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帶給我的一點點思考:別總在後悔的邊緣徘徊。。。

疫情期間,我猜很多人都有了不一樣的人生感悟,對於未來也多了很多不一樣的思考。沒有說教,就是閒嘮嗑,聊聊自己這段時間的一些思考和心境的變化。

01 家不是烏龜殼,想躲就躲

疫情來的突如其來,瞬間一卷大半個中國,惶恐之時也堅信國家能帶我們邁過難關,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添亂。也算託疫情的“福”,在家整整待了一個半月,也終於在家過了正月十五,吃了湯圓。上一次的團圓,已經記不清是什麼時候了。時間總在匆匆就走,我們的步伐也從未停歇

這段時間也沒閒著,回不去單位,就在家辦公,彷彿沒有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沒完沒了的任務,疼痛的手腳關節和頸椎,尖銳地提醒我:“親愛的,你該休息了”

晚上躺床上,也在思考和糾結,未來的路該怎麼走。這份工作逐漸消磨掉我的熱情和耐心,就像一潭死水,讓我心生厭惡。或許,時機來了,就要改變。

做抉擇總是痛苦的,和家人也談過幾次,他們都尊重我的決定,路是自己選的,也要自己走,誰也沒法替你負責。

即使再不願意離開,也要也帶著行囊,踏上謀求生存之旅,那一刻,我挺羨慕李子柒的,有熱愛的事業,也有時間陪伴在家人身邊。

臨走前一晚,我爸偷偷用染髮膏把頭髮染黑,那根根耀武揚威的白髮不見了,一夜間,彷彿又年輕了幾歲。

02 工作不是全部,但你不能沒有它

生活不是隻有詩和遠方,還有柴米油鹽醬醋茶。

回來之後,除了自我隔離,也開始找各種的轉行的信息,也有了要轉的方向。跟閨密聊了很多,有贊成的,也有說再考慮考慮,等過了這段時間再做決定。然後就是現在卡在半中間,不上不下,就像吃魚卡了魚骨頭,難受的要命。

時間可不管你,有了想法就去做吧,然後開始報班學習,跟著大佬走。或許沒有天賦,但總想試一試,再過兩年,不,明年,我就沒有勇氣去承受這試錯的成本了。錯就錯了,大不了從頭再來,艱難的日子也不是沒過過。當肩上的包袱更重的時候,就只能是想了。

之前一直想學畫畫和寫作,19年下半年也參加了社群,一步步開始跟著老師學。難過的是,並沒有全程跟下來,因為工作和人際,那段時間黑暗且壓抑,而工作也佔用了我大多數的時間,剩下的時間,我只想喘口氣,已無力去應對別的事情了。

今年似乎可以在混亂中,一點點地理清思路,做好規劃,一點點落實。

03 永恆的公式: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

這是會計裡的一個基本公式,一切都這開始,又迴歸到這個公式。

資產,我們手裡所擁有的底氣。

負債,不僅僅是指金錢上的債務,而是我們不得不揹負的包袱,也是很多時候我們向生活低頭的原因。

所有者權益,在負債之外,帶著我們精神的愉悅和自由的一切,包括金錢、夢想、時間、家庭、愛情等等。

無論是965還是996,努力,是為了讓所有者權益大於負債,最終有了資產,有了底氣去面對未知。

我有兩個很喜歡的女神,畫家林Caroline和李子柒,我相信認識她們的人,都能從她們身上獲得力量。林是一直追尋著自己喜愛的畫畫,朝著目標穩步前行。李子柒是讓我驚歎,原來一個小小的身軀也可以有那麼大的能量,不是她什麼都會,而是生活逼得她不得不會。從生澀到成熟,誰都有這麼一個過程。

彼岸雖遠,定能抵達。

我是載舟子,在生活的海洋裡乘風破浪,尋找自由的島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