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基本好转,大家觉得楼房价位涨了还是跌了?

李二看房


疫情没有过,学生未上学,很多企业步履维艰现在谈房价是不是自讨没趣啊?


飞搬


抛开疫情的因素,房产行业在整个历史进程中都是有波动的,通过这次疫情看的到不动产受到影响最小。下面分享一下疫情结束后客户群体。

疫情结束后四种购房需求

1.刚需房(加快决定速度,早买早享受)

2.不准备买房的通过疫情会改变想法(有家才有安全感)

3.现在居住的物业服务不好的想要换房(好物业一辈子,更放心)

4.投资客户估计看到央行放水已经开始买了。

解封之后会有一波小阳春,好的物业,好的品牌会更受欢迎。

所以如果你们那儿的房子在做活动就要抓紧机会。可能睡一觉就是一年收入。


碧桂园聂飞


当下,疫情呈现全球蔓延之势,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美股一周两次熔断,史上罕见!而国内疫情日渐平息,钟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

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楼市也开始复苏。根据最新一周(2020年第10周)成交数据,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


云南考试网


短期会落,工地因为受疫情影响停工,造成开发商工程进度缓慢,回款周期延长,背负着银行高额贷款,开发商需要迅速回笼资金,所以最近一段时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优惠活动!刚需的可以出手,不刚需的可以再等等!


驻马店房产销售专员


1、疫情过后,市场逐步恢复,房价稍降然后出现拐点,毕竟刺激楼市信号一直在发出

2、开发商优惠和策略变化,用户购房观念改变,从长期来看市场环境趋于稳定

发几个房价走势图,我在合肥所以发合肥的,大家看看





小猴子宸宝爸爸


短期可能会有一点点回落,不会很大!如果是刚需,现在是最好的上车时机[呲牙]


西安房似锦


当下,疫情呈现全球蔓延之势,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美股一周两次熔断,史上罕见!而国内疫情日渐平息,钟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

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楼市也开始复苏。根据最新一周(2020年第10周)成交数据,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

全球危急,国内好转,楼市逐渐复苏!这个节点,很多购房者都比较关心房价到底怎样走向,疫情过后的房价,究竟是涨是跌还是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一、首选要看政策,得看政府如何出手

楼市毕竟是政策市。最近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想必大家已经有所注意。

近期一天一个“突发”,两天一个“重磅”,很热闹。受疫情影响,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报道是,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政策给楼市纾困,甚至“救市”。

然而,就在很多人认为今年楼市疫下会“大松绑”时,近日也接连多个城市忽然画风突变,要么“逆行”继续加严楼市调控,要么颁布个“救市”政策经历短短“一日游”就撤回了……

①3月7日晚,海南发布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全岛限购”的同时,祭出“取消预售”的重磅政策。经济长期以来对房地产依赖较大的海南,继续如壮士断腕般去除地产依赖的决心。


②广州撤回“公寓松绑”政策!广州“公寓松绑”政策,是3月3日发布的。然而,不到一天,就从官网被撤下。3月4日晚,重新上线的“48条”文件,撤回了“公寓松绑”政策。大众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政策一日游”。


③河南驻马店撤回了降房贷首付等17条稳楼市措施。2月21日,驻马店市出台新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然而3月5日,根据媒体报道,在经过省政府约谈驻马店主要负责同志后,驻马店决定将之前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官网撤下,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当然,大多城市的“救市”政策还是能够实行,主要围绕着“贷款还款延期、减免和延期缴纳税款、延缓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适度放宽了楼盘的预售条件……”等缓解资金压力的举措。


期市晓文


疫情期间,国家连续发布的两道禁令打乱了很多房企的新年安排。首先,国家开始规定了“禁止售楼部卖房子”;其次,银保监会在1月份两次指出“严禁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这两条禁令对房地产企业的影响是很大的。其中,禁止售楼部卖房子对楼市的影响是特别大的。房价会下降,但是不会大跌。疫情防控期间,房企的现金流压力很大,疫情结束后,房企大概率会打价格战,降价促销,一季度和二季度是重要时期。因此,这段时期,刚需购房者可以趁机上车哦。疫情和国家禁令对楼市的影响是巨大的,那房子会不会贬值?房价会如何变化呢?对此,人民日报发文,用“精准降息可期”来提示大家“今年里LPR下降40-50个点是有空间的。”




伟德锅


当下,疫情呈现全球蔓延之势,全球资本市场动荡,美股一周两次熔断,史上罕见!而国内疫情日渐平息,钟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

随着全国各地有序复工复产,楼市也开始复苏。根据最新一周(2020年第10周)成交数据,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

全球危急,国内好转,楼市逐渐复苏!这个节点,很多购房者都比较关心房价到底怎样走向,疫情过后的房价,究竟是涨是跌还是稳?这不是一个小问题。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一、首选要看政策,得看政府如何出手

楼市毕竟是政策市。最近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想必大家已经有所注意。

近期一天一个“突发”,两天一个“重磅”,很热闹。受疫情影响,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报道是,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政策给楼市纾困,甚至“救市”。

然而,就在很多人认为今年楼市疫下会“大松绑”时,近日也接连多个城市忽然画风突变,要么“逆行”继续加严楼市调控,要么颁布个“救市”政策经历短短“一日游”就撤回了……

①3月7日晚,海南发布了《关于建立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城市主体责任制的通知》,明确“全岛限购”的同时,祭出“取消预售”的重磅政策。经济长期以来对房地产依赖较大的海南,继续如壮士断腕般去除地产依赖的决心。

②广州撤回“公寓松绑”政策!广州“公寓松绑”政策,是3月3日发布的。然而,不到一天,就从官网被撤下。3月4日晚,重新上线的“48条”文件,撤回了“公寓松绑”政策。大众实实在在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政策一日游”。③河南驻马店撤回了降房贷首付等17条稳楼市措施。2月21日,驻马店市出台新政“首套房公积金贷款最低首付比例由30%下调为20%”,然而3月5日,根据媒体报道,在经过省政府约谈驻马店主要负责同志后,驻马店决定将之前发布的17项稳楼市政策已从官网撤下,还是按照原来的政策执行。

当然,大多城市的“救市”政策还是能够实行,主要围绕着“贷款还款延期、减免和延期缴纳税款、延缓企业支付土地出让金、适度放宽了楼盘的预售条件……”等缓解资金压力的举措。

对比来看,广州、驻马店两城的政策涉及需求端刺激政策,对市场心理影响较大,容易引起市场炒作,被撤回。这意味着,“房住不炒”依然是底线,“救市”是可以的,但需要有底线、有尺度。要看每个城市如何把握与执行了。

二、购房者心理变化,“买涨不买跌”

众所周知,“买涨不买跌”是中国式买房怪相的一个典型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房子永远是越涨越有人买,越跌越没人买。

因此关于疫情后的房价走向,还有一个重要的猜测是:疫情会不会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心态,从而造成需求的急速下滑?

近期,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对此进行了调查研究,调研结果显示,62.7%的购房者认为疫情对近期的房价有一定影响,认为国家会因此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的人群占比为34.4%。超半数购房者表示疫情不会影响既定的置业计划,也有四成的购房者表示暂缓购房观望一段时间。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购房者的心态变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疫情虽然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

并没有导致购房者的置业意愿大规模降低或消失,购房需求只是延后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购房者受疫情影响,在置业时的关注点有一定变化,他们在选房时对室内空气流通性、小区的人口密度、社区规模等将更为关注,不少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居住条件较好的远郊房源。

三、城市基本面,“房地产长期看人口”调研结果还显示,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仍是多数人的购房首选。疫情让消费者更关注物业、医疗资源等,但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

业内总提到“楼市长期要看人口”的说法,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正是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需求,正如一线城市的繁荣映衬出东北的没落,长期来看和房价的走势如出一辙。

从我们人口迁移情况来看,近年一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 三线城市流入流出接近平衡,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不过也需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周围形成了城市圈,在圈内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人口流入,因为一线城市吸引的人口流入很多,而考虑到房价问题,不少人会住在周边城市置业。

这也是本文第二段所提到的重点城市的二手房成交数据大多在大幅度增长的原因所在。

拿最具代表性的深圳来说,刚出炉的2019年常住人口增量达41.22万,人口增量排名是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第一,全国第二!从近5年来看,深圳年均新增人口超过50万。而深圳土地资源稀缺,新增供应有限,深圳房子存在长期供不应求的关系,再加上深圳担当“粤港澳大湾区+先行示范区”双区战略重任,深圳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将会作为国家重要的科创、经济中心,决定了楼市基本面很稳。因此,未来深圳楼市依然可期。

综合上述三项考量,你所在的城市,疫情过后,房价是涨是跌还是稳,想必你会有个较为清晰的判断。


孙远远


我认为全球危急,国内好转,楼市逐渐复苏。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量。

一、首选要看政策,得看政府如何出手

楼市毕竟是政策市。最近以来的一系列动作,想必大家已经有所注意。

近期一天一个“突发”,两天一个“重磅”,很热闹。受疫情影响,我们看到比较多的报道是,多个省市相继出台政策给楼市纾困,甚至“救市”。

然而,就在很多人认为今年楼市疫下会“大松绑”时,近日也接连多个城市忽然画风突变,要么“逆行”继续加严楼市调控,要么颁布个“救市”政策经历短短“一日游”就撤回了……

二、购房者心理变化,“买涨不买跌”

众所周知,“买涨不买跌”是中国式买房怪相的一个典型现象。简单来说就是:房子永远是越涨越有人买,越跌越没人买。

因此关于疫情后的房价走向,还有一个重要的猜测是:疫情会不会严重影响购房者的心态,从而造成需求的急速下滑?

近期,对此进行调研,结果显示,62.7%的购房者认为疫情对近期的房价有一定影响,认为国家会因此调整楼市调控政策的人群占比为34.4%。超半数购房者表示疫情不会影响既定的置业计划,也有四成的购房者表示暂缓购房观望一段时间。

从数据中我们可以发现,购房者的心态变化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差,疫情虽然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但并没有导致购房者的置业意愿大规模降低或消失,购房需求只是延后了。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今的购房者受疫情影响,在置业时的关注点有一定变化,他们在选房时对室内空气流通性、小区的人口密度、社区规模等将更为关注,不少购房者更倾向于购买居住条件较好的远郊房源。

三、城市基本面,“房地产长期看人口”

调研结果还显示,资源集中的大城市仍是多数人的购房首选。疫情让消费者更关注物业、医疗资源等,但好的资源都集中在大城市。

业内总提到“楼市长期要看人口”的说法,为什么呢?那是因为人口带来的居住需求正是房地产发展的基本需求,正如一线城市的繁荣映衬出东北的没落,长期来看和房价的走势如出一辙。

从我们人口迁移情况来看,近年一二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入, 三线城市流入流出接近平衡,四线城市人口持续流出。不过也需注意的是,一线城市周围形成了城市圈,在圈内的三四线城市也有人口流入,因为一线城市吸引的人口流入很多,而考虑到房价问题,不少人会住在周边城市置业。

综合上述三项考量,你所在的城市,疫情过后,房价是涨是跌还是稳,想必你会有个较为清晰的判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