。非洲法郎區各國自願放棄獨立主權貨幣和獨立貨幣政策,付出了影響經濟增長、貿易發展和國際競爭的代價,得到的是貨幣穩定、匯率穩定和信貸穩定,並保持了對非洲法郎可兌換性的信任。

走過150年漫長曆程的非洲法郎,其最後的歸宿是什麼呢?在非洲統一組織改為非洲聯盟之後,非洲中央銀行成立了。非洲未來會不會成立整個非洲的貨幣聯盟,從而實現非洲貨幣統一呢?這個進程還需經歷多麼漫長的道路才會實現呢?它又會“釘住”什麼貨幣呢?人們盼望早日翻開“明天”的一頁。

南非標準銀行是非洲南部地區最古老的銀行,其在南非從事營業活動長達一個半世紀。在非洲開普敦初創的英資貿易融資銀行,因抓住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鑽石和黃金的發現契機,成長為非洲資產規模最大、機構網絡最廣和最有影響力的銀行集團。

只有閱讀過150多年的標準銀行歷史,我們才會領悟彩虹之國的曲折歷史,領悟非洲殖民地的深重災難。本書還揭秘了中國工商銀行與南非標準銀行世紀握手的前因後果,這一劃時代的投資交易為中、非之間的經貿合作架起了一座寬闊的金融橋樑。本書還介紹了人們不甚熟悉的剛果比利時銀行,掀開了非洲殖民銀行歷史的一幕。

19世紀末,歐洲列強加快了入侵非洲的步伐。1876年,歐洲列強只佔領了非洲10.8%且主要分佈在非洲沿海的土地。但到了1900年,歐洲列強已經瓜分了非洲90.4%的土地。其中,比利時是積極的倡導者和參與者。雖然時間已過百年,但金屬幣章讓人們記憶猶存。對於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LeopoldⅡ,1835—1909)及剛果銀行的是非功過,人們一直存在爭議。雖然英國自身的殖民歷史不見得光彩,但BBC(英國廣播公司)對利奧波德二世的統治給予了嚴厲指責。時空不能穿越,歷史也無法重演,歷史與歷史人物只能留待後人評價了。

在本系列的第二、三冊中,我著手對中東歐金融歷史和轉型的案例做了介紹。在羅馬尼亞銀行“三巨頭”變遷的故事中,我通過幣章回溯了其金融歷史及轉變。經歷了150年金融滄桑的羅馬尼亞國有儲蓄銀行今天依然存在。

在羅馬尼亞的百年鉅變中,不論政權更迭還是戰爭肆虐,積少成多的儲蓄存款及安寧的家庭生活始終是羅馬尼亞人最後的期盼,儲蓄銀行始終是他們記憶中的一部分。這家羅馬尼亞國有銀行在1990年還佔有羅馬尼亞銀行業市場份額的32.9%,但到了2006年,其市場份額劇降至4.03%。

捷克最早的商業銀行和最早的儲蓄銀行同樣有著跌宕起伏的歷史。年輕又古老的捷克國家銀行有著處在歐洲砧板上的中東歐小國金融的困苦經歷。經濟危機侵襲,納粹德國蹂躪,計劃經濟解體,貿易體系被打破,國際市場衝擊,經濟危機凸現,惡性通脹和嚴重失業並行,當時運行僵硬的國有銀行的體制、觀念、人才及技術都不適應轉變中的市場經濟。

當時,多數銀行出現鉅虧,政府企圖卸掉包袱,國有股權紛紛易主,歐盟甚至將銀行私有化作為各國加入歐盟的前提條件。在銀行私有化後,中東歐國家缺失本國金融機構,獨立貨幣政策的傳導機制開始失效。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時,外資銀行母行則要求中東歐國家分行限貸,這無疑是雪上加霜。

轉型中的新興市場經濟國家,既希望提升國有銀行的效率和效益,又希望國有銀行發揮宏觀調控、提供社會福利的效用,但兩者如何平衡以及國家如何參與銀行體系的股權卻是迫切而又兩難的命題。

中東歐國家對歐盟資金的依賴度較高,16國中的11個國家已經加入了歐盟。2007—2013年,歐盟結構性基金及歐洲投資銀行貸給中東歐國家的資金佔中東歐國家年均GDP的11%~25%。2014—2020年,中東歐國家得到上述貸款資金約2 000億歐元,但仍不能滿足中東歐國家的建設需求。中東歐國家在習慣於期限長、利率低的歐盟政策性長期貸款後,對利用商業性資金反而變得不習慣和不擅長了。如果歐盟給予的支持資金遞減,那麼這勢必會給中東歐的金融業帶來挑戰。

世界金融滄桑變遷,成功銀行的故事大致相同,失敗的銀行卻各有各的故事。

美國伊利諾伊大陸銀行曾是美國第六大銀行,被評為美國“最優秀的銀行”——穆迪AAA評級。該銀行也是一家普通的“鄰家”銀行,走的是司空見慣的傳統銀行套路——追求規模擴張,追求市場份額。然而,該銀行過量的信貸投放和急劇的資產擴張造成了銀行資產負債和流動性失衡。在外部因素的激發下,流動性危機形成並爆發,該銀行成為“大而不能倒”的首個案例。

直到20年後,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人們才明白美國伊利諾伊大陸銀行危機是預警、前奏。當時,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拯救美國伊利諾伊大陸銀行就是“大而不能倒”的危險開端,因為保險公司愚蠢地拯救了不該拯救的投資者,以至讓人們對風險“無所畏懼”,這是2008年的世紀金融悲劇的誘因之一。

危機爆發10年後,沒想到率先批評“大而不能倒”的歐美金融界卻“南轅北轍”、逆勢而行,持續提高本國銀行業的集中度。除中國外,全球主要經濟體前五大銀行的市場佔比均提高到50%以上。有些國家的前五大銀行的市場佔比甚至高達90%。不僅是銀行,各國的主要產業也無一例外,甚至剛誕生的電商行業、快遞行業和即時通信行業都在“大而不能倒”的道路上一往無前。產生這一悖論的根源是什麼呢?我在書中對競爭理論進行了回顧和反思,並呼籲競爭理論應在新的競爭實踐下進行創新。

具有160多年曆史的美國富國銀行曾是頭頂耀眼光環的金融“模範生”,受到全球“富強粉”的熱捧,站在粉絲最前排的就是著名投資家巴菲特。然而,這家以馬車為圖騰的銀行卻忘記了馬車需要韁繩,汽車需要剎車,銀行需要管控。這家銀行忽視了銀行的信託責任,私開“幽靈賬戶”,挪用客戶資金,跌進了危機旋渦,導致其董事長慘淡下課。富國銀行奉為圭臬的“交叉銷售”激勵也受到質疑。這一案例告誡銀行家們,要避免短期和單一激勵導致的道德風險和逆向選擇。銀行家要提升激勵需求層次,協調銀行的文化願景、戰略定位和目標考核,推行綜合激勵和多元激勵。典型的道德風險案例還有葡萄牙聖靈商業銀行案例。

這家逾150年的家族金融帝國,往昔如日中天,最終聖靈不佑、瞬間崩潰。大廈崩潰是從底部磚塊的挪移開始的。葡萄牙聖靈商業銀行隱瞞關聯交易,涉嫌連串醜聞,模糊家族與銀行利益的界限,在公司治理、透明度披露方面弊端百出,最終導致銀行破產倒閉。詭異的是,該銀行24年前鑄就的銅章上的文字一語成讖——預見了聖靈銀行的宿命。

在金融危機中奄奄一息的還有全世界最古老的銀行,即1472年從意大利當鋪起家的錫耶納銀行。該銀行在成立初期發放了7 392筆貸款,平均單筆貸款只有1弗羅林。金融業是“馬拉松”行業,這家跑了540多年馬拉松的錫耶納銀行按理說是業內好手,可惜在20世紀90年代後連續十幾年的激情奔跑中耗盡了體能。雖然一連串收購、兼併使錫耶納銀行成為意大利第三大銀行,但在其靚麗的外表下,外界看不見的是其隱痛和內傷。在全球金融危機來臨之時,錫耶納銀行的疾病終於迸發了。鉅額虧損和不良資產使錫耶納銀行成為歐洲銀行業中最糟糕的銀行。其病因是眾多因素積累而成的:經濟失衡,債務高企,制度缺陷,經營失誤,政策異見,決策遲緩。

這一案例又一次警誡我們,銀行發展始終存在發展與風險之間的權衡,速度、效益、質量之間的權衡,短期目標與長期目標之間的權衡,以及做強、做優、做久三者之間的權衡。

然而,戰略選擇知易行難。在風險沒有爆發的漫長階段,又有多少人有戰略定力呢?正因為戰略選擇如此艱難,歷史上盛極而衰的銀行才比比皆是。

我在書中考證了歐洲交易所從集市到交易所的歷史沿革,歸納了交易所從混業走向專業、從商品交易走向金融交易、從分散走向聯合、從基礎走向衍生、從線下走向線上的五大演進趨勢,並以一批精美的歷史古章予以佐證。我在書中講述了瑞典赫廷格銀行的前世與今生,以及世界私人銀行業的老樹展新枝。我在書中還講述了法國商業銀行的“老祖宗”——法國工商信貸銀行(CréditIndustriel & Commercial,簡稱CIC)的歷史變遷,以及其競爭對手匯豐銀行植根法國的來龍去脈。在上海浦東開放30週年之際,我講述了東方明珠廣播電視塔中外銀團貸款的前因後果,那個激情四射年代的金融創新為本書的結尾留下了亮點。

在退出領導崗位後,我終於可以專心致志地從事金融史和銀行史的研究了。2018年,我與樊兵、高文越合著了《非洲金融明珠——標準銀行集團史》,這是首部中文版的非洲銀行史。2019年,我與詹向陽等一起編著了《中國大型商業銀行股改史》(上、下冊),此書是我在中央銀行和五大商業銀行領導的支持下費時兩年完成的,書中記載了波瀾壯闊的中國國有商業銀行股份制改革的歷史,生動地展示了在21世紀初被稱為“技術上已經破產”的中國銀行業鳳凰涅槃、浴火重生的過程。

已經出版的這些著作大都屬於金融企業史的範疇,獲得了不少讀者的讚揚和鼓勵。一些書被評為年度的金融書籍,我深受鼓舞。直到20世紀30年代左右,企業史學才從經濟史中獨立出來並形成獨立的學派,成為歷史學領域一門獨立的新型學科。企業史學自誕生後,充滿著活力和生機,掀起了一股企業史研究熱,許多大學也開始增設企業史課程。金融史與銀行史不同於一般的企業史,其視野更為廣闊。金融與銀行史往往折射出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軌跡,但是金融業務專業性強、專業術語多,業務之間具有相似性和同質性,非業內人士可能會感覺其枯燥難懂和平淡無味。我在本書的撰寫過程中力求克服此難題,盡力挖掘金融史和銀行史上的精彩故事,讓讀者覺得通俗易懂,如仍有不足之處,敬請大家原諒。我也期望本書能為金融普及拋磚引玉。金融歷史不僅是過去完成式,更是現在進行式和將來式;不僅體現在書本上的文字中,更能在真情實景中重現。鑑往知來,知行合一,我們依然任重道遠。是為序。

2020年1月

荐读|姜建清:银行史是让银行家警醒的学问

《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3》

姜建清 著

中信出版集團

荐读|姜建清:银行史是让银行家警醒的学问

目錄

1.法國商業銀行的“老祖宗”——漫話法國工商信貸銀行的歷史變遷

2.百年恩怨、是耶非耶——細說阿爾及利亞的法國殖民銀行

3.遺落非洲的法郎——非洲法郎區和它的銀行

4.黑暗大陸的殖民銀行——比屬剛果銀行大銅章背後的故事

5.解密“中非銀行的戰略握手”——兼說南非標準銀行之前世今生

6.聖靈不靈——葡萄牙聖靈銀行的故事

7.匯豐銀行在法國

8.從集市到交易所——探隱索微幣章上的歐洲交易所

9.洞鑑廢興、遺珍相傳——美第奇家族的金融記憶

10.從金匠到銀行家

11. 糾纏千年的融資難與融資貴(上)——歷經艱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

12. 糾纏千年的融資難與融資貴(下)——歷經艱辛的普惠金融探索史

13,世界上*古老的銀行——意大利錫耶納銀行540年史

14.老樹新枝——私人銀行古今談

15.通貨膨脹的實物教材

16.是誰埋下了連環炸彈——美國大陸伊利諾伊國民銀行危機始末

17.馬車不放在馬的前面——幣章裡窺探富國銀行百年史

18.“大而不能倒”的悖論——從高度集中的加拿大銀行業談起

19.百年鉅變的捷克銀行業

20.大珠小珠落玉盤——東方明珠背後的銀團故事

荐读|姜建清:银行史是让银行家警醒的学问

《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1》傳送門:從“英雄失去小紅傘”說起,一同追憶世界金融200年

《世界金融百年滄桑記憶2》傳送門:姜建清:以史為鑑,中國銀行業需平衡發展與風險

監製卜海森 李俊虎

荐读|姜建清:银行史是让银行家警醒的学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