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茶”怎樣擺脫“替身”的命運?

王龍森


貴州茶葉的現狀

可能很多人都不太瞭解,貴州的茶園種植面積在全國來說是排名第一的,2018年的貴州的茶園面積為684.3萬畝。



這就有個疑問了,為什麼種植面積如此廣泛但是貴州茶葉名聲如此低下,鮮為人知呢?這是因為貴州產的茶葉很多都是作為原材料提供給其他地方,別人用這些茶葉加工之後冠以自己的品牌再賣出去。

就像問題中所說的貴州茶何時能夠擺脫“替身”的命運?貴州茶的這種情況確實是有點像“替身”,本來是自己生產的東西,卻用著別人的身份在進行銷售。

造成這種“替身”現象的原因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內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首先,貴州規模以上茶葉企業少。貴州這邊雖然有好茶,但是規模以上的茶葉公司卻比較少,大多都是一些手工作坊,平時到了季節就製作一些新茶,拿到集市上賣,作為一種初級農產品進行銷售。

第二,貴州茶產業的發展比較艱難。雖然說貴州人自己手裡有了好茶,但是由於銷售渠道和交通等因素的限制,難以發展。

有很多人都嘗試過想把茶葉做大做強,但是做到最後很多都失敗了。



第三,茶葉的品牌效應。茶葉這種東西對於人們來說,並不是生活的必需品,可有可無,多數都是作為一種提升生活品質所用的商品。

這樣的用途就表示著茶一定要有品味,換句話說那就是需要看重茶葉的品牌。

茶葉市場競爭激烈,最開始的貴州比較缺乏品牌意識,造成了競爭力薄弱,爭不過大家就淪為給其他品牌提供原材料了。

近幾年貴州對於茶產業越來越重視

由於貴州的氣候、溫度、溼度、光照、空氣、土壤、水質等條件都非常適合茶樹的生長,“海波高、緯度低、雲霧多、日照寡”是貴州茶的生態優勢,這些條件造就了貴州茶擁有著非常好的品質,貴州二三線的茶都能夠比擬其他地方一二線的茶。

端著金飯碗去會討這種事情,不論怎麼說都是讓人臉上無光的。

貴州省這幾年來在不留餘力的發展茶產業,經常能夠看到貴州舉行關於茶產業的博覽會、招商會等,下圖為今年4月份在遵義湄潭舉舉行的“黔茶出山,風行天下”茶產業博覽會會場。



貴州茶以後的道路該如何走?

據省茶葉協會會長的介紹:到2020年貴州茶產業的綜合產值將達到1000億元,為了達到這個目標,貴州省進行了以下幾個舉措。

  1. 首先最關鍵的還是樹立茶品牌。比如將湄潭翠芽、都勻毛尖、綠寶石樹立為貴州綠茶子品牌,遵義紅樹立為省紅茶公共品牌,貴州抹茶樹立為省抹茶公共品牌,貴州黑茶樹立為省黑茶公共品牌。
  2. 其二是推動茶企業的建設升級。比如建成5000個以上的初級茶葉加工廠,培育10家以上年產值10億元以上的龍頭企業,形成加工產業集群等。
  3. 其三是積極開拓市場,加強茶園管理。比如擴大出口規模,對茶園進行建檔立卡管理等。

貴州茶的品牌有哪些?

雖說貴州茶名氣不佳,辨識度比較底,但是貴州的茶葉品牌其實還是挺多的。

除了大家比較熟悉的湄潭翠芽、都勻毛尖和遵義紅之外,還有羊艾毛峰、開陽富硒茶、朵貝茶、鳳崗鋅硒茶、正安白茶、小葉苦丁、高寨貢茶、貴定雲霧茶、雷山紅茶、雷山銀球茶、黎平古錢茶、硒鋅綠茶、天印貢茶、梵淨山翠峰、石阡苔茶、野生藤茶、姚溪貢茶、姑青茶、金沙貢茶、水城富硒茶、普安紅茶、晴隆綠茶等。

最後,我想說貴州茶的本身條件就非常好,再加上貴州省和社會各界對貴州茶的推廣,貴州茶將會和貴州酒、貴州煙一樣名傳天下,擺脫所謂“替身”命運的。

研精緻思,求個關注( ̄▽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