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公元1901年11月7日,李鴻章病逝於北京,享年79歲。清政府特意下詔追贈他為太傅,晉封一等侯爵、諡文忠,賜白銀五千兩治喪。隨後,李鴻章的靈柩被運回合肥,葬於東郊大興集。當時,李鴻章的老家和祖墳所在地都在安徽合肥縣東鄉磨店鄉,但李鴻章卻留下遺言,要求把自己安葬在旁邊的東郊大興集,李鴻章之所以這樣做,據說是因為他平生崇仰包拯,而包拯的葬地就在大興集。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當年,李鴻章墓地一帶瀕臨淝河,視野開闊,山勢拱起,像一隻潛臥河邊的偌大神龜。李鴻章鍾情此地,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宋朝名臣包拯以及明朝開國大將張得勝,都葬在此地。李鴻章的墳墓被掘開後,據傳,打開棺材,這位晚清重臣全身裹著黃袍馬褂,屍骨未腐,面色安詳,栩栩如生。夫人趙小蓮身著華服,就像睡著了一樣,屍體也未腐敗。只是當人們將這兩塊重達30斤的金磚拿去鑑定後,這才發現趙夫人壓箱底的寶物只不過是兩塊銅磚。想來,末世受辱之臣,最終灰飛煙滅,也算是歷史的宿命。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時過境遷到1958年,已是李鴻章入土為安的第57年,老佛爺也去了半個世紀,就連大清也亡了的第46年,李鴻章的墓前熙熙攘攘幾十個青年躁動不已,正商量著怎麼把李鴻章墓給掀了。原來當地正要在大興集興建一個鋼鐵廠,李鴻章墓正是在廠址的風口浪尖上,一接到上級清空地皮的指示,本就視李鴻章為賣國賊的一群熱血青年更是蠢蠢欲動,恨不得馬上掀了那墳墓。當然,棺旁卻是放著一個精緻木箱子,裡面搬出兩個各30來斤重的金疙瘩,豈料拿去銀行卻是讓人給退了貨,人家說那隻不過是度了一層金的銅疙瘩而已。初春的一個早晨,遵李鴻章落葉歸根的遺囑,李鴻章的靈柩自北京出發扶到其合肥老家城東十五里的大興集,那裡有大清朝替李鴻章修建了十六個月陵墓讓他入土為安。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當鐵箱子被撬開以後,裡面是個木盒子,木盒子裡有兩塊30斤重金光燦燦的大“金磚”,這令在場的人有了一絲安慰,頓時覺得墓地沒有白挖。然而,當將其送去鑑定後卻發現,這兩塊“金磚”並不是真正的金磚,而是鍍了一層金的黃銅,是個“假冒貨”。如此寒酸陪葬和生前顯赫的身份太不相稱了,死後居然只能以假金磚充門面,這讓連專家們連連搖頭。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在1901年的11月,備受國民唾罵的李鴻章病逝於北京,到1903年春,李鴻章的靈柩才被運至合肥老家下葬。據說,當年慈禧還賜白銀五千兩作為喪葬費,而且李鴻章的墓修了16個多月。所以,當時滿懷仇恨的國人認為,如此一位大人物,墓中一定有著相當“奢華”的陪葬品,於是,有些人就想通過挖李鴻章的墓來發財。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墓中發現的兩塊金磚其實根本不是純金的,只是鍍金的銅塊而已,所以送去專家鑑定以後,專家才會連連搖頭。說他壞的人,認為他承擔著朝廷和國民的信任,卻沒有把清朝帶向好的方向,沒有清除掉環繞的外敵,沒有改變半殖民地的現實,反而是接二連三的簽訂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近半個世紀的不平等條約幾乎都和李鴻章有關,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直到辛丑條約,喪權辱國到達了巔峰,對他的罵聲也到了巔峰。而銅塊之所以要鍍金呢,也不是因為他虛榮。如果真的追求門面,完全可以來一個風光大葬,或者乾脆換成純金的。鍍金的意思,大概就是嫌棄銅塊的光澤不那麼閃耀,希望墊腳磚是金光閃閃的,幫助後來的家族子弟更好的光宗耀祖吧。

李鴻章墓被挖,發現兩塊30斤重的金磚,專家鑑定後為何連連搖頭?


李鴻章可謂中國近代史的名人,幾乎清末重大的事件都與他有關,畢竟他被日本的首相稱之為大清國有唯一一個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強一爭長短之人,老領導慈禧皇太后也評價李鴻章是再造玄黃之人,甚至就連德國人也稱李中堂為東方俾斯麥,在中國歷史中的大事件中,比如平定太平天國,甲午戰爭,北洋海軍及洋務運動都有李鴻章的身影,就連大清國被打敗後的談判桌上,這位李二先生也是第一背鍋俠,在某次談判中,他甚至丟了自己的性命。1901年11月7日,這位大清能人終於閉上了雙眼,享年79歲。死後按照他的遺囑,他被安葬在了合肥城東十五里的大興集,在六十年代,李鴻章墓被當成反面教材被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